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性瘫痪儿童医院康复与医院-家庭康复模式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金炳旭 钱旭光 +3 位作者 赵勇 刘振寰 李诺 张梦桃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31-1235,共5页
目的对脑瘫患儿医院康复与医院-家庭康复模式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 2016年1月至12月,将本院60例1~3岁的脑瘫患儿分为医院康复组和医院-家庭康复组,每组各30例。医院康复组给予本科规范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运动疗法、物理因子疗法... 目的对脑瘫患儿医院康复与医院-家庭康复模式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 2016年1月至12月,将本院60例1~3岁的脑瘫患儿分为医院康复组和医院-家庭康复组,每组各30例。医院康复组给予本科规范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运动疗法、物理因子疗法和中医综合疗法),医院-家庭康复组由医院提供专业技术培训、指导和对患儿进行专业评估,家长实际操作。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时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和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FM)评价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和精细运动功能。结果治疗结束时,与医院-家庭康复组比较,医院康复组GMFM评分显著改善(t=5.333,P<0.001),总医疗成本显著增高(t=23.614,P<0.001),但GMFM和PDMS-FM视觉-运动整合评分每增加1分所支出的医疗费用降低(t>2.065,P<0.05)。结论医院康复模式对小年龄脑瘫儿童可能是更为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医院-家庭康复模式可以作为此年龄段的有效补充康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康复 成本-效果分析 运动功能
下载PDF
基于ICF-CY框架的“医学、教育、家庭与医务社工”四位一体全人康复模式在脑性瘫痪儿童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钱旭光 赵勇 +9 位作者 金炳旭 王静 杨阳 谭媛 李玉秀 周园 李诺 张春涛 曾卓毅 荀静平 《中国康复》 2021年第3期158-161,共4页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康复模式对脑瘫患儿整体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将6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现代医学康复+传统医学康复+家庭医学康复”的三结合康复模式治疗,观察组应用“医学、教育、家庭与医务社...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康复模式对脑瘫患儿整体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将6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现代医学康复+传统医学康复+家庭医学康复”的三结合康复模式治疗,观察组应用“医学、教育、家庭与医务社工”四位一体全人康复模式治疗,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GMFM-88项)、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FM)、发育商(DQ)、儿童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PedsQL)评价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2组GMFM-88项评分、PDMS-FM评分、DQ值、PedsQL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均P<0.01),观察组各项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医学、教育、家庭与医务社工”四位一体全人康复模式能显著提高脑瘫患儿整体功能,即实现了从身体功能、活动和参与、个人及环境因素三个层面的全面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ICF-CY 康复模式
下载PDF
伴神经元移行异常脑性瘫痪儿童的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赵勇 金炳旭 刘振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3-437,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伴神经元移行异常(NMD)脑瘫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本科进行综合康复治疗的伴NMD脑瘫患儿(NMD组,n=32)和同期康复治疗的运动、智力水平近似的伴有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VL)脑瘫患儿(PVL组,n=60... 目的回顾性分析伴神经元移行异常(NMD)脑瘫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本科进行综合康复治疗的伴NMD脑瘫患儿(NMD组,n=32)和同期康复治疗的运动、智力水平近似的伴有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VL)脑瘫患儿(PVL组,n=60)。分析比较两组脑瘫临床分型、癫痫及癫痫样放电共患病以及综合康复治疗对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评分和Gesell发育诊断量表发育商(DQ)的影响。同时,对治疗6个月后的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脑瘫临床分型存在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χ2=24.529,P<0.001)。NMD组癫痫及癫痫样放电共患病发生率均高于PVL组(χ2>4.605,P<0.05)。综合康复治疗后,两组GMFM评分随时间均升高(F时间=6.850,P=0.010),NMD组GMFM评分显著低于PVL组(F组间=29.885,P<0.001);各功能区DQ得分随时间逐渐增高(F时间>25.041,P<0.001),NMD组各功能区DQ得分显著低于PVL组(F组间>32.347,P<0.001)。