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性发育异常患者的细胞分子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滕奔琦 王青青 +3 位作者 章钧 李佩琼 郝秀兰 侯红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51-1855,共5页
目的:探讨性发育异常患者的细胞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应用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ML-PA)技术对3例染色体核型为46,XX的男性性反转综合征患者及1例女性假两性畸形患者父母进行SRY、CYP21A2、DSS、DAX1、WNT4、SOX9、NR5A1等性别相关基... 目的:探讨性发育异常患者的细胞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应用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ML-PA)技术对3例染色体核型为46,XX的男性性反转综合征患者及1例女性假两性畸形患者父母进行SRY、CYP21A2、DSS、DAX1、WNT4、SOX9、NR5A1等性别相关基因的拷贝数筛查,并采用细菌人工染色体(BAC)克隆制备探针,以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进行基因定位。结果:3例男性性反转综合征患者经MLPA基因筛查均发现存在单拷贝SRY基因,FISH技术鉴定存在2条X染色体,SRY基因易位于其中1条X染色体的短臂上;女性假两性畸形患者的母亲染色体核型为46,XX,MLPA基因筛查发现其CYP21A2-ex03杂合性缺失,CYP21A1P-ex02杂合性重复;父亲染色体核型为46,XY,MLPA基因筛查发现CYP21A2-ex01和CYP21A2-ex03杂合性缺失,CYP21A1P-ex02和CYP21A1-ex10杂合性重复。结论:性别决定是以SRY基因为主导、其它多个基因参与的过程,对性发育异常患者进行MLPA基因筛查有利于明确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发育异常综合征 基因 SRY 性反转综合征
下载PDF
医学遗传学“PBL”教学改革初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佩琼 章钧 +2 位作者 章远志 谢天炽 申本昌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6期1160-1163,共4页
目的:探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临床专业中的两个小班学生作为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方法,另选择进行传统教学的两个小班学生作为对照组。对PBL教学效果的主观评价采用实验组学生问卷... 目的:探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临床专业中的两个小班学生作为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方法,另选择进行传统教学的两个小班学生作为对照组。对PBL教学效果的主观评价采用实验组学生问卷调查方式,客观评价通过比较两组考核成绩的方式。结果:实验组80%以上的学生认为PBL教学方法在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临床思维培养和知识面扩展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方法,两组学生的试卷在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发病机制的题目得分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教学在医学遗传学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是未来医学遗传学教学改革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遗传学 PBL 教学改革
原文传递
多重连接依赖式探针扩增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DMD基因的缺失/重复突变 被引量:13
3
作者 申本昌 张成 +1 位作者 孙筱放 李少英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比较多重连接依赖式探针扩增法(MLPA)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DHPLC)检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患者DMD基因缺失/重复突变的效果。方法选择2004年10月-2005年10月在我院确诊的22位无关DMD男性患者,采用MLPA法对经DHPLC... 目的比较多重连接依赖式探针扩增法(MLPA)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DHPLC)检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患者DMD基因缺失/重复突变的效果。方法选择2004年10月-2005年10月在我院确诊的22位无关DMD男性患者,采用MLPA法对经DHPLC技术检测过的患者的DMD基因的缺失/重复突变进行突变筛查,同时对先证者的23位女性亲属进行基因的缺失/重复突变检测。结果DHPLC技术和MLPA法均检测出11位先证者具有DMD基因缺失突变,3位先证者具有DMD重复突变;MLPA法除能更精确地检测出上述突变外,还检测出DHPLC法未检测出的两位患者的DMD基因存在缺失突变。16个家系中18位可能的女性携带者中,12位经检测为缺失/重复突变携带者。两种方法均未检测到6位先证者及其女性亲属DMD基因具有缺失/重复突变。结论与DHPLC法和传统的多重PCR方法相比,MLPA法检测DMD基因的缺失/重复突变位置更为准确。MLPA法可用于检测先证者及家系中女性携带者DMD基因的缺失/重复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 多重连接依赖式探针扩增法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 DMD基因缺失/重复突变
下载PDF
基因组步移法克隆小菜蛾CYP9G2基因的上游序列
4
作者 申本昌 江红 乔传令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2-116,共5页
