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十届广州军区放射年会暨第三届军区联合影像大会在海南省三亚市隆重召开
1
作者 欧陕兴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173-173,共1页
关键词 广州军区 三亚市 海南省 放射 影像 年会 质量控制 医学计量
下载PDF
2014至2017年广州无偿献血者梅毒检测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许京菁 盛男 乔国庆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8年第9期1318-1321,共4页
目的分析2014至2017年广州市无偿献血者梅毒检测的结果。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梅毒血清学筛查,采用梅毒螺旋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检测法(TPPA)进行患者梅毒螺旋抗体的阳性确认。结果 2014至2017年广州市无偿献血者的梅毒... 目的分析2014至2017年广州市无偿献血者梅毒检测的结果。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梅毒血清学筛查,采用梅毒螺旋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检测法(TPPA)进行患者梅毒螺旋抗体的阳性确认。结果 2014至2017年广州市无偿献血者的梅毒检出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性别、职业、年龄和不同文化程度的无偿献血者梅毒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提高广州市采供血的血液安全,应对无偿献血者的血浆样本进行严格筛选筛查,减少和阻断梅毒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无偿献血 酶联免疫吸附法 梅毒螺旋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检测法
下载PDF
放射科护理行为潜在风险因素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志喜 李向东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S1期409-410,共2页
目的:探讨放射科护理行为潜在风险因素及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放射科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前后收治的患者各130例,对比两组患者出现风险因素的情况;结果: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风险因素发生情况显著下降(P<0.05);结论:针对护理行为潜在风... 目的:探讨放射科护理行为潜在风险因素及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放射科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前后收治的患者各130例,对比两组患者出现风险因素的情况;结果: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风险因素发生情况显著下降(P<0.05);结论:针对护理行为潜在风险因素采取针对性那个的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风险因素发生几率,避免出现医患纠纷,提高放射科诊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科 护理行为 风险因素 对策 因素
下载PDF
Internet与临床放射医学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伟中 黄国志 +3 位作者 王华 钱民 李向东 综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1期68-70,共3页
关键词 INTERNET 放射医学 远程放射学
下载PDF
计算机放射影像管理系统的研制和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向东 丁效军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748-749,共2页
关键词 软件设计 研制 应用 计算机放射影像管理系统
下载PDF
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CT和MR表现 被引量:27
6
作者 钱民 陈晓东 +1 位作者 郭元星 李小荣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36-939,共4页
目的探讨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ESFT)的CT和MR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ESFT的CT和MR表现。结果发生在眼眶和腹膜后各2例,胸椎管内髓外硬膜下、盆腔和睾丸各1例。CT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肿块,边界较清楚,4例密度均匀,3例... 目的探讨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ESFT)的CT和MR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ESFT的CT和MR表现。结果发生在眼眶和腹膜后各2例,胸椎管内髓外硬膜下、盆腔和睾丸各1例。CT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肿块,边界较清楚,4例密度均匀,3例密度不均匀。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低信号。增强后肿瘤实质区均明显强化。结论影像学表现为孤立性肿块、边界清楚、T2WI有低信号区提示本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瘤 胸膜外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下载PDF
