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伴椎管侵占的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骨折塌陷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张顺聪 李大星 +6 位作者 袁凯 郭丹青 李永贤 莫国业 郭惠智 莫凌 梁德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504-509,共6页
【目的】评价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伴椎管侵占的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骨折塌陷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收治的27例经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的伴椎管侵占的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骨折塌陷的患者,全部... 【目的】评价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伴椎管侵占的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骨折塌陷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收治的27例经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的伴椎管侵占的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骨折塌陷的患者,全部患者均运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对比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Cobb角及胸腰段Cobb角、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依据Frankel分级评定),记录内固定失败、相邻椎体骨折及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7个月,椎体后壁骨折块椎管侵占率为27.41%~63.85%,平均为(43.24±10.61)%。术后VAS、ODI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obb角、胸腰段Cobb角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与胸腰段Cobb角术后矫正率分别为(63.31±23.47)%和(61.91±17.54)%,末次随访时Cobb角与胸腰段Cobb角矫正丢失率分别为(15.38±39.92)%和(21.79±32.20)%,但末次随访时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D级6例,E级19例,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病例未发生切口感染,无螺钉松动、断钉或断棒等情况;术后有8例患者发生无症状性骨水泥渗漏;有5例患者再次发生椎体压缩骨折,其中2例发生于相邻节段椎体,3例发生在非相邻节段。【结论】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伴有椎管侵占的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骨折塌陷,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脊柱生理功能、重建脊柱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塌陷 椎管侵占 钉道强化术 胸腰段骨折
下载PDF
椎体强化术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后影响骨折椎体复位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于淼 肖隆艺 +1 位作者 曹正霖 郭丹青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9期10-12,19,共4页
目的:研究椎体强化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影响骨折椎复位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自2015年5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初次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或经皮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的OVCFs患者118例,根据术后骨折椎体复位情况... 目的:研究椎体强化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影响骨折椎复位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自2015年5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初次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或经皮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的OVCFs患者118例,根据术后骨折椎体复位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术后椎体高度>原始椎体高度60%的为复位组,术后椎体高度<原始高度60%的为未复位组,对两组患者数据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嵌插型骨折(OR=4. 22,P=0. 04)、骨密度(OR=1. 95,P=0. 01)、病程(OR=1. 11,P=0. 04)是术后骨折复位的预测因素,骨折部位、是否使用球囊及实际注射骨水泥量对骨折椎体复位无影响(P> 0. 05)。结论:嵌插型骨折、更高的骨密度以及更短病程的患者,接受椎体强化术后椎体高度的改善可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强化术 椎体复位 椎体后凸成形术 相关因素分析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下载PDF
网袋成形术治疗A3型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的中期临床疗效分析
3
作者 张顺聪 郭丹青 +2 位作者 于淼 邓再冲 李永贤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9期895-898,927,共5页
