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熵指数在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詹鸿 陶红斌 +2 位作者 张秀燕 黄焕娟 佘守章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44-745,共2页
目的研究丙泊酚-芬太尼-异氟醚全麻过程中熵指数的变化,并与脑电双频谱指数(BIS)进行比较,探讨熵指数监测麻醉深度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择期行腹部手术病例30例,(ASAⅠ~Ⅱ级),麻醉诱导用丙泊酚2mg/kg,芬太尼4μg/kg,维库溴铵0.1mg/kg,气... 目的研究丙泊酚-芬太尼-异氟醚全麻过程中熵指数的变化,并与脑电双频谱指数(BIS)进行比较,探讨熵指数监测麻醉深度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择期行腹部手术病例30例,(ASAⅠ~Ⅱ级),麻醉诱导用丙泊酚2mg/kg,芬太尼4μg/kg,维库溴铵0.1mg/kg,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频率12次/min,潮气量8~10ml/kg。呼气末CO2维持在35~40mmHg,麻醉维持用异氟醚吸入,维持在1.0MAC,追加芬太尼及丙泊酚;常规监测无创血压、心电、脉搏氧饱和度、熵指数(Entropy)和BIS并观察对循环和呼吸的变化。结果患者SE、RE、BIS值在诱导后及气管插管后均显著下降,麻醉结束当患者呼之睁眼时明显回升,但未能完全回到基础值,RE值回升最明显,SE与BIS值,RE与BIS值均有良好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0.95,P<0.01)和(r=0.96,P<0.01)。丙泊酚输注镇静不同深度对循环和呼吸影响没有显著差异性。结论丙泊酚-芬太尼-异氟醚全麻过程中熵指数与脑电双频指数均有良好相关性,用于监测麻醉深度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深度监测 脑电双频谱指数 呼气末CO2 脉搏氧饱和度 脑电双频指数 气管插管 丙泊酚 异氟醚吸入 芬太尼 手术病例 方法选择 麻醉诱导 维库溴铵 机械通气 10ml 麻醉维持 无创血压 相关系数 呼吸影响 不同深度 相关性
下载PDF
小剂量左旋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被引量:6
2
作者 吕婧 佘守章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387-1389,共3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0.75%左旋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CSEA)剖宫产手术中的阻滞效应,评价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足月初产妇60例随机双盲分成两组:L组(n=30)腰麻用药为0.75%左旋布比卡因10 mg, R组(n=30)腰麻用药为0.75%布比卡因10mg,使用腰... 目的探讨小剂量0.75%左旋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CSEA)剖宫产手术中的阻滞效应,评价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足月初产妇60例随机双盲分成两组:L组(n=30)腰麻用药为0.75%左旋布比卡因10 mg, R组(n=30)腰麻用药为0.75%布比卡因10mg,使用腰硬联合麻醉行剖宫产术。术中两组麻醉效应不足时经硬膜外导管补充2%利多卡因。术中连续监测生命体征,评估麻醉效应,并观察新生儿情况。结果两组的感觉阻滞效应,包括起效时间、回复T10的时间及镇痛作用时间和最高阻滞平面相比基本相似(P>0.05);两组的运动阻滞到达BromageⅠ级和BromageⅢ级的时间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中肌松效果,L组28例(93%)优,R组29例(97%)优,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中L组有1例产妇发生低血压(3%)明显小于R组6例(20%)(P< 0.01);L组无产妇发生心动过缓,R组有4例(13%)(P<0.01),新生儿Apgar评分1,5 min评分均为10分,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0.75%左旋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下的感觉和运动阻滞效应与0.75%布比卡因相似,用于剖宫产手术中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布比卡因 布比卡因 麻醉 脊髓 麻醉 硬膜外 剖宫产术 腰硬联合麻醉 其安全性 手术中 小剂量 新生儿Apgar评分
下载PDF
