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炎症性肠病患者黏附分子-l、D-乳酸、二胺氧化酶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1
作者 钟武装 宋卫兵 +6 位作者 杨键 肖丽萍 杨明常 刘岗 谢涣琴 蔡敏捷 乐德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3年第5期273-276,共4页
目的研究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可溶性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l(sICAM-1)、血浆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白细胞(WBC)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08例IBD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分别采... 目的研究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可溶性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l(sICAM-1)、血浆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白细胞(WBC)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08例IBD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sICAM-l,分光光度法检测D-乳酸和DAO水平,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结果 IBD患者sICAM-1、血浆D-乳酸、DAO、WB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BD患者sICAM-l与血浆D-乳酸、DAO、WBC水平均显著相关(P<0.01)。治疗前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两组患者间sICAM-l、DAO、D-乳酸、WBC的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而治疗后sICAM-l、DAO、D-乳酸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 sICAM-1,血浆D-乳酸和DAO与病情程度密切相关,sICAM-1可作为IBD患者病情的主要监测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细胞间黏附分子-l D-乳酸 二胺氧化酶
下载PDF
川芎嗪治疗糖尿病肾病68例 被引量:17
2
作者 曾健英 罗正茂 张建林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04-1005,共2页
目的观察川芎嗪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均予基础的糖尿病饮食及药物控制,观察组加用川芎嗪治疗连续4周。结果对照组在予基础的糖尿病饮... 目的观察川芎嗪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均予基础的糖尿病饮食及药物控制,观察组加用川芎嗪治疗连续4周。结果对照组在予基础的糖尿病饮食及药物控制后,部分指标如血肌酐、尿素氮、24h尿蛋白定量可得到改善;观察组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肌酐清除率、24h尿蛋白定量、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胆固醇、甘油三酯、内皮素等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改善。结论川芎嗪治疗可降低血脂、血纤维蛋白原和血内皮素水平,降低血黏度,减轻肾内高灌注,改善肾内血流动力学,改善糖尿病血瘀证,保护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24H尿蛋白定量 糖尿病肾病患者 糖尿病饮食 血纤维蛋白原 糖尿病血瘀证 药物控制 肌酐清除率 内皮素水平 血流动力学 对照组 观察组 临床疗效 血浆黏度 甘油三酯 降低血脂 血肌酐 尿素氮 治疗后 胆固醇 治疗前 血黏度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6
3
作者 钟武装 肖丽萍 蔡敏捷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0-282,共3页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4例老年胃癌患者随机均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及肠外营养组(PN组)。两组患者于术后第1天开始营养支持。EEN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PN组采用肠外营养方式。营养支持共7 ...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4例老年胃癌患者随机均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及肠外营养组(PN组)。两组患者于术后第1天开始营养支持。EEN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PN组采用肠外营养方式。营养支持共7 d。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 d及术后第14天检测两组患者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天在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较术前均有所下降,术后第14天EEN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水平均明显高于PN组(P<0.01),而EEN组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低于PN组(P<0.01)。结论 EEN可改善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恢复,提高机体抗肿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早期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下载PDF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对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10
4
作者 肖丽萍 毕向军 +6 位作者 李亚南 陈晓清 张晓峰 余新沛 刘岗 杨明常 宋骤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7-108,11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对经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28例[其中确诊为前列腺癌32例,非前列腺癌患者中28例有前列腺上皮内瘤形成(PIN)]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对经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28例[其中确诊为前列腺癌32例,非前列腺癌患者中28例有前列腺上皮内瘤形成(PIN)]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的患者PSA、FPSA、FPSA/PSA比值、PSAD等计量资料以及分区域计数资料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探讨PSA、FPSA、FPSA/PSA、PSAD与前列腺癌的关系。