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Treg细胞变化及与病情活动度的关系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瑞林 陶怡 +3 位作者 邱可为 黄文辉 黄成辉 李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86-889,共4页
目的探讨Treg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与病情活动度、RA相关抗体的关系。方法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40例RA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Treg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L-10及TGF-β1,实时荧光定量PC... 目的探讨Treg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与病情活动度、RA相关抗体的关系。方法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40例RA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Treg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L-10及TGF-β1,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Foxp3 mRNA,分析Treg细胞百分率与病情活动度及RA相关抗体的相关性。结果 RA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CD4+CD25+FOXP3+T细胞)的百分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5.36±1.55)%vs(7.49±1.46)%,P<0.01],Foxp3mRNA表达也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RA组IL-10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0),而TGF-β1则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0);相关性分析显示IL-10水平与Treg细胞百分率及Foxp3 mRNA相对表达量正相关;RA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百分率与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患者疼痛模拟视觉评分、健康评估问卷、DAS28评分、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临床和实验室病情活动指标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RF、抗CCP抗体滴度也无相关性(P>0.05)。结论 RA患者中Treg细胞数量减少并存在功能异常,疾病活动度越高的患者可能Treg细胞数量减少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TREG 疾病活动度
下载PDF
CCP抗体、AKA和GPI抗原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2
作者 黄文辉 陈瑞林 曾颖瑜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830-1832,共3页
目的评价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抗原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82例RA患者,70例其他风湿性疾病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血清中抗CCP抗体、AKA、GPI,比较3种指标单独或联合检测... 目的评价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抗原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82例RA患者,70例其他风湿性疾病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血清中抗CCP抗体、AKA、GPI,比较3种指标单独或联合检测对诊断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分别分析抗CCP抗体、AKA、GPI与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的相关性。结果 RA患者的抗CCP抗体、AKA的阳性率及平均浓度均显著高于其他风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GPI在RA组和其他风湿病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独检测对RA特异性最高为抗CCP抗体,抗CCP抗体与2种或3种指标联合检测的特异性相当,但敏感性高于联合检测(P<0.05)。抗CCP抗体与ESR显著相关,AKA则与CCP、RF、CRP相关。结论抗CCP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而GPI对RA的特异性不高,抗CCP抗体及AKA与RA的病情活动有一定的关系。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RA诊断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抗角蛋白抗体 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CD4^+CD28^-T细胞与淋巴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瑞林 陶怡 黄文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824-1827,共4页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CD4+CD28-T细胞比例与淋巴细胞凋亡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三色分析法检测50例患者和5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CD28-T细胞比例;通过加入PHA孵育检测RA病人外周淋巴细胞和正...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CD4+CD28-T细胞比例与淋巴细胞凋亡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三色分析法检测50例患者和5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CD28-T细胞比例;通过加入PHA孵育检测RA病人外周淋巴细胞和正常对照的淋巴细胞对激活诱导细胞死亡(AICD)易感性差异;分析CD4+CD28-T细胞比例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的相关性。