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部淋巴结的MR扩散加权成像 被引量:35
1
作者 张赟 梁碧玲 +3 位作者 高立 钟镜联 叶瑞心 沈君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4-247,共4页
目的评价颈部淋巴结MR扩散加权成像(DWI)的可行性,及其在鉴别正常淋巴结和转移性淋巴结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对34例鼻咽癌患者和14名健康志愿者进行颈部常规MR和DWI,比较两种成像技术对淋巴结的显示能力,并比较正常和转移性淋巴结ADC值... 目的评价颈部淋巴结MR扩散加权成像(DWI)的可行性,及其在鉴别正常淋巴结和转移性淋巴结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对34例鼻咽癌患者和14名健康志愿者进行颈部常规MR和DWI,比较两种成像技术对淋巴结的显示能力,并比较正常和转移性淋巴结ADC值差异的统计学意义。扫描采用基于敏感性编码(SENSE)技术的短恢复时间反转恢复(STIR)-平面回波成像序列(EPI)-DWI。结果DWI较常规MR能更敏感地显示淋巴结。正常淋巴结的ADC值为(0.975±0.179)×10-3mm2/s,转移性淋巴结的ADC值为(0.744±0.125)×10-3mm2/s,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移性淋巴结的ADC值明显低于正常淋巴结的ADC值。结论STIR-EPI-DWI能准确和敏感地显示颈部淋巴结,可作为淋巴结MR成像的一种新手段,并为正常淋巴结和转移性淋巴结的鉴别提供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经动脉持续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洪国斌 周经兴 梁碧玲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比较经动脉持续灌注化疗和全身静脉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探讨选择性动脉持续灌注化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1例中晚期胰腺癌,其中25例采用经动脉持续灌注吉西他滨和5-Fu方案,26例采用经外周静脉灌注吉西他滨和5-Fu方案... 目的比较经动脉持续灌注化疗和全身静脉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探讨选择性动脉持续灌注化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1例中晚期胰腺癌,其中25例采用经动脉持续灌注吉西他滨和5-Fu方案,26例采用经外周静脉灌注吉西他滨和5-Fu方案。应用世界卫生组织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评价疗效,肿瘤体积测量采用MRI或CT。使用临床受益反应(CBR)对疼痛、体力状况及体重改变情况作出综合评价。采用WHO抗肿瘤药物急性与亚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对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动脉灌注化疗组的有效率(32.0%)高于外周静脉化疗组(23.1%),但差异无显著性。动脉灌注化疗组的临床受益率(80.0%)高于外周静脉化疗组(50.0%),差异有显著性。6个月、9个月、1年的累积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动脉灌注化疗组高于外周静脉化疗组,差异有显著性。按WHO分级标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之间无显著性的差异。结论经动脉持续灌注吉西他滨和5-Fu较外周静脉灌注吉西他滨和5-Fu能提高中晚期胰腺癌的临床受益率和生存期,其方法安全可靠,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学 介入性 胰腺肿瘤 临床受益率反应 生存率
下载PDF
免疫抑制剂相关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X线表现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琳 任俊杰 +5 位作者 黄戈 元建鹏 李国照 沈君 洪国斌 梁碧玲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79-682,共4页
目的总结免疫抑制剂相关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X线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46例免疫抑制剂相关肺结核与51例普通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X线表现。结果与普通肺结核相比,免疫抑制剂相关肺结核以中高热、乏力多见,干咳和胸痛少见;病情重,... 目的总结免疫抑制剂相关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X线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46例免疫抑制剂相关肺结核与51例普通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X线表现。结果与普通肺结核相比,免疫抑制剂相关肺结核以中高热、乏力多见,干咳和胸痛少见;病情重,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继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及合并肺外结核多见;X线上多表现为均匀一致的片絮状阴影;合并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少见;病灶分布范围较广,以非肺结核好发部位发病率高,多分布在双侧肺、中肺野及下肺野。结论免疫抑制剂相关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及X线特征与普通肺结核有所不同,易误诊,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剂 肺结核 胸部X线