结果前列腺癌和非前列腺癌患者PSA(P<0.001)和PSAD都存在显著差异(P<0.01),FPSA/PSA存在差异(P<0.05);将无前列腺癌及癌前病变、非前列腺癌存在PIN改变、前列腺癌患者分别作为第一、二、三组分组进行比较,第一、三组患者PSA(P<0.001)和PSAD存在显著差异(P<0.01),FPSA/PSA存在差异(P<0.05);第二、三组患者PSA(P<0.01)和PSAD都存在显著差异(P<0.01),FPSA/PSA无显著差异(P>0.05);第一、二组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PSA是早期诊断前列腺癌的重要线索,结合FPSA/PSA比值对早期诊断前列腺癌有较大意义,PSAD可以作为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早期诊断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下载PDF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维生素E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肖丽萍 余新沛 +2 位作者 刘岗 钟武装 蔡敏捷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维生素E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3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和维生素E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两...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维生素E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3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和维生素E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两组总疗程均为8 w。通过随访观察,对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采用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糖;采用上海丰汇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盒测定血脂;采用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盒检测肝功能指标;使用西门子Sequoia512超声诊断仪进行肝脏检查,用来评估脂肪肝程度。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血糖水平都有所下降,其中实验组为7.6 mmol/L,对照组为7.8 mmol/L,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ALT和AST分别为(43.8±18.2)IU/L和(42.3±9.6)IU/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9.0±10.8)IU/L和(51.5±12.2)IU/L,P<0.05];治疗后实验组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分别(1.50±0.57)mmol/L和(5.09±1.18)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00±0.29)mmol/L和(5.78±1.23)mmol/L,P<0.05];治疗后实验组肝脏B超评分为(1.2±0.3),显著低于对照组[(1.6±0.3),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79.5%,显著高于对照组(54.5%,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维生素E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优于单纯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2型糖尿病 多烯磷脂酰胆碱 维生素E
下载PDF
来氟米特联合尿激酶和黄芪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曾健英 童俊容 +5 位作者 何凤 罗正茂 张虹 王寅 朱起之 张建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3444-3446,共3页
目的研究来氟米特(LEF)联合尿激酶和黄芪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0例PN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6)和对照组(n=24),对照组进行常规的糖皮质激素加来氟米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尿激酶和黄... 目的研究来氟米特(LEF)联合尿激酶和黄芪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0例PN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6)和对照组(n=24),对照组进行常规的糖皮质激素加来氟米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尿激酶和黄芪治疗,观察疗效及副作用,并通过实验室检查评价尿激酶和黄芪对肾功能及凝血功能的作用。结果 (1)治疗组26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4例,显著缓解6例,部分缓解4例,无效2例,对照组24例患者中完全缓解9例,显著缓解4例,部分缓解5例,无效6例,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Z=-2.403,P=0.016)。(2)两组治疗后的血清清蛋白、尿蛋白、总胆固醇(TC)、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尿蛋白、清蛋白、TC、SCr、BUN及FI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治疗后除TC外,上述各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来氟米特是治疗成人PNS有效的免疫抑制剂,其副作用可以耐受,尿激酶和黄芪可改善肾功能,降低血液的高凝状态,联合应用治疗PNS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来氟米特 尿激酶 黄芪 治疗
下载PDF
降压药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管结构作用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艺军 吴平生 钟武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84-1287,共4页
目的评价降压药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管结构的作用。方法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文献纳入、排除标准及其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资料库(CCRCT)、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 目的评价降压药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管结构的作用。方法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文献纳入、排除标准及其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资料库(CCRCT)、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纳入文献以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使用降压药治疗,采用血管内超声(IVUS)作为检查手段,检测冠状动脉斑块体积变化。由2名评价员采用统一的资料提取表独立地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并交叉核对,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篇英文文献,包括719例患者,其中使用降压药的治疗组为418例,对照组为301例。纳入的3篇文献均采用了随机对照试验和盲法,无分配隐藏;均未出现失访或提前退出试验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缩小体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1.10,95%CI(-3.86,1.65),P>0.05〕。