结论伴NMD脑瘫癫痫伴发率高,临床表现以智力发育障碍和痉挛型偏瘫为主,综合康复治疗疗效差,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神经元移行异常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 临床特征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穴位注射联合针刺治疗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锐滨 赵伊黎 +1 位作者 罗冠君 辛志雄 《中医外治杂志》 2021年第6期11-13,共3页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联合针刺治疗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名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联合针刺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应用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联合针刺治疗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名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联合针刺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应用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SM)和Gesell发育量表中适应性DQ、语言DQ、个人社交DQ能区进行评定,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SM评分及Gesell发育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1),并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73.33%)高于对照组(60.00%)。结论:穴位注射联合针刺治疗可有效提高精神发育迟滞患儿认知、语言、个人社交能力,改善其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发育迟滞 穴位注射 针刺 复方麝香注射液
下载PDF
穴位埋线治疗儿童脑性瘫痪痉挛型双瘫临床观察
5
作者 严晓岚 金炳旭 周园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第15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究穴位埋线治疗儿童脑性瘫痪痉挛型双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0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儿童康复科就诊的52例儿童脑性瘫痪痉挛型双瘫患儿,按就诊顺序的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 目的探究穴位埋线治疗儿童脑性瘫痪痉挛型双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0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儿童康复科就诊的52例儿童脑性瘫痪痉挛型双瘫患儿,按就诊顺序的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给予物理和推拿治疗,每日1次,每周6次,连续治疗11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穴位埋线治疗,每周1次,3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1周,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患儿的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Social life ability scale for infant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S-M)、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88(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88,GMFM-88)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MAS评分低于对照组,S-M、GMFM-88评分高于对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疗法可有效改善痉挛型双瘫脑性瘫痪患儿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迟 脑性瘫痪 痉挛型双瘫 穴位埋线 运动功能 肌张力 社会生活能力 儿科
下载PDF
鼓圈音乐治疗对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上肢的影响
6
作者 杨阳 刘合增 +5 位作者 李志林 赵勇 李诺 徐磊 刘晓佩 张紫瑶 《中国康复》 2024年第6期340-343,共4页
目的:观察鼓圈音乐治疗对痉挛型偏瘫脑瘫(SHCP)患儿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HCP患儿70例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鼓圈音乐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采用改良的Ashworth肌张力评... 目的:观察鼓圈音乐治疗对痉挛型偏瘫脑瘫(SHCP)患儿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HCP患儿70例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鼓圈音乐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采用改良的Ashworth肌张力评定量表(MAS)、腕关节背伸角度(AROM)、精细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FM)、Carroll双上肢功能评定量表(UEFT),从上肢、关节活动度、精细运动能力、健手与患手的功能能力4个方面评价上肢功能及日常社会参与的改变。结果:治疗后,2组MAS评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AROM活动度、FMFM及UEFT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0.05)。结论:鼓圈音乐治疗对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上肢功能及社会参与度都有提高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偏瘫脑瘫 音乐治疗 团体 上肢功能
下载PDF
痉挛型脑性瘫痪蹲伏步态的分析与康复治疗管理 被引量:6
7
作者 何强勇 赵勇 +2 位作者 符文杰 张春涛 钱旭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07-511,共5页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临床表现为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异常、发育障碍、日常生活活动受限的症候群。这些症状存在的原因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的损伤所致,痉挛型脑瘫构成了其中的主要部分...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临床表现为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异常、发育障碍、日常生活活动受限的症候群。这些症状存在的原因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的损伤所致,痉挛型脑瘫构成了其中的主要部分[1]。虽然脑瘫患者中的一部分最终可以获得独立行走的能力,但每位可行走的脑瘫患者均具有不同的步态特点[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进行性 姿势异常 脑瘫患者 脑性瘫痪 痉挛型脑瘫 发育障碍 日常生活活动 cerebral