结果:RA组CD4+CD28-T细胞比例的均数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7.79%±3.52%vs1.89%±1.78%,P<0.05)。RA组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AICD凋亡率低于健康对照组(11.38%±5.73%vs19.46%±6.32%,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D4+CD28-T细胞比例与外周血淋巴细胞AICD凋亡率负相关(r=-0.433,P<0.01)。结论:RA患者外周血中CD4+CD28-T细胞比例增多,活化淋巴细胞生存期延长,这可能参与RA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CD4+T淋巴细胞 CD28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凋亡及其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陶怡 陈瑞林 黄成辉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6年第6期464-467,共4页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凋亡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35例RA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抵抗凋亡的能力,包括分析新鲜分离和培养的淋巴细胞凋亡率及其与临床病情严重度的...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凋亡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35例RA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抵抗凋亡的能力,包括分析新鲜分离和培养的淋巴细胞凋亡率及其与临床病情严重度的相关性。结果两组间新鲜分离的淋巴细胞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3±1.47)%比(3.53±2.04)%,P>0.05]。活化淋巴细胞检测的结果显示,RA组的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2.08±6.06)%比(18.66±7.27)%,P<0.05],并与DAS28评分呈负相关(r=-0.617,P=0.008)。结论RA患者活化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出现凋亡缺陷,并与RA病情活动度相关。提示这些细胞募集到组织损害和自身免疫炎性反应进程异常的部位并对炎性反应进程的发展和维持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淋巴细胞 凋亡
下载PDF
全国多中心使用糖皮质激素风湿病患者骨质疏松调查 被引量:30
5
作者 张学武 姚海红 +85 位作者 梅轶芳 王辉 高娟 林志国 张海宏 王言 赵彦萍 王亮 李洋 李英楠 聂英坤 徐亮 舒强 刘花香 李向培 厉小梅 徐晋 刘璘琛 王艳艳 沈友轩 冷晓梅 吴庆军 王立 赵岩 丁进 李治琴 牛敏 冯媛 陈倩蕴 冷南 王聪华 刘湘源 王芳 王秀娟 张舸 刘宏潇 周惠琼 王丽英 赵千子 李胜光 段婷 周明珠 赵义 黄彦弘 路跃武 黄桂芬 韩峰 戚务芳 张娜 董笑影 孙文闻 高丽霞 王俊祥 陈海英 顾光 李芳 姜国平 刘涛 王晋平 陈雁飞 王晓云 刘斌 李法新 夏丽萍 张榕 赵丽娟 张冶宇 郭韵 薛江霞 刘冬梅 王岩岩 戴冰冰 刘伟 刘畅 华冰珠 丁从珠 顾菲 孙怡宁 莫凌菲 张斌 宁旺斌 潘静 沈凌汛 连莉 黄文辉 林泽英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7年第3期277-284,共8页
目的了解中国服用糖皮质激素风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病情况和诊疗现状,以期引起对骨质疏松防治的重视。方法 2012年11月1日至2013年1月31日,在全国46家风湿病专科医院对3 136例曾经或正在服用糖皮质激素的风湿病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用药... 目的了解中国服用糖皮质激素风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病情况和诊疗现状,以期引起对骨质疏松防治的重视。方法 2012年11月1日至2013年1月31日,在全国46家风湿病专科医院对3 136例曾经或正在服用糖皮质激素的风湿病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用药情况及骨量调查,了解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发生率。结果 (1)所有调查患者中,主要病种为类风湿关节炎(1 069例)和系统性红斑狼疮(983例)。3 136例患者中90%存在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其中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为41.4%。44.7%的患者在调查当时糖皮质激素用量(等效于泼尼松)>7.5 mg/d,调查当时糖皮质激素剂量≤2.5 mg/d者仍有58.5%存在骨质疏松。(2)随着年龄增加,骨质疏松及骨折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小于30岁的患者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总发生率为74.4%。(3)女性风湿病患者骨密度异常比例高于男性,平均停经年龄低于正常人群(45.8岁)。(4)抗骨质疏松药物使用不规范,32.7%的患者从未预防性给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在T<-2.5的患者中,35.6%未给予预防性抗骨质疏松治疗。主要用药为钙和维生素D,20.9%的患者仅给予钙剂单独治疗,仅有4%使用膦酸盐类药物。结论我国应用糖皮质激素的风湿病患者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增高,且预防性用药不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糖皮质激素类
下载PDF
不同结缔组织病合并纵隔气肿的发病率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高建全 陶怡 +3 位作者 叶珊慧 肖楚吟 张北平 谢颖颖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4-65,共2页
