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院校影像学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延伟 黄勇 朱丹 《西北医学教育》 2005年第4期437-438,共2页
分析中医院校影像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师生对影像专业缺乏足够重视,普遍存在轻视西医课程的现象;学生影像专业基础知识薄弱;专业分化越来越细,缺乏相应的教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从思想和实践上重视影像学教学工作,充实完善教学内容;在教... 分析中医院校影像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师生对影像专业缺乏足够重视,普遍存在轻视西医课程的现象;学生影像专业基础知识薄弱;专业分化越来越细,缺乏相应的教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从思想和实践上重视影像学教学工作,充实完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强调"基"、"精"、"尖",要面向实践,面向社会,面向未来,培养出有知识、有技能、有思想,能够很快适应医疗实践的实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学教学 问题 改革
下载PDF
乳腺癌MR征象与中医证型关系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黄勇 张延伟 +1 位作者 李健萍 李圆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MR征象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将31例经手术/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根据辨证分为肝郁气滞、冲任失调、正虚毒炽型,对各证型的MR征象与证型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肿块呈分叶状或不规则状在肝郁气滞型、冲任失调型... 目的:探讨乳腺癌MR征象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将31例经手术/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根据辨证分为肝郁气滞、冲任失调、正虚毒炽型,对各证型的MR征象与证型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肿块呈分叶状或不规则状在肝郁气滞型、冲任失调型、正虚毒炽型患者中所占比率分别为63.5%、75.0%、100%;毛刺征在3型患者中所占比率分别为21.1%、37.5%、75.0%;各证型的Ⅱ型、Ⅲ型强化曲线所占比率较高,正虚毒炽型患者Ⅲ型强化曲线所占比率高达75.0%;正虚毒炽型转移率较高。结论:乳腺癌MR征象、动态增强曲线类型及转移率与中医证型存在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辨证分型
下载PDF
图像存档与传输与放射信息系统在数字化影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禤翠玲 劳永生 朱丹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6年第11期1736-1737,共2页
目的探讨图像存档与传输(PACS),放射信息系统(R IS)在数字化影像中的应用。方法利用PACS服务器,R IS服务器,双屏图文工作站进行日常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结果PACS使得医学影像获取、显示、处理、储存、传输和管理既方便,又快捷;R I... 目的探讨图像存档与传输(PACS),放射信息系统(R IS)在数字化影像中的应用。方法利用PACS服务器,R IS服务器,双屏图文工作站进行日常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结果PACS使得医学影像获取、显示、处理、储存、传输和管理既方便,又快捷;R IS使图像的检索和调阅更加方便、快捷,完整。结论PACS和R IS全面优化检查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医疗工作质量,使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实现数字化,网络化,从而提高医技人员的整体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图像存档与传榆 放射信息系统
下载PDF
脑梗塞患者头颈部CTA征象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及临床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陈耿春 陈绍辉 +1 位作者 李阳 邱士军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6年第6期1007-1011,共5页