胃肠道外间质瘤的CT诊断 被引量:32
7
作者 李小荣 钱民 +1 位作者 欧陕兴 刘海凌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分析胃肠道外间质瘤的CT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和病理学证实的胃肠道外间质瘤CT的表现。结果:9例原发胃肠道外间质瘤中,良性1例,恶性8例。位于小网膜2例、小肠系膜4例、结肠系膜2例和腹膜后左肾上腺区... 目的:分析胃肠道外间质瘤的CT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和病理学证实的胃肠道外间质瘤CT的表现。结果:9例原发胃肠道外间质瘤中,良性1例,恶性8例。位于小网膜2例、小肠系膜4例、结肠系膜2例和腹膜后左肾上腺区1例。肿瘤最大直径5.0~14cm,平均9.6cm。肿瘤呈类圆形者7例,不规则形2例。平扫密度均匀2例,囊变及坏死7例。增强扫描轻度增强1例,完全增强2例,不规则增强3例。边缘及中心可见肿瘤血管者2例,远处转移4例。术后随访6例肠系膜者中5例复发。结论:胃肠道外间质瘤与胃肠道间质瘤病理组织来源相似,故有着相似的影像表现,但因发生部位及生长方式不同,胃肠外间质瘤有其特有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肠系膜 网膜 腹膜后间隙 CT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被引量:32
8
作者 钱民 李小荣 +2 位作者 林伟光 欧陕兴 王卓才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6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分析28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表现特点,探讨CT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28例做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行螺旋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结果:肿瘤发生于胃部12例,小肠10例,结肠2例,直肠2例... 目的:分析28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表现特点,探讨CT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28例做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行螺旋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结果:肿瘤发生于胃部12例,小肠10例,结肠2例,直肠2例,食管1例,肠系膜1例。28例GIST中,恶性22例,主要CT表现为:肿块直径≥5cm17例,20例瘤体内有低密度坏死,肿瘤边缘有分叶7例,肿瘤实体明显强化,增强前后净增加CT值≥40Hu18例,15例瘤体内和瘤旁伴有成簇状或线状排列血管,周围组织侵犯或远处转移12例。良性6例,肿块直径≤5cm,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呈轻度均匀性强化。CT检查的敏感性为100%,定位准确率为67.8%(19/28),定性准确率78.57%(22/28)。结论:CT可作为GIST常规检查方法,其敏感性高,对术前定性诊断有帮助。但对体积较大的GIST,确定肿瘤组织来源较困难,需结合钡餐造影和内镜检查,以提高定位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 间质瘤 CT
下载PDF
肺并发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影像表现(附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莉 彭光明 +4 位作者 郭元星 毛军杰 马红霞 齐燕 欧侠兴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5期656-658,共3页
目的:探讨肺并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其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肺并发肝上皮样血管样内皮细胞瘤,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该病病因不清,临床可无症状或症状较少且轻微,可表现为... 目的:探讨肺并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其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肺并发肝上皮样血管样内皮细胞瘤,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该病病因不清,临床可无症状或症状较少且轻微,可表现为咳嗽、咯痰,影像学CT检查主要表现为两肺多发性小结节影,肝内病灶多可见钙化,病理学检查主要特征是单细胞原始管腔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提示内皮细胞源性。患者预后介于良、恶性肿瘤之间。结论:肺并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罕见,极易误诊,应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瘤 上皮样 肺肿瘤 影像诊断
下载PDF
X线定位对乳腺隐匿性病灶活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8
10
作者 钱民 李黎 李红芳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847-849,共3页
