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危重外科新生儿转运 被引量:3
1
作者 俞钢 朱小春 +6 位作者 葛午平 金龙 肖尚杰 洪淳 林炎坤 劳伟华 史浩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0年第10期1164-1167,共4页
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外科疾病的转运模式。方法成立转运中心,设24h专线电话,在接到转运电话后由新生儿外科医护人员各1—2名,乘新生儿专用转运救护车前往接诊,实施现场急救、途中救护及院内治疗。结果772例危重新生儿外科疾病患儿转... 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外科疾病的转运模式。方法成立转运中心,设24h专线电话,在接到转运电话后由新生儿外科医护人员各1—2名,乘新生儿专用转运救护车前往接诊,实施现场急救、途中救护及院内治疗。结果772例危重新生儿外科疾病患儿转运至本院NICU,转运成功率为98%;全部转诊病人中,646例得到治疗,治愈599例,治愈率为93%,放弃治疗126例,死亡47例,占总转运人数22%。结论新生儿外科转运有利于降低围产儿、新生儿死亡率及后遗症的发生率,转运途中监护与急救、稳定患儿病情是危重新生儿外科疾病患儿转运成功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 新生儿 外科疾病 新生儿转运
下载PDF
腹腔镜下胆道美蓝显色对婴幼儿梗阻性黄疸的诊断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朱小春 俞钢 +6 位作者 葛午平 肖尚杰 林炎坤 金龙 劳伟华 洪淳 史浩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0年第2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道美蓝显色在婴幼儿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梗阻性黄疸患者32例,男12例,女20例,年龄52~155 d,平均68d;术前行相关检查未能确定病因。在腹腔镜下行胆道美蓝显色、胆囊置管造影检查。结果32例患儿中10例因...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道美蓝显色在婴幼儿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梗阻性黄疸患者32例,男12例,女20例,年龄52~155 d,平均68d;术前行相关检查未能确定病因。在腹腔镜下行胆道美蓝显色、胆囊置管造影检查。结果32例患儿中10例因胆囊细小干瘪不能提出,造成胆囊穿刺困难,腹部开一小口完成胆囊穿刺,部分行置管照影,其它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操作,20例胆管、十二指肠美蓝未显色则诊断为先天性胆道闭锁,12例诊断为胆汁淤积症。胆道造影18例诊断为先天性胆道闭锁,其中9例开腹行肝门空肠吻合术(Kasai术),14例诊断为胆汁淤积症,前后两次诊断结果进行卡方检验,P值>0.05,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腹腔镜下胆道美蓝显色在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中具有操作简单、经济、安全、直观的优点,结合胆囊形态及穿刺结果,对于胆道闭锁与胆汁瘀积可以基本作出诊断,但相对胆道照影来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没有床边X线机条件的基层医院,仍是诊断婴幼儿梗阻性黄疸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婴幼儿 梗阻性黄疸 美蓝染色
下载PDF
胎儿泌尿系畸形的产前诊断与新生儿期治疗 被引量:2
3
作者 朱小春 俞钢 +4 位作者 谢家伦 葛午平 肖尚杰 金龙 洪淳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6年第9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胎儿泌尿系畸形的产前诊断,以及新生儿早期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前诊断的13例泌尿系畸形患儿在新生儿期的诊治过程。结果1例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性肾盂积水术后并发泌尿系感染,经抗炎对症治疗痊愈,其他7例术后... 目的探讨胎儿泌尿系畸形的产前诊断,以及新生儿早期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前诊断的13例泌尿系畸形患儿在新生儿期的诊治过程。结果1例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性肾盂积水术后并发泌尿系感染,经抗炎对症治疗痊愈,其他7例术后恢复良好。肾积水随访时间1个月至5年,生长发育良好,4例肾积水完全消失,其余肾集合系统分离值在5mm^12mm。多发性肾囊性变4例、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1例术后恢复良好,随访时间1个月至3年,生长发育良好。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术后随访1年7个月,肾输尿管B超检查正常。结论认为对于胎儿泌尿系畸形产前诊断是可能的,对重症泌尿系畸形在新生儿期治疗是必要的,也是安全可行的,它有利于改善先天性泌尿系畸形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诊断 畸胎 新生儿 外科手术
下载PDF
新生儿胃穿孔诊治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小春 俞钢 +5 位作者 葛午平 肖尚杰 洪淳 林炎坤 劳伟华 金龙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68-269,279,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胃穿孔的病因、发病特点、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9年18例新生儿胃穿孔患儿的诊治过程。结果2002年以前11例,存活4例,治愈率36%,存活的4例,并发切口感染,皮肤全部或部分裂开,2003年以后7例,6例存活,治愈率86%,存... 目的探讨新生儿胃穿孔的病因、发病特点、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9年18例新生儿胃穿孔患儿的诊治过程。结果2002年以前11例,存活4例,治愈率36%,存活的4例,并发切口感染,皮肤全部或部分裂开,2003年以后7例,6例存活,治愈率86%,存活的6例,切口愈合良好1例,切口红肿2例,切口感染皮肤部分裂开3例。结论胃壁肌层发育不良及胃壁缺血性坏死是新生儿胃穿孔的主要原因;早期诊断有利于新生儿胃穿孔的治疗;手术以坏死组织切除后双层吻合,腹腔及皮下抗菌素盐水充分冲洗为佳,腹腔可以不置引流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穿孔/诊断 消化性溃疡穿孔/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