结论降压药对缩小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管斑块的体积可能无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压药 血管内超声 冠状血管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僵硬度作用差异的Meta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艺军 刘城 +1 位作者 吴平生 钟武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3期3823-3826,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对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作用的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CCRCT)、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目的系统评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对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作用的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CCRCT)、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维普数据库(VIP)。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12年1月。纳入采用ACEI或ARB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ACEI和ARB对高血压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收缩压、舒张压等指标的影响。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833篇,初筛后收集到符合标准的文献51篇,进一步筛选纳入6项RCT,共计23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ACEI在改善动脉僵硬度方面优于AR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肱-踝脉搏波速度差(ΔbaPWV)=-113.53,95%CI(-152.21,-74.84)〕。但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程度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收缩压差(ΔSBP)=2.09,95%CI(-2.50,6.67),P=0.37;舒张压差(ΔDBP)=1.75,95%CI(-1.55,5.04),P=0.30〕。结论 ACEI在改善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方面优于AR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高血压 META分析
下载PDF
肠炎清通过抑制NF-κB活性对大鼠肠黏膜起抗炎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宋卫兵 吕永慧 +6 位作者 李亚南 肖丽萍 余新沛 刘岗 王媛媛 张小兰 李鹰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31-1434,共4页
目的检测大鼠小肠炎模型肠黏膜通透性的改变,探讨肠炎清对大鼠小肠炎模型肠黏膜通透性的作用的机制。方法应用氨甲碟呤制备大鼠小肠炎模型,实验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N-乙酰半胱氨酸(NAC,100mg/kg)组及肠炎清组(CYQ,100mg/kg),每... 目的检测大鼠小肠炎模型肠黏膜通透性的改变,探讨肠炎清对大鼠小肠炎模型肠黏膜通透性的作用的机制。方法应用氨甲碟呤制备大鼠小肠炎模型,实验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N-乙酰半胱氨酸(NAC,100mg/kg)组及肠炎清组(CYQ,100mg/kg),每天灌胃给药1次,共6d。每天观察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和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光镜下观察组织学改变并评分(HS)。ELISA测定大鼠IL-10,RT-PCR方法检测大鼠肠黏膜内TNF-α、IL-1β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ting测定各处理组细胞内磷酸化胞质I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小肠炎模型组DAI、CMDI、HS评分明显升高(P<0.01)。肠炎清组DAI,CMDI,HS评分较模型组有明显下降(P<0.01)。MTX组TNF-α、IL-1βmRNA达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肠炎清组与NAC治疗组TNF-α、IL-1β表达水平低于MTX组,但IL-10的表达高于MTX组。肠炎清能抑制IκB的降解。结论姜黄素对肠黏膜起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是抑制NF-κB活性,进而减少致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mRNA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清 小肠炎 NF-ΚB
下载PDF
单纯前列腺上皮内瘤临床和病理特征分析——附23例报告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亚南 毕向军 +7 位作者 陈晓清 张晓峰 肖丽萍 余新沛 刘岗 杨明常 宋骤 刘坚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单纯前列腺上皮内瘤(prostatic intraep ithelial neop lasia,PIN)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对23例低度(PIN 1级)PIN(低度组)和8例高度(PIN 2~3级)PIN(高度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数理分析,并以同期确诊为前列腺癌、BP... 目的:探讨单纯前列腺上皮内瘤(prostatic intraep ithelial neop lasia,PIN)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对23例低度(PIN 1级)PIN(低度组)和8例高度(PIN 2~3级)PIN(高度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数理分析,并以同期确诊为前列腺癌、BPH患者作为对照,分析上述各组患者临床和病理特征的差异。结果:高度组的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与低度组及BPH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与低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前列腺体积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低度PIN的特征类似于BPH而与前列腺癌有所不同,而少数(1/16)高度PIN患者的肿瘤标志物p504 s呈阳性。结论:低度PIN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与BPH相似,而高度PIN的临床和病理方面具有一定的前列腺恶性肿瘤特征,需要积极进行临床追踪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上皮内瘤 良性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肝硬化合并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肖丽萍 钟武装 +2 位作者 刘岗 余新沛 蔡敏捷 《肝脏》 2016年第12期1065-1067,共3页