目的比较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RA)、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系统性硬化症(SSc)等不同结缔组织病合并纵隔气肿的发病情况。方法收集住院的PM/DM91例、SLE 126例、RA 230例、pSS 48例、SSc 25... 目的比较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RA)、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系统性硬化症(SSc)等不同结缔组织病合并纵隔气肿的发病情况。方法收集住院的PM/DM91例、SLE 126例、RA 230例、pSS 48例、SSc 2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它们并发纵隔气肿、间质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 (1)PM/DM合并纵隔气肿13例,发病率为14.29%;SLE、RA患者中并发纵隔气肿各有1例,对应发病率分别约为0.79%、0.43%;pSS、SSc无并发纵隔气肿,PM/DM较其他结缔组织病纵隔气肿发病率高(P<0.001)。(2)PM/DM、SLE、RA、pSS和SSc患者中合并间质性肺炎依次为:82例(90.11%)、14例(11.11%)、54例(23.48%)、21例(43.75%)和15例(60.00%),将间质性肺炎作为分层变量,显示PM/DM组中纵隔气肿发病率高于其他几种结缔组织病(P=0.001)。结论 PM/DM较其他结缔组织病容易并发纵隔气肿,PM/DM合并纵隔气肿并不罕见,提示对于无明显诱因及病因不明的纵隔气肿患者,应注意排除是否存在PM/D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病 纵隔气肿 间质性肺炎
下载PDF
抗磷脂抗体和抗凝蛋白系统与系统性红斑狼疮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4
7
作者 黄文辉 陈瑞林 +1 位作者 冯莹 陶怡 《血栓与止血学》 2009年第5期219-221,共3页
目的探讨抗磷脂抗体和抗凝蛋白系统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以蛋白C(PC)测定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凝固法测定蛋白S(PS)活性;抗心磷脂抗体(ACA)检测采用金标法;LA检测采用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法。... 目的探讨抗磷脂抗体和抗凝蛋白系统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以蛋白C(PC)测定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凝固法测定蛋白S(PS)活性;抗心磷脂抗体(ACA)检测采用金标法;LA检测采用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法。结果SLE患者PS、PC活性显著下降,狼疮抗凝物(LA)增加,ACA阳性率增加,表现为抗凝蛋白系统功能减弱;同时LA和ACA与PS、PC呈显著的负相关性。结论研究结果表明,LA和ACA可能是导致PS、PC活性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而PS、PC活性下降进一步诱发静脉血栓形成。因此,抗磷脂抗体和抗凝蛋白系统的联合检测对SLE并发血栓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静脉血栓 抗磷脂抗体 抗凝蛋白系统
下载PDF
不同年龄特发性炎症性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转归分析——附97例报告 被引量:5
8
作者 黄文辉 陈瑞林 +1 位作者 陶怡 林泽英 《新医学》 2012年第6期413-41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特发性炎症性肌病(II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转归差异。方法:收集97例多发性肌炎(PM)或皮肌炎(DM)患者的病历资料,按患者入院时的年龄分为青年(40岁以下)组、中年(40~59岁)组、老年(60岁或以上)组,总结三组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特发性炎症性肌病(II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转归差异。方法:收集97例多发性肌炎(PM)或皮肌炎(DM)患者的病历资料,按患者入院时的年龄分为青年(40岁以下)组、中年(40~59岁)组、老年(60岁或以上)组,总结三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合并症、实验室检查结果 (肌酸激酶、ESR)、治疗和转归,并比较差异。结果: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IIM患者在出现皮疹、近端肌无力、肌痛、关节痛、肌肉萎缩等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合并肺炎、间质性肺疾病、SLE等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合并肿瘤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青年组及中年组(P均<0.01)。青年组血清肌酸激酶升高者比例明显高于中年组及老年组,三组ESR升高者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无一例死亡。中年组死亡1例(2%),为合并重症肺炎患者。老年组死亡6例(20%),均死于肺部并发症。老年组的病死率显著高于青年组和中年组(P均<0.01)。结论:青年、中年和老年IIM患者在肌酸激酶升高比例、肿瘤发生风险、病死率方面存在差异。老年、肺部受累、恶性肿瘤是影响IIM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肌病 特发性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年龄
下载PDF
MRL/lpr狼疮鼠肾组织中氧化状态及γ-GCS的表达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瑞林 陶怡 +1 位作者 张北平 吕志芬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8-140,共3页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在狼疮性肾炎(LN)病程中的作用。方法测定MRL/lpr狼疮鼠及正常对照组小鼠肾组织GSH和丙二醛(MDA)活性,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γ-GCS的表达。结果狼疮鼠肾...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在狼疮性肾炎(LN)病程中的作用。方法测定MRL/lpr狼疮鼠及正常对照组小鼠肾组织GSH和丙二醛(MDA)活性,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γ-GCS的表达。结果狼疮鼠肾组织中GSH浓度较对照组降低,MDA水平明显增高。狼疮鼠肾组织γ-GCS 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 MRL/lpr小鼠肾脏中存在氧化应激异常,γ-GCS表达异常降低从而导致GSH生成减少,机体抗氧化能力减低,更加剧了肾组织氧化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的130例特点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曾颖瑜 黄成辉 《中国医药导刊》 2012年第5期799-799,801,共2页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特点与诊治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06年~2010年门诊和住院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30例,给予口服柳氮磺胺吡啶进行治疗,疗程为6个月,观察本组病例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本组病例ESR、CRP、晨僵时间、扩胸试验...