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细胞特征与细菌性肺炎风险遗传因果关系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1
作者 邓安霞 王子豪 +6 位作者 丁芸发 赵翎 李秋林 赵帮豪 胡苏 阿曼古丽·如则 高晓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12期1070-1078,共9页
目的应用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技术探究免疫细胞特征与细菌性肺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已知731种免疫细胞特征,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开放数据库获取数据,使用双样本MR方法揭... 目的应用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技术探究免疫细胞特征与细菌性肺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已知731种免疫细胞特征,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开放数据库获取数据,使用双样本MR方法揭示免疫细胞特征是否对细菌性肺炎发生风险具有直接影响。两样本MR分析主要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nverse variance weighting,IVW),根据效应指标优势比(OR)和95%置信区间(CI)评估结果,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包括但不限于结果的稳健性验证、潜在的异质性检验以及多效性检验等确保最终结论的科学性及准确性。为避免反向因果关系,将细菌性肺炎作为暴露因素,筛选的六种免疫细胞特征作为结局事件,进行反向MR分析。结果通过MR分析识别出CD33^(-)HLA-DR^(+)髓样细胞、CD86^(+)树突状细胞、CD39^(+)调节性T细胞、HLA-DR^(+)自然杀伤细胞、CD14^(+)CD16^(+)单核细胞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单核细胞等六种检验效能P<0.01的免疫细胞特征与细菌性肺炎风险存在因果关联。反向MR结果未发现细菌性肺炎与上述六种免疫细胞特征存在因果关系。结论本研究揭示了遗传因素在免疫细胞特征及功能与细菌性肺炎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筛选并鉴定了多种与细菌性肺炎存在显著联系的免疫细胞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肺炎 免疫细胞特征 孟德尔随机化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逆方差加权法 两样本 双向
下载PDF
手术治疗低体质量指数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2
作者 余浩 戴晓江 +6 位作者 张红兵 黄永滔 冉冬芝 杨园 曾松华 宋志高 吴良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93-697,共5页
目的探讨胃旁路术与袖状胃切除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SADJB-SG)对25≤体质量指数<27.5(低体质量指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5年8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甲乳糖尿病外科31例低体质量指数的2型糖尿病患... 目的探讨胃旁路术与袖状胃切除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SADJB-SG)对25≤体质量指数<27.5(低体质量指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5年8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甲乳糖尿病外科31例低体质量指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7例行胃旁路术,14例行SADJB-SG,分析其术后1年物理、糖代谢及胰岛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31例低体质量指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随访1年:胃旁路术组术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C肽、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胰岛素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SADJB-SG组术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比较,术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C肽、餐后2 h C肽、餐后2 h胰岛素等代谢指标改善程度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SADJB-SG术后胃肠吻合口炎、倾倒综合征较胃旁路术减少。结论 SADJB-SG治疗低体质量指数的2型糖尿病疗效与胃旁路术基本类似,但SADJB-SG胃肠吻合口炎、倾倒综合征的发生率低,可能更适合低体质量指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更多研究需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减重代谢外科 胃旁路术 袖状胃切除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
下载PDF
腹腔镜胃旁路术治疗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吴壮炜 吴良平 +5 位作者 戴晓江 赵为国 余翔 宋志高 杨宝琳 黄宗海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44-1048,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旁路手术治疗非肥胖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8年6月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甲乳糖尿病外科及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接受腹腔镜胃旁路术手术,且术后随访满1、2、3年的BMI<27.5 kg/m^2(低BM...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旁路手术治疗非肥胖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8年6月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甲乳糖尿病外科及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接受腹腔镜胃旁路术手术,且术后随访满1、2、3年的BMI<27.5 kg/m^2(低BMI组,n=39)和BMI≥27.5 kg/m^2(高BMI组,n=35)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物理指标、糖代谢相关指标及胰岛功能相关代谢指标。