两种不同麻醉对Nuss手术单肺通气患儿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徐颖怡 佘守章 +1 位作者 张国强 宋兴荣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2143-214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对电视胸腔镜下钢板植入胸骨抬举术(Nuss手术)单肺通气患儿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拟采用支气管封堵技术单肺通气下行Nuss手术的漏斗胸患儿24例,根据麻醉维持方法的不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丙泊酚-...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对电视胸腔镜下钢板植入胸骨抬举术(Nuss手术)单肺通气患儿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拟采用支气管封堵技术单肺通气下行Nuss手术的漏斗胸患儿24例,根据麻醉维持方法的不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组(P组)和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麻醉组(S组),每组12例。在麻醉前(T0)、气管插管后(T1)、单肺通气结束前(T2)、术后6 h(T3)、术后24 h(T4)检测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0、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浓度及血气分析,术中监测两组患儿麻醉期间心电图、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Narcotrend值、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中心静脉压、气道峰压、气道平台压、气道阻力、肺顺应性值、P-V环,并根据Narcotrend值的变化调整丙泊酚剂量或七氟醚吸入浓度,维持两组患儿Narcotrend值为45±5,观察术后患儿苏醒时间及躁动情况,记录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P组TNF-α在T3时升高,IL-6在T2时升高、T4时降至基础水平,MMP-9在T3及T4时升高(P<0.05),而IL-10在T0~T4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TNF-α及MMP-9均在T3时升高(P<0.05),IL-10在T4时升高,而IL-6在T0~T4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与S组比较,各炎性因子浓度在T0~T4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患儿的苏醒时间[(54.0±5.1)min]长于S组[(48.2±4.6)min],且术后躁动的发生率低于S组[8.3%vs 33.3%,P<0.05]。结论丙泊酚或七氟醚-瑞芬太尼两种不同麻醉Nuss手术单肺通气患儿炎性因子的影响无明显差异,但丙泊酚麻醉下患儿术后躁动的发生率较低,而七氟醚苏醒时间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七氟醚 单肺通气 炎性因子
下载PDF
SNAP^(TM)用于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期间麻醉深度监测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涂学云 佘守章 +3 位作者 许立新 闫焱 许学兵 刘继云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 评价新型麻醉深度监测仪SNAPTM用于瑞芬太尼 -丙泊酚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期间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ASAⅠ~Ⅱ级 ,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 6 0例 ,年龄 2 1~ 6 5岁 ,随机分为 3组 :SNAPTM组 (S组 )、BIS组 (B组 )和对照组... 目的 评价新型麻醉深度监测仪SNAPTM用于瑞芬太尼 -丙泊酚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期间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ASAⅠ~Ⅱ级 ,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 6 0例 ,年龄 2 1~ 6 5岁 ,随机分为 3组 :SNAPTM组 (S组 )、BIS组 (B组 )和对照组 (C组 ) ,每组 2 0例。设定诱导时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靶浓度为 4ng/ml和 3μg/ml。术中丙泊酚浓度根据SNAP值 (5 5 )或BIS值 (5 0 )调节 ,对照组则根据血压变化调节。术毕前 15min调节SNAP值至 0 5或BIS值至 6 0。观察全麻诱导插管期、维持期及恢复期的血液动力学变化、SNAP或BIS的改变 ,并记录术毕停药后麻醉恢复时间 (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 )。结果 S组和B组较C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 :S组为 (4 3± 1 2 )mg/ (kg·h) ,B组为 (4 4± 1 1)mg/ (kg·h) ,C组为 (6 7± 1 1)mg/ (kg·h) (P <0 0 0 1)。S组和B组恢复期比C组明显缩短 :其睁眼时间分别为 (4 3± 1 1)min、(4 5± 2 8)min、(10 2± 3 8)min ;拔管时间分别为 (9 6± 1 3)min、(10 3±1 5 )min、(15 5± 1 8)min(P <0 0 0 1)。 3组术中MAP总体有下降趋势 ,但C组需升压药处理的病例 (6 0 % )多于S组 (15 % )和B组 (2 0 % ) (P <0 0 1)。结论 SNAPTM和BIS一样都能有效地用于瑞芬太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瑞芬太尼 SNAP 麻醉深度监测 全凭静脉麻醉 靶控输注 BIS 结论 合理 有效性
