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科氢氧化钙制剂的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13
1
作者 聂二民 姜瑞 +3 位作者 张春元 曾尽娣 谈济州 黄喆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3期6514-6520,共7页
背景:氢氧化钙在临床口腔科应用较为广泛,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其临床应用、物理学性能及生物安全性也越来越优越。目的:总结氢氧化钙材料的物理性能、生物安全性及临床应用现状。方法:以"Calciumhydroxide,Calciumhydroxideprepara... 背景:氢氧化钙在临床口腔科应用较为广泛,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其临床应用、物理学性能及生物安全性也越来越优越。目的:总结氢氧化钙材料的物理性能、生物安全性及临床应用现状。方法:以"Calciumhydroxide,Calciumhydroxidepreparation"为英文检索词,以"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制剂"为中文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 ed数据库和中国知识网数据库中2010年1月到2016年1月发表的相关文章。结果与结论:氢氧化钙制剂,根据组成分可为单组分和双组分,根据固化形式可分化学固化和光固化,根据性状不同可分为粉剂型和糊剂型。氢氧化钙制剂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可用于口腔根管封药、根管充填、直接盖髓、间接盖髓、活髓切断术及根尖诱导等,临床评价和实验研究认为氢氧化钙制剂具有较好的生物安全性且临床应用效果较好,但在其实验室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探索过程中,还有许多亟待解决和深入探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复盖术 根尖诱导形成术 综述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钙制剂 临床应用 物理性能 生物安全性
下载PDF
经口腔裸眼3D腔镜甲状腺切除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9
2
作者 曾毅克 潘广嗣 +2 位作者 李智宇 刘旭超 禤文亮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5-40,共6页
目的:评价裸眼3D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按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间接受完全经口腔前庭3D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14名,其中偏光3D系统手术组患者8名,采用裸眼3D系统手术组患者6名,回顾比较两组患... 目的:评价裸眼3D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按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间接受完全经口腔前庭3D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14名,其中偏光3D系统手术组患者8名,采用裸眼3D系统手术组患者6名,回顾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结局,以及手术医生的操作感受;患者随访1~6个月.结果:偏光3D腔镜手术组平均年龄(43.13±15.69)岁,BMI(24.49±3.42)kg/m2,裸眼3D系统手术组平均年龄(37.83±8.80)岁,BMI(20.97±2.36)kg/m2,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偏光3D手术组的平均手术时间(218.30±46.30)min,术中失血量为(10.43±4.96)m L,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4.50±0.54)d;裸眼3D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03.83±58.40)min,术中失血量为(12.12±5.99)m L,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4.63±1.48)d;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6 h可进食凉全流,术后第1天即可恢复正常饮食;所有患者对手术效果和外观满意.裸眼3D系统能明显降低手术者的眼疲劳,手术医生主观评价使用裸眼3D系统的眼疲劳评分(3.67±0.52)明显低于使用偏光3D系统的眼疲劳评分(7.00±0.76)(P<0.05).腔镜下画面和非腔镜下操作的转换的视觉感受良好,符合2D操作的操作感受,画面的色彩饱和度和亮度优于偏光3D系统.但由于目前的裸眼3D系统仅能对术者实施裸眼,助手的感受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结论:在完全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中,裸眼3D显像腔镜手术系统的疗效与安全性与常规偏光3D显像腔镜系统相当,并能明显降低术者的眼疲劳,维持良好的画面色彩饱和度和亮度,并可潜在提高手术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眼3D 腔镜甲状腺切除 经自然腔道手术 经口腔入路
