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极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在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病变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徐灿华 吴增晖 +1 位作者 郑轶 张清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837-1841,共5页
目的 探讨腰椎极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extreme lateral intervertebral fusion,XLIF)在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病变中的初步应用,阐明该术式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2010年7月至2013年6月,行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术21~119个月(... 目的 探讨腰椎极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extreme lateral intervertebral fusion,XLIF)在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病变中的初步应用,阐明该术式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2010年7月至2013年6月,行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术21~119个月(平均47.3个月)后,出现融合相邻节段退变及对应的腰腿痛症状患者,采用腰椎极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治疗9例。其中,邻近节段病变发生在融合节段上方8例、下方1例;表现为腰椎间盘突出4例、腰椎管轻度狭窄2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轻度狭窄2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退变性侧凸1例。根据手术前后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S)、腰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29分法)判断手术效果。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提示单节段邻近节段病变,行腰椎极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手术时间(65.6±15.0)min,出血量(27.8±5.6)mL,术中无神经损伤、脑脊液漏的发生,住院(5.7±1.1)d;末次随访腰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腰椎JOA评分分别为2.8±1.9、23.5±3.7,较术前(7.9±2.7、13.0±5.1)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腰椎极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病变,手术损伤小、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手术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融合 极外侧入路椎间融合 邻近节段病变
下载PDF
3种不同椎间融合固定方式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5
2
作者 徐灿华 吴增晖 +1 位作者 郑轶 张清顺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1期4345-4348,共4页
目的 观察颈椎前路减压3种不同椎间融合固定方式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异。方法 收集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67例,根据不同融合固定方式分为3组,第1组患者55例采用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钛板内... 目的 观察颈椎前路减压3种不同椎间融合固定方式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异。方法 收集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67例,根据不同融合固定方式分为3组,第1组患者55例采用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第2组患者60例采用聚醚醚酮(PEEK)材料零切迹椎间融合器自体植骨融合术;第3组患者52例采用PEEK材料MC+锁定式颈椎间融合器自体植骨融合术。观察比较手术前后脊髓功能JOA评分、手术节段椎间高度和颈椎曲度情况。结果 随访13-50个月,平均26个月。3组的手术耗时、手术过程出血量分析,其中第1组与第2或第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组与第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组17例出现短暂的咽部不适,术后48h消失,吞咽困难1周内改善或消失,2例术后1周内螺钉、钛板松动,并立即进行翻修术。第2、3组分别有19、13例出现短暂的咽部不适,术后48h内消失,无吞咽困难的发生。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脑脊液漏、血肿、切口感染。每组患者术后脊髓功能JOA评分(17分法)、术后节段椎间高度和颈椎Cobb角3项评价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第1、2、3组椎间融合率分别为67.1%、66.3%和65.9%,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椎前路减压锁定式椎间融合器的应用,在保持手术节段椎间高度、恢复颈椎曲度、促进植骨融合与自体髂骨钛板固定比较,都能获得良好的手术疗效,且前者具有手术固定方法简单,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零切迹 自锁 PEEK融合器 植骨融合
下载PDF
显微镜下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伴腰椎不稳的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建华 夏虹 +2 位作者 尹庆水 李树林 林山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09年第2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伴腰椎失稳的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方法18例患者在显微镜辅助下实施微创TLIF手术,手术中各植入融合器1枚。观察随访12~15个月,平均13.6个月。采用JOA评分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并记...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伴腰椎失稳的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方法18例患者在显微镜辅助下实施微创TLIF手术,手术中各植入融合器1枚。观察随访12~15个月,平均13.6个月。采用JOA评分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并记录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观察术后有无融合器松动、下沉以及椎间隙感染等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58±45min,手术出血量123±65ml。术前JOA评分11.5±2.2,术后JOA评分22.5±3.5,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21,P=0.006),手术改善率88.9%。未出现融合器移位、下沉以及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结论与传统的切开减压内固定手术比较,显微镜下微创TLIF手术具有手术切口小、手术减压彻底、术后恢复快、疗效好等特点,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关节不稳定性 脊柱融合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显微镜检查