目的 探讨应用乳腺常规和立体定位方法对临床隐匿性乳腺病变进行细针穿刺导丝定位活检术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 1997年 10月~ 2 0 0 0年 10月间对 39例临床未触及乳腺病变的患者采用细针定位活检术 ,其中常规定位法 2 7例 ,立... 目的 探讨应用乳腺常规和立体定位方法对临床隐匿性乳腺病变进行细针穿刺导丝定位活检术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 1997年 10月~ 2 0 0 0年 10月间对 39例临床未触及乳腺病变的患者采用细针定位活检术 ,其中常规定位法 2 7例 ,立体定位法 12例。结果  ( 1)病理结果 :39例中 ,发现早期乳腺癌 7例 (导管原位癌 2例 ) ,乳腺小叶增生 9例 ( 2例伴有非典型性增生 ) ,硬化性腺病 6例 ( 5例伴有上皮增生活跃 ) ,纤维腺瘤 12例 ,乳头状瘤 3例 ,浆细胞性乳腺炎 2例。 ( 2 )两种定位方法满意率比较 :立体定位 12例 ,全部一次定位成功 ,满意率为 10 0 % ;常规定位 2 5例一次定位成功 ,满意率为 93 %。两组数据经 χ2 检验 (P >0 .0 5 )。 ( 3)两种定位方法所用时间 :立体定位平均每人次为 41.6分钟 ;常规定位为 2 6 .2分钟。常规比立体定位节省时间平均每人次 15 .4分钟。结论 对临床不可触及、X线检查确有明显异常的乳腺病变 ,应积极采用细针定位后外科活检。常规定位法是一种简便、快捷和较准确的定位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隐匿性病灶 细针定位活检术 钼靶摄片 诊断 临床应用 乳腺癌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自由变形法和梯度下降法的胸部多模医学图像配准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彬 欧陕兴 +1 位作者 田联房 余霞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978-3982,共5页
为了实现胸部多模态医学图像的自动配准,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B样条自适应自由变形法和梯度下降法的配准方法。首先采用GVF Snake与Canny算子实现边缘提取,并自动配对特征点;接着,采用矩主轴法对多模医学图像进行全局粗配准;最后,基于层次... 为了实现胸部多模态医学图像的自动配准,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B样条自适应自由变形法和梯度下降法的配准方法。首先采用GVF Snake与Canny算子实现边缘提取,并自动配对特征点;接着,采用矩主轴法对多模医学图像进行全局粗配准;最后,基于层次B样条自适应自由变形法对多模态医学图像进行自动细配准,并且采用梯度下降法以及最大信息熵准则加速求自由变形系数。实验证明该方法不仅效率高,而且配准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自由变形法 多模图像配准 层次B样条 梯度下降 最大互信息熵
下载PDF
双源CT灌注成像应用于孤立肺结节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彭光明 欧陕兴 +3 位作者 李彬 罗道首 李小荣 乔国庆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6年第2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双源64层螺旋CT灌注扫描对孤立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3年10月通过病理证实的67例孤立肺结节患者行CT灌注扫描,其中恶性结节54例作为肺癌组,良性结节13例作为良性组。2组均采用Siemens双源螺旋CT(SOMATOM D... 目的:探讨双源64层螺旋CT灌注扫描对孤立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3年10月通过病理证实的67例孤立肺结节患者行CT灌注扫描,其中恶性结节54例作为肺癌组,良性结节13例作为良性组。2组均采用Siemens双源螺旋CT(SOMATOM Definition)扫描仪,使用非离子对比剂碘佛醇(370 mg I/ml)60 ml,以双头泵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套管针注射,速率6 ml/s,数据采集持续时间为50 s。原始数据传入Siemens工作站,应用BODY PCT软件的肺部肿瘤模式进行处理。计算机自动生成灌注参数图,数据经统计学处理。结果:肺癌组的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值都明显高于良性组,BF、BV和PS在良性组与肺癌组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分别为P=0.013、P=0.017、P=0.009)。如果联合BF、BV及PS做诊断试验,以BF、BV和PS分别大于或等于55 ml/100 ml/min、45 ml/100 ml和32 ml/100 ml/min作为诊断标准,则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可达到98.3%和95.7%。结论:多层螺旋CT肺结节的灌注可以用于肺部良恶性孤立肺结节的诊断,且有较高特异度及敏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 孤立肺结节 肺癌 功能成像
下载PDF
骨原发性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临床与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卓才 冯晓冬 +3 位作者 李菊根 罗道首 张伟 陈敬文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73-575,共3页
