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态改变时体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孟丽琴 程李涛 +1 位作者 汪涛 陈伯钧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698-1701,共4页
目的探讨连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营养状态改变时体成分的变化。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选取在我中心治疗,经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ubjective globalassessment,SGA)由SGA-B转为S... 目的探讨连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营养状态改变时体成分的变化。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选取在我中心治疗,经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ubjective globalassessment,SGA)由SGA-B转为SGA-A,且在营养评估同时有体成分测量数据的患者共31例。观察CAPD患者营养状态转变后体成分的变化。结果患者由营养不良到营养好转体质量由(59.55±11.25)kg增加至(61.04±11.67)kg(P>0.05),脂肪量由(17.72±9.80)kg增加至(19.62±11.19)kg(P<0.05),内脏脂肪由8.48±3.90增加至10.00±3.97(P<0.01),而瘦体质量、肌肉量、体水分量、骨骼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PD患者营养状态改变时体成分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即随着营养状态的好转,体内脂肪量及内脏脂肪会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腹膜透析 营养不良
下载PDF
透析患者中左心室肥厚现患率的性别差异
2
作者 高彦利 程李涛 +6 位作者 田俊萍 顾玥 张黎 毕书红 唐雯 陈伯钧 汪涛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32-836,共5页
目的:探讨左心室肥厚(LVH)的现患率在透析患者中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方法:本研究纳入同一透析中心的190例患者,包括40例血液透析(HD)患者和150例腹膜透析(PD)患者。使用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得的指标诊断LVH。对左心室质量(LVM)分别用体表面... 目的:探讨左心室肥厚(LVH)的现患率在透析患者中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方法:本研究纳入同一透析中心的190例患者,包括40例血液透析(HD)患者和150例腹膜透析(PD)患者。使用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得的指标诊断LVH。对左心室质量(LVM)分别用体表面积(BSA)和身高2.7进行标准化计算获得2种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BSA和LVMI-身高2.7)。结果:HD和PD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60±14)岁和(60±13)岁,透析龄的中位数分别为43个月和20个月。HD和PD患者中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年龄、糖尿病、高血压、降压药的使用情况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使用2种方法标化的LVMI比较均显示女性的LVH现患率高于男性(在HD患者中,使用BSA标化的LVMI来诊断LVH,男女比例分别为41.7和81.3,P<0.05;在PD患者中,使用BSA标化的LVMI来诊断LVH,男女比例分别为47.7和64.7,P<0.05;HD患者中,用身高2.7标化的LVMI来诊断LVH,男女比例分别为41.6和68.8,P=0.082;在PD患者中,用身高2.7标化的LVMI来诊断LVH,男女比例分别为52.3和74.1,P<0.01)。将患者按LVH的发生与否分为2组,发现2组之间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用BSA标化的LVMI,HD患者中男女之间分别为为(126.1±38.7)g/m2和(136.0±48.1)g/m2,P<0.05;PD患者中,均数分别为(123.4±43.2)g/m2和(139.1±53.1)g/m2,P<0.05;用身高2.7标化的LVMI,HD患者中男女均数分别为(51.6±15.5)g/m2和(61.0±20.9)g/m2,PD患者中男女均数分别为(52.6±18.0)g/m2和(66.0±26.0)g/m2,P<0.01]。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女性是LVH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用BSA标化的指数LVH为因变量时OR=2.48,95CI1.33~4.59;以身高2.7标化的指数LVH为因变量时OR=4.05,95CI1.96~8.38)。结论:透析患者LVH的现患率在女性患者明显高于男性;女性发生LVH的危险性比年龄和糖尿病匹配的男性高2.5~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肥厚 现患率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原文传递
纠正性大血管错位并发心肌致密化不全1例
3
作者 林晓忠 邹旭 +2 位作者 张敏州 沈嫱 杨广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心肌致密化不全 大血管错位
原文传递
DeBakeyⅢ型夹层介入术后主动脉重塑的超声造影和CT血管成像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朱亮 林水华 +3 位作者 张源祥 贾国良 朱永宏 王彬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82-586,共5页
目的比较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AD)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后腹段主动脉重塑的超声造影(CEUS)与CT血管成像(CTA)不同特征,探讨CEUS在DeBakeyⅢ型ADTEvAR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CEUS对28例DeBakeyⅢ型ADTEVAR术后... 目的比较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AD)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后腹段主动脉重塑的超声造影(CEUS)与CT血管成像(CTA)不同特征,探讨CEUS在DeBakeyⅢ型ADTEvAR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CEUS对28例DeBakeyⅢ型ADTEVAR术后的患者进行随访,其中ma型(简单型)即腹段主动脉未累及8例,Ⅲb型(复杂型)即累及腹段主动脉20例,所有患者均同时行主动脉CTA检查。通过两种方法比较观察DeBakeym型ADTEVAR术后腹段主动脉重塑的功能学及形态学变化特征。结果随访3个月,8例Ⅲa型AD均未发现腹段主动脉新发内膜破裂和腹段新发夹层,20例mb型AD均能显示破口、真假腔和血栓化情况,在检测破口数量方面CEUS不及CTA(P〈0.05),在测量真假腔直径方面CEUS与CTA结果相近(P〉0.05),但CEUS能清晰地显示腹主动脉夹层内膜运动、破口大小和位置、破口以及真假腔血流等血流动力学特征,对DeBakeym型ADTEVAR术后远期腹主动脉重塑提供了更精确的资料。结论CEUS在DeBakeym型ADTEVAR术后长期随访中与主动脉CTA检查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主动脉夹层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主动脉重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