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下珠提取物抗乙肝病毒及乙肝病毒X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彭立生 贺劲松 +3 位作者 童光东 周大桥 张希 潘金波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340-343,I0001,共5页
目的:研究叶下珠提取物在体外抗HBV以及抑制HBX表达的作用。方法:选用2.2.15细胞以及建立HepG2X、HepG2X-H IV-1-LTR-luc iferase细胞系,用不同浓度的叶下珠药液进行细胞培养试验。确定药液对试验细胞的药物最大无毒浓度(TC0)以及半数... 目的:研究叶下珠提取物在体外抗HBV以及抑制HBX表达的作用。方法:选用2.2.15细胞以及建立HepG2X、HepG2X-H IV-1-LTR-luc iferase细胞系,用不同浓度的叶下珠药液进行细胞培养试验。确定药液对试验细胞的药物最大无毒浓度(TC0)以及半数药物有效浓度(IC50)。实验时,将细胞分空白对照组、HepG2CAT-H IV-1-LTR-lu-c iferase细胞对照组,以及不同药物浓度的试验组(15mg/m l,7.5mg/m l,3.75mg/m l),并以β-action作为内参照。用real tim e-PCR、RT-PCR,以及抑制荧光素酶(luc iferase)等方法,定量检测HBV DNA含量以及HBX表达量。结果:叶下珠提取物最大无毒剂量是15mg/m l,对HepG2.2.15细胞HBV DNA和HepG2-X细胞HBX半数有效量皆为3.75mg/m l(P<0.05),而7.5mg/m l、15mg/m l剂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分别为P<0.01,P<0.001。对HBX的抑制荧光素酶试验,叶下珠对细胞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抑制不明显,而高剂量用药组(15mg/m l),用药72小时与24小时比较,抑制率上升了10倍。结论:叶下珠不仅对全基因的HBV有抑制作用,还可能直接对X基因表达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下珠/药效学 肝细胞癌 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乙肝病毒X基因
下载PDF
中医通腑开窍法治疗肝性脑病 被引量:17
2
作者 周大桥 《北京中医药》 2008年第2期91-93,共3页
现代医学认为,血脑屏障受损、负氮平衡和碱中毒是发生肝性脑病的重要基础,临床中强调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但疗效并未令人满意。中医学认为,肝性脑病的发生是在腑气不通的基础上发生了脑窍被毒、痰、瘀、风等浊气所蒙闭,脑窍被蒙闭和腑气... 现代医学认为,血脑屏障受损、负氮平衡和碱中毒是发生肝性脑病的重要基础,临床中强调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但疗效并未令人满意。中医学认为,肝性脑病的发生是在腑气不通的基础上发生了脑窍被毒、痰、瘀、风等浊气所蒙闭,脑窍被蒙闭和腑气不通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恶性循环。治疗时以通腑法与开窍法合用,浊去正安,开窍醒神,交通气机,使脑主元神之职能复常,但应根据不同病情选择不同的实施方法,一般采取中药水煎灌肠,若灌肠与口服同用则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通腑开窍法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加味茵陈蒿汤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郑颖俊 唐海鸿 +3 位作者 贺劲松 邱梅 熊益群 周大桥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茵陈蒿汤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3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分期为早中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同时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15~20mg.kg-1.d-1;治疗组患者... 目的:观察加味茵陈蒿汤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3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分期为早中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同时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15~20mg.kg-1.d-1;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加味茵陈蒿汤,1剂/d,疗程均为2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肝功能(γ-GT、ALP、ALT、AST、TBil)、免疫指标(IgM、IgG及IgA)的变化。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26例(86.7%)患者得到完全反应,与对照组19例(63.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γ-GT、ALP、ALT、AST、TBil)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肝功能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免疫指标IgM、IgG、IgA均较前有所下降,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茵陈蒿汤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较单用熊去氧胆酸疗效更好,并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去氧胆酸/治疗应用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补肾清透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载量及标志物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心亮 熊益群 +5 位作者 周大桥 童光东 贺劲松 徐绍钢 穆桂萍 刘文赫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补肾清透方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BVDNA载量、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和肝功能的关系。方法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被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接受补肾清透方治疗,疗程48周,对照组不接受药物治疗。... 目的探讨补肾清透方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BVDNA载量、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和肝功能的关系。方法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被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接受补肾清透方治疗,疗程48周,对照组不接受药物治疗。两组分别在开始和第48周时抽血检查HBVDNA,HBV—M和肝功能。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病毒标志物HBVDNA,HBsAg和HBeAg阴转率分别为23.3%(7/30),16.7%(5/30)和36.7%(11/30),HBeAb阳转率为16.7%(5/30),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肝功能指标ALT,AsT和GGT下降,A/G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或0.05)。对照组检测上述指标,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肾清透方能降低乙型肝炎病毒载量,提高乙肝病毒标志物转化率,改善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清透方 慢性乙型肝炎 病毒载量 乙肝病毒标志物 肝功能
下载PDF
乙肝III号内外合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63例 被引量:2
5