下载PDF
经导管血管内栓塞治疗肝动脉假性动脉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周经兴 许林锋 +3 位作者 骆江红 陈耀庭 洪国斌 吴静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69-1272,共4页
目的评价血管内栓塞治疗肝动脉假性动脉瘤(HAPA)的疗效和对肝功能的影响。资料与方法8例HAPA患者行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明确动脉瘤的部位后,再超选择至载瘤动脉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栓塞术后随访3—60个月,观察临床和肝功能情况。结... 目的评价血管内栓塞治疗肝动脉假性动脉瘤(HAPA)的疗效和对肝功能的影响。资料与方法8例HAPA患者行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明确动脉瘤的部位后,再超选择至载瘤动脉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栓塞术后随访3—60个月,观察临床和肝功能情况。结果8例血管造影均明确诊断。其中肝外型4例,肝内型4例;7例用弹簧圈或微弹簧圈栓塞,1例单纯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栓塞术后造影复查8例HAPA均消失。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出血均停止。阻塞性黄疸的患者术后1周黄疸消褪。1例单纯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者术后3天出血复发;7例钢圈栓塞者无出血和HAPA复发,影像学复查4例HAPA消失,3例HAPA缩小、机化。肝功能检查,2例转氨酶一过性轻度升高[谷-草转氨酶(AST)达286U/L,谷-丙转氨酶(ALT)达103U/L)],2例栓塞前肝功能异常栓塞后1周恢复正常;余4例肝功能无异常改变。结论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HAPA疗效好、并发症少。选择性肝动脉弹簧圈栓塞,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动脉瘤 肝动脉 栓塞 治疗
下载PDF
无症状志愿者腰椎间盘MRI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5
作者 刘庆余 陈健宇 +1 位作者 梁碧玲 沈君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0-223,共4页
目的分析无症状人群腰椎间盘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对40名年龄20—60岁的无症状志愿者进行腰椎MRI检查,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对每位志愿者的M砌影像资料进行分析,记录腰椎间盘的表现,包括:椎间盘退变、膨出、突出、脱... 目的分析无症状人群腰椎间盘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对40名年龄20—60岁的无症状志愿者进行腰椎MRI检查,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对每位志愿者的M砌影像资料进行分析,记录腰椎间盘的表现,包括:椎间盘退变、膨出、突出、脱出、游离以及椎间盘与神经根的关系、T2WI上纤维环高信号区(HIZ)。结果40名无症状志愿者中腰椎间盘退变30名(75%),椎间盘膨出18名(45%),椎间盘突出9名(22.5%),椎间盘纤维环出现HIZ5名(12.5%),椎间盘髓核脱出1名(2.5%),没有发现椎间盘髓核游离以及神经根受压者。不同年龄组椎间盘异常的发生率不同,40岁以上组志愿者椎间盘退变、膨出、突出、HIZ较常见,发生率分别为100%、70%、40%、20%。结论无症状人群中MRI发现椎间盘退变、膨出、突出以及撕裂较常见,而椎间盘脱出、游离以及神经根受压较罕见,因而很可能是有症状腰腿痛患者致痛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腰椎 椎间盘
下载PDF
3D动态增强MRA对门脉高压经肾静脉分流道形成的诊断 被引量:11
6
作者 吴卓 梁碧玲 +3 位作者 李勇 张嵘 钟镜联 叶瑞心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6年第3期19-20,39,共3页