下载PDF
改良数字化导板对第二磨牙游离缺失辅助种植的精确度
3
作者 张宇航 曾宇宁 +3 位作者 曾尽娣 卢依旋 叶慧 吉建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8-744,共7页
背景:静态数字化导板辅助种植可提高种植精度,但对于开口度小和种植位点牙合间距离小的患者后牙区使用较为受限,为此需要对数字化导板进行改良。目的:研究改良数字化导板对第二磨牙游离缺失辅助种植的精确度。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3... 背景:静态数字化导板辅助种植可提高种植精度,但对于开口度小和种植位点牙合间距离小的患者后牙区使用较为受限,为此需要对数字化导板进行改良。目的:研究改良数字化导板对第二磨牙游离缺失辅助种植的精确度。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就诊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第二磨牙游离缺失患者40例,采用掷硬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n=22)与对照组(n=18),分别接受改良数字化导板辅助种植手术与常规自由手种植手术。对患者术前及术后锥形束CT进行重叠分析,比较组间的颈部偏差、尖端偏差、深度偏差、角度偏差值。术后1周,通过目测类比评分评估患者对手术过程的满意度。结果与结论:①试验组植入25颗种植体(上颌12颗,下颌13颗),对照组植入23颗种植体(上颌8颗,下颌15颗),试验组患者颈部偏差、尖端偏差、深度偏差、角度偏差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P<0.001);试验组组内上颌种植位点与下颌种植位点精确度比较无差异(P>0.05);②两组患者对手术过程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结果表明,改良数字化导板对第二磨牙游离缺失辅助种植可提高手术精度,适用于开口度小和种植位点牙合间距离小的患者后牙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精度 改良种植导板 第二磨牙缺失 牙合间距离 牙种植
下载PDF
透明质酸酶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敬旭 廖贵清 《口腔疾病防治》 2017年第10期638-640,共3页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组织中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HAase)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1例口腔鳞癌和其切缘无瘤组织中HAase的表达。结果 HAase主要存在于细胞的胞浆中,在肿瘤细胞中表达较切缘无瘤组织细胞中强。高分化鳞癌...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组织中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HAase)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1例口腔鳞癌和其切缘无瘤组织中HAase的表达。结果 HAase主要存在于细胞的胞浆中,在肿瘤细胞中表达较切缘无瘤组织细胞中强。高分化鳞癌中HAase阳性表达率比中低分化鳞癌低(P<0.05);伴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病灶中HAase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原发灶中的HAase阳性表达率(P<0.05);临床分期为Ⅰ、Ⅱ期的口腔鳞癌组织中HAase阳性表达率与Ⅲ、Ⅳ期的口腔鳞癌组织中HAase阳性表达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Aase在口腔鳞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与分化及颈淋巴结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 鳞状细胞癌 透明质酸酶 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不同抛光处理全氧化锆修复体的表面粗糙度和细菌黏附 被引量:2
5
作者 曾尽娣 宋晶晶 +4 位作者 张宇航 杨征毅 聂二民 张春元 姜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3320-3324,共5页