下载PDF
广州地区孕产妇对分娩镇痛认知度的调查 被引量:2
5
作者 邱小弟 吴燕青 +9 位作者 黄静君 张雅惠 刘静 李柳娟 陈跃生 刘继云 黄焕森 张秀燕 曹杰 佘守章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734-1736,共3页
目的 调查广州地区孕产妇对分娩镇痛的认知度,根据反馈信息提出建议。方法 针对广州地区孕产妇对分娩镇痛认知度的不同设计调查问卷,于2006年7~9月分别对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广州市妇婴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 目的 调查广州地区孕产妇对分娩镇痛的认知度,根据反馈信息提出建议。方法 针对广州地区孕产妇对分娩镇痛认知度的不同设计调查问卷,于2006年7~9月分别对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广州市妇婴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广州市海珠区妇幼保健院、广州市越秀区妇幼保健院、广州市荔湾区妇幼保健院、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广州从化市中心医院等十家不同级别医院的孕妇和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共发调查问卷1000份。结果 收回有效问卷982份(98.2%)。对分娩镇痛的认识程度:982位孕产妇中,5.4%对分娩镇痛十分清楚,22.1%对分娩镇痛有些了解,41.3%听说过分娩镇痛,但不清楚,31.2%从未听说过分娩镇痛。对分娩镇痛十分清楚的孕产妇最希望采用分娩镇痛方式分娩,其余孕产妇最希望不借助任何镇痛或手术而自然分娩。大部分产妇对分娩痛表示可以坦然对之或毫不畏惧,但有部分从未听说过或仅仅是听说过分娩镇痛的孕产妇对分娩痛有十分恐惧的心理。90%以上的产妇顾虑母婴安全问题。“亲戚朋友、医护人员、孕产妇手册”是各组孕产妇了解分娩镇痛的主要途径。对分娩镇痛十分清楚的孕产妇均能说出一两间提供分娩镇痛服务的医院,而对分娩镇痛不十分了解的孕产妇均不能说出。结论 广州地区大部分孕产妇对分娩镇痛的认知度较低,尤其是对其安全性的认识不足,推广分娩镇痛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应加大宣传力度,更新观念,让更多的产妇认识分娩镇痛的安全性及优越性,提高医护人员对开展分娩镇痛的奉献精神及对医护人员适当奖励,因地制宜成立专科麻醉小组,方有利于促进分娩镇痛新技术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孕产妇 调查
下载PDF
不同浓度七氟醚吸入对患者镇静程度和麻醉深度的影响 被引量:21
6
作者 程傲冰 佘守章 +4 位作者 王淼 许立新 刘继云 闫焱 索琨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6年第4期324-327,共4页
目的研究吸入不同浓度七氟醚全麻诱导对患者镇静程度和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60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ASAⅠ-Ⅱ级),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研究比较3组患者吸入七氟醚4%(A组)、6%(B组)和8%(C组)浓度的诱导时间、诱导质量... 目的研究吸入不同浓度七氟醚全麻诱导对患者镇静程度和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60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ASAⅠ-Ⅱ级),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研究比较3组患者吸入七氟醚4%(A组)、6%(B组)和8%(C组)浓度的诱导时间、诱导质量、镇静程度和麻醉深度的差异。并记录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患者入睡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记录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脑电双频谱指数(B IS)、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和警觉与镇静评分(OAA/S评分)。结果C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为(45.5±4.4)s要明显短于A组(78.1±8.3)s和B组(55.2±6.9)s(P<0.05),患者入睡时间C组(93.0±10.7)s也明显快于A组(148.4±13.8)s和B组(102.0±8.9)s(P<0.05)。OAA/S评分为3分时,C组的B IS值为(74.1±3.8),AAI值为(37.2±4.2);C组诱导前后MAP下降和HR增快,且部分患者波动较大(P<0.05)。C组呼吸暂停发生率(30%)要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单纯吸入七氟醚诱导患者入睡快,临床推荐吸入浓度为6%,其可提供良好的麻醉质量,且血流动力学平稳,不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吸入 七氟醚 麻醉深度 镇静
下载PDF