目的:研究并探讨脑梗塞患者头颈部CTA征象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为脑梗塞的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材料与方法:于2016年2月-2016年9月,选取该阶段内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首诊脑梗塞患者共12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对这12... 目的:研究并探讨脑梗塞患者头颈部CTA征象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为脑梗塞的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材料与方法:于2016年2月-2016年9月,选取该阶段内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首诊脑梗塞患者共12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对这120例脑梗塞患者进行中医四诊(望、闻、问、切),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再对患者进行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检查,分析不同中医辨证分型的脑梗塞患者的血管病变情况以及斑块情况。结果:120例脑梗塞患者中,中医辨证分型主要为风痰瘀阻型、气虚血瘀型、痰热腑实型、风痰火亢型,分别占比30.83%、25.83%、11.67%、10.83%。经头颈部CTA检查后发现,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完全闭塞血管分别占比49.30%、29.50%、15.72%、6.48%,软斑、硬斑、混合斑分别占比21.46%、53.03%、25.51%。七种中医辨证分型脑梗塞患者的血管狭窄程度、斑块性质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头颈部CTA检查可对脑梗塞患者的血管病变情况进行了解,而脑梗塞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患者的血管狭窄程度以及血管内斑块性质存在关联,临床上可根据脑梗塞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中医辨证分型 头颈部CTA 斑块
下载PDF
动脉硬化颈内动脉起始段CTA征象与中医辨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耿春 陈绍辉 +1 位作者 李阳 邱士军 《内蒙古中医药》 2017年第19期31-32,共2页
目的:通过CT动脉成像技术,分析颈内动脉斑块与中医辩证类型的相关性,以期有利于更有针对性地应用中医药治疗动脉硬化,更好地评价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的200例动脉硬化症的患者,分析颈内动脉起始段CTA征象,并结合... 目的:通过CT动脉成像技术,分析颈内动脉斑块与中医辩证类型的相关性,以期有利于更有针对性地应用中医药治疗动脉硬化,更好地评价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的200例动脉硬化症的患者,分析颈内动脉起始段CTA征象,并结合中医辨证分型进行分析。结果:200例动脉硬化症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主要分为:气虚血瘀型(25.5%)、痰瘀互结型(30.0%)、脾虚湿盛型(23.0%)、肝肾阴虚型(21.5%);斑块类型:不稳定性121例(60.5%)和稳定性79例(39.5%);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度:轻度狭窄85例(42.5%)、中度狭窄61例(30.5%),重度狭窄33例(16.5%),闭塞21例(10.5%);4种中医辨证分型的动脉硬化症患者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程度、斑块性质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分析颈内动脉起始段CTA征象可了解动脉硬化症患者的血管病变情况,结合中医辨证分型分析可了解颈内动脉起始段斑块类型、狭窄度分别与中医辨证分型各型之间的相关性,可为临床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症 颈内动脉起始段 CTA 中医辨证分型
下载PDF
中医药为主治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影像学随访
6
作者 黄勇 李圆 +2 位作者 肖健敏 朱丹 陈银环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5年第8期1066-1068,共3页
目的总结中医药为主治疗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非典,SARS)患者康复出院1年后肺部及髋关节影像学表现。方法对该院治愈出院1年后的33例非典患者进行胸部螺旋CT扫描、双髋关节X线及双髋关节MRI扫描等检查。结果33例非典随访者中胸部CT扫描... 目的总结中医药为主治疗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非典,SARS)患者康复出院1年后肺部及髋关节影像学表现。方法对该院治愈出院1年后的33例非典患者进行胸部螺旋CT扫描、双髋关节X线及双髋关节MRI扫描等检查。结果33例非典随访者中胸部CT扫描有21例无异常、12例异常;髋关节X线检查发现30例无异常、3例异常(1例陈旧性骨折、2例股髌内骨岛形成或股颈干软组织钙化);双髋关节MRI检查提示26例无异常,7例异常,其中有1例提示左侧股骨头前基底部小面积水肿信号,不排除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年半后再次MR检查水肿明显减轻,此患者有SLE病史半年余,长期服用大量激素,需进一步随访。结论中医药为主治疗的非典患者康复出院1年后,髋关节影像学随访观察未见与SARS疾病或激素治疗后相关并发症或后遗症;肺部影像学随访观察大多数无异常,少部分异常表现多与有基础病史、年龄等有关,也不排除非典本身疾病后所残留的部分钎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 中国传统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随访研究 诊断显像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影像学表现 随访观察 治疗后 中医药 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原文传递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定量参数对胃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7