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特点与诊治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06年~2010年门诊和住院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30例,给予口服柳氮磺胺吡啶进行治疗,疗程为6个月,观察本组病例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本组病例ESR、CRP、晨僵时间、扩胸试验、Schober试验分别为(50±23)和(18±15)、(49±24)、(3.0±1.1)和(4.3±1.7),治疗后分别为(17±7)、(14±7)、(16±11)、(3.3±1.4)和(5.1±2.2),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诊治中,应做到及早确诊,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保障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柳氮磺胺吡啶 特点 诊治
下载PDF
抗磷脂抗体和抗凝蛋白系统与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栓前状态的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晓云 王芳 黄文辉 《广州医药》 2009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抗磷脂抗体和抗凝蛋白系统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血栓前状态的关系。方法蛋白C(PC)测定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凝固法测定蛋白S(PS)活性、抗心磷脂抗体(ACA)检测采用金标法,狼疮抗凝物(LA)检测采用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T... 目的探讨抗磷脂抗体和抗凝蛋白系统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血栓前状态的关系。方法蛋白C(PC)测定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凝固法测定蛋白S(PS)活性、抗心磷脂抗体(ACA)检测采用金标法,狼疮抗凝物(LA)检测采用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T)测定法。结果SLE患者蛋白S、蛋白C活性显著下降,狼疮抗凝物(LA)增加,抗心磷脂抗体(ACA)阳性率增加,表现为抗凝蛋白系统功能减弱;同时LA和ACA与PS、PC有显著的负相关性。结论LA和ACA可能是导致PS、PC活性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而PS、PC活性下降可能进一步诱发血栓。因此,抗磷脂抗体和抗凝蛋白系统的联合检测对SLE并发血栓可能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栓前状态 抗磷脂抗体 抗凝蛋白系统
下载PDF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13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瑞林 陶怡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29-33,共5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利临床诊断、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34例PM和DM患者的临床首发症状及病程中临床表现、肌酶水平、肌电图、肌活检、治疗以及转归,并对PM和DM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目的:探讨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利临床诊断、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34例PM和DM患者的临床首发症状及病程中临床表现、肌酶水平、肌电图、肌活检、治疗以及转归,并对PM和DM进行分析比较。结果:PM首发症状以发热肌痛、近端肌无力多见,DM则不论其病程长短均多数以皮肤损害为首发症状。PM患者出现肌酶升高明显高于DM组患者,CK在PM组和DM组中治疗前后的改变具统计学意义(P<0.05)。PM的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散在肌纤维萎缩;DM以束周萎缩多见。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年龄、肺部感染有关。结论: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的临床特征及病理各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临床特征
下载PDF
血管内皮相关因子和抗凝蛋白系统与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栓前状态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文辉 陶怡 陈瑞林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7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功能和抗凝蛋白系统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血栓前状态的关系。方法32例连续性SLE患者为研究对象。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蛋白C(PC)测定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血浆内皮素(ET)采用放射性免疫法(RIA)测定...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功能和抗凝蛋白系统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血栓前状态的关系。方法32例连续性SLE患者为研究对象。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蛋白C(PC)测定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血浆内皮素(ET)采用放射性免疫法(RIA)测定。凝固法测定蛋白s(Ps)活性。抗心磷脂抗体(ACA)检测采用金标法。狼疮抗凝物(LA)检测采用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T)测定法。结果SLE患者VvWF[(212.6±45)比(96.1±16.4),P〈0.01]和ET[(6.24±1.95)ng/L比(3.37±0.28)ng/L,P〈0.01]水平显著升高,内皮功能亢进;PS、PC活性显著下降,LA增加,ACA阳性率增加,表现为抗凝蛋白系统功能减弱;同时LA、ACA与PS、PC呈负相关。结论LA和ACA可能是导致Ps、Pc活性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而PS、PC活性下降可能进一步诱发血栓。因此,内皮功能和抗凝蛋白系统的联合检测对SLE并发血栓的可能性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栓前状态 内皮功能 抗凝蛋白系统