高强度超声聚焦刀HIFU治疗进展期肝癌患者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1
7
作者 吕婧 佘守章 +1 位作者 许学兵 许立新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058-2060,共3页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进展期肝癌的麻醉处理特点。方法进展期肝癌患者183例(ASAⅡ~Ⅳ级),根据ASA分级的不同,将其分成两组,A组:ASA分级Ⅱ级(n=90),B组:ASA分级Ⅲ~Ⅳ级(n=93)。两组患者全部采用静吸复合全麻,咪达唑仑、依...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进展期肝癌的麻醉处理特点。方法进展期肝癌患者183例(ASAⅡ~Ⅳ级),根据ASA分级的不同,将其分成两组,A组:ASA分级Ⅱ级(n=90),B组:ASA分级Ⅲ~Ⅳ级(n=93)。两组患者全部采用静吸复合全麻,咪达唑仑、依托咪酯、芬太尼和维库溴铵静脉诱导,气管内插管后行控制呼吸,持续吸入异氟醚,术中持续异丙酚1~4mg/(kg.h),间断追加芬太尼和维库溴铵,保持术中患者良好的肌松和完善的镇痛效果,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和体温的稳定。结果所有患者均在静吸复合全麻下完成HIFU治疗,术中9例患者(4.5%)(A组5例,B组4例)血压升高,20例患者(10.9%)(A组5例,B组15例)心率明显增快,14例患者(7.7%)(A组1例,B组13例)低血压,异常情况发生率B组高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41.6±60.5)min和(146.9±63.7)min,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苏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分别为A组(14.8±5.2)min、(29.1±4.9)min和B组(19.7±8.1)min、(34.2±10.8)min,B组比A组时间延长,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静吸复合全麻是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肝癌患者有效的麻醉方法,ASAⅡ级患者术中较为平稳,ASAⅢ~Ⅳ级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大,术后苏醒时间延迟,围术期应加强监测与调控以策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肝肿瘤 麻醉
下载PDF
深入开展麻醉深度及镇静程度监测与调控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佘守章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21-722,共2页
关键词 麻醉深度 镇静程度 调控 监测 现代麻醉学 伤害性刺激 镇静催眠药 临床麻醉 麻醉学者 意识状态 药物诱导 意识消失 中枢神经 相互作用 药物抑制 手术刺激 新课题 工作者 镇痛药
下载PDF
布托啡诺对丙泊酚人工流产患者麻醉深度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希照 佘守章 简晓敏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074-2076,共3页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对丙泊酚人工流产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自愿接受人工流产择期手术的初孕患者40例(ASAI~II级)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为单纯丙泊酚组,静脉注射丙泊酚直至睫毛反射消失;B组为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组,麻醉诱导前5...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对丙泊酚人工流产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自愿接受人工流产择期手术的初孕患者40例(ASAI~II级)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为单纯丙泊酚组,静脉注射丙泊酚直至睫毛反射消失;B组为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组,麻醉诱导前5min先缓慢静脉注射布托啡诺,5min后开始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至睫毛反射消失。记录手术前、诱导后、扩张子宫颈部时、刮宫时、手术结束时的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呼吸次数、脑电双频指数(BIS)、丙泊酚使用量、恢复时间、手术中体动的次数、手术后1.4h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及患者下腹部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年龄、体重、孕周、手术方法、手术时间基本相同(P>0.05);手术中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和恢复时间基本相似(P>0.05)。丙泊酚使用量A组(182±42)mg多于B组(140±32)mg(P<0.05);手术前A组BIS值为(96±6),B组(98±2)。诱导后A组BIS为(37.8±10.0)、B组为(44.4±10.2)(P<0.05),手术中扩张子宫颈时A组BIS变化值(48.9±17.9)较B组数值(54.3±14.4)略低(P<0.05),B组体动要明显少于A组(P<0.05),手术后4h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及患者下腹部疼痛程度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门诊无痛人流麻醉比单纯静脉注射丙泊酚能更有利于调控麻醉深度,有效控制手术中体动反应,且减少丙泊酚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托啡诺 丙泊酚 人工流产 脑电双频指数