下载PDF
自闭症儿童的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8
8
作者 刘振寰 谢巧玲 +4 位作者 林青梅 张清华 孟秀会 曾艳冰 张玉琼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02-904,共3页
目的探讨自闭症患儿的生存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儿童生存质量自评式测定量表(PedsQL4.0),分别对200例自闭症患儿(自闭症组)及120例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进行生存质量评定,应用Gesell发展诊... 目的探讨自闭症患儿的生存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儿童生存质量自评式测定量表(PedsQL4.0),分别对200例自闭症患儿(自闭症组)及120例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进行生存质量评定,应用Gesell发展诊断量表(1981年)进行智能发育测验,应用克氏自闭症行为量表、自闭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评定自闭症病情程度。结果自闭症组儿童的生存质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儿童,自闭症组儿童的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心理领域及PedsQL生存质量总分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高功能自闭症患儿各方面及总体生存质量均高于低功能自闭症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不同的智能类型因素对患儿的生存质量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闭症患儿病情程度越重、智力水平越低,生存质量的损害越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闭症儿童生存质量存在明显的损害,需要社会高度关注这类疾病患儿的家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闭症 生存质量 PedsQIA 0 儿童
原文传递
井穴针刺配合教育训练治疗重度智力低下儿童的临床研究(英文) 被引量:2
9
作者 罗冠君 招文健 +3 位作者 李诺 金炳旭 谭晓如 刘振寰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CSCD 2015年第2期7-11,27,共6页
目的:观察井穴配合教育训练治疗重度智力低下儿童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重度智力低下儿童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以单纯的特殊教育、语言训练为手段进行干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井穴针... 目的:观察井穴配合教育训练治疗重度智力低下儿童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重度智力低下儿童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以单纯的特殊教育、语言训练为手段进行干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井穴针刺治疗,两组患儿均为隔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间隔20 d,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所有患儿进行Gesell发育量表检测,记录社会适应、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各能区的发育商,并作治疗前后及组间对比以评价疗效。结果:对照组患儿治疗后的社会适应能力、精细动作较前有所提高,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在社会适应能力、精细动作、语言能力、个人社交能力4个方面均有提高,且总体社会适应能力及语言能力疗效比较优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23.3%(7/30),观察组有效率为46.6%(1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井穴针刺配合教育训练能有效地提高重度智力低下儿童智力水平,疗效较单纯教育训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穴 智力低下 针刺疗法
原文传递
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性瘫痪患儿坐位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金炳旭 赵勇 +3 位作者 李素云 黄谞熠 赵伊黎 刘振寰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4年第4期324-325,共2页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性瘫痪(简称脑瘫)儿童坐位能力获得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瘫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训练方法,观察组在常规训练方法基础上加予核心稳定性训练疗法进行治疗。采用坐位能力分级量表(LSS...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性瘫痪(简称脑瘫)儿童坐位能力获得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瘫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训练方法,观察组在常规训练方法基础上加予核心稳定性训练疗法进行治疗。采用坐位能力分级量表(LSS)对患儿坐位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L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是帮助脑瘫患儿坐位能力获得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康复训练 儿童
下载PDF
B超动态观察头针对婴儿脑瘫脑白质损伤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振寰 郑小红 +4 位作者 赵勇 钱旭光 易运莲 罗丽芳 李诺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5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头针对婴儿脑瘫脑白质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选择收治的90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应用头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B超动态观察头针对婴儿脑瘫脑白质损伤... 目的探讨头针对婴儿脑瘫脑白质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选择收治的90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应用头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B超动态观察头针对婴儿脑瘫脑白质损伤的修复作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B超轻度、严重脑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B超轻度脑损伤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GMFM、D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GMFM、DQ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运动训练的基础上加用头针治疗,可显著改善脑瘫患儿脑白质损伤;在治疗过程中予颅脑彩超动态观察患儿脑白质损伤恢复情况,具有便捷、无创、高效、价格低廉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 头针 婴儿 脑瘫 脑白质损伤