背景:临床上冠修复体表面抛光处理可有效减少色素沉着及菌斑黏附,且能够降低对颌牙的磨耗。目的:研究不同抛光处理对全氧化锆修复体表面粗糙程度和细菌黏附的影响。方法:制作30个的全氧化锆试件,尺寸为10 mm×10 mm×2 mm,随机... 背景:临床上冠修复体表面抛光处理可有效减少色素沉着及菌斑黏附,且能够降低对颌牙的磨耗。目的:研究不同抛光处理对全氧化锆修复体表面粗糙程度和细菌黏附的影响。方法:制作30个的全氧化锆试件,尺寸为10 mm×10 mm×2 mm,随机分为5组(n=6):对照组(单纯上釉处理)、抛光组(绿色碳化硅砂石、Shofu瓷抛光Kit、Ceramaster Polisher抛光)、抛光膏组(绿色碳化硅砂石、Softcut PA、Shofu瓷抛光Kit、UltraII金刚砂抛光膏)、精细抛光组(绿色碳化硅砂石、Softcut PA、Shofu瓷抛光Kit、Ceramaster Polisher抛光)、多步精细抛光组(绿色碳化硅砂石+白色氧化铝砂石、Softcut PA+Softcut PB、Shofu瓷抛光Kit、Ceramaster Polisher抛光)。测试各组试件处理后的表面粗糙度值和表面形态及表面变形链球菌黏附情况。结果与结论:①5组试件的表面粗糙度值由高到低为:抛光组、抛光膏组、多步精细抛光组、精细抛光组、对照组,抛光组粗糙度值高于其他4组(P<0.05),抛光膏组粗糙度值高于对照组、精细抛光组、多步精细抛光组(P<0.05);②扫描电镜下可见,对照组试件表面较平整未见明显划痕;精细抛光组、多步精细抛光组与对照组相似;抛光膏组试件表面的划痕深且伴有小颗粒;抛光组表试件面最不光滑,可见明显的划痕和深沟槽以及许多不规则颗粒状的突起;③5组试件表面细菌黏附量由高至低依次为:抛光组、抛光膏组、多步精细抛光组、精细抛光组、对照组,抛光组细菌黏附量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1);④结果表明,Shofu的精细抛光和多步精细抛光方案均能有效提高全氧化锆试件表面的光洁度,减少表面细菌黏附,效果堪比上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氧化锆 抛光 上釉 表面粗糙度 细菌黏附
下载PDF
人颌骨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在巨噬细胞调控中的作用 被引量:9
6
作者 袁林 曹依娜 +5 位作者 杨征毅 孙晋 潘广嗣 钱钧 宋晶晶 王涵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4-348,共5页
目的:探讨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OMMSCs-Exo)的特性及其在调控巨噬细胞功能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OMMSCs,检测其克隆形成及多向分化能力。提取上清液中外泌体,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蛋白印迹法检测其表面特异标志C... 目的:探讨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OMMSCs-Exo)的特性及其在调控巨噬细胞功能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OMMSCs,检测其克隆形成及多向分化能力。提取上清液中外泌体,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蛋白印迹法检测其表面特异标志CD63、CD81。将外泌体与巨噬细胞作用24 h后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两者的作用方式,实时定量PCR检测外泌体内免疫相关miR-223和miR-let-7c表达及与共培养后巨噬细胞中miRNA表达。结果:人OMMSCs符合间充质干细胞特性,OMMSCs-Exo分泌的外泌体近似圆形,直径在60~160 nm之间,表达表面标志CD63、CD81:内含有与巨噬细胞调控相关的miRNA如miR-223和miR-let-7c等,能被巨噬细胞吞噬,共培养后巨噬细胞中miR-223含量增加。结论:人OMMSCs-Exo及其携带的miRNA可能参与了巨噬细胞功能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间充质干细胞(OMMSCs) 外泌体(Exo) MIRNA 巨噬细胞
下载PDF
不同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能力的比较 被引量:6
7
作者 袁林 钱钧 +6 位作者 杨征毅 王涵 郭武城 程洁莉 宋晶晶 何恩亮 张忆 《口腔疾病防治》 2017年第9期554-559,共6页
目的比较人不同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 BMSCs)的骨向分化能力,为骨组织工程筛选种子细胞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体外组织块培养法和有限稀释法培养颌骨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jaw bone-marr... 目的比较人不同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 BMSCs)的骨向分化能力,为骨组织工程筛选种子细胞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体外组织块培养法和有限稀释法培养颌骨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jaw bone-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JMMSCs);骨髓穿刺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培养长骨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面抗原标记,成骨分化诱导后茜素红染色检测细胞矿化能力,成骨分化诱导后q 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成骨相关分子:Runx2、1型胶原(Collagen Type 1,COL-1)、OCN。结果 JMMSCs和BMMSCs均阳性表达CD90、CD105,阴性表达CD34、CD14、CD45。成骨分化诱导21 d后,茜素红染色显示JMMSCs矿化能力强于BMMSCs。成骨诱导7 d、14 d、21 d后,JMMSCs成骨相关分子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均强于BMMSCs。结论与BMMSCs相比,JMMSCs成骨分化能力较强,颌骨骨髓可能更适于用作骨组织工程的成体干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颌骨 长骨 成骨分化 种子细胞