下载PDF
加强新型长效局麻药在麻醉和镇痛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佘守章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595-1596,共2页
关键词 长效局麻药 现代麻醉学 椎管内镇痛 蛛网膜下腔阻滞 心血管副作用 左旋布比卡因 临床麻醉 臂丛神经
下载PDF
BIS和AAI用于镇静程度和麻醉深度的监测 被引量:3
11
作者 佘守章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27-728,共2页
关键词 镇静程度 麻醉深度 AAI BIS 20世纪90年代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脑电双频谱指数 index 镇静治疗 麻醉期间 术中知晓 临床麻醉 监测指标 神经功能 椎管内 评估法 代表性 全麻 苏醒
下载PDF
不同浓度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对麻醉深度的影响及相应EC_(50)和脑BIS_(50)的测定 被引量:6
12
作者 韩光炜 佘守章 邬子林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6年第4期319-323,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舒芬太尼联合内泊酚靶控输注(TCI)对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的影响,测定意识丧失及体动反应消失时相应丙泊酚将就室浓度(EC50)和BIS50的值。方法择期全麻手术女性45例(ASAⅠ~Ⅱ级),病例来自广州医学院附属市一...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舒芬太尼联合内泊酚靶控输注(TCI)对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的影响,测定意识丧失及体动反应消失时相应丙泊酚将就室浓度(EC50)和BIS50的值。方法择期全麻手术女性45例(ASAⅠ~Ⅱ级),病例来自广州医学院附属市一人民医院,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15例,分别以舒夯太尼0、0.12、0.24μg/L作持续靶控输注,6rain后3组皆以0.6mg/L启动丙泊酚靶控,并按0.3mg/L递增丙泊酚。记录BIS基础值、舒芬太尼达效应室浓度后的BIS值、丙泊酚递增后的BIS和警觉镇静评估法(OAA/S)评分及挤压三角肌反应;丙泊酚效应室浓度为0.9、1.5、2.1mg/L时,挤压三角肌后BIS的增加量;丙泊酚注射痛情况;测定意识丧失及体动反应消失时相应的EC50、EC95、BIS50、BIS95结果B、C组BIS值在舒芬太尼输注前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意识丧失时A、B、C组的内泊酚EC50/EC95分别为1.9/2.4、1.6/2.1、1.4/1.9mg/L;BIS50/BIS95分别为64/55、69/61、72/59。体动反应消失时A、B、C组的丙泊酚EC50/EC95分别为3.0/3.7、1.4/2.0、0.9/1.4mg/L;BIS50/BIS95分别为49/40、74/62、84/75。丙泊酚EC为0.9、1.5、2.1mg/L时,三角肌挤压刺激的BIS增加量,A组与B、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丙泊酚注射痛发生率A组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0.12μg/L、0.24μg/L靶控不会引起BIS值显著变化,而与丙泊酚联合使用时可降低意识丧失、体动反应消失时的丙泊酚EC50同时相应BIS50有所上升;且舒芬太尼可以明显降低刺激所导致的BIS增加量,减少丙泊酚注射痛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丙泊酚 靶控输注 麻醉深度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后曲马多PCEA对产妇血浆胃动素和肠道排气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继云 佘守章 +1 位作者 董源洪 廖军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35-36,共2页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后用曲马多进行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产妇血浆胃动素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ASA Ⅰ-Ⅱ级择期剖宫产孕妇,双盲随机分为2组:P组(n=30)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手术后以1%曲马多进行PCEA;N组(...