作者 毛礼厅 刘岘 +3 位作者 卢健烨 张汉良 于筱 陈加良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14-919,921,共7页
目的 探讨新型双层探测器光谱CT的碘浓度(IC)与有效原子序数(Zeff)鉴别胃癌区域淋巴结性质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5月—2022年9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且术前行光谱CT双期增强检查的108例胃癌患者(转... 目的 探讨新型双层探测器光谱CT的碘浓度(IC)与有效原子序数(Zeff)鉴别胃癌区域淋巴结性质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5月—2022年9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且术前行光谱CT双期增强检查的108例胃癌患者(转移淋巴结116枚、非转移淋巴结92枚)的影像及临床资料。根据术前CT图像,测量淋巴结短径、评估边缘及强化均匀度。勾画目标淋巴结最大层面的实性部分,获得IC与Zeff,并计算标准化IC(nIC)及标准化Zeff(nZeff)。比较两组间各参数的差异;分析各参数鉴别诊断和联合诊断的效能;比较各参数的受试者特征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两组间短径、边缘、强化均匀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χ2=-7.575、30.971、20.913,P均<0.001)。良性淋巴结组动脉期各光谱参数均小于恶性组,静脉期各参数均大于恶性组(t=-10.723~12.610,P均<0.001)。3个常规特征中,短径的AUC最高(0.749),与动脉期IC和静脉期Zeff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于其他光谱参数。光谱参数中,静脉期nIC的AUC最高(0.925)。各光谱参数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均高于常规特征。多参数联合模型的诊断效能优于单变量模型,常规特征的联合模型AUC为0.815,光谱参数联合模型中,动静脉期参数联合模型的诊断效能最高(AUC=0.993)。结论 双期光谱CT定量参数可有效评估胃癌区域淋巴结性质,且诊断效能高于常规特征,多参数联合模型可提升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淋巴转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外科
下载PDF
肝脏炎性假瘤的动态增强CT及MR扫描(附17例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岘 刘波 +2 位作者 谭四平 吴珊珊 魏光师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90-393,共4页
目的:探讨肝脏炎性假瘤的CT、MR表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肝脏炎性假瘤的临床资料及CT、MR动态增强扫描表现,对其影像表现和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7例患者共发现20个病灶。CT动态增强扫描显示肝脏炎性... 目的:探讨肝脏炎性假瘤的CT、MR表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肝脏炎性假瘤的临床资料及CT、MR动态增强扫描表现,对其影像表现和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7例患者共发现20个病灶。CT动态增强扫描显示肝脏炎性假瘤的强化方式多样,其中动脉期呈轻微强化(4例)或无强化(7例);门脉期及延迟扫描常有一定程度强化,常见强化形式为边缘环状强化(7例)或中心点状强化(3例)或偏心状强化(1例)。MR平扫T1WI显示病灶为低信号、略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为等信号或高信号。团注Gd-DTPA后,病灶的强化形式与CT动态增强表现相似。结论:肝脏炎性假瘤的强化方式反映了其病理学特征,CT、MR动态增强扫描对其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 浆细胞 肝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慢性腰背痛患者的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被引量:14
9
作者 陈俊 刘波 +4 位作者 叶泳松 李晓凡 葛缅 刘岘 龙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16-1120,共5页
