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R、C-erbB-2、PCNA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和病理特征的关系
1
作者 杜洪 梁颜笑 李雯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 :检测ER、C erbB 2、PCNA的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和病理特征的关系 ,并探讨其作为预后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LSAB法对 6 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术后根治标本 ,作ER、C erbB 2、PCNA的免疫组化研究。结果 :(1)ER阳性率随着... 目的 :检测ER、C erbB 2、PCNA的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和病理特征的关系 ,并探讨其作为预后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LSAB法对 6 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术后根治标本 ,作ER、C erbB 2、PCNA的免疫组化研究。结果 :(1)ER阳性率随着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升高而降低 ,ER阳性率在Ⅰ级 (16 / 2 0 )和Ⅲ级 (7/ 19)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Ⅰ级 (16 / 2 0 )和Ⅱ级 (13/ 2 1) ,Ⅱ级 (13/ 2 1)和Ⅲ级 (7/ 19)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ER在腋窝淋巴结无转移的病例中表达率较高。 (2 )C erbB 2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P <0 .0 5 ) ,与肿瘤的大小及组织学分级无关。 (3)PCNA与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P <0 .0 5 ) ,与肿瘤的大小无关。 (4)C erbB 2的表达与PCNA呈正相关 ,与ER呈负相关。结论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ER过度表达者预后好 ,C erbB 2、PCNA过度表达者预后不良 ,三者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雌激素受体 增殖细胞核抗原 C-ERBB-2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下载PDF
癌性脑梗死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秦琴保 江新青 +1 位作者 杜洪 潘小平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2年第4期248-248,252,共2页
关键词 癌性脑梗死 临床分析 影像学表现 诊断 病例
下载PDF
Envision法与LSAB法在免疫组化染色中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雯 梁颜笑 刘国荣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50-52,共3页
目的 :对目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应用最为广泛的Envision二步法与LSAB三步法进行比较。方法 :将本科常规肿瘤活检标本固定 ,脱水 ,石蜡包埋 ,切片 ,分别应用CK、Envision法和LSAB法进行相应的 30多种不同单克隆 /多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 目的 :对目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应用最为广泛的Envision二步法与LSAB三步法进行比较。方法 :将本科常规肿瘤活检标本固定 ,脱水 ,石蜡包埋 ,切片 ,分别应用CK、Envision法和LSAB法进行相应的 30多种不同单克隆 /多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两种方法特异性强 ,阳性定位准确 ,无差异。Envision法敏感度及阳性强度均优于LSAB法 ,操作更为简便 ,更省时 ,背景清晰 ,非特异性染色少 ,缺点是试剂盒在价格上略高于LSAB法。结论 :Envision二步法特别适合于快速临床病理诊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VISION法 LSAB法 免疫组化 染色 对比观察
下载PDF
骨巨细胞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的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静 梁颜笑 +3 位作者 朱全胜 张光明 李扬 丘钜世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4-6,15,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血管生成、微血管密度 (MVD)与人骨巨细胞瘤 (GCT)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检测 40例人骨巨细胞瘤中VEGF蛋白、CD34的表达 ,以对VEGF、MVD与GCT的临床分期 (Enn...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血管生成、微血管密度 (MVD)与人骨巨细胞瘤 (GCT)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检测 40例人骨巨细胞瘤中VEGF蛋白、CD34的表达 ,以对VEGF、MVD与GCT的临床分期 (Enneking’s分期 )、病理分级 (Jaffe分级 )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VEGF在 40例GCT中 ,无论是梭形的基质细胞 ,还是多核巨细胞均有表达 ,Ⅲ期的骨巨细胞瘤VEGF的表达明显高于第Ⅰ/Ⅱ期的GCT ;VEGF与病理分级之间的差别不明显。 40例GCT ,C434均有所表达 ,但表达的差异很大 ,其MVD从 3 4- 10 0不等。Ⅲ期的骨巨细胞瘤MVD明显高于第Ⅰ/Ⅱ期 ,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而Ⅲ级的GCT与第Ⅰ/Ⅱ级GCT的MVD之间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VEGF与MVD之间 ,VEGF在单核细胞、多核细胞中表达较高者 ,其MVD均值较高 ;反之 ,则MVD均值较低 ;两者之间存在差异 (P <0 0 5 )。结论 :VEGF、MVD均与临床分期有关 ,而与病理分级无关。VEGF、MVD可作为人骨巨细胞瘤预后判断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巨细胞瘤 内皮生长因子 GCT 血管域 CD34 VEGF 肿瘤病理学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杜洪 梁颜笑 李雯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LSAB法对65例浸润性导管癌术后根治标本,进行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的测定。结果:65例乳腺癌的 M...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LSAB法对65例浸润性导管癌术后根治标本,进行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的测定。结果:65例乳腺癌的 MVD为(47.6±22.4)个,VEGF总阳性率为 80.00%;VEGF、MVD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在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VEGF的阳性率 88.89%(32/36),MVD(56.6±20.5),均明显高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者VEGF的阳性率 68.96%(20/29),MVD(31.3±18.9).差异有显著性(P<0.05);VEGF和 MVD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具有显著的正相关(r=8.213,P<0.05)。结论:VEGF与乳腺癌血管生成密切相关;VEGF表达的增高及 MVD的增加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可能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 微血管 腋窝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