目的探究肝硬化合并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急诊内镜治疗急性出血的疗效及预后。方法收集278例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病例资料并进行回顾性观察分析,按照出血性质分为两组(急性和非急性),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 目的探究肝硬化合并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急诊内镜治疗急性出血的疗效及预后。方法收集278例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病例资料并进行回顾性观察分析,按照出血性质分为两组(急性和非急性),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个人史、手术史、既往疾病史以及发病后临床理化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空腹血糖、红色征、门-脾静脉主干内径及Child-Pugh评分等)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对上述因素中与急性出血有显著相关性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肝硬化合并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包括既往脾切除术史、空腹血糖、凝血酶原时间等11项因素在两组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其中的白蛋白、脾切除术史、Child-Pugh评分、急诊内镜治疗史与急性出血发生呈负相关,其中急诊内镜治疗史的OR值最小,与急性出血呈正相关的因素是红色征、门静脉主干内径,其中红色征的OR值最大。结论发生急性出血与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病史等因素无关。红色征、门静脉主干内径为肝硬化合并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独立性危险因素,其中内镜显示有红色征的患者发生急性出血的风险最大;脾切除术史、血清白蛋白含量、Child-Pugh评分及急诊内镜治疗史为急性出血的保护性因素,曾接受过急诊内镜止血治疗的患者发生急性出血的风险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危险因素 内镜止血
下载PDF
美沙拉秦缓释片维持治疗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5
12
作者 肖丽萍 余新沛 +2 位作者 刘岗 钟武装 蔡敏捷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6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缓释片维持治疗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26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6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保守治疗方式维持治...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缓释片维持治疗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26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6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保守治疗方式维持治疗,试验组则在传统维持治疗基础上给予美沙拉嗪缓释片治疗。对比两组维持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疾病活动指数(DAI)、IL-6、IL-8及TNF-α水平变化、服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UC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8.41%)、DAI(3.55±1.20)分、IL-6(100.18±25.14)ng/L、IL-8(159.88±34.85)ng/L、TNF-α(80.11±21.41)ng/L水平,以及UC复发率(1.59%)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52.38%)、DAI(4.29±1.33)分、IL-6(121.21±26.01)ng/L、IL-8(187.68±37.08)ng/L、TNF-α水平以及UC复发率(23.81%),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美沙拉嗪缓释片治疗缓解期UC患者,可进一步抑制UC患者炎症反应,患者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临床不适症状消失,对疾病维持治疗效果较显著,减少缓解期UC复发率,且药物副作用少,有助于患者恢复,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解期 有效性 美沙拉嗪 安全性
下载PDF
长春瑞滨、顺铂、氟尿嘧啶三联方案与顺铂联合氟尿嘧啶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肖丽萍 宋卫兵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7期864-867,共4页
目的比较长春瑞滨、顺铂、氟尿嘧啶三联治疗方案与顺铂联合氟尿嘧啶治疗方案应用于老年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晚期食管癌患者68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4例。A组采用顺铂联合氟尿... 目的比较长春瑞滨、顺铂、氟尿嘧啶三联治疗方案与顺铂联合氟尿嘧啶治疗方案应用于老年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晚期食管癌患者68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4例。A组采用顺铂联合氟尿嘧啶治疗方案,B组采用长春瑞滨、顺铂、氟尿嘧啶三联方案。每3周为1个周期,连续使用2周后评定患者的临床效果。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B组患者的有效率(61.8%)高于A组(3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0.2个月,A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8.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与A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瑞滨、顺铂、氟尿嘧啶三联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食管癌,可提高疗效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食管癌 长春瑞滨 顺铂 氟尿嘧啶
下载PDF
预防气管切开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发生颈内静脉异位的新方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何燕娴 张艺军 +1 位作者 郭振辉 李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6期3199-3202,共4页
目的研究预防气管切开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过程中发生颈内静脉异位的新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4年11月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采用超声引导行PICC置管的气管切开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研究预防气管切开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过程中发生颈内静脉异位的新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4年11月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采用超声引导行PICC置管的气管切开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在PICC置管过程中,对照组采用指压法,观察组采用B超探头压迫法。观察两组PICC置管过程中导管异位入颈内静脉的发生率、置管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置管后X线检查PICC尖端位置正确率。结果置管过程中,观察组PICC异位入颈内静脉发生率为4.7%(2/43),低于对照组的34.9%(15/43)(χ2=12.904,P=0.005)。观察组置管时间为(14.7±3.1)s,短于对照组的(22.4±14.0)s(t=-3.512,P=0.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的9.3%(4/43)(χ2=4.195,P=0.041)。置管后两组X线检查PICC尖端位置正确率均为100%。结论 B超探头压迫法较指压法能降低气管切开患者PICC导管异位入颈内静脉发生率,且具有置管时间短、安全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外周 超声检查 指压法 异位 气管切开术
下载PDF
丁苯酞软胶囊与尼莫地平对卒中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21
15