下载PDF
颌骨和长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袁林 王涵 +5 位作者 孙晋 杨征毅 郝璐 潘广嗣 曹依娜 钱钧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6-530,共5页
目的:比较人颌骨与长骨来源的2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骨向分化能力。方法:体外组织块培养法和有限稀释法培养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OMMSCs);骨髓穿刺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培养长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分别进行流式细胞仪鉴定细... 目的:比较人颌骨与长骨来源的2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骨向分化能力。方法:体外组织块培养法和有限稀释法培养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OMMSCs);骨髓穿刺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培养长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分别进行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面抗原标记;克隆形成、CCK8法以及细胞周期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骨向诱导后检测ALP活性,茜素红染色检测细胞成骨能力。结果:OMMSCs和BMMSCs均阳性表达STRO-1、CD105,阴性表达CD31、CD34、CD45。OMMSCs和BMMSCs的克隆形成率分别为(24.23±1.13)%和(17.87±1.22)%(P<0.05);处于增殖(S+G2)期的细胞分别为35.89%和30.41%,OMMSCs增殖速度快于BMMSCs(P<0.05)。成骨诱导3、5、7、10 d后,OMMSCs ALP活性强于BMMSCs,诱导21 d后茜素红染色显示OMMSCs矿化能力强于BMMSCs。结论:OMMSCs增殖及成骨能力均强于BMMS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颌骨 长骨 成骨
下载PDF
牙周膜干细胞中乙酰基转移酶MORF调控成骨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袁林 孙晋 +6 位作者 程峰 杨征毅 曹依娜 潘广嗣 钱钧 何恩亮 王涵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78-782,共5页
目的:比较正常与炎症来源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与P-PDLSCs)中乙酰基转移酶MORF表达水平的差异及其对PDLSCs分化的调控。方法:有限稀释法培养H-PDLSCs与P-PDLSCs,LPS、TNF-α、IL-β及三者混合物体外模拟炎症微环境诱导H-PDLSCs(IP-PDLS... 目的:比较正常与炎症来源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与P-PDLSCs)中乙酰基转移酶MORF表达水平的差异及其对PDLSCs分化的调控。方法:有限稀释法培养H-PDLSCs与P-PDLSCs,LPS、TNF-α、IL-β及三者混合物体外模拟炎症微环境诱导H-PDLSCs(IP-PDLSCs);基因与蛋白检测方法对比2种来源PDLSCs中MORF的表达水平;蛋白检测方法检测IPPDLSCs中MORF的表达水平;基因、蛋白检测与茜素红染色方法对比H-PDLSCs及下调MORF基因后的PDLSCs成骨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与H-PDLSCs相比,P-PDLSCs中MORF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IP-PDLSCs中MORF的表达下降;MORF基因被下调后,PDLSCs成骨能力下降(P<0.05)。结论:牙周炎及炎症微环境会导致PDLSCs中MORF表达的下降,从而使其成骨分化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干细胞(PDLSCs) 牙周炎 乙酰基转移酶 成骨分化
下载PDF
CAD/CAM标准离体牙模型测试四种不同临时冠粘结剂的粘结强度 被引量:3
10
作者 聂二民 姜瑞 +3 位作者 张春元 曾尽娣 谈济州 黄喆逊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70-774,共5页
【目的】采用CAD/CAM标准测试模型评价四种不同临时冠粘结剂的粘结强度。【方法】参照因牙周病拔除的完整上颌中切牙CAD/CAM40副上颌中切牙的树脂测试模型(包括预备体和带固位孔的临时冠),分为4组(氧化锌组、玻璃离子体水门汀组、磷酸... 【目的】采用CAD/CAM标准测试模型评价四种不同临时冠粘结剂的粘结强度。【方法】参照因牙周病拔除的完整上颌中切牙CAD/CAM40副上颌中切牙的树脂测试模型(包括预备体和带固位孔的临时冠),分为4组(氧化锌组、玻璃离子体水门汀组、磷酸锌水门汀组和Tempo Cem NE组),每组10副模型,每组分别