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后用曲马多进行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产妇血浆胃动素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ASA Ⅰ-Ⅱ级择期剖宫产孕妇,双盲随机分为2组:P组(n=30)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手术后以1%曲马多进行PCEA;N组(n=30)为对照组,即腰硬联合麻醉手术后未进行镇痛。结果:麻醉后P组和N组的血浆胃动素水平呈逐步下降趋势,术后4 h呈显著性下降(P<0.01),至术后12 h两组的胃动素水平均呈现回升接近术前水平,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肛门排气时间,P组比N组有提早趋势(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时胃肠道功能有抑制作用,手术创伤对胃肠功能恢复也有影响。术后应用1%曲马多PCEA并不延长麻醉对胃肠道功能的抑制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产科 罗哌卡因 曲马多 胃动素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下异丙酚镇静的剂量效应特征及可行性研究
14
作者 陈勇 佘守章 闫焱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33-735,共3页
目的探讨定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下丙泊酚靶控输注(TCI)镇静的药效学特征及丙泊酚血浆靶浓度和镇静深度半数有效量的测定。方法选择43例择期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下腹部及下肢手术患者(ASAⅠ级),腰麻阻滞完善后,丙泊酚TCI镇静,靶控血... 目的探讨定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下丙泊酚靶控输注(TCI)镇静的药效学特征及丙泊酚血浆靶浓度和镇静深度半数有效量的测定。方法选择43例择期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下腹部及下肢手术患者(ASAⅠ级),腰麻阻滞完善后,丙泊酚TCI镇静,靶控血药浓度最初设定为0.5μg/ml,以患者OAA/S平分为镇静指标,计算不同镇静深度(OAA/S评分)的半数有效EC(EC50)、半数有效BIS(BIS50)、半数有效AAI(AAI50),并观察对循环和呼吸的变化。结果患者OAA/S4分时丙泊酚EC50、BIS50和AAI50分别为0.57μg/ml、89和73,OAA/S3分时丙泊酚EC50、BIS50和AAI50分别为1.01μg/ml、75和61,OAA/S2分时丙泊酚EC50、BIS50和AAI50分别为1.31μg/ml、67和43;丙泊酚靶控输注镇静不同深度对循环和呼吸影响没有显著差异性。结论EC50、BIS50和AAI50的测定为国人腰硬联合麻醉下丙泊酚TCI镇静提供了浓度和药效学数据,腰硬联合麻醉下丙泊酚TCI镇静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硬联合麻醉 异丙酚镇静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剂量效应 BIS50 OAA/S评分 EC50 靶控输注镇静 丙泊酚 镇静深度 半数有效量 药效学特征 TCI 手术患者 方法选择 血药浓度 呼吸影响 不同深度 ml 靶浓度 下腹部 差异性 测定
下载PDF
年龄对雷米芬太尼-丙泊酚-异氟醚麻醉苏醒的影响
15
作者 胡善鉴 许学兵 +1 位作者 佘守章 许立新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 :比较老年和非老年患者对雷米芬太尼 丙泊酚 异氟醚麻醉后苏醒时间及质量的差异。方法 :选择全麻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 4 0例 ,根据年龄分为老年 (6 8± 7.0 )岁和非老年组 (4 0± 8.3)岁 ,每组 2 0例。静脉诱导气管插管后... 目的 :比较老年和非老年患者对雷米芬太尼 丙泊酚 异氟醚麻醉后苏醒时间及质量的差异。方法 :选择全麻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 4 0例 ,根据年龄分为老年 (6 8± 7.0 )岁和非老年组 (4 0± 8.3)岁 ,每组 2 0例。静脉诱导气管插管后采用丙泊酚 2~ 3mg/ (kg·h) 雷米芬太尼 0 .0 5~ 0 .2 μg/ (kg·min) 异氟醚 1.5 %~ 2 .5 %维持麻醉 ,罗库溴铵维持肌松。记录患者苏醒时间以及苏醒期间患者的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状况、手术时间、术中麻醉药物用量无显著性差异 ;老年组和非老年组苏醒时间分别为 (8.5± 4 .4 )min、(7.9± 4 .2 )min ,拔管时间分别为 (12 .3± 5 .0 )min、(11.6± 6 .4 )min ;恢复期老年、非老年组分别出现躁动 0例、2例 (9.5 % ) ;两组均无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并发症 ,对拔管刺激无知晓。结论 :年龄对异氟醚 丙泊酚 雷米芬太尼麻醉时间及苏醒质量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氟醚 丙泊酚 雷米芬太尼 年龄 苏醒
下载PDF