作者 程文姚 杨健 余新沛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516-518,共3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NBP)及尼莫地平(NMD)治疗卒中后血管性痴呆(V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8月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治疗的VD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NBP组和NMD组,各48例。NBP组口服丁苯酞软胶囊治疗,NMD组...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NBP)及尼莫地平(NMD)治疗卒中后血管性痴呆(V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8月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治疗的VD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NBP组和NMD组,各48例。NBP组口服丁苯酞软胶囊治疗,NMD组口服尼莫地平治疗,治疗周期6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随访,利用认知功能量表(MMSE、MOCA)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疗效进行评价,并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前,MMSE、MOCA和ADL评分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NBP组MMSE、MOCA评分均明显高于NMD组,而ADL评分明显低于NMD组(P<0.01);NBP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明显低于NMD组(22.9%)(P<0.05)。结论 NBP与NMD均能明显改善卒中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但NBP效果更显著,且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软胶囊 尼莫地平 血管性痴呆
下载PDF
胰腺纤维化结石性糖尿病治疗随访1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露茜 许卫国 金文胜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66-666,共1页
关键词 糖尿病治疗 胰腺纤维化 结石性 随访 糖尿病家族史 糖化血红蛋白 体重下降 体格检查
下载PDF
p53RFP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4
17
作者 裴静娴 王月刚 +2 位作者 张艺军 刘城 吴平生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0-172,共3页
目的构建人p53RFP基因启动子序列不同截短片段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研究启动子的转录活性。方法 PCR扩增人p53RFP基因启动子区域不同长度的目的片段,克隆到pGL3-Basic中,构建启动子区域3个不同截短片段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经双... 目的构建人p53RFP基因启动子序列不同截短片段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研究启动子的转录活性。方法 PCR扩增人p53RFP基因启动子区域不同长度的目的片段,克隆到pGL3-Basic中,构建启动子区域3个不同截短片段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经双酶切和基因测序鉴定正确后,转染HEK293细胞,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检测荧光素酶活性。结果成功构建了p53RFP启动子不同截短片段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经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分析,3个启动子片段均具有转录活性。结论成功构建了人p53RFP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为研究p53RFP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RFP 启动子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下载PDF
同时性原发性直肠癌并肺癌多发转移1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余新沛 李亚南 +6 位作者 陈晓清 肖丽萍 叶桂安 张艺军 刘岗 赵露茜 孙凌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3-363,共1页
关键词 结肠多发息肉 原发性直肠癌 周围型肺癌 淋巴结转移 同时性 重度不典型增生 胸腹部CT 鳞状上皮细胞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误诊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艺军 钟武装 +3 位作者 李亚南 肖丽萍 余新沛 蔡敏捷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3-333,共1页
患者,男,80岁,因乏力、发现血AFP升高1个月,于2010年4月27日入院。患者诉入院前1个月开始出现乏力,无发热、腹痛、腹泻、黄疸,无纳差、恶心、呕吐,无多饮、多尿、消瘦等不适。当时在我院门诊体检发现血AFP稍高,为11μg/L(正常值5μg/L... 患者,男,80岁,因乏力、发现血AFP升高1个月,于2010年4月27日入院。患者诉入院前1个月开始出现乏力,无发热、腹痛、腹泻、黄疸,无纳差、恶心、呕吐,无多饮、多尿、消瘦等不适。当时在我院门诊体检发现血AFP稍高,为11μg/L(正常值5μg/L)。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肥胖体型,体重110 kg,身高178 cm,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双下肢无水肿。既往有2型糖尿病30余年,脂肪肝10年,近2年来血糖控制欠佳,予皮下注射诺和灵N 38 U 1次/早,诺和灵N 36 U 1次/晚,空腹血糖10 mmol/L左右,餐后2 h血糖15mmol/L左右,糖化血红蛋白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误诊 血AFP 血糖控制 诺和灵N AFP升高 2型糖尿病 体格检查
下载PDF
p53RFP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HEK293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裴静娴 王月刚 +2 位作者 张艺军 赖文岩 吴平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94-496,503,共4页
目的构建p53RFP表达载体,观察p53RFP表达上调对HEK293A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DNA克隆技术,将人p 53RFP基因的编码序列克隆至质粒pcDNA4/Myc-HisA,经限制性酶切、DNA测序鉴定重组载体。质粒扩增提取,经脂质体介导法转染HEK293A细胞,... 目的构建p53RFP表达载体,观察p53RFP表达上调对HEK293A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DNA克隆技术,将人p 53RFP基因的编码序列克隆至质粒pcDNA4/Myc-HisA,经限制性酶切、DNA测序鉴定重组载体。质粒扩增提取,经脂质体介导法转染HEK293A细胞,实时定量RT-PCR、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p53RFP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CCK-8检测p53RFP表达上调对HEK293A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p 53RFP转染后其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 53RFP转染后72 h、96 h,细胞增殖受到显著抑制(P<0.01)。结论成功构建p53RFP表达载体pcDNA4-p53RFP,并可在HEK293A细胞内有效表达,其表达可抑制HEK293A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RFP 表达载体 HEK293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