目的观察慢性腰背痛患者静息状态下的脑功能活动特点。方法对15例慢性腰背痛患者及16名健康对照组受试者进行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应用局部一致性(ReHo)方法处理fMRI数据,观察脑功能成像的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慢性腰背痛患... 目的观察慢性腰背痛患者静息状态下的脑功能活动特点。方法对15例慢性腰背痛患者及16名健康对照组受试者进行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应用局部一致性(ReHo)方法处理fMRI数据,观察脑功能成像的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慢性腰背痛患者双侧额叶、右侧枕叶、双侧前扣带回等脑区的ReHo值升高;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臂旁核、脑桥、左侧顶叶后部、双侧扣带回后部及邻近楔前叶的ReHo值减低。结论静息状态下慢性腰背痛患者多个脑区的功能活动存在异常,可能与机体对持续疼痛刺激的适应性增加、内源性镇痛系统活动减低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静息状态 磁共振成像 局部一致性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脑梗死皮质脊髓束损伤与运动功能转归相关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0
10
作者 刘树学 王本国 +8 位作者 莫雪玲 唐玉德 王耿 张雄彪 洪云恒 罗丽好 陈志明 李水连 肖铮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1年第5期28-31,共4页
目的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研究脑梗死各向异性特征,结合扩散张量纤维束重建(DTT)评价脑梗死后皮质脊髓束损伤与运动功能转归的相关性。方法对10名正常成人志愿者及57名脑梗死患者进行常规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测量双... 目的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研究脑梗死各向异性特征,结合扩散张量纤维束重建(DTT)评价脑梗死后皮质脊髓束损伤与运动功能转归的相关性。方法对10名正常成人志愿者及57名脑梗死患者进行常规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测量双侧大脑脚、内囊后肢、梗死灶及其对侧对称区域的部分各向异性系数(FA值),并进行比较分析;对双侧皮质脊髓束进行扩散张量纤维束重建(DTT),并分级;在DTI检查前及治疗后,对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NIHSS)及简式Fugl-Meye运动功能评分(FMS),将脑梗死病灶区域FA值降低率与NIHSS及CST的DTT分级与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FMS)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志愿者双侧大脑脚、内囊后肢及半卵圆中心平均FA值双侧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脑梗死病例病灶区域平均FA值与对侧比较,无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病例均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FA值降低率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500,p=0.001);脑梗死病例大脑脚及内囊后肢FA值与对侧比较,急性期病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亚急性期及慢性期病例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TT显示CST纤维束分级与康复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FMS)呈负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899,p=0.000)。结论 DTI能较好的评价脑梗死后白质纤维束的损伤程度;皮质脊髓束的损害程度与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具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张量成像 脑梗死 皮质脊髓束 运动功能
下载PDF
膝关节软骨成像的MRI技术探讨 被引量:9
11
作者 冷晓明 刘斯润 +4 位作者 陈棣华 陈汉芳 吴何嘉 曹宗伟 林志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9期933-935,共3页
目的 比较多个扫描序列在膝关节软骨成像中的优缺点 ,筛选出最佳扫描序列和最佳扫描参数。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志愿者 3 0名 ,分别计算并比较各序列关节软骨同生理盐水、骨髓和肌肉的对比度噪声比 (CNR )。扫描序列共 5种 :快速自旋回波... 目的 比较多个扫描序列在膝关节软骨成像中的优缺点 ,筛选出最佳扫描序列和最佳扫描参数。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志愿者 3 0名 ,分别计算并比较各序列关节软骨同生理盐水、骨髓和肌肉的对比度噪声比 (CNR )。扫描序列共 5种 :快速自旋回波 (FSE) :T1WI、T2 WI和PDWI双回波 ;短 TI反转恢复序列 (STIR)和三维脂肪抑制扰相梯度回波序列(3D FS SPGR)。其中后者分别选取激发角 3 0°、45°和 60°扫描。结果  3D FS SPGR序列关节软骨同生理盐水、骨髓和肌肉的CNR值均较其他序列有显著性差异 ;当TE 6.9ms ,TR 3 8ms ,激发角 3 0°时 ,各组CNR值最大 ,与该序列传统扫描参数比较能明显缩短扫描时间。结论 优化的 3D FS SPGR序列较其他序列在关节软骨成像中有明显的优势 ,能使关节软骨显示更加清晰 ,结合三维重建技术能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技术 三维脂肪抑制扰相梯度回波序列 膝关节软骨 最佳扫描序列 最佳扫描参数
