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因四证”调整免疫炎症状态的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研究述评
1
作者 冼绍祥 刘思琳 +1 位作者 陈梓欣 王陵军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261-1266,共6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基础,物质代谢异常和免疫炎症反应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由此导致的免疫炎症状态贯穿其病理始终。本文以“病”(心力衰竭)为切入点,结合心脉相关理论,总结气、血、水“三因”病机与免疫炎...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基础,物质代谢异常和免疫炎症反应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由此导致的免疫炎症状态贯穿其病理始终。本文以“病”(心力衰竭)为切入点,结合心脉相关理论,总结气、血、水“三因”病机与免疫炎症状态的相关性。心气、心血、心水异常可出现在心力衰竭的不同阶段,持续的免疫炎症状态贯穿心力衰竭始终。同时,岭南地区常年湿热的气候环境因素及人群气虚、阳虚和湿热体质与免疫炎症状态发生密切相关,“积湿生热”及“湿自热生”的湿热相互转化机制使得岭南地区心血管疾病的病机以气虚痰浊夹瘀多见。在此基础上,痰、瘀、湿、热等伏匿机体的多种病理产物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累积,久酿而成内生伏毒,由此总结性归纳将痰、瘀、湿、毒“四证”与免疫炎症状态紧密联系。本文用“病—证—治”关联视角探讨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融合治未病思想,从理论到应用,从基础到临床,以期为进一步制定和实施中医药诊疗方案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炎症状态 心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三因四证 气血水 痰瘀毒湿 调态 治未病
下载PDF
基于免疫炎症探析心血管疾病中医证候特点及临床意义
2
作者 何佳玲 余润佳 +3 位作者 关卓骥 单伟 王陵军 冼绍祥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274-1280,共7页
免疫炎症是心血管疾病的基本病理机制,本质是由于机体炎症免疫相关细胞受内外刺激因素作用下所表现出的异常系统反应,包括免疫紊乱与过度炎症反应。中医认为,心血管疾病根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阳虚为主,标实包括气滞、血瘀、... 免疫炎症是心血管疾病的基本病理机制,本质是由于机体炎症免疫相关细胞受内外刺激因素作用下所表现出的异常系统反应,包括免疫紊乱与过度炎症反应。中医认为,心血管疾病根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阳虚为主,标实包括气滞、血瘀、痰湿、热毒等。免疫功能与正气密切相关,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正气虚弱,不可抵御邪气,致使气虚、气滞,进而阳虚、火郁。免疫紊乱进一步加剧炎症反应,火热之邪渐盛,蓄积成毒,毒损心脉,造成局部组织变性坏死,类似变质性炎症;气阳亏虚,形成水湿痰饮之邪,积久化浊,阻碍津液代谢,水液不循常道,大量外渗,类似渗出性炎症;正虚日久成瘀,痰瘀互结,结久成积,阴盛成形,心肌纤维化进展加快,类似增生性炎症。因此,益气扶正、疏肝理气、清热解毒、化痰除湿、活血化瘀等中医治法可以有效调节心血管疾病炎症免疫反应。本文从中医角度集中探索免疫炎症与心血管疾病证候的内在联系,以期为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炎症 心血管疾病 中医证候 相关性 机制
下载PDF
健脾化瘀解毒方抑制巨噬细胞焦亡治疗胃癌前病变的机制
3
作者 张丹 张喜 +3 位作者 倪家慧 杨良俊 刘伟 潘华峰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964-3970,共7页
目的:探讨健脾化瘀解毒方通过抑制巨噬细胞焦亡治疗胃癌前病变(GPL)的机制。方法:空白组小鼠常规饲养,造模组予以N-甲基-N-亚硝基脲(MNU)自由饮用隔日禁食法构建GPL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健脾化瘀解毒方高、低剂量组和维酶素组,每组12只... 目的:探讨健脾化瘀解毒方通过抑制巨噬细胞焦亡治疗胃癌前病变(GPL)的机制。方法:空白组小鼠常规饲养,造模组予以N-甲基-N-亚硝基脲(MNU)自由饮用隔日禁食法构建GPL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健脾化瘀解毒方高、低剂量组和维酶素组,每组12只,分别进行干预后,HE染色、AB-PAS染色观察小鼠胃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RT-qPCR检测细胞焦亡相关指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CDX2、Ki67、F4/80表达情况及F4/80与NLRP3共定位情况。体外构建J774A.1焦亡模型,予健脾化瘀解毒方含药血清干预,观察细胞焦亡相关分子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GPL小鼠胃黏膜NLRP3、Caspase-1、GSDMD-N、CDX2、Ki67、F4/80表达显著升高(P<0.01),NLRP3与F4/80存在共定位现象,集中分布于黏膜层。经健脾化瘀解毒方干预后,上述分子表达下降(P<0.01,P<0.05),且NLRP3与F4/80共定位现象散在分布。体外实验中,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NLRP3、GSDMD-N、IL-1β、IL-18表达升高(P<0.01),PI染色阳性细胞比例增加(P<0.01),健脾化瘀解毒方可减少上述分子表达(P<0.01,P<0.05),减少PI染色阳性细胞比例(P<0.01,P<0.05)。结论:健脾化瘀解毒方可通过抑制巨噬细胞焦亡治疗GP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健脾化瘀解毒方 巨噬细胞 细胞焦亡 炎-癌转化
