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B病毒Rta/IgG、EBNA1/IgA、VCA/IgA及EA/IgA抗体与鼻咽癌分期的关系 被引量:31
1
作者 蔡永林 郑裕明 +8 位作者 成积儒 王伟 张旖旎 王卫华 吴英松 杨淑君 钟伟铭 李军 莫永坤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09-511,共3页
目的探讨EB病毒Rta/IgG、EBNA1/IgA、VCA/IgA及EA/IgA抗体与鼻咽癌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收集211例未经治疗的鼻咽癌患者的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Rta/IgG、EBNA1/IgA抗体,用免疫酶法检测VCA/IgA及EA/IgA抗体,按"92分期法... 目的探讨EB病毒Rta/IgG、EBNA1/IgA、VCA/IgA及EA/IgA抗体与鼻咽癌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收集211例未经治疗的鼻咽癌患者的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Rta/IgG、EBNA1/IgA抗体,用免疫酶法检测VCA/IgA及EA/IgA抗体,按"92分期法"进行分期,分别计算各T、N、M分期及临床分期的各抗体阳性率及抗体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鼻咽癌各T、N、M分期及临床分期组Rta/IgG抗体rA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T1期的EBNA1/IgA抗体rA值明显低于其它T分期,N0期明显低于其它N分期,临床I期明显低于其它临床分期(P<0.05)。VCA/IgA、EA/IgA抗体滴度各N分期及临床分期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B病毒Rta/IgG抗体表达与鼻咽癌分期无关。EBNA1/IgA抗体在早期鼻咽癌表达水平相对较低。而VCA/IgA、EA/IgA抗体水平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程度相关,对于评估鼻咽癌临床分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EB病毒 抗体 临床分期
下载PDF
中药骨康预防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的血清IL-6、E2和BGP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余阗 刘庆思 +4 位作者 卿茂盛 陈小砖 黎杰运 喻永新 熊学华 《中国骨伤》 CAS 2003年第12期729-730,共2页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类中药骨康预防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方法 本实验研究建立了切除卵巢诱发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清洁级SD大鼠模型,运用随机对照分组原则,以血清IL-6、E2和BGP含量指标,观察骨康预防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作用。结果 给...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类中药骨康预防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方法 本实验研究建立了切除卵巢诱发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清洁级SD大鼠模型,运用随机对照分组原则,以血清IL-6、E2和BGP含量指标,观察骨康预防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作用。结果 给药4个月后各组大鼠血清雌二醇含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各组均明显高于模型组,正常组、骨康组、阳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各组大鼠血清骨钙素含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各组均明显高于模型组,骨康组明显高于正常组,而阳性组又明显高于骨康组。各组大鼠血清IL-6在给药后4个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各组均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 骨康能有效提高去势大鼠体内雌二醇、骨钙素含量,降低体内IL-6含量,具有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的双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绝经后 中药疗法 白细胞介素6 雌二醇 骨钙素
下载PDF
中药骨康预防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卿茂盛 余阗 +4 位作者 刘庆思 喻永新 熊学华 林远方 陈小砖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02年第4期212-213,共2页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类中药骨康对去势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作用。方法 :本实验研究建立了切除卵巢诱发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清洁级SD大鼠模型 ,运用随机对照分组原则 ,采用DEXA扫描指标 ,观察骨康预防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作用。结果 :各组大鼠...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类中药骨康对去势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作用。方法 :本实验研究建立了切除卵巢诱发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清洁级SD大鼠模型 ,运用随机对照分组原则 ,采用DEXA扫描指标 ,观察骨康预防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作用。结果 :各组大鼠全身骨密度无明显差异 ;左股骨中段骨密度阳性组明显高于模型组 ;左胫骨干骺端、左股骨下段干骺端的骨密度均有显著差异 ,其中模型组最低 ;骨康组明显高于模型组 ,与正常组、阳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骨康和尼尔雌醇均可显著提高胫骨、股骨干骺端的骨密度 ,二者作用相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骨康 预防 去势大鼠 骨质疏松症 实验研究 骨密度
下载PDF
凋亡素对黑色素瘤A375细胞的凋亡作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际童 王卫华 +3 位作者 王娜 张兰兰 魏佚 杨淑君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1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凋亡素对黑色素瘤A375细胞的凋亡作用,为黑色素瘤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腺病毒载体介导将凋亡素基因导入黑色素瘤A375细胞中,细胞水平上观察凋亡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评估治疗凋亡效果。结果:凋亡素介导实验组... 目的:探讨凋亡素对黑色素瘤A375细胞的凋亡作用,为黑色素瘤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腺病毒载体介导将凋亡素基因导入黑色素瘤A375细胞中,细胞水平上观察凋亡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评估治疗凋亡效果。结果:凋亡素介导实验组A375细胞的凋亡率要高于对照组。结论:凋亡素基因导入黑色素瘤细胞后,具有致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素 A375细胞 凋亡
下载PDF
nm23及p16基因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5
作者 王际童 王卫华 +4 位作者 王娜 张兰兰 魏佚 崔李敏 杨淑君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0年第3期195-197,共3页
目的:探讨nm23与p16基因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链霉卵白素(SP)免疫组化技术对24例鳞状细胞癌和30例正常皮肤标本染色。结果:nm23基因阴性表达者肿瘤浸润深度及区域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阳性表达者(P均<0.0... 目的:探讨nm23与p16基因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链霉卵白素(SP)免疫组化技术对24例鳞状细胞癌和30例正常皮肤标本染色。结果:nm23基因阴性表达者肿瘤浸润深度及区域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阳性表达者(P均<0.01);p16蛋白在正常标本和肿瘤标本中的表达分别为100%和54.1%(P<0.01)。结论:nm23基因缺失和p16基因突变可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生、浸润及淋巴结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23基因 P16基因 皮肤鳞状细胞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