下载PDF
慢性疼痛性别差异的静息态脑功能成像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陈俊 葛缅 +1 位作者 刘波 刘岘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14-718,共5页
目的:对不同性别的慢性腰背部疼痛患者静息状态下的脑功能活动进行初步研究,探讨两者之间的差异。方法:对8例男性慢性腰背部疼痛患者及8例女性慢性腰背部疼痛患者进行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扫描,采... 目的:对不同性别的慢性腰背部疼痛患者静息状态下的脑功能活动进行初步研究,探讨两者之间的差异。方法:对8例男性慢性腰背部疼痛患者及8例女性慢性腰背部疼痛患者进行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扫描,采用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作为指标评价局部脑区的功能活动情况。结果:男性慢性疼痛组的右侧顶叶(顶上小叶、顶下小叶、楔前叶、中央后回)、右侧颞叶(颞上回、颞中回)、左侧额叶(额上回、额中回、额叶中内侧)、双侧楔前叶、双侧扣带回后部、右侧楔叶等脑区的ReHo值较女性慢性疼痛组升高;而男性慢性疼痛组的双侧小脑扁桃体、小脑山顶、小脑山坡、小脑蚓部等脑区的ReHo值较女性慢性疼痛组减低。结论:静息状态下不同性别的慢性腰背部疼痛患者之间的脑功能活动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静息状态 功能性磁共振 性别
下载PDF
尿漏的螺旋CT诊断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贤卫 徐娀 +3 位作者 张延伟 郑芸 朱丹 许焕奇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16-1118,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对肾盂、输尿管及膀胱尿漏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搜集肾盂尿漏4例、输尿管尿漏1例、膀胱尿漏2例,全部行螺旋CT扫描,其中平扫2例,平扫、增强并延迟增强扫描5例,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和曲面重组(CPR)进行重组,分析其CT...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对肾盂、输尿管及膀胱尿漏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搜集肾盂尿漏4例、输尿管尿漏1例、膀胱尿漏2例,全部行螺旋CT扫描,其中平扫2例,平扫、增强并延迟增强扫描5例,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和曲面重组(CPR)进行重组,分析其CT特点。结果4例肾盂及1例输尿管尿漏均有肾周间隙包裹性积液(尿囊肿)与蜂窝织炎、肾周筋膜增厚,其中合并腹腔积液2例,胸腔积液1例。病变肾盂、输尿管管壁增厚、管腔扩张,增强扫描管壁明显强化。1例肾盂尿漏撕裂部位可见管壁缺损中断,4例增强延迟扫描CPR和MIP图像见对比剂外溢并明确显示撕裂口。2例膀胱尿漏均发生于腹膜内,显示为腹腔积液并局部腹膜炎表现,其中1例增强延迟扫描示膀胱顶壁对比剂外溢和腹腔积液密度增高。结论螺旋CT延迟扫描可准确显示尿漏的部位和尿囊肿的范围,对尿漏的诊断和制订治疗方案具有决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漏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诊断 肾盂 输尿管 膀胱
下载PDF
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实证钡条胃排空功能观察 被引量:13
14
作者 崔琦珍 黄志新 +5 位作者 劳绍贤 周福生 罗琦 张向菊 周伟生 赵天青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0年第22期2193-2195,共3页
目的 :观察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中医脾胃虚实证胃排空功能状态。方法 :通过口服钡条的方法 ,观察患者服标准钡餐后不同时间胃排空率和钡条排出率。结果 :脾胃湿热组患者的胃排空率和钡条排出率比脾虚组和正常组显著降低 ,而脾虚组与正常... 目的 :观察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中医脾胃虚实证胃排空功能状态。方法 :通过口服钡条的方法 ,观察患者服标准钡餐后不同时间胃排空率和钡条排出率。结果 :脾胃湿热组患者的胃排空率和钡条排出率比脾虚组和正常组显著降低 ,而脾虚组与正常组之间无明显差别。结论 :脾胃湿热证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胃排空功能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虚实证 胃排空 慢性 浅表性胃炎
下载PDF