目的评价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dynamiccontrastenhancedMRangiography,3DDCEMRA)显示门静脉高压患者经肾静脉分流道形成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至2004年12月间118例本院门静脉高压患者3DDCEMRA检查并进行减影后处理及... 目的评价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dynamiccontrastenhancedMRangiography,3DDCEMRA)显示门静脉高压患者经肾静脉分流道形成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至2004年12月间118例本院门静脉高压患者3DDCEMRA检查并进行减影后处理及MIP重建的影像学资料。结果发现胃-肾分流道19例,脾-肾分流道11例,性腺静脉-肾静脉分流道31例,椎静脉-肾静脉道1例。结论3DDCEMRA能较好地显示门静脉高压下各种经肾静脉分流道的形态,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门静脉高压症 侧支循环
下载PDF
颈静脉球瘤的MRI及DSA表现 被引量:8
7
作者 洪国斌 程佑 梁碧玲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23-1025,共3页
目的总结颈静脉球瘤的MRI及DSA表现,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颈静脉球瘤的MRI及DSA表现。结果18例颈静脉球瘤,其中位于颈静脉孔区10例,位于鼓室2例,另有6例同时累及颈静脉孔和鼓室。肿瘤呈实质... 目的总结颈静脉球瘤的MRI及DSA表现,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颈静脉球瘤的MRI及DSA表现。结果18例颈静脉球瘤,其中位于颈静脉孔区10例,位于鼓室2例,另有6例同时累及颈静脉孔和鼓室。肿瘤呈实质性,境界多清楚,强化明显,T2WI和Gd-DTPA增强扫描可见肿瘤实质内点状、条状及曲线状血管流空影,即“盐和胡椒征”,该征象具有一定的特征性。DSA显示颈静脉球瘤为富血供肿瘤,肿瘤染色明显,由颈外动脉分支供血。结论颈静脉球瘤具有特定的发病部位和较典型的MRI及DSA表现,MRI具有较高的病变检出率及定性能力,DSA能准确地显示肿瘤的供血动脉和肿瘤血管的细节,对进一步行介入栓塞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静脉球瘤 副神经节瘤 磁共振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肝门部胆管癌内支架置入术后再梗阻的介入处理 被引量:3
8
作者 陈耀庭 许林锋 +4 位作者 马海清 骆江红 江容坚 周经兴 何艳芬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634-636,共3页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内支架置入术后再梗阻的原因及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13例内支架置入术后病人出现再梗阻症状 ,8例行CT检查 ,5例MR检查后 ,再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 ,5例再次行金属内支架置入术 ,共使用 5枚金属内支架...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内支架置入术后再梗阻的原因及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13例内支架置入术后病人出现再梗阻症状 ,8例行CT检查 ,5例MR检查后 ,再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 ,5例再次行金属内支架置入术 ,共使用 5枚金属内支架 ,6例配合动脉灌注化疗 ,使用药物有 5 FU、健择 ,每隔 3~ 5周重复 1次。结果 病人再梗阻可能的原因是肿瘤向支架近端生长 (5例 ) ,支架腔内堵塞 (9例 ) ,左侧胆管梗阻 (1例 )和胆道感染化脓 (8例 )。 13例行PTCD均获得成功。 1例病人由于肿瘤发展侵犯多支肝内胆管和严重的胆道感染于PTCD术后 15天死亡 ,5例于引流 5~ 10天后再次行金属内支架置入术 ,共使用 5枚 ,其中右侧胆道 4枚 ,左侧胆道 1枚 ,7例带管出院 ,6例于肝功能明显改善后先后行腹腔动脉灌注化疗 1~ 4次。经 30个月的随访 ,13例病人自初次PTCD术后半年、1年和 2年的生存率分别是 10 0 % ,75 %和 33.3% ,其中 1例病人带管引流 2年尚在生存 ,发生了穿刺道皮肤转移。结论 肝门部胆管癌内支架置入术后再梗阻的原因多种 ,再次PTCD引流和 /或再次内支架置入后在肝功能改善的情况下 ,配合动脉灌注化疗 ,可以明显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学 介入性 内支架 肝门部胆管癌
下载PDF
T/Y型胆管支架治疗肝门部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6
9
作者 许林锋 陈耀庭 +3 位作者 张靖 陈斌 崔斌 杨志刚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11-913,共3页