目的探讨骨原发性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benign fibrous histiocytoma,BFH)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方法11例经病理最后诊断的BFH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资料,并与相似病理形态的病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BFH患者女性较男性多,以青壮年为主,好... 目的探讨骨原发性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benign fibrous histiocytoma,BFH)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方法11例经病理最后诊断的BFH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资料,并与相似病理形态的病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BFH患者女性较男性多,以青壮年为主,好发于长骨;临床表现:病变骨多有疼痛和邻近关节受累,最长病程20个月,其中1例体检时发现;影像学:X线摄片示边界清楚欠规则的低密度或透亮的溶骨性破坏,周边有厚薄不一硬化边缘,可有单房,多为多房,亦有呈膨胀生长;CT扫描5例示边界清晰的溶骨性破坏,边缘有硬化;MRI检查2例,病灶T1W1与肌肉和软组织呈相似均一信号;T2W1为高信号,增强后呈轻至中度强化。病理特征:以纤维母细胞和组织细胞样细胞增生为主,间有多少不等泡沫细胞和少量多核巨细胞,间质为慢性炎细胞和增生血管。纤维母细胞呈束状、席纹状排列,细胞无异型性。免疫表型:组织细胞样细胞Vimentin,Actin,CD68,Lysozyme,α-AT阳性。结论BFH是少见极易误诊;病理特征是组织图象温和,瘤细胞形态规则,核分裂象少;结合临床及影像学改变是本瘤与其他相似病例鉴别主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临床病理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CT和双对比造影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钱民 李小荣 +2 位作者 朱俭 林伟光 欧陕兴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084-1087,共4页
目的探讨CT和双对比造影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GIST的影像及临床资料,28例均行CT检查,13例行双对比造影检查。结果28例GIST主要CT表现为:良性6例,肿块直径≤5cm,边界清楚,密度均匀,... 目的探讨CT和双对比造影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GIST的影像及临床资料,28例均行CT检查,13例行双对比造影检查。结果28例GIST主要CT表现为:良性6例,肿块直径≤5cm,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呈轻度均匀性强化。恶性22例,有如下特征:(1)肿块直径≥5cm17例;(2)肿块内出现低密度坏死20例;(3)肿瘤实体明显强化,增强前后净增加CT值≥40HU18例;(4)瘤体内和瘤旁伴有成簇状或线状排列血管影15例;(5)周围组织侵犯或远处转移12例。13例胃肠造影表现为胃肠道腔内圆形或椭圆形充盈缺损,边缘光整,黏膜皱襞变平或消失,瘤周黏膜呈推移改变。本组CT定位准确性为67.86%(19/28),双对比造影为76.92%(10/13)。对良、恶性的鉴别:CT准确性为78.57%(22/28),双对比造影为50%(5/10);另3例腔外型被误认为外压性改变。结论胃肠道双对比造影是检查GIST最基本的方法,CT和双对比造影结合有助于对GIST术前定位和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 间质瘤 双对比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腔隙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14
15
作者 康健捷 黎春镛 +7 位作者 杨红军 邓兵梅 崔静 项薇 熊铁根 邓文婷 齐自娟 王伟民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060-2064,共5页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合并脑微出血(CMBs)的危险因素及其影像学特征及不同部位微出血与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连续收集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27例,应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检测CMBs,计数并记录其部位。脑白...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合并脑微出血(CMBs)的危险因素及其影像学特征及不同部位微出血与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连续收集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27例,应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检测CMBs,计数并记录其部位。脑白质病变的严重程度采用Fazekas评分进行评估。根据有无CMBs将患者分为CMBs组(42例)和无CMBs组(85例),比较2组间基本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及影像学特点是否存在差异,并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MB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研究危险因素与不同部位CMBs数量的关系。结果 42例(33.1%)患者存在CMBs。皮层-皮层下CMBs发生率为38.6%,深部为43.4%,幕下为18.0%。CMBs组和无CMBs组年龄(t=2.472,P=0.017)、高血压史(χ~2=20.96,P<0.001)、入院时收缩压(t=4.539,P<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2.939,P=0.004)、腔隙性脑梗死数目(t=4.074,P<0.001)、中重度深部脑白质疏松(χ~2=28.608,P<0.001)及中重度脑室旁白质疏松(χ~2=16.935,P<0.00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史、入院时收缩压及中重度深部脑白质疏松是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发生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校正年龄及性别后,偏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史仅与深部CMBs的数量显著相关(r=0.731,P=0.025);中重度深部脑白质疏松与皮层-皮层下及深部CMBs数量存在显著相关(r=0.281;P=0.001,r=0.364,P=0.001)。结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CMBs发生与年龄、高血压史、入院时收缩压及脑白质疏松程度有关。高血压史主要与脑深部CMBs的数量相关,而中重度深部脑白质疏松与脑皮层-皮层下及深部CMBs数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隙性脑梗死 脑微出血 磁敏感加权成像