下载PDF
温针灸八髎穴联合补元固肾推拿手法治疗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玉萍 周泽霖 +2 位作者 陈韵龙 黄春梅 沈姿 《河北中医》 2022年第8期1347-1351,共5页
目的观察温针灸八髎穴联合补元固肾推拿手法治疗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轻中度女性SU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1例予凯格尔(Kegel)运动训练,持续1个月;针推组4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温针灸... 目的观察温针灸八髎穴联合补元固肾推拿手法治疗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轻中度女性SU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1例予凯格尔(Kegel)运动训练,持续1个月;针推组4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温针灸八髎穴联合补元固肾推拿手法,每2 d治疗1次,共治疗15次。2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国际尿失禁调查委员会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1 h尿垫试验漏尿量、尿动力学指标[充盈时段膀胱压力(Pves)、最大尿意膀胱容量(VMCC)、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并统计临床疗效。结果针推组总有效率87.80%(36/41),对照组总有效率58.54%(24/41),针推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ICIQ-SF各单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针推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1 h尿垫试验漏尿量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针推组1 h尿垫试验漏尿量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针推组治疗后PVR、Pves及对照组治疗后PVR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2组治疗后Qmax、VMCC均升高(P<0.05),且针推组治疗后Qmax、VMCC均高于对照组(P<0.05),PVR、Pves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八髎穴联合补元固肾推拿能够有效改善轻中度女性SUI患者的生活质量、漏尿量以及尿动力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失禁 压力性 女性 八髎 温针疗法 推拿
下载PDF
穴位埋线对自闭症儿童共同注意及社交沟通能力的影响: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金炳旭 李诺 +5 位作者 赵勇 钱旭光 刘振寰 杨阳 林卓婷 曾卓毅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2-166,共5页
目的:比较穴位埋线配合康复训练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自闭症(ASD)儿童共同注意及社交沟通能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自闭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ASD康复训练,包括引导式教育、言语训练、音乐疗法,每日1... 目的:比较穴位埋线配合康复训练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自闭症(ASD)儿童共同注意及社交沟通能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自闭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ASD康复训练,包括引导式教育、言语训练、音乐疗法,每日1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选取神庭、百会、神门、视区,进行穴位埋线治疗,每周1次。两组均4周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周,共治疗3个疗程。采用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社交维度和孤独症行为量表(ABC)评分判断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ATEC社交维度各项评分及ABC(感觉、交往、躯体运动、语言、生活自理)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康复训练疗法能有效改善ASD儿童的共同注意及社交沟通能力,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闭症谱系障碍 穴位埋线 共同注意 社交沟通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尖足三针”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尖足畸形的效果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诺 赵勇 +3 位作者 刘振寰 符文杰 梁碧琪 庞碧徽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85-1189,共5页