下载PDF
迟发型强直性脊柱炎1例报道 被引量:1
14
作者 陶怡 《新医学》 2011年第3期184-185,共2页
AS主要发生于青壮年,迟发型AS少见,以隐匿起病并主要以全身和外周关节炎症就诊的患者在临床易被误诊。该文报道1例60岁迟发型AS患者,以"颈腰痛5个月,四肢关节肿痛4个月,发热1个月"为主诉入院,经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明确诊断为AS。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迟发型 年龄
下载PDF
肾活检在狼疮肾炎中的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米清 陶怡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6年第6期472-474,共3页
目的进一步分析肾活检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及狼疮肾炎(LN)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行肾活检的LN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LN的病理类型以Ⅳ型比例最高(40.7%),其次为Ⅴ型(25.0%)和Ⅱ型(20.4%)。其中76.9%合并肾小管... 目的进一步分析肾活检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及狼疮肾炎(LN)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行肾活检的LN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LN的病理类型以Ⅳ型比例最高(40.7%),其次为Ⅴ型(25.0%)和Ⅱ型(20.4%)。其中76.9%合并肾小管-间质损害。病理上有活动性指标者91例(84.3%),慢性化指标者17例(15.7%)。临床表现为隐匿性肾炎者,占11.1%,以Ⅱ型及Ⅲ型为主。急、慢性肾炎综合征者,占40.7%,以Ⅲ型为主。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者,占48.2%,以Ⅳ型及V型为主。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为12.0%,主要见于Ⅳ型及Ⅵ型LN。结论不同类型LN肾损害临床特征及LN肾脏病理与临床特征之间存在显著的不均一性和多样性,应尽可能行肾穿刺活检以了解LN病理类型、肾小管间质损害情况并判断活动性情况,指导临床治疗。对不典型SLE、亚临床型LN更应尽早行肾穿刺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肾炎 肾活检 病理
下载PDF
阿达木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瑞林 陶怡 +2 位作者 林泽英 黄成辉 黄文辉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2-155,166,共5页
目的:评价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阿达木单抗短期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同时检测治疗前后类风湿因子(RF)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滴度的变化,为RA疗效评估寻找新的指标。方法:随机双盲平行试验,纳入40例活动性RA... 目的:评价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阿达木单抗短期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同时检测治疗前后类风湿因子(RF)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滴度的变化,为RA疗效评估寻找新的指标。方法:随机双盲平行试验,纳入40例活动性RA患者,按2∶2∶1的比例被随机分配到试验组或对照组,试验组分为80 mg阿达木单抗+甲氨喋呤(MTX)、40 mg阿达木单抗+MTX两组,对照组为安慰剂+MTX。受试者隔周接受皮下注射阿达木单抗或同等体积的安慰剂,并在试验第0,2,4,8,12周随访,评价疗效及不良事件收集。疗效采用ACR核心标准评定。次要疗效指标包括压痛和肿胀关节数、晨僵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健康评估问卷(HAQ)和CRP。基线时及12周治疗结束后检测RF、抗CCP抗体。结果:试验组32例,对照组8例。12周后试验组患者ACR20、ACR50和ACR70缓解的比例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患者关节触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持续时间、疼痛VAS评分及健康状况问卷(HAQ)、CRP等次要疗效指标均较基线时水平明显降低(P<0.05);试验组RF血清滴度和抗CCP抗体均较基线时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没有观察到RF和CCP抗体滴度的显著改变。总体上来说阿达木单抗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较好。结论:阿达木单抗+MTX治疗RA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MTX组,能迅速改善各项症状、体征和实验室炎性指标。RF和抗CCP抗体滴度的检测对监测TNF-α拮抗剂治疗的RA患者临床进程及疗效是有用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达木单抗 类风湿关节炎 抗CCP抗体 类风湿子(RF)
原文传递
阿达木单抗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黄烽 张奉春 +8 位作者 鲍春德 陶怡 古洁若 徐建华 朱平 徐沪济 张志毅 赵东宝 吴东海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16-921,共6页