磁共振辐散成像在半月板撕裂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树学 唐玉德 +2 位作者 张雄彪 洪云恒 罗丽好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0年第4期66-68,共3页
目的通过与关节镜对照,探讨磁共振辐散成像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显示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8例经关节镜手术证实的、且不伴有半月板碎片移位的半月板撕裂病例的常规MRI扫描及辐散成像结果,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48例病例中,常规矢、冠状... 目的通过与关节镜对照,探讨磁共振辐散成像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显示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8例经关节镜手术证实的、且不伴有半月板碎片移位的半月板撕裂病例的常规MRI扫描及辐散成像结果,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48例病例中,常规矢、冠状位扫描明确显示半月板撕裂44例,辐散成像明确显示48例,并对半月板体部与前/后角结合部的复杂撕裂及该部位半月板囊肿显示清晰。结论磁共振辐散成像是膝关节半月板检查的可靠、有效的检查序列;是对常规膝关节磁共振检查扫描方法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膝关节 半月板 撕裂
下载PDF
基于PACS的交互式CR影像教学系统的创建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吴政光 禤浩纯 +7 位作者 欧景才 洪文松 张林海 陈秀萍 吴颖 周伟生 梁春雷 沈大公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7年第3期35-37,共3页
目的研究基于PACS的数字化医学影像教学系统的创建与应用。方法在PACS系统中,允许每一权限医生对典型病倒图像注释后按ACR编码方式进行归类,然后存储于SQLSERVER2000服务器中,采用模块化管理方式,归类的文件夹可以进行添加、删除等操作... 目的研究基于PACS的数字化医学影像教学系统的创建与应用。方法在PACS系统中,允许每一权限医生对典型病倒图像注释后按ACR编码方式进行归类,然后存储于SQLSERVER2000服务器中,采用模块化管理方式,归类的文件夹可以进行添加、删除等操作。在专业的显示器(或个人计算机)上,输入解剖部位/疾病即可调阅相关图像进行教学、会诊,必要时利用虚拟专用网,通过Internet实现远程教学。结果系统开放性、稳定性好,影像数据和信息能安全、无损的存储,传输速度快,操作互动性好。结论基于PACS的数字化医学影像教学系统具有方便、直观、互动性好,操作简便,图像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CS 数字化 医学影像教学
下载PDF
髋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X线与MRI诊断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耀华 黄勇 邓海和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311-314,共4页
【目的】探讨髋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igmented villonodular synovitis,PVNS)的X线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髋关节PVNS的X线及MRI资料并进行总结。19例髋关节病变均行MRI检查,其中增强扫描9例;X... 【目的】探讨髋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igmented villonodular synovitis,PVNS)的X线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髋关节PVNS的X线及MRI资料并进行总结。19例髋关节病变均行MRI检查,其中增强扫描9例;X线平片检查10例。【结果】(1)X线表现:10例中有6例表现为关节囊肿胀,2例关节周围可见稍高密度肿块影,所有病例均有程度不一的关节间隙变窄,2例未见骨质异常,8例见不同程度关节边缘、头颈交界处及粗隆部浅表性缺损或深在的类圆形、不规则状骨质缺损以及骨性关节面下囊样透亮区,病灶边缘均有硬化边。4例关节边缘可见骨赘形成,3例同时伴骨质疏松。(2)MRI表现:19例中弥漫型17例,局灶型2例。17例弥漫型中5例见关节腔积液,所有病例关节滑膜均呈不同程度弥漫性增生肥厚,其中13例其内可见多发散在点状或小结节灶,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14例示髋臼、股骨头、头颈交界处及粗隆部出现不同程度骨质侵蚀及凹陷缺损,骨缺损区的信号与增生肥厚的滑膜信号大致相同,其中8个病灶周围绕以低信号环,关节骨性关节面下亦可见囊性变,呈中等稍低T1WI、T2WI信号,邻近骨髓腔内可见弥漫性反应水肿,于T2WI/STIR呈片状高信号,8例增强扫描显示关节内外的滑膜及骨内病灶均明显强化,2例局灶型PVNS均表现为股骨颈外侧单发性肿块,T1WI呈中等稍低信号,T2WI呈中等稍高信号,内见多发点状及小结节状灶,在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其中1例邻近股骨颈外缘见弧状缺损。【结论】髋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对PVNS有定性诊断价值;而X线平片对本病的诊断有一定提示作用,但在准确诊断上有一定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炎 色素绒毛结节性 髋关节 磁共振成像 放射摄影术
