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即时凝血功能监测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万鹏 余旻 +1 位作者 童华生 苏磊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32-637,共6页
目的探讨即时凝血功能监测(Sonoclot分析仪)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个体化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37例显性DI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21,采用传统凝血指标指导替代和抗凝治疗)和Sonoclot组(n=116,采用Sonoclot分析仪指导... 目的探讨即时凝血功能监测(Sonoclot分析仪)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个体化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37例显性DI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21,采用传统凝血指标指导替代和抗凝治疗)和Sonoclot组(n=116,采用Sonoclot分析仪指导替代和抗凝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抗凝、替代治疗以及预后之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Sonoclot组中使用肝素比例增加,抗凝时间缩短,肝素用量减少,局部出血比例下降,血浆、血小板及冷沉淀用量减少(P<0.05),且ICU住院时间缩短,30d生存率显著改善(P<0.05)。结论即时凝血功能监测可对血液制品成分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数量控制,同时还可有效指导抗凝治疗,降低抗凝治疗致的出血风险,降低DIC患者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即时凝血功能监测 输血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脂多糖刺激后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3
2
作者 周俊杰 肖伟 +3 位作者 何璇 彭娜 童华生 苏磊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89-293,共5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脂多糖(LPS)刺激后的PC12细胞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400μg/ml LPS刺激PC12细胞3、6、12h后,检测细胞活力,测定上清中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以及Toll样受体4(TLR4)、髓样...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脂多糖(LPS)刺激后的PC12细胞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400μg/ml LPS刺激PC12细胞3、6、12h后,检测细胞活力,测定上清中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以及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 D88)、p-p65表达水平,选取峰值对应的时间点(即LPS刺激后6h)作为后续实验检测点。实验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培养)、LPS组(给予400μg/ml LPS刺激)、DEX组(仅给予100μmol/L DEX)和LPS+DEX组(同时给予400μg/ml LPS及100μmol/L DEX)4组,再次检测上述指标。结果 LPS刺激后细胞活力明显下降,细胞上清中IL-6、TNF-α水平明显上升,3、6、12h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6h达到高峰;PC12细胞中TLR4/MyD88/NF-κB通路活化,在LPS刺激6h后达到高峰。与LPS组比较,LPS+DEX组PC12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上清中IL-6、TNF-α水平下降,同时TLR4、MyD88、p-p65表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X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对抗LPS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右美托咪定 PC12细胞 TOLL样受体4
下载PDF
乌司他丁在脂多糖/尼日利亚菌素诱导的巨噬细胞焦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周俊杰 吴实正 +3 位作者 段鹏凯 袁媛 何璇 童华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84-588,共5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脂多糖(LPS)/尼日利亚菌素(nigericin)诱导的巨噬细胞焦亡的作用。方法分离小鼠骨髓细胞,应用小鼠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将其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并分为对照组、UTI组、模型组和模型+UTI组4组。UTI组和模型...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脂多糖(LPS)/尼日利亚菌素(nigericin)诱导的巨噬细胞焦亡的作用。方法分离小鼠骨髓细胞,应用小鼠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将其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并分为对照组、UTI组、模型组和模型+UTI组4组。UTI组和模型+UTI组在建模前给予1000U/ml UTI预处理,其余两组给予等量PBS;模型组和模型+UTI组先用LPS 100ng/ml刺激培养4h,再加入10μmol/L尼日利亚菌素继续刺激2h;对照组及UTI组在此期间仅给予等体积PBS。采用噻唑蓝(MTT)法评价各组细胞活力;应用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半胱天冬酶-1(caspase-1)及Gasdermin D蛋白(GSDMD)的表达变化;应用RT-q PCR检测白细胞介素(IL)-1β、IL-18 mRN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IL-1β、IL-18、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UTI预处理明显提高了LPS/尼日利亚菌素刺激后的巨噬细胞存活率(73.40%vs.86.30%,P<0.05),降低了LDH释放率(22.45%vs.14.80%,P<0.05),caspase-1和GSDMD片段化水平,IL-1β、IL-18 mRNA水平及蛋白分泌量,以及细胞上清TNF-α(311.30±33.02pg/ml vs.206.10±28.84pg/ml,P<0.05)和IL-6水平(212.60±32.72pg/ml vs.143.77±6.36pg/ml,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抑制巨噬细胞焦亡,降低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细胞焦亡 巨噬细胞
下载PDF
抗氧化剂对热打击人脐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收缩反应的影响
4
作者 李志鹏 金慧 +3 位作者 童华生 刘志锋 徐秋林 苏磊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95-499,共5页
目的研究抗氧化剂对热打击过程中人脐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UASMCs)收缩反应的影响。方法将HUASMCs分为对照组、热打击组(HS组)和热打击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预处理组(SOD+HS组),每组分别用低浓度NE(0.05mg/L)及常规浓度NE(1.0mg/L)刺... 目的研究抗氧化剂对热打击过程中人脐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UASMCs)收缩反应的影响。方法将HUASMCs分为对照组、热打击组(HS组)和热打击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预处理组(SOD+HS组),每组分别用低浓度NE(0.05mg/L)及常规浓度NE(1.0mg/L)刺激。各组细胞于41℃恒温水箱中分别培养0.5、1、1.5、2h后添加NE刺激,采用细胞表面积收缩比(%)反映细胞对NE的反应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无论是给予低浓度或常规浓度NE刺激,HS组细胞热打击1h时对于NE的反应性均明显增高,2h时对于NE的反应性则明显降低(P<0.05或P<0.01);SOD+HS组细胞对NE的反应性在热打击至2h后均出现明显下降(P<0.05或P<0.01)。对照组及HS组细胞对不同浓度NE刺激的反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OD+HS组细胞在热打击过程中对常规浓度NE的反应性明显高于对低剂量NE的反应性(P<0.05或P<0.01)。无论给予常规浓度或低浓度NE刺激,SOD+HS组细胞对NE的反应性均低于HS组(P<0.05或P<0.01)。结论热打击过程中,HUASMCs对NE的反应性呈时相性变化。抗氧化剂在中暑早期可能可以纠正HUASMCs对NE的过反应现象,但在热打击中后期,抗氧化剂并不能改善其反应性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打击 肌细胞 平滑肌 抗氧化剂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干预脓毒症大鼠血小板微粒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郑少玲 郭振辉 +3 位作者 宋云峰 姜巧 王玲玲 魏宜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4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时血小板微粒(PMPs)的形成及阿托伐他汀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将96只健康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脓毒症组、阿托伐他汀组,分别按术后0.5、1、2、4 h分为4个亚组,每组6只。对照组不做处理,假手术组开腹后找到盲肠... 目的探讨脓毒症时血小板微粒(PMPs)的形成及阿托伐他汀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将96只健康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脓毒症组、阿托伐他汀组,分别按术后0.5、1、2、4 h分为4个亚组,每组6只。对照组不做处理,假手术组开腹后找到盲肠后随即关腹,脓毒症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进行造模,阿托伐他汀组用阿托伐他汀40 mg·kg-1·d-1灌胃3 d后行盲肠结扎穿孔术。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MPs及其表达组织因子(TF)水平。结果脓毒症组各时间点PMPs及T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假手术组,且脓毒症组在0.5、1、2 h时PMPs显著高于阿托伐他汀组(P均<0.05),而TF在阿托伐他汀组在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脓毒症组(P均<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有效抑制血小板活化及血小板微粒的释放,从而改善脓毒症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脓毒症 血小板微粒 大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