目的评价阿达木单抗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302例入组前已经至少接受MTX3个月治疗且剂量稳定≥28d的活动性RA患者,随机分为40mg阿达木单抗+MT... 目的评价阿达木单抗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302例入组前已经至少接受MTX3个月治疗且剂量稳定≥28d的活动性RA患者,随机分为40mg阿达木单抗+MTX组(A组,121例)、80mg阿达木单抗+MTX组(B组,121例)、安慰剂+MTX组(C组,60例)。患者隔周皮下注射阿达木单抗或安慰剂,双盲治疗期为12周。完成双盲期的患者进入后12周开放期,3组患者均予隔周皮下注射40mg阿达木单抗。在双盲期和开放期的患者同时继续接受研究前稳定剂量的MTX。观察主要疗效指标[双盲期治疗第12周修改的美国风湿病学会疗效标准提高20%(ACR20)有效率]、次要疗效指标[第24周ACR20有效率;第12周、第24周修改的美国风湿病学会疗效标准提高50%(ACR50)、修改的美国风湿病学会疗效标准提高70%(ACR70)有效率]、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医生对疾病活动性整体评价、患者对疾病活动性整体评价、健康评价问卷(HAQ)评分、评估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简表36(SF-36)评分及不良事件。结果(1)双盲期,ACR20有效率C组为35.0%,A组为57.0%,B组为51.2%,A组、B组与C组比较,P〈0.05;A组ACR50、ACR70有效率分别为32.2%、15.7%,与C组比较,P〈0.05;A组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C反应蛋白水平的改善优于C组(P〈0.05);B组肿胀关节数、C反应蛋白水平的改善优于C组(P〈0.05)。(2)开放期,A组、B组ACR20、ACR50、ACR70有效率仍维持或有所提高,而C组的ACR20、ACR50、ACR70有效率则升高至与A组、B组类似的水平。在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HAQ、SF-36方面,3组均比基线、第12周时有更明显的好转。(3)双盲期与开放期中超过5%的患者有不良事件(上呼吸道感染、鼻咽炎和注射部位瘙痒),多数为轻~中度。有3例患者在研究期间出现结核病。在双盲期,有3例(1.2%)受试者出现了严重不良事件,但研究者判定与药物无关或可能无关。在丌放期,有8例(2.7%)受试者出现了严重不良事件,其中3例判定与药物尤关或可能无关。结论阿达木单抗联合MTX治疗RA的疗效优于单用MTX,可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并持续改善症状、体征、实验室炎性活动指标,减少功能障碍并提高整体生活质量,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达木单抗 甲氨蝶呤 关节炎 类风湿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上CD28表达异常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瑞林 陶怡 +1 位作者 黄文辉 黄成辉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08-310,共3页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CD4^+T细胞 CD28 关节炎患者 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表达异常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T细胞异常活化 T淋巴细胞增殖 外周血
原文传递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与安全性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文 史群 +22 位作者 吴东海 鲍春德 杨南萍 栗占国 朱平 张晓 黄慈波 何东仪 叶志中 陶怡 方勇飞 古洁若 吴华香 孙凌云 杨岫岩 黄烽 徐沪济 赵东宝 张缪佳 郑毅 艾脉兴 陆军 张奉春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7期1876-1880,共5页
目的比较英夫利西单抗(IFX)与甲氨蝶呤(MTX)合用治疗中度、重度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患者和治疗时机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开放、多中心、前瞻陛临床研究。234例接受稳定剂量MTX治疗至少4周的RA受... 目的比较英夫利西单抗(IFX)与甲氨蝶呤(MTX)合用治疗中度、重度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患者和治疗时机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开放、多中心、前瞻陛临床研究。234例接受稳定剂量MTX治疗至少4周的RA受试者参加本试验,其中中度RA患者104例,重度RA患者130例。受试者分别在观察的第0、2、6、14和22周接受3mg/kg IFX的静脉滴注,并完成临床病情评估,不良事件及实验室检查等。在第26周时受试者完成最后一次评估。结果治疗第26周时,RA患者达到美国风湿病学会疗效评价标准(ACR)20、ACRS0和ACR70的比率分别为69.8%、52.4%和29.5%,3种评价指标在中度RA组与重度RA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达到ACR90的患者比率为7.21%,中度RA组与重度RA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和重度RA组患者治疗前后触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疼痛的视觉模拟(VAS)评分、受试者疾病总体状况VAS评分、研究者评估疾病总体状况VAS评分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FX+MTX治疗中、重度RA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能够迅速改善各项症状、体征和实验室炎性活动指标,尤其对于中度RA患者能更加有效地降低疾病活动性和抑制关节组织损害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 甲氨蝶呤 类风湿关节炎
原文传递
骨桥蛋白与类风湿关节炎关系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黄文辉 吕志芬 陶怡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73-76,共4页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早期有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卅现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伴有骨破坏和骨骼肌的萎缩,极易致...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早期有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卅现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伴有骨破坏和骨骼肌的萎缩,极易致残。流行病学显示,我国RA的发病率高达0.35%~0.4%,致残率达15%,每年新增病例约400万,是一种严重影响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重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骨桥蛋白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关节红肿热痛 人民生活水平 关节外病变 临床表现 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