目的观察"尖足三针"针刺治疗对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尖足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1月至12月,本科就诊的120例1~6岁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两组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尖足三针针刺治疗。分别... 目的观察"尖足三针"针刺治疗对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尖足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1月至12月,本科就诊的120例1~6岁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两组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尖足三针针刺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足背屈角、表面肌电均方根值(RMS)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GMFM的B、C、D、E四个能区评分及总分显著高于治疗前(t>4.325,P<0.001),且明显高于对照组(t>2.711,P<0.01);观察组足背屈角显著减小(t=17.627,P<0.001),且显著小于对照组(t=15.416,P<0.001)。观察组治疗后踝关节主动跖屈、被动背屈时腓肠肌RMS均明显改善(t≥3.058,P<0.01),被动背屈时腓肠肌RMS优于对照组(t=-2.199,P<0.05)。结论尖足三针针刺治疗能有效地降低腓肠肌肌张力,且不降低腓肠肌肌力,有效改善脑瘫患儿足背屈能力,促进患儿获得站位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痉挛 尖足三针 尖足
下载PDF
悬吊训练系统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平衡和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春涛 刘振寰 宋翠凤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8年第5期376-379,共4页
目的评价悬吊训练系统改善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平衡和步行能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儿医院儿童康复科收治住院的脑瘫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 目的评价悬吊训练系统改善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平衡和步行能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儿医院儿童康复科收治住院的脑瘫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联合应用儿童悬吊训练系统。两组患儿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GMFM)评价站立行走能力的变化,应用足底压力测试(重心移动范围)评价躯干平衡能力变化,应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有效值评定患儿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GMFM评分和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重心移动范围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GMFM评分和ADL评分高于对照组,重心移动范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吊训练系统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站位、步行能力以及静态平衡能力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痉挛型 悬吊训练系统 粗大运动功能 ADL 足底压力测试 儿童
下载PDF
针刺配合运动训练对早产脑损伤幼鼠Tau蛋白表达的影响
16
作者 蔡淑英 刘振寰 +1 位作者 田瑞华 彭桂兰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69-871,共3页
目的 探讨针刺及运动训练对宫内感染所致早产脑损伤幼鼠Tau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对孕鼠腹腔注射脂多糖以制备早产脑损伤动物模型。早产幼鼠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4组:针刺组、运动组、综合干预组和造模未干预组,将未造模组孕... 目的 探讨针刺及运动训练对宫内感染所致早产脑损伤幼鼠Tau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对孕鼠腹腔注射脂多糖以制备早产脑损伤动物模型。早产幼鼠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4组:针刺组、运动组、综合干预组和造模未干预组,将未造模组孕鼠所产非早产的正常幼鼠设为对照组。所有仔鼠出生第7天予神经功能缺损检查,并予针刺及运动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后采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幼鼠血清Tau水平,观察各组幼鼠海马Tau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未造模孕鼠均正常分娩,共娩出足胎龄幼鼠23只,简单随机法选取10只为对照组;造模的孕鼠共娩出足胎龄幼鼠16只,早产幼鼠34只,早产率68.0%,均无死产,其中针刺组8只、运动组8只、综合干预组9只和造模未干预组9只。与对照组比较,早产幼鼠均存在明显神经功能缺陷,Berderson评分均在1分以上。干预治疗后,与对照组[(19.74±2.59) ng/L]比较,造模未干预组血清Tau蛋白水平[(26.90±4.86) ng/L]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造模未干预组比较,针刺组[(22.67±2.73) ng/L]、运动组[(23.30±2.30) ng/L]及综合干预组[(20.89±1.68) ng/L]血清Tau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158.50±7.28)比较,针刺组(180.20±16.05)、运动组(175.40±14.79)及综合干预组(167.20±13.76)海马Tau蛋白阳性细胞灰度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造模未干预组的灰度值(251.90±11.08)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治疗与运动训练均对宫内感染所致早产幼鼠神经损伤有保护作用,综合干预治疗可增强这种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抑制Tau蛋白早产脑损伤幼鼠在神经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内蓄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感染 早产 脑损伤 TAU蛋白
原文传递
电针头穴对脑瘫患儿康复疗效优化参数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金炳旭 符文杰 +2 位作者 李诺 辛志雄 刘陈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目的:通过正交设计分析电针频率、强度、时间、频次4因素对电针头穴治疗脑瘫患儿康复疗效的差异,优选最佳电针参数。方法:选取90例脑瘫患儿进行正交试验,每组10例,穴取智九针(神庭、四神聪,双侧本神、头维)、双侧运动区、足运感区、言... 目的:通过正交设计分析电针频率、强度、时间、频次4因素对电针头穴治疗脑瘫患儿康复疗效的差异,优选最佳电针参数。方法:选取90例脑瘫患儿进行正交试验,每组10例,穴取智九针(神庭、四神聪,双侧本神、头维)、双侧运动区、足运感区、言语二区、言语三区、平衡区。双侧运动区、言语三区连接电针。以L9(34)正交表安排试验,研究包括电针频率(疏波2 Hz、密波100 Hz、疏密波2 Hz/100 Hz)、强度(1 m A、2 m A、患儿耐受)、时间(10 min、20 min、30 min)、频次(每日1次、隔日1次、每周2次)。采用盖塞尔发展量表(Gesell developmental scale)观察治疗前后适应行为发育商(DQ),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GMFM)分数观察治疗前后运动功能的变化。结果:采用电针频率2 Hz/100 Hz、时间20 min、隔日1次的头针治疗方案对脑瘫患儿DQ和GMFM的影响最显著。结论:电针2 Hz/100 Hz、时间20 min、隔日1次可能为针刺头穴治疗脑瘫的最优参数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电针 头穴 正交试验 康复疗效