下载PDF
双源CT和超声心动图对小儿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比较 被引量:15
16
作者 于浩 闫玉生 +3 位作者 张卫达 袁彬彬 董文鹏 乔国庆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26-228,共3页
目的比较双源CT和超声心动图显示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畸形的准确性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医院行双源CT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经手术确诊的125例3岁以下紫绀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资料,以手术结果为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显示... 目的比较双源CT和超声心动图显示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畸形的准确性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医院行双源CT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经手术确诊的125例3岁以下紫绀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资料,以手术结果为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显示左右肺动脉、主肺动脉、心内结构性畸形的能力,评价心率对双源CT诊断准确性的影响。结果双源CT显示发育不良肺动脉的能力优于超声心动图检查。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心内结构性畸形的准确性无明显差异,双源CT在心率120/min以下时测量小儿肺动脉的准确性更高。结论双源CT诊断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的心外血管和心内结构性畸形的准确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超声心动图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下载PDF
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影像诊断效果的分析评价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敏 郑理华 +2 位作者 姚祥雄 乔国庆 董高存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6年第4期120-122,共3页
目的:评价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对组织微细结构的显示,提高对细小病灶的诊断能力。方法:利用Sonalvision Safire系列装置的功能,获得检查部位任意层面断层的影像。结果:该项技术在胸部、骨骼及小关节等影像学检查中具有独特效果。结论:该项... 目的:评价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对组织微细结构的显示,提高对细小病灶的诊断能力。方法:利用Sonalvision Safire系列装置的功能,获得检查部位任意层面断层的影像。结果:该项技术在胸部、骨骼及小关节等影像学检查中具有独特效果。结论:该项技术是一种新兴的X线断层检查技术,避免了普通放射学检查由于组织结构重叠所导致的低敏感性和低特异性等缺点,并且有较好的深度定位能力,将广泛应用到新的临床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断层融合技术 影像 实用功能
下载PDF
肝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94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明信 陈育洪 +3 位作者 陈晓东 钱民 廖秋林 马建青 《疑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592-596,共5页
目的探讨肝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HIMT)的临床病理、诊断与治疗。方法收集949例HIMT(笔者诊治13例,文献报道9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和总结其主要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诊断依据及治疗方法与疗效。结果HIMT常发生于成年男... 目的探讨肝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HIMT)的临床病理、诊断与治疗。方法收集949例HIMT(笔者诊治13例,文献报道9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和总结其主要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诊断依据及治疗方法与疗效。