目的探讨新型T/Y型胆管金属支架系统在肝门部恶性胆管梗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15例临床确诊为肝门部恶性胆管梗阻的患者先行单侧或双侧经皮肝胆管穿刺引流术(PTCD),再根据双侧肝内胆管的夹角置入"T"型或"Y&qu... 目的探讨新型T/Y型胆管金属支架系统在肝门部恶性胆管梗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15例临床确诊为肝门部恶性胆管梗阻的患者先行单侧或双侧经皮肝胆管穿刺引流术(PTCD),再根据双侧肝内胆管的夹角置入"T"型或"Y"型胆管金属支架。结果15例均成功置入支架,其中单侧置入呈"T"型12例,双侧置入呈"Y"型3例。术后患者黄疸指数、胆管扩张状况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实现了内引流,未出现与支架置入相关的严重并发症。术后3~5天复查,胆管造影示支架系统几乎完全展开。结论T/Y型胆管支架在肝门部恶性胆管梗阻治疗中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及内引流效果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肝门部 支架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晚君 崔东 +2 位作者 张承惠 许晓矛 杨有优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5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特点。方法收集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于胃17例,小肠7例,结肠2例;CT平扫肿块呈软组织密度,密度均匀者8例,瘤内有低密度坏死者18例,肿块内有钙化者5例,边缘清晰...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特点。方法收集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于胃17例,小肠7例,结肠2例;CT平扫肿块呈软组织密度,密度均匀者8例,瘤内有低密度坏死者18例,肿块内有钙化者5例,边缘清晰者19例。增强扫描时肿瘤实质区明显强化,CT增值在20~60HU,内部坏死囊变区无强化;其中良性5例,恶性21例。免疫组化26例均显示CD34阳性。依据肿瘤的肉眼病理结构差别,将其CT表现形式概分为实体型、小灶坏死型、大灶坏死囊变型。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对预测良恶性和估计预后有较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CT诊断 CT表现 回顾性分析 影像特点 CT资料 病理证实 组织密度 CT平扫 肿瘤实质 增强扫描 CD34 免疫组化 病理结构 实体型 坏死型 特征性 良恶性 肿块 强化
下载PDF
超选择性栓塞在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许林锋 张靖 +2 位作者 陈耀庭 骆江红 陈斌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26-1028,共3页
目的探讨鼻咽纤维血管瘤(JNA)术前栓塞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病理证实的JNA患者的诊治情况,其中6例术前行供血动脉栓塞术。结果JNA栓塞后再行切除者,平均出血量、输血量均少于未行栓塞者,其中对于Ⅰ-Ⅲ期者先栓塞后行内镜... 目的探讨鼻咽纤维血管瘤(JNA)术前栓塞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病理证实的JNA患者的诊治情况,其中6例术前行供血动脉栓塞术。结果JNA栓塞后再行切除者,平均出血量、输血量均少于未行栓塞者,其中对于Ⅰ-Ⅲ期者先栓塞后行内镜切除者出血、输血量及手术时间明显减少。结论JNA术前栓塞疗效确切,对于Ⅰ-Ⅲ期者行栓塞术后再行内镜直视下切除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 栓塞 鼻咽纤维血管瘤
下载PDF
颈静脉球瘤的栓塞治疗 被引量:1
12
作者 洪国斌 许林锋 +1 位作者 周经兴 梁碧玲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03-904,共2页
目的评价介入栓塞治疗对颈静脉球瘤的作用。方法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静脉球瘤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先行超选择性插管造影明确病变部位及其供血动脉,接着灌注聚乙烯醇颗粒(PVA颗粒)适量。栓塞后一周行手术切除。结果3例患者的肿瘤供... 目的评价介入栓塞治疗对颈静脉球瘤的作用。方法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静脉球瘤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先行超选择性插管造影明确病变部位及其供血动脉,接着灌注聚乙烯醇颗粒(PVA颗粒)适量。栓塞后一周行手术切除。结果3例患者的肿瘤供血动脉均被栓塞,肿瘤染色消失。栓塞后行手术切除,均完全切除且出血量少。栓塞后随访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减轻或消失。结论颈静脉球瘤的栓塞治疗对于减少术中出血和抑制肿瘤生长有积极的作用,术前栓塞加外科手术切除是治疗颈静脉球瘤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静脉球瘤 栓塞 介入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康复者髋、膝关节骨坏死与激素治疗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沈君 梁碧玲 +4 位作者 曾庆思 陈建宇 刘庆余 陈荣昌 钟南山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8-282,共5页