脑电双频谱指数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用于麻醉深度监测与调控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佘守章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6年第4期312-315,共4页
关键词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脑电双频谱指数 麻醉深度监测 调控 镇静治疗 镇静程度 临床麻醉 FDA认证
下载PDF
CSI与BIS指数用于监测硬膜外阻滞期间丙泊酚靶控镇静效应的比较 被引量:31
17
作者 涂学云 佘守章 +3 位作者 许立新 闫焱 邬子林 肖颖琨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42-744,共3页
目的探讨麻醉意识深度指数CSI(cerebralstateindex)用于监测硬膜外阻滞期间丙泊酚靶控镇静的可行性和临床效应,并与BIS进行比较。方法35例择期下腹部或下肢手术患者,ASAⅠ~Ⅱ级,年龄44±12(18~65)岁;体重指数21.8±2.2(19.2~... 目的探讨麻醉意识深度指数CSI(cerebralstateindex)用于监测硬膜外阻滞期间丙泊酚靶控镇静的可行性和临床效应,并与BIS进行比较。方法35例择期下腹部或下肢手术患者,ASAⅠ~Ⅱ级,年龄44±12(18~65)岁;体重指数21.8±2.2(19.2~25.6)。硬膜外靶控(TCI)镇静期间,同时监测CSI和BIS。记录镇静评分OAA/S(observersassessmentofalertness/sedationscale)值分别为5、4、3、2、1、0时CSI和BIS的值以及对应点的丙泊酚靶浓度。结果CSI和BIS均能很好地反应硬膜外阻滞期间患者的镇静程度。OAA/S评分从5逐渐降低至0时,CSI和BIS值(中位数)也相应下降,OAA/S同一级时,BIS和CSI无统计学差异(P>0.05);OAA/S不同级之间,BIS或CSI之间差异明显(P<0.01)。CSI和BIS与OAA/S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821和0.793;CSI、BIS及OAAS与丙泊酚靶浓度均有显著相关性,镇静期间相关系数r分别为-0.861、-0.854和-0.832;苏醒期间相关系数r分别为-0.750、-0.783和-0.745(P均<0.01)。结论CSI和BIS一样,能准确反映镇静状态下的患者意识深度的变化,以及意识恢复的渐进过程,应用于镇静程度监测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 BIS CSI 丙泊酚 镇静效应 OAA/S评分 相关系数 镇静程度 state 统计学差异 临床效应 靶控镇静 手术患者 体重指数 同时监测 镇静评分 苏醒期间 意识恢复 靶浓度 下腹部 ASA 对应点 中位数 相关性
下载PDF
右旋美托咪啶的镇静效应及其对国人颈内动脉血流量的影响 被引量:23
18
作者 佘守章 许学兵 +2 位作者 李慧玲 吴戴红 莫世湟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29-732,共4页
目的研究右旋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Dex)的镇静效应及其对国人颈内动脉血流量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年青患者(ASAⅠ~Ⅱ)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Dex镇静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输注负荷剂量Dex0.4μg/kg(5min内)后以0.4μg/(kg·... 目的研究右旋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Dex)的镇静效应及其对国人颈内动脉血流量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年青患者(ASAⅠ~Ⅱ)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Dex镇静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输注负荷剂量Dex0.4μg/kg(5min内)后以0.4μg/(kg·h)维持30min,C组输注生理盐水对照。监测所有患者的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lineARXIndex,AAI)、MAP、HR、SpO2、PETCO2、OAA/S和Ramsay镇静评分,并采用AU4型彩色多普勒仪测量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内径、血流速率、血流量。连续记录基础值(T0),负荷剂量后即刻(T1),以及持续泵注Dex后5,10,15,20,25,30min(T2~7)上述各项指标。结果Dex负荷剂量输注后以及维持期间,镇静效应明显,BIS和AAI比基础值分别降低17.0%~30.9%(P<0.05)及30.1%~43.4%(P<0.05);OAA/S和Ramsay镇静评分也明显降低(P<0.05)。Dex负荷量输注后患者颈总动脉血流速率、血流量先明显增加(P<0.05)后逐渐回落;持续输注25min后患者颈内动脉血流速率、血流量比基础值降低17%~21%(P<0.05);期间患者HR和MAP与比基础值均引起无临床意义的降低(P<0.05);所有患者无明显呼吸抑制。结论Dex负荷剂量0.4μg/kg继以0.4μg/(kg·h)维持输注对国人产生明显镇静,同时减少颈内动脉的血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美托咪啶 动脉血流量 镇静效应 Ramsay镇静评分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脑电双频谱指数 负荷剂量 生理盐水对照 PETCO2 彩色多普勒仪 血流速率 颈总动脉 颈内动脉 Dex Index 方法选择 SpO2 动脉内径 持续泵注 持续输注 临床意义
