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遗传性共济失调的临床特点与基因诊断策略 被引量:6
1
作者 虞容豪 谢秋幼 +2 位作者 李洵桦 梁秀龄 何艳斌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0-181,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遗传性共济失调的临床特点及基因诊断。方法对临床诊断为遗传性共济失调(hereditary ataxia,HA)的41个家系49例患者、42例散发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同时对其和66名家系"健康"个体,以及44名正常对照进行基因检... 目的研究分析遗传性共济失调的临床特点及基因诊断。方法对临床诊断为遗传性共济失调(hereditary ataxia,HA)的41个家系49例患者、42例散发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同时对其和66名家系"健康"个体,以及44名正常对照进行基因检测,以区分不同亚型。结果在HA患者中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小脑性共济失调最常见,突出特点是共济失调步态、锥体束征阳性。基因检测显示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spinocer-ebellar ataxia 3,SCA3)比例最高,其余分别为SCA2、SCA、SCA7、SCA6、SCA12。结论遗传性共济失调临床特点明显,但各亚型之间交叉重叠,基因检测可为临床提供准确的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共济失调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基因诊断
下载PDF
意识障碍:概念、分类与评定 被引量:14
2
作者 谢秋幼 虞容豪 +1 位作者 何艳斌 李慧 《医学与哲学(B)》 2009年第10期39-41,共3页
意识障碍是严重脑损伤后面临的重要问题,目前对其基本概念的认识尚存不足。通过对国外研究的最新进展的分析,并结合自身临床实践,回顾了意识障碍各种概念的起源及分类,归纳了用于意识障碍评定的诸多量表,并根据其特点提出临床应用建议。
关键词 意识障碍 昏迷 植物状态 最低意识状态
下载PDF
国内南方人群遗传性共济失调不同基因亚型的分布状况(英文) 被引量:6
3
作者 谢秋幼 梁秀龄 李洵桦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61-163,共3页
背景:遗传性共济失调各基因亚型的分布对于其流行病学规律及发病途径的分析有重要意义。目的:分析国内南方人群遗传性共济失调不同基因亚型的分布状况。设计:病例-对照观察。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对象:选择1998-09/2002-0... 背景:遗传性共济失调各基因亚型的分布对于其流行病学规律及发病途径的分析有重要意义。目的:分析国内南方人群遗传性共济失调不同基因亚型的分布状况。设计:病例-对照观察。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对象:选择1998-09/2002-09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神经遗传门诊收治的36个遗传性共济失调家系中患者43例和散发遗传性共济失调患者38例;同时选择60名家系健康个体及随机选取的44名该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以上观察对象均自愿参加观察。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对不同突变基因位点三核苷酸重复片段进行扩增,然后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图像分析软件计算其长度,推算所有正常和异常扩增等位基因内三核苷酸重复次数。主要观察指标:遗传性共济失调患者不同基因亚型的分布状况。结果:所有观察对象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在接受检测的遗传性共济失调患者中,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是最常见的类型,占42.0%,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2,1,7,6,12型分别占7.4%,4.9%,3.7%,2.5%及1.2%,未检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8,10,17型以及齿状核红核苍白球路易体萎缩、Friedreich共济失调。结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是国内南方人群最常见的基因型,遗传性共济失调的临床评估首先应针对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基因型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性共济失调 三核苷酸重复 基因型
下载PDF
持续性植物状态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谢秋幼 虞容豪 +1 位作者 何艳斌 李慧 《医学与哲学(B)》 2008年第6期35-37,共3页
明确意识的含义及意识障碍的分类是分析持续性植物状态的前提。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对持续性植物状态的定义、评分标准、诊断与鉴别诊断进行深入剖析。植物状态的研究取得相当进展,但从诊断、评分到治疗手段仍面临诸多困惑,而神经干细胞移... 明确意识的含义及意识障碍的分类是分析持续性植物状态的前提。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对持续性植物状态的定义、评分标准、诊断与鉴别诊断进行深入剖析。植物状态的研究取得相当进展,但从诊断、评分到治疗手段仍面临诸多困惑,而神经干细胞移植和神经电刺激术是未来希望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植物状态 神经干细胞移植 神经电刺激术
下载PDF
细胞凋亡在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5
作者 谢秋幼 梁秀龄 李洵桦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研究细胞凋亡在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SCA3)分子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带有SCA3正常与突变基因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EGFP)转染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采用丫啶橙(AO)染色及电镜观察细胞凋亡的发生情况,... 目的研究细胞凋亡在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SCA3)分子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带有SCA3正常与突变基因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EGFP)转染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采用丫啶橙(AO)染色及电镜观察细胞凋亡的发生情况,免疫荧光检测转染后24h、72h、120h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酶3、8(caspase3、8)在细胞核内的分布及其与核内包涵体(INIs)共定位的情况;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观察正常基因组与突变基因组以及突变基因组在给予广谱caspase阻断剂zVAD-fmk(100μmol/L)后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随着转染后时间的延长,突变基因组细胞发生了明显的凋亡,caspase3、caspase8核内与INIs共定位。正常组与突变组TUNEL阳性细胞数有明显差异并有显著性意义(P<0.01),突变组在给予zVAD-fmk后细胞凋亡明显减轻,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细胞凋亡在SCA3发病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抑制凋亡通路可以减少细胞死亡,推测对凋亡环节的干预有可能成为SCA3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三核苷酸重复疾病 凋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