目的了解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康复者下肢骨缺血与激素治疗的关系。资料与方法对来自广州市5所医院的148例SARS康复医务人员下肢骨包括双侧髋关节及膝关节进行MRI检查。148例中42例未使用激素治疗,106例使用不同剂量的激素治疗。MR... 目的了解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康复者下肢骨缺血与激素治疗的关系。资料与方法对来自广州市5所医院的148例SARS康复医务人员下肢骨包括双侧髋关节及膝关节进行MRI检查。148例中42例未使用激素治疗,106例使用不同剂量的激素治疗。MRI检查分为筛查与详查。筛查包括T1WI及短反转时间反转恢复序列(STIR)冠状位成像。筛查有阳性发现者则进行详查,在筛查的基础上加用横断位、冠状位T2WI及STIR成像。结果42例未使用激素治疗者未发现下肢骨坏死。106例使用激素治疗康复者中,共发现8例骨缺血改变,其中1例为双侧股骨头缺血坏死,2例为单侧股骨头缺血坏死,1例为双侧股骨头、胫骨髁及单侧股骨髁缺血坏死,1例单侧股骨髁缺血坏死,1例单侧股骨颈骨梗死并钙化,2例双侧股骨、胫骨骨髓水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激素累积剂量是骨缺血性坏死最重要的危险因素(P=0.001)。结论使用激素治疗的SARS康复者中,少数发生下肢骨缺血坏死,而激素累积剂量与骨缺血性坏死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骨坏死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肝纤维化的MRI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洪国斌 梁碧玲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68-1170,共3页
关键词 肝纤维化 MRI 早期肝硬化 纤维结缔组织 晚期肝硬化 异常增生 慢性肝病 早期治疗
下载PDF
PTCD诊断、治疗胆道-胃肠道吻合术后梗阻性黄疸的应用价值
15
作者 陈耀庭 许林锋 +4 位作者 陈斌 周经兴 骆江红 谭绮尹 胡仁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8年第5期382-385,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drainage,PTCD)在胆道-胃肠道吻合术后出现梗阻性黄疸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9月-2008年1月。对45例胆道-胃肠道吻合术后出现梗阻性黄疸患者行PTCD治疗。结果4... 目的观察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drainage,PTCD)在胆道-胃肠道吻合术后出现梗阻性黄疸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9月-2008年1月。对45例胆道-胃肠道吻合术后出现梗阻性黄疸患者行PTCD治疗。结果45例均成功进行PTCD,其中11例(24.44%)合并胆道感染。PTCD前患者黄疸TBIL(185.89±104.68)μmol/L,DBIL(136.85±84.53)μmol/L,引流4~14天后,患者黄疸情况明显改善,术后TBIL(84.09±63.82)/xmol/L(t=8.72,P〈O.05),DBIL(60.54±51.37)μmol/L(t=8.15,P〈0.05)。随访2~48个月(平均10.21个月)期间发现胆瘘1例,肝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未见其他并发症,42例获得二次治疗机会。结论PTCD对胆道胃肠道吻合术后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诊断、治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吻合术 Roux-en—Y和胃肠 黄疸 梗阻性
下载PDF
胰腺先天性囊肿一例
16
作者 杨绮华 梁碧玲 曾韵洁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1-181,共1页
关键词 先天性囊肿 胰腺 月经量多 经期延长 糖尿病史 输血史
下载PDF
脑脓肿的MRI表现与临床病理对照研究
17
作者 谢榜昆 吕霞 +4 位作者 任俊杰 元建鹏 沈君 钟镜联 叶瑞心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6年第5期375-377,共3页
目的探讨脑脓肿的MRI影像学特征。方法对46例经病理证实的脑脓肿的MRI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46例脑脓肿单发36例(占78.2%),类圆形36例(占78.2%)。增强扫描后全部病灶均有明显的环形强化,内侧缘光整占... 目的探讨脑脓肿的MRI影像学特征。方法对46例经病理证实的脑脓肿的MRI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46例脑脓肿单发36例(占78.2%),类圆形36例(占78.2%)。增强扫描后全部病灶均有明显的环形强化,内侧缘光整占84.6%。外侧缘光整占73.1%,厚度均匀占80.7%。一环形强化病变中30例环内部出现液液平面征,3例出现壁结节,23例出现子环征,未出现分房征,34例出现T2WI低信号环征,环形强化病变周围出现Ⅱ度水肿有28例。临床征象20例有感染中毒症状。结论环形强化、T2WI低信号环征或分层低信号环、环内液液平面征、子环征是脑脓肿的特有征象。环内外侧缘光整、环壁厚度均匀、无壁结节及临床上有感染病史有助于脑脓肿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脓肿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下载PDF