下载PDF
经口咽齿状突下移技术治疗颅底凹陷症伴寰枢椎脱位的疗效
4
作者 许俊杰 吴增晖 +5 位作者 夏虹 马向阳 章凯 黄显华 马航展 邱锋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3809-3811,3815,共4页
目的研究经口前路寰枢椎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TARP)手术将齿状突下移、寰枢椎内固定治疗颅底凹陷症的临床疗效和相关影像学参数,介绍关于TARP手术治疗颅底凹陷症的相关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颅底凹陷症患者,年龄21~64岁[平均(38... 目的研究经口前路寰枢椎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TARP)手术将齿状突下移、寰枢椎内固定治疗颅底凹陷症的临床疗效和相关影像学参数,介绍关于TARP手术治疗颅底凹陷症的相关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颅底凹陷症患者,年龄21~64岁[平均(38±11.1)岁]。所有患者均采用TARP手术进行治疗,评估术前、术后JOA评分,延髓脊髓角等相关临床疗效参数和影像学参数,20例患者(20/21)平均随访(12.5±7.6)个月,1例患者因骨质疏松症,术后出现螺钉松动,后失访。将20例患者术前、术后参数,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20例患者的症状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前JOA评分平均(12.75±3.31)分(n=20),术后(15.9±1.52)分(n=20),改善率为76%;术后的影像学资料提示,患者延髓脊髓角平均较术前改善,由术前的(128.7±11.9)°(n=20),改善为术后的(156.5±8.1)°(n=20)(P<0.01)。结论 TARP手术的复位功能和术中的颅骨牵引,可以即时将颅底凹陷症的齿状突上移,对颈脊髓起到直接减压、固定的作用,其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咽入路 颅底凹陷症 寰枢椎脱位 内固定
下载PDF
极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与传统后路术式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徐灿华 吴增晖 +4 位作者 陈荣春 钟红发 张清顺 刘宁 张毕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11期994-999,共6页
目的 :比较极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extrem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XLIF)与传统后路手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4年12月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极外侧入路椎间植骨椎体钉... 目的 :比较极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extrem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XLIF)与传统后路手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4年12月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极外侧入路椎间植骨椎体钉固定组(XLIF组)30例,其中T_(12)L_12例、L_(1,2)6例、L_(2,3)10例、L_(3,4)12例;后入路椎间植骨椎弓根钉固定组(传统后路组)30例,其中T_(12)L_11例、L_(1,2)6例、L_(2,3)8例、L_(3,4)15例。记录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液量、住院时间,比较手术前后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和腰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29分法),并根据影像资料,观察椎间融合器有无移位,分析椎间融合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9个月。XLIF组术后股神经损伤2例,术后3个月内恢复;传统后路组切口浅表感染1例,予抗感染治疗后治愈。术中、术后均未出现脑脊液漏、马尾损伤以及下肢神经根功能恶化现象。XLIF组手术时间(65.6±20.5)min,术中出血量(48.8±15.3)ml,术后引流量0 ml;传统后路组手术时间(135.2±33.9)min,术中出血量(260.3±125.7)ml,术后引流量(207.1±50.2)ml;XLIF手术时间短于传统后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也较传统后路组少(P<0.05)。两组随访时的JOA、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术后1、6、24个月VAS、JOA评分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12个月随访的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XLIF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融合率高的优点,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腰椎 外科手术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RF内固定系统联合椎间植骨融合器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杜国聪 李启中 +2 位作者 杨朝华 郭海欧 艾福志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年第15期2251-2253,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后路椎板减压,RF内固定系统联合椎问融合器行椎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6年6月至2011年5月对26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患者行后路椎板减压,RF内固定系统联合椎间融合器行椎间融合术治疗。结果随... 目的探讨应用后路椎板减压,RF内固定系统联合椎问融合器行椎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6年6月至2011年5月对26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患者行后路椎板减压,RF内固定系统联合椎间融合器行椎间融合术治疗。结果随访6至36个月,平均22个月。26例中,优18例,良6例,可2例,总优良率为92%。10例1度滑脱均获得完全复位,复位率100%;16例Ⅱ度滑脱中,有10例完全复位,4例接近正常,2例留有1度滑脱,复位率90%。脊柱融合率为77%。结论RF内固定系统联合椎间融合器行椎问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疗效满意,脊柱融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植骨术 内固定 椎间融合器
下载PDF
前路减压经口咽寰枢椎前路复位钢板系统复位器辅助下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绞锁 被引量:6
7
作者 章凯 许俊杰 +7 位作者 陈育岳 李知玻 吴增晖 夏虹 马向阳 王智运 杨进城 尹庆水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59-762,共4页