原文传递
冼绍祥“心脉同治”理论探究及经验总结 被引量:15
4
作者 叶桃春 刘敏超 +1 位作者 王陵军 冼绍祥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374-5377,共4页
文章主要总结冼绍祥教授"心脉同治"理论和临证经验。冼教授认为:心与脉在结构上互通,在功能上相连,心脉相连,心主血脉。血液在人体中正常运行,必须以心阳气充沛、血液充盈及脉道通利为基本前提条件,在长期心血管疾病的理论和... 文章主要总结冼绍祥教授"心脉同治"理论和临证经验。冼教授认为:心与脉在结构上互通,在功能上相连,心脉相连,心主血脉。血液在人体中正常运行,必须以心阳气充沛、血液充盈及脉道通利为基本前提条件,在长期心血管疾病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中,冼教授提出治疗心血管疾病"心脉同治"理论,对临床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脉同治 高血压病 冠心病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原文传递
健脾化瘀解毒方调控PKA/NLRP3通路治疗胃癌前病变的机制
5
作者 张丹 倪家慧 +4 位作者 张喜 沈阳 刘伟 方坚松 潘华峰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4605-4611,共7页
目的:探讨健脾化瘀解毒方(JPHYJD)调控蛋白激酶A(PKA)/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通路治疗胃癌前病变(GPL)的作用机制。方法:动物实验一: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JPHYJD高、低剂量组,维酶素组,分别进行处理后,H... 目的:探讨健脾化瘀解毒方(JPHYJD)调控蛋白激酶A(PKA)/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通路治疗胃癌前病变(GPL)的作用机制。方法:动物实验一: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JPHYJD高、低剂量组,维酶素组,分别进行处理后,HE染色观察胃黏膜病理改变,免疫荧光染色观察NLRP3、GSDMD表达。动物实验二: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H89组、模型+H89组、JPHYJD组、模型+H89+JPHYJD组,Western Blot检测GSDMD-N、Caspase-1、IL-1β表达。细胞实验一:THP-1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JPHYJD组,使用LPS+ATP造模后,JPHYJD组予含药血清处理。细胞实验二:分组同动物实验二,分别予以H89及JPHYJD含药血清处理。检测焦亡相关分子表达和PI染色。结果:动物实验中,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出现GPL病变,NLRP3、GSDMD表达显著升高(P<0.01),JPHYJD可改善胃黏膜病变,显著抑制NLRP3、GSDMD表达(P<0.01,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GSDMD-N、Caspase-1、IL-1β表达显著升高(P<0.01),JPHYJD可抑制其表达(P<0.01),模型+H89+JPHYJD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JPHYJD组(P<0.05)。细胞实验中,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NLRP3、GSDMD-N、Caspase-1、IL-1β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升高,焦亡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5),JPHYJD可显著抑制上述分子表达,减少细胞焦亡(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PKA降低,NLRP3、GSDMD-N、IL-1β升高,焦亡水平升高(P<0.01),JPHYJD可上调PKA,抑制NLRP3、GSDMD-N、IL-1β,减少细胞焦亡(P<0.01,P<0.05);与JPHYJD组比较,模型+H89+JPHYJD组PKA降低,NLRP3、GSDMD-N、IL-1β表达升高,焦亡水平升高(P<0.01)。结论:JPHYJD可通过调控PKA/NLRP3通路抑制细胞焦亡从而治疗GP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健脾化瘀解毒方 细胞焦亡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蛋白激酶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