下载PDF
不同病理类型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初探 被引量:14
18
作者 周寨文 张延伟 +2 位作者 韩伟强 盖荣荣 王慧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11期1160-116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骨肉瘤的X线、CT及MRI表现。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23例骨肉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23例均行X线检查,22例行CT检查,19例行MRI检查,分析其X线、CT及MRI表现。结果:23例中骨母细胞型骨肉瘤10例,均可见不同类型的瘤...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骨肉瘤的X线、CT及MRI表现。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23例骨肉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23例均行X线检查,22例行CT检查,19例行MRI检查,分析其X线、CT及MRI表现。结果:23例中骨母细胞型骨肉瘤10例,均可见不同类型的瘤骨;纤维母细胞型骨肉瘤6例,以溶骨性破坏为主,部分病例见少量瘤骨;软骨母细胞型骨肉瘤5例,可见成簇分布的点状、环状的瘤骨,增强扫描呈环状/花边状/间隔强化;血管扩张型骨肉瘤1例;小圆细胞型骨肉瘤1例。结论:X线、CT及MRI对不同病理类型的骨肉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病理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成人颞骨64层螺旋CT低电流扫描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杨智云 严超贵 +9 位作者 彭谦 陈星 范淼 杨贤卫 张追阳 肖喜刚 李安源 李树荣 初建平 孟悛非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目的:探讨成人颞骨64层螺旋CT低电流扫描的临床应用。方法:东芝64层螺旋CT,其他条件相同(120kV,0.5s/rot,螺距因子HP41)时,用200mA、100mA、50mA、40mA、30mA、20mA、10mA的电流对1具成人尸体头颅标本行颞骨扫描,比较不同电流扫描的图... 目的:探讨成人颞骨64层螺旋CT低电流扫描的临床应用。方法:东芝64层螺旋CT,其他条件相同(120kV,0.5s/rot,螺距因子HP41)时,用200mA、100mA、50mA、40mA、30mA、20mA、10mA的电流对1具成人尸体头颅标本行颞骨扫描,比较不同电流扫描的图像质量。选取能满足临床需求的最低电流mA值对多个临床中心疑耳疾的400例(800耳)成人颞骨CT检查。评价图像的质量和显示精细结构的情况。结果:标本图像质量保持为优时的最低电流为30mA。用该电流进行颞骨扫描,除4耳(2耳颞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2耳为硬化型乳突)图像稍差,其余均合格,能满足临床需求。颞骨内各结构显示清晰。CTDIVOL平均为9.6mGy,DLP(55.0±4.5)(mGy.cm),有效辐射剂量(ED)为(0.12±0.07)mSv,仅为常规剂量(200mA)的1/5~1/6。图像噪声标准差平均(SD)132±25。结论:64层螺旋CT颞骨低电流扫描(120kV/30mA)方案能满足临床要求,可以常规用于成人颞骨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骨 辐射剂量 多层螺旋CT
下载PDF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血管造影及血供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周伟生 王芳军 +1 位作者 林宜圣 赵天清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3年第2期68-70,共3页
目的研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血管造影表现和血供特点。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确诊并经介入治疗的165例214个髋部血管造影资料,与21例21个正常髋对照观察。结果旋股内动脉及其分支异常为主伴有或不伴有其他血管异常者162例(... 目的研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血管造影表现和血供特点。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确诊并经介入治疗的165例214个髋部血管造影资料,与21例21个正常髋对照观察。结果旋股内动脉及其分支异常为主伴有或不伴有其他血管异常者162例(211髋),占98.6%。ANFH血管造影表现:①旋股内动脉头上支、头下支尤其是上支持带动脉异常;②旋股外动脉升支分支异常;③股骨头、颈部实质期染色;④坏死区周围细小动脉再血管化;⑤侧支循环增加;⑥静脉回流异常。结论ANFH血供异常主要发生在旋股内动脉及其分支区域,部分伴有静脉回流异常;血管造影和DSA能反映ANFH的血管形态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血管造影 血供 介入治疗 血管形态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