结果74例患者均成功实施腹腔镜下胃旁路手术,无中转开腹。在低BMI组中,术后1年空腹血糖、HbA1c、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HOMA-IR、空腹C肽、BMI、体质量、腰围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2年,空腹血糖、HbA1c、餐后2 h血糖、HOMA-IR、BMI、体质量、腰围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3年,空腹血糖、HOMA-IR、空腹C肽、体质量、腰围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无严重并发症。低BMI组和高BMI组术后糖代谢和胰岛功能等指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旁路手术对我国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是一种长期有效的降糖方法,主要降低患者腰围而不会有明显的体质量下降。更加长期的疗效还需大样本、更长时间的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胃旁路术 非肥胖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内镜下袖状胃成形术的机遇和挑战 被引量:4
4
作者 吴良平 戴晓江 黄红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16-918,F0003,共4页
肥胖及其相关伴发病,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非酒精性脂肪肝等是困扰全世界公共卫生的严重问题。内镜下袖状胃成形术(ESG)通过模拟外科袖状胃切除术,在胃腔内以全层缝合的方式减少胃的长度和宽度从而减少胃容量;是一种安全、... 肥胖及其相关伴发病,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非酒精性脂肪肝等是困扰全世界公共卫生的严重问题。内镜下袖状胃成形术(ESG)通过模拟外科袖状胃切除术,在胃腔内以全层缝合的方式减少胃的长度和宽度从而减少胃容量;是一种安全、可行、减重效果良好的减肥方法;具有非侵入、不切胃、可重复、操作简单、无切口疤痕、并发症极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康复快的优点。ESG可以作为内科治疗与外科手术的中间手段,为不能耐受或不愿接受外科手术的肥胖患者提供新的减肥方法。本文追溯了ESG在国外的起源,分析了ESG独特的缝合优势,探索了ESG发展过程中的技术改进,简述了ESG的减重效果及其与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的疗效对比。在外科微创极致化的大趋势下,ESG将迎来快速发展和成熟的历史性机遇,同时它将面临建立标准流程、厘清减重机制、确立适应人群等挑战,展望未来ESG将成为主流的减重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袖状胃成形术 减重外科 肥胖
下载PDF
胃内水球的理性认识与合理选择 被引量:1
5
作者 吴良平 戴晓江 +3 位作者 赵为国 黄红艳 莫澧 吴晓枫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25-1529,共5页
肥胖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肥胖个体的身心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减重手段从传统内科→内镜→外科手术呈梯次发展,不同人群根据自身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减重方式。胃内水球(IGB)是一种内镜下无创的减肥方法,通... 肥胖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肥胖个体的身心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减重手段从传统内科→内镜→外科手术呈梯次发展,不同人群根据自身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减重方式。胃内水球(IGB)是一种内镜下无创的减肥方法,通过在胃内放置占位性球囊,实现优于药物治疗的减重效果。本文简述了IGB的发展史,综述其减重效果及机制,探讨了适用人群,强调了IGB联合高强度的术后管理对维持长期减重的重要性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旨在引导患者理性认识:IGB较高的安全性、减重效果的有限性和对术后管理的依赖性。患者可以根据身体状况、经济条件、心理状态及生活工作性质结合IGB的适应证进行合理选择。在IGB放置后结合高强度的术后管理,积极干预患者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才有可能实现长期减重及改善肥胖相关伴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内水球 肥胖 减重方法
下载PDF
舒更葡糖钠拮抗肥胖患者术后残余肌松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4
6
作者 赖志豪 吴良平 +2 位作者 彭捷 路延 徐波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27-531,共5页
目的:探讨舒更葡糖钠拮抗肥胖患者残余肌松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择期行腹腔镜减重手术肥胖患者16例,性别不限,年龄18~65岁,ASA分级Ⅰ或Ⅱ级,BMI≥25 kg/m^(2)。根据肥胖程度分为2组(n=8):O组,25 kg/m^(2)≤BMI<40 kg/m^(2);M组,BM... 目的:探讨舒更葡糖钠拮抗肥胖患者残余肌松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择期行腹腔镜减重手术肥胖患者16例,性别不限,年龄18~65岁,ASA分级Ⅰ或Ⅱ级,BMI≥25 kg/m^(2)。根据肥胖程度分为2组(n=8):O组,25 kg/m^(2)≤BMI<40 kg/m^(2);M组,BMI≥40 kg/m^(2)。2组麻醉诱导及术中维持均以闭环肌松注射系统静脉给予维库溴铵,维持中度肌松水平。术毕停止给药,肌松监测T_(2)自然恢复时根据患者校正体重静脉注射舒更葡糖钠2 mg/kg。记录肌松恢复时间和术后3 h残余肌松发生情况;于舒更葡糖钠给药后2、3、5、10、15、20、30、60、120、240、360和480 min时收集动脉血标本,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检测血浆舒更葡糖钠浓度,使用PKSolver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2组患者均未见残余肌松的发生,患者血浆舒更葡糖钠药代动力学均适用线性非房室模型。与O组比较,M组表观清除率增加(P<0.05),其余药代动力学参数、肌松恢复时间和不同时点血浆舒更葡糖钠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更葡糖钠拮抗肥胖患者术后残余肌松的药代动力学符合线性非房室模型,病态肥胖患者舒更葡糖钠的清除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更葡糖钠 麻醉苏醒延迟 肌松驰 肥胖 药代动力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