目的:研究网袋成形术(vesselplasty,VP)治疗AO分型A3型骨折(单一终板骨折伴后壁破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我科2016年1~12月接受经皮球囊后凸成形术(BKP)及VP的病例资料,共纳入33例患者,其中网袋组14例,球囊组19例,记录术前、术... 目的:研究网袋成形术(vesselplasty,VP)治疗AO分型A3型骨折(单一终板骨折伴后壁破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我科2016年1~12月接受经皮球囊后凸成形术(BKP)及VP的病例资料,共纳入33例患者,其中网袋组14例,球囊组19例,记录术前、术后1天、末次随访的VAS、及术前、末次随访的ODI及侧位X-ray参数。结果:术后随访网袋组(13. 1±3. 5)月,球囊组(14. 1±5. 4)月。VP与BKP相比,VP组整体骨水泥渗漏率显著低于BKP组(P <0. 05),但椎管内渗漏、静脉丛渗漏率无显著差异,水泥注入量、邻近节段骨折率、术后1天及末次随访X-ray参数、疼痛、功能改善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术后1天及末次随访疼痛、功能障碍均较术前改善(P <0. 05);两组组内比较X-ray参数在术后1天、末次随访较术前明显增加(P <0. 05),而术后随访间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相较于BKP,VP可显著降低骨水泥渗漏风险,治疗A3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中期疗效与BKP类似,能明显缓解患者疼痛及改善功能活动,改善椎体后凸畸形,恢复及维持椎体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袋成形 骨质疏松 胸腰椎椎体骨折
下载PDF
皮质骨轨迹螺钉固定对相邻节段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魏源标 郭惠智 张顺聪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2799-2804,共6页
背景:皮质骨轨迹螺钉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脊柱内固定方式,可明显增加内固定的抗拔出力,取得和传统椎弓根螺钉相似或更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但其对相邻节段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比较皮质骨轨迹螺钉固定与椎弓根螺钉固定对相邻节段椎间盘... 背景:皮质骨轨迹螺钉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脊柱内固定方式,可明显增加内固定的抗拔出力,取得和传统椎弓根螺钉相似或更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但其对相邻节段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比较皮质骨轨迹螺钉固定与椎弓根螺钉固定对相邻节段椎间盘和小关节的影响。方法:通过一位正常男性志愿者的腰椎CT扫描数据,建立L3至骶骨的腰骶椎有限元模型。验证完整模型的有效性后,建立L4-5节段的皮质骨轨迹螺钉固定与椎弓根螺钉固定模型,设置模型的材料属性,比较两种内固定方式对上下相邻节段(L3-4和L5-S1节段)椎间活动度、椎间盘应力和小关节应力的影响。结果与结论:①有限元验证结果显示模型可较好地模拟正常腰椎的生理活动;②在上下相邻节段活动度和椎间盘Von Mises应力上,两种固定方式在各个活动方向上差异较小(<10%);在相邻节段小关节Von Mises应力上,皮质骨轨迹螺钉固定模型在各工况下L4上关节突的应力均小于椎弓根螺钉固定模型,尤其是在左旋和右旋时明显,分别减小了30.1%和15.9%;但在尾端相邻小关节应力上,皮质骨轨迹螺钉固定模型L5下关节突的最大等效应力在前屈、后伸、左侧弯和左旋时较椎弓根螺钉固定模型分别增加10.4%,20%,9.6%和2.7%,在右侧弯和右旋时减小24.5%和7.4%;③总的来说,两种固定方式对相邻节段活动度和椎间盘应力的影响相似,但相比于椎弓根螺钉固定,皮质骨轨迹螺钉固定减小了头端相邻小关节的应力,增加了尾端相邻小关节的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骨轨迹螺钉 椎弓根螺钉 相邻节段退变 内固定 脊柱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椎管减压联合皮质骨轨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3
5
作者 温广伟 张顺聪 +3 位作者 周腾鹏 彭建城 许岳荣 罗培杰 《临床骨科杂志》 2021年第5期618-621,共4页
目的探讨椎管减压联合皮质骨轨迹(CBT)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采用椎管减压联合CBT螺钉内固定治疗2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记录手术情况,采用腿痛VAS评分及腰椎JOA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手术时间140~325(213.5±72.5)m... 目的探讨椎管减压联合皮质骨轨迹(CBT)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采用椎管减压联合CBT螺钉内固定治疗2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记录手术情况,采用腿痛VAS评分及腰椎JOA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手术时间140~325(213.5±72.5)min,术中出血量50~400(162.5±101.1)ml,椎间隙髓核摘除量4~10(6.7±2.0)ml/椎。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4~31(20.93±5.48)个月。腿痛VAS评分及JOA评分术后3 d、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与术后3 d比较以及末次随访与术后3个月比较均进一步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期间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植骨椎间隙不融合、邻近节段退变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均骨性融合。结论椎管减压联合CBT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满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骨轨迹 腰椎管狭窄症 内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