利用4种产生平端切头的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的基因组DNA,然后利用DNA连接酶的催化作用,在4种不同平端切头的小菜蛾基因组DNA上连接一个氨基化的基因组步移衔接头序列,针对衔接头及已克隆的CYP9G2基因的序列,设... 利用4种产生平端切头的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的基因组DNA,然后利用DNA连接酶的催化作用,在4种不同平端切头的小菜蛾基因组DNA上连接一个氨基化的基因组步移衔接头序列,针对衔接头及已克隆的CYP9G2基因的序列,设计两对PCR上、下游引物,进行PCR扩增、T-A克隆和阳性克隆的巢式PCR验证,通过测序克隆到了小菜蛾CYP9G2基因上游未知序列约1.8 kb。通过对该基因的上游序列进行信息分析,发现1个可能的节肢动物动物转录起始子(Inr),3个CAAT样盒及1个抗氧化剂样反应因子,共5个可能的顺式调控元件。研究还表明,利用基因组步移方法可以快速地克隆已知序列的上游未知序列,实验操作经济、简便,对于已知cDNA序列或部分基因组序列的基因,其上游调控序列的克隆,基因组步移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CYP9G2 顺式调控元件 基因组步移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利用Bayes公式计算单基因遗传病再发风险的教学策略 被引量:2
5
作者 申本昌 章远志 谢天炽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9年第1期9-10,102,共3页
目的讨论单基因遗传病再发风险的Bayes分析方法的教学技巧。方法通过系统讲述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风险估计,引入在夫妻双方或一方基因型不确定的情况下,通过Bayes公式精确计算各种单基因遗传病再发风险。结果利用Bayes公式精确计算遗传... 目的讨论单基因遗传病再发风险的Bayes分析方法的教学技巧。方法通过系统讲述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风险估计,引入在夫妻双方或一方基因型不确定的情况下,通过Bayes公式精确计算各种单基因遗传病再发风险。结果利用Bayes公式精确计算遗传病再发风险,可以为患者家庭提供可靠的遗传咨询信息及正确的婚姻、生育指导,作为是医学遗传学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利用Bayes公式精确计算遗传病再发风险的教学需要必要的教学技巧,其中讲述条件概率的计算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结论利用Bayes公式精确计算遗传病再发风险比单纯利用孟德尔分离定律更能准确地计算遗传病的再发风险,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强化教学内容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yes公式 单基因遗传病 再发风险
原文传递
反向斑点杂交检测甲/乙型流感病毒及其基因分型的方法研究
6
作者 杨子峰 李佩琼 +5 位作者 关文达 王丹芬 秦笙 陈晓红 王玉涛 何蕴韶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0期1095-1098,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特异、灵敏的检测甲/乙型流感病毒并对其进行基因分型的反向斑点杂交方法。方法应用生物软件针对甲/乙型流感病毒的膜蛋白(Matrix Protein)基因和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及探针,通过优化PCR和杂交... 目的建立一种特异、灵敏的检测甲/乙型流感病毒并对其进行基因分型的反向斑点杂交方法。方法应用生物软件针对甲/乙型流感病毒的膜蛋白(Matrix Protein)基因和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及探针,通过优化PCR和杂交的反应条件,建立检测甲/乙型流感病毒并对其进行基因分型的反向斑点杂交方法,验证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并与直接免疫荧光法分别对相同的临床咽拭子标本进行检测,比较两者的检测结果,以评价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该方法对甲/乙型流感病毒的检测具有特异性,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萨奇病毒A型、副流感病毒3型、鼻病毒和腺病毒3型均无交叉反应,检测灵敏度为102~103copies/μL。在111例发热门诊病人的咽试子标本中,免疫荧光检测出3例甲型流感病毒、0例乙型流感病毒,阳性率为2.7%;反向斑点杂交检测出3例甲型流感病毒,其中1例H1、2例H3、0例H5、0例H9,4例乙型流感病毒,阳性率为6.3%。结论初步应用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检测甲/乙型流感病毒并对其进行基因分型的反向斑点杂交方法具有特异、灵敏的特点,为该方法的后续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反向斑点杂交 检测 基因分型
原文传递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及携带者的致病基因突变检测
7
作者 申本昌 苏全喜 +2 位作者 冯善伟 梁颖茵 张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81-584,共4页
目的检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及携带者的dystrophin基因致病突变类型,为防止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的再发提供信息。方法利用多重引物连接依赖式扩增技术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临床研究发现的20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的... 目的检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及携带者的dystrophin基因致病突变类型,为防止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的再发提供信息。方法利用多重引物连接依赖式扩增技术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临床研究发现的20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的DMD基因突变。结果缺失突变10例,重复突变1例,终止密码子突变4例,5例未发现致病突变。结论通过致病突变的检测可以为防止患者家庭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的再发提供优生优育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 缺失 重复 点突变 携带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