结果HIMT常发生于成年男性,大部分以右上腹痛为首发,常伴有发热、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实验室检查可有白细胞、甲胎蛋白(AFP)升高;乙肝表现抗原阳性54例。影像学检查617例,其中547例(88.7%)单发局限性包块;B型超声检查409例,均为肝内不均匀回声包块,彩色多谱勒血流成像(CDFI)示:肿块内多无明显血供,少部分其内及周围探及血流信号,血流阻力指数(RI)〈0.5;CT检查485例示:肝内均匀或不均匀低密度肿块,增强各期强化不明显,部分门脉及延迟期呈周边环状强化、中央核心样强化、分隔样强化等;MR检查216例示:T1W1序列多为低或稍低信号,T2W1序列多为高或稍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表现与CT相似。病理学检查:镜检可见增生的梭形细胞及浸润的慢性炎细胞包括淋巴细胞、浆细胞及胶原纤维形成;免疫组化示Vimentin、Aetin、MSA、SMA、CD68等表达阳性555例(83.7%)患者行手术切除,手术方式有局部切除、肝段切除及半肝切除等。132例手术患者随访3个月-15年,1例术后1年复发,1例并发腹腔出血后治愈,1例合并肝硬化,并发肝衰竭死亡。99例(14.9%,99/663)行保守治疗,随访3个月~8年,部分病灶消失、缩小,部分无变化。结论HIMT是较罕见的交界性间叶性肿瘤,临床无特征性,影像学检查有一定特征性,易误诊为恶性肿瘤,确诊需靠肝穿刺活检、手术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局部切除和保守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预后良好,需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肝脏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CT断层图像和三维重建在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术前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6
19
作者 向定成 曹惠霞 +5 位作者 段克修 何建新 马骏 洪长江 龚志华 邱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3期153-156,共4页
目的比较CT断层图像和三维重建在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将接受主动脉腔内隔绝术的20例主动脉夹层瘤和12例腹主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分别在CT断层图像与三维重建图像上测量的各相关参数,与主动脉造影所测量的相... 目的比较CT断层图像和三维重建在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将接受主动脉腔内隔绝术的20例主动脉夹层瘤和12例腹主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分别在CT断层图像与三维重建图像上测量的各相关参数,与主动脉造影所测量的相同参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CT断层图像上所测量的主动脉弓直径及各种长度指标均小于主动脉造影结果;夹层瘤近段主动脉直径及近端瘤颈直径、主动脉中段直径以及左右髂动脉直径均大于主动脉造影结果;三维重建所测量的上述各项参数与主动脉造影结果非常接近,并能清楚显示夹层分离的破裂口,而断层图像上不易发现破裂口;断层图像和三维重建在显示主动脉附壁血栓和测量最大瘤体直径方面优于主动脉造影。以三维重建测量为标准选择覆膜支架,所有患者均成功封闭瘤体。结论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术前评估时应结合CT断层图像和三维重建图像综合分析,覆膜支架的选择应以三维重建测量结果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瘤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三维重建 主动脉造影 主动脉腔内隔绝术
下载PDF
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用于颈椎椎间融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余 尹庆水 +6 位作者 潘刚明 张宏斌 詹纯利 陈丙旭 许春 胡旭东 李兆麟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9期907-908,共2页
目的 评价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珊瑚羟基磷灰石/rhBMP-2/几丁糖,combined coralline hydroxyapatite,CCHA)在颈椎融合中的成骨效果。方法 按照序贯实验设计方法设计,以实验犬为实验对象,同体对照研究,分别选择颈椎3/4和5/6为融合节段... 目的 评价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珊瑚羟基磷灰石/rhBMP-2/几丁糖,combined coralline hydroxyapatite,CCHA)在颈椎融合中的成骨效果。方法 按照序贯实验设计方法设计,以实验犬为实验对象,同体对照研究,分别选择颈椎3/4和5/6为融合节段,随机选择其中一个节段应用CCHA为植入物,另一个节段则选择自体髂骨为植入物,按照Robinson’s法进行椎间融合手术,并加钢板内固定。手术后10周进行X线检查,并按照Lane-Sandhu评分法中骨形成的评定标准来确定愈合情况,以骨融合情况为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选定α=0.05,β=0.05,γ=FS/SF=2时,接受CCHA优于自体骨。结果CCHA应用于颈椎融合时,在手术后10周时,达到完全愈合,去除结果相同的1例,第12例时,曲线与上界相交,停止实验。结论 从手术后10周的骨融合情况来看,CCHA比自体骨融合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骨 椎间融合 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 颈椎 动物实验 骨移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