下载PDF
右旋美托咪啶对全麻患者脑电双频谱指数及靶控输注异丙酚用量的影响 被引量:28
19
作者 李慧玲 佘守章 +2 位作者 莫世湟 陈勇 索琨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1394-1396,共3页
目的 观察新型α2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右旋美托咪啶对全麻患者脑电双频谱指数 (BIS)及靶控输注 (TCI)异丙酚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麻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年轻患者 30例 (ASAⅠ~Ⅱ级 ) ,将其随机双盲分为两组 :D组 (n =15 ) :右... 目的 观察新型α2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右旋美托咪啶对全麻患者脑电双频谱指数 (BIS)及靶控输注 (TCI)异丙酚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麻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年轻患者 30例 (ASAⅠ~Ⅱ级 ) ,将其随机双盲分为两组 :D组 (n =15 ) :右旋美托咪啶 0 4 μg/kg,用生理盐水稀释成 5ml静脉泵注 (5min) ,C组 (对照 ,n=15 ) :生理盐水 5ml,方法同D组 ,监测其BIS ,HR ,MAP ,SpO2 。结果 ①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基本相同 ,麻醉前BIS分别为 92± 1和 90± 2 ;②D组给予右旋美托咪啶后BIS出现进一步下降 ,由 5 1± 2降至 4 2± 16 ,C组则仍为 5 1± 3,无明显变化。D组减少异丙酚的Ct值 ,由 (3 6± 0 5 ) μg/ml减少至 (2 8± 1 3) μg/ml,可使BIS恢复 ,C组维持不变 ;异丙酚的用量D组比C组减少 8%~ 14 % (P <0 0 5 ) ;③D组使用右旋美托咪啶后HR明显减慢 ,由 (78 2± 13 0 )次 /min减为 (6 4 4± 8 8)次 /min ;MAP无明显变化 ;④术后苏醒期D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 ,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与C组相似 (P >0 0 5 ) ,患者拔管时烦躁的现象明显减少。结论 右旋美托咪啶可产生明显镇静效应 ,能使BIS进一步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靶控输注 全麻患者 BIS 脑电双频谱指数 生理盐水 烦躁 目的观 结论 情况
下载PDF
鞘内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中的作用比较 被引量:8
20
作者 胡祖荣 曹培如 +4 位作者 佘守章 邓显仔 黄希照 苏丹晨 刘继云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29-1631,共3页
目的 观察比较鞘内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效应。方法 选择择期初产妇180例,随机分6组:S3组,S4组,S5组,S6组,S7组,S8组,双盲对照观察。各组镇痛方法均采用蛛网膜下腔给药后硬膜外产妇自控镇痛(PCA)。鞘... 目的 观察比较鞘内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效应。方法 选择择期初产妇180例,随机分6组:S3组,S4组,S5组,S6组,S7组,S8组,双盲对照观察。各组镇痛方法均采用蛛网膜下腔给药后硬膜外产妇自控镇痛(PCA)。鞘内镇痛药物为舒芬太尼,6组剂量分别为3.0,4.0,5.0,6.0,7.0,8.0μg;各组病例硬膜外维持用药相同,均为舒芬太尼O.25μg/ml+0.1%罗哌卡因+0.9%生理盐水。观察记录起效时间;鞘内给药后10,15,30,60,90min时的VAS评分;维持时间、运动阻滞、各产程时间、出血量、新生儿1,5min Apgar评分与全程分娩镇痛的满意度;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结果 起效时间S3组〈s4组〈S5组≈S6组≈S7组≈S8组,以S3组最慢。S3组在各时间点镇痛效果均比S5~S8组差,60min时S4,S5组的镇痛效果与S6,S7相似,但明显弱于S8组(P〈0.05);S3,S4组的维持时间明显短于S5~S8组(P〈0.05)。S3,S4组满意度明显差于S5~S8组(P〈0.05)。各产程时间、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瘙痒发生率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单纯舒芬太尼鞘内4.0~8.0μg均可提供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效果,但综合评估国人鞘内舒芬太尼分娩镇痛剂量以5.0~6.0μg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分娩 舒芬太尼 罗哌卡因 蛛网膜下腔 硬膜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