【摘要】目的介绍前路减版经口咽寰枢椎前路复位钢板系统(TARP)复位器辅助下治疗下颈悱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绞锁的方法。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12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绞锁患枵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男9例,女... 【摘要】目的介绍前路减版经口咽寰枢椎前路复位钢板系统(TARP)复位器辅助下治疗下颈悱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绞锁的方法。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12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绞锁患枵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男9例,女3例;年龄25~46岁,平均30.6岁;损伤部位:C4.5 1例,C5.6 6例,C6.7 5例;根据Allen分类,所有患抒均为牵拉屈曲型,其中单侧绞锁7例,舣侧绞锁5例:脊髓损伤按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2例,C级3例,D级4例,E级1例、均采刚单纯前路手术复位、减J土TARP复位器辅助下内固定治疗。对术时、术后冲经功能、影像学改蒋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伤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发生,术后来出现神经痛状加重。所有患者术后获6~36个月(平均17个月)随访..尤发生内匮J定松动、移位或断裂。植骨均在术后6个月内获骨性融合。随访时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2例,C级2例,D级2例,E级5例。结论住TARP复他器的辅助下,单纯前路手术能有效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关节突绞锁,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骨折 脱位 骨折固定术
原文传递
CD147和骨桥蛋白表达与骨肉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5
8
作者 洪迪 张辉洁 +4 位作者 袁高乐 艾福志 彭晓霞 成少昂 杜恒胜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94-696,共3页
目的 探讨骨肉瘤组织中CD147和骨桥蛋白(OPN)的表达及其与骨肉瘤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5例骨软骨瘤患者和77例骨肉瘤患者手术切除组织中CD147和OPN表达水平。结果 CD147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率明显... 目的 探讨骨肉瘤组织中CD147和骨桥蛋白(OPN)的表达及其与骨肉瘤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5例骨软骨瘤患者和77例骨肉瘤患者手术切除组织中CD147和OPN表达水平。结果 CD147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率明显高于骨软骨瘤组织(77.92%比16.00%;t=30.957, P=0.000),CD147表达水平均与骨肉瘤Eneeking分期、肺转移明显相关(t=6.502,P=0.011;t=5.705, P=0.017);OPN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率明显高于骨软骨瘤组织(71.43%比20.00%;t= 20.608、P=0.000),OPN表达水平均与骨肉瘤Eneeking分期、软组织浸润、肺转移明显相关(t=4.413,P=0.036;t=9.247,P=0.002;t=6.875,P=0.009)。结论 CD147和OPN在骨肉瘤组织中高表达,CD147和OPN可以作为骨肉瘤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47 骨桥蛋白 骨肉瘤
原文传递
两种不同术式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疗效
9
作者 徐灿华 陈荣春 +2 位作者 吴增晖 游辉 刘宁 《医学信息》 2020年第20期86-88,共3页
目的比较极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XLIF)与传统后路手术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病变患者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20例。A组采用极外侧入路腰椎椎间植... 目的比较极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XLIF)与传统后路手术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病变患者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20例。A组采用极外侧入路腰椎椎间植骨椎体钉固定治疗,B组采用传统后侧入路椎间植骨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记录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液量、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评分(VAS)、椎间融合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A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均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6、12个月ODI指数、VAS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ODI指数、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12个月ODI指数、VAS评分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椎间融合率均为95.00%;A组术后股神经损伤2例,术后9周内恢复;B组脑脊液漏3例,切口浅表感染1例予抗感染治愈。结论与传统后路手术相比,极外侧入路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病变效果较好,具有手术损伤小、时间短、并发症少、脊柱稳定性好、术后恢复快及效果理想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邻近节段退变 极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
下载PDF
腰椎术后深静脉置管漏1例的护理
10
作者 王艳 许爱虹 +1 位作者 王莉莉 吴芸芸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2期8044-8044,共1页
现将我科腰椎术后1例发生深静脉置管漏的原因及护理总结如下。1病历摘要男,48岁。2009-11-09因腰部及左下肢放射痛3个月,反复发作并加重1周入科。2009-11-12在全麻下行腰椎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术中留置双腔深静脉管,于左侧颈内深静脉... 现将我科腰椎术后1例发生深静脉置管漏的原因及护理总结如下。1病历摘要男,48岁。2009-11-09因腰部及左下肢放射痛3个月,反复发作并加重1周入科。2009-11-12在全麻下行腰椎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术中留置双腔深静脉管,于左侧颈内深静脉置管未成功,改为留置右侧颈内深静脉,术中补液2 500ml,术后当天补液1 500ml。右侧深静脉留置处敷贴固定好,颈部无肿胀。2009-11-13遵医嘱从深静脉主管处输液。输入液体约1 800ml时,患者诉胸闷、气促,低流量吸氧后症状无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外科学 导管插入术/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