原文传递
头针治疗不同月龄早产儿脑损伤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8
作者 钱旭光 金炳旭 +4 位作者 张裕斌 招文健 赵伊黎 符文杰 赵勇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23-726,共4页
目的:探讨头针对不同月龄早产儿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90例早产儿脑损伤按纠正月龄分为头针1组(纠正月龄3~6个月)、头针2组(纠正月龄7~9个月)和头针3组(纠正月龄10~12个月),每组30例,在常规早期干预基础上给予头针治疗,头针1组... 目的:探讨头针对不同月龄早产儿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90例早产儿脑损伤按纠正月龄分为头针1组(纠正月龄3~6个月)、头针2组(纠正月龄7~9个月)和头针3组(纠正月龄10~12个月),每组30例,在常规早期干预基础上给予头针治疗,头针1组取智七针、运动区;头针2组取智七针、运动区、足运感区;头针3组取智七针、运动区、足运感区、平衡区。隔日1次,共治疗30次。观察治疗前后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lberta infant motor scale,AIMS)评分、盖塞尔发展量表(Gesell developmental scale)各功能区适应行为发育商(DQ)值,并比较各组临床疗效,分析临床疗效与月龄的相关性。结果:各组治疗后AIMS总分、Gesell各功能区DQ值均较治疗前提高(均P<0.01);治疗后各组间AIMS总分、Gesell各功能区DQ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头针1组高于头针2组、头针3组(P<0.05,P<0.01)。头针1组总有效率为96.3%(26/27),高于头针2组[89.7%(26/29)]和头针3组[83.3%(25/30)]。临床疗效与月龄呈相关性(P<0.05),且月龄越小,干预效果越好。结论:头针对早产儿脑损伤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尤其对≤6月龄的早产儿脑损伤疗效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脑损伤 头针 月龄 婴儿运动量表 盖塞尔发展量表
原文传递
综合护理对营养不良脑瘫患儿体质量和粗大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梦桃 沈殷同 +5 位作者 岑敏鸿 张惠燕 邵宝颜 朱小锋 李宇苗 黎嘉莹 《中医儿科杂志》 2021年第1期100-103,共4页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对营养不良脑瘫患儿体质量和粗大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儿童康复科就诊的营养不良脑瘫患儿5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对营养不良脑瘫患儿体质量和粗大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儿童康复科就诊的营养不良脑瘫患儿5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推拿、药膳和艾灸进行综合护理。2组均3周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20 d,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统计体质量和粗大运动功能评估(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体质量均较同组治疗前增加(P<0.05或P<0.01),且治疗组增加更显著(P<0.01)。治疗前,2组GMF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GMFM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增加(P<0.01),且治疗组增加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相关系数>0.5(ρ=0.524,P<0.01),提示营养不良脑瘫患儿体质量与康复效果存在相关性。结论在常规饮食护理的基础上联合推拿、药膳和艾灸对营养不良脑瘫患儿进行综合护理,不仅可促进患儿的体质量增加,提高患儿运动功能,而且体质量增加与运动功能提高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儿童 营养不良 推拿 药膳 艾灸 综合护理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健脾益肾通督”配穴针刺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71
20
作者 赵勇 刘振寰 金炳旭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比较"健脾益肾通督"配穴针刺配合康复训练与单纯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物理治疗和手功能训练,每日1次,2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 目的:比较"健脾益肾通督"配穴针刺配合康复训练与单纯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物理治疗和手功能训练,每日1次,2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20d,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健脾益肾通督"配穴针刺疗法,穴取百会、风府、身柱、至阳、筋缩、腰阳关、命门、脾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20d,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量表评定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GMFM评分、Peabody精细运动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1,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更加显著(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6.7%(46/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39/60,P<0.05)。结论:"健脾益肾通督"配穴针刺法作为辅助疗法可有效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精细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瘫 儿童 针刺疗法 康复疗法 粗大运动功能 精细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