扩散张量成像及磁化传递成像评价正常婴幼儿脑白质髓鞘化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赖轶飞 梁碧玲 +2 位作者 张赟 钟镜联 高立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MR扩散张量成像(DTI)和磁化传递成像(MTI)两种方法评价正常婴幼儿脑白质髓鞘化过程的意义。资料与方法对30名正常婴幼儿行常规MRI及DTI、MTI检查。运用感兴趣区(ROI)技术测定脑内13个脑白质ROI的表观扩散系数(ADCiso)、各向异... 目的探讨MR扩散张量成像(DTI)和磁化传递成像(MTI)两种方法评价正常婴幼儿脑白质髓鞘化过程的意义。资料与方法对30名正常婴幼儿行常规MRI及DTI、MTI检查。运用感兴趣区(ROI)技术测定脑内13个脑白质ROI的表观扩散系数(ADCiso)、各向异性指数(FA)、磁化传递率(MTR)值。用13个ROIMTR值、ADCi-so、FA的平均值分别代表相应的全脑值。结果脑白质区局部及全脑ADCiso值与年龄呈负相关。除双侧小脑脚外,各个脑白质ROI局部FA值及全脑FA值与年龄无相关性。局部及全脑MTR值与年龄呈正相关。结论DTI及MTI在正常婴幼儿脑白质髓鞘化过程中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可提示髓鞘化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鞘化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磁化传递成像 磁化传递比率
下载PDF
脊柱骨巨细胞瘤的MRI表现 被引量:2
19
作者 麦春华 黄穗乔 +1 位作者 杨玉琼 尹有珍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5年第3期184-186,共3页
目的探讨脊椎骨巨细胞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椎骨巨细胞瘤的MRI表现。结果发生于颈椎2例,胸椎3例,腰骶椎4例,共累及13个椎体,除2例椎体呈破坏塌陷改变外,其余椎体呈不同程度的膨胀性破坏,T1WI呈等、... 目的探讨脊椎骨巨细胞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椎骨巨细胞瘤的MRI表现。结果发生于颈椎2例,胸椎3例,腰骶椎4例,共累及13个椎体,除2例椎体呈破坏塌陷改变外,其余椎体呈不同程度的膨胀性破坏,T1WI呈等、低信号,T2WI常呈混杂信号,呈低、中等或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同程度均匀强化。结论MRI对脊柱骨巨细胞瘤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 骨巨细胞瘤 MRI 脊柱骨巨细胞瘤 MRI表现 脊椎骨巨细胞瘤 不同程度 回顾性分析 病理证实 T1WI
下载PDF
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丁忠祥 梁碧玲 +3 位作者 沈君 孙颖 宋亭 陈健宇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71-374,共4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像学规律。方法搜集初治鼻咽鳞癌315例,全部行常规鼻咽部MRI平扫及增强检查,采用2003年RTOG推荐的头颈部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分区标准。结果315例中254例淋巴结转移,跳跃性淋巴结转移4例。254例转移淋巴结中,8... 目的探讨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像学规律。方法搜集初治鼻咽鳞癌315例,全部行常规鼻咽部MRI平扫及增强检查,采用2003年RTOG推荐的头颈部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分区标准。结果315例中254例淋巴结转移,跳跃性淋巴结转移4例。254例转移淋巴结中,81例仅左侧转移,72例仅右侧转移,101例为双侧转移;73例仅咽后淋巴结转移,21例仅有颈淋巴结转移,160例为咽后及颈淋巴结均有转移。原发肿瘤单纯累及顶后壁的89例中,78%累及咽后淋巴结;单纯累及侧壁的43例中,49%累及咽后淋巴结(x^2=11.00,P<0.01)。原发肿瘤T1、T2、T3、T4期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73.5%、91.2%、71.9%、73.5%(x^2=1.81,P>0.05)。局部早期(T1~T2期)和局部晚期(T3~T4期)病变淋巴结转移分布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率高,以咽后淋巴结最多见,跳跃性转移率低。不同T分期淋巴结转移率无差别,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的分布与T分期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淋巴结 肿瘤转移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