作者 邢宇锋 张希 +2 位作者 邵丽 王丽娜 童光东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22-527,共6页
目的:观察乙肝Ⅲ号内外合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的远期疗效.方法:随机选择乙肝肝纤维化患者240例,分为乙肝Ⅲ号外用膏组(n=58),内服组(n=62),内外合用组(n=63),对照组(n=57).治疗后3mo,观察各组临床症状、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数、... 目的:观察乙肝Ⅲ号内外合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的远期疗效.方法:随机选择乙肝肝纤维化患者240例,分为乙肝Ⅲ号外用膏组(n=58),内服组(n=62),内外合用组(n=63),对照组(n=57).治疗后3mo,观察各组临床症状、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数、PGA参数、血液动力学等.结果:4组皆能改善临床症状,但以内外合用组为著;4组改善肝功能、肝纤三项、PGA参数,治疗后3mo以内外合用组疗效显著(t=6.1201,P=0.000;t=20.8201,P=0.000;t=20.5154,P=0.000);血液动力学检测显示,各治疗组治疗后门、脾静脉血管直径、血流量皆有下降(t=3.6153,P=0.0004;t=6.8052,P=0.000),内外合用组血流量下降明显(t=6.3969,P=0.000).随访12mo后仍是内外合用组疗效为优.但各组在抗病毒指标上,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乙肝Ⅲ号内外合用治疗乙肝后肝纤维化有一定远期疗效,且较单一方法疗效明显,疗程以3mo为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中药 内外合用
下载PDF
氮质血症病人中药脐敷和结肠透析护理方法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肖春玲 蔡敏 +3 位作者 罗玫 周静 邹映珍 潘柳文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15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方法在中药脐敷和结肠透析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诱发氮质血症中的作用 ,为本治疗方案的最佳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将 4 2例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氮质血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2 1例 ,观察组采用改良护理方法 ,对...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方法在中药脐敷和结肠透析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诱发氮质血症中的作用 ,为本治疗方案的最佳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将 4 2例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氮质血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2 1例 ,观察组采用改良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用药脐部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肠透析后中药保留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 ,治疗后肌酐 (Cr)、尿素氮 (BUN)改善明显 (均P <0 .0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腹水 氮质血症 脐敷 结肠透析 护理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反式激活癌基因异常表达与肝细胞癌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希 童光东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688-692,共5页
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是我国肝细胞肝癌(HCC)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在HBV感染所致的肝癌中,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HBxAg起着重要的作用。HBxAg是一种反式激活蛋白,与宿主的许多蛋白相互作用,调节基因的转录、表达,进而影响病毒的复制、... 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是我国肝细胞肝癌(HCC)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在HBV感染所致的肝癌中,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HBxAg起着重要的作用。HBxAg是一种反式激活蛋白,与宿主的许多蛋白相互作用,调节基因的转录、表达,进而影响病毒的复制、宿主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增殖与分化、细胞凋亡及癌变等。本文通过总结HBxAg与已知癌基因ras、c-myc、c-fos、c-jun、β-catenin,抑癌基因p16、p21、p53的研究进展,以及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些HBxAg相关癌基因:URG11、URG4、URG7、Human S15a、Sui1、VEGFR3、XTP3、XTP4、XTP6、XTP11与HBxAg的关系对HBxAg反式激活癌基因异常表达与肝细胞癌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C HBXAG 反式激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相关肝癌的癌前病变标志物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13
8
作者 童光东 周大桥 +7 位作者 贺劲松 肖春玲 刘心亮 周小舟 张希 邢宇锋 吕屏 Mark A.Feitelson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28-832,共5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相关的肝癌前病变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X基因阳性与阴性的HepG2细胞系中,通过抑制性cDNA差减杂交,建立特异性ELISA方法,对深圳及美国的韩国裔移民730人血清检测肝癌变前标志物抗体(抗-URG4、抗-URG7、抗-URG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相关的肝癌前病变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X基因阳性与阴性的HepG2细胞系中,通过抑制性cDNA差减杂交,建立特异性ELISA方法,对深圳及美国的韩国裔移民730人血清检测肝癌变前标志物抗体(抗-URG4、抗-URG7、抗-URG11、抗-URG12、抗-VEGFR3和抗-Suil)。730人中HBsAg阴性者416名、慢性HBV感染者298例、其他肝炎患者16例。另外对其中5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3~5年的临床观察。结果HBsAg阴性者6个抗体阳性率与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而与HBV携带者、非肝癌和非病毒性肝炎患者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且,这些抗体发生率在高危人群中,与种族、国家、地区无相关性。临床观察显示:5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28例发展成肝癌,其肝癌发生前抗-URG11和抗-VEGFR3同时阳性者16例(P〈0.05);未发生癌变的25例肝硬化患者中,11例抗-URG7、抗-Suil同时阳性(P〈0.05)。此外,在发生肝癌之前检测到4个或更多抗体的患者,其生存期较短。结论6个抗体可在肝癌发生数月或数年前就能被检测到,提示它们可能是肝癌癌前病变重要的标志物,用它们预测肝癌的发生与预后,可能会使通过血清AFP检测诊断小肝癌提前到诊断癌前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抗体 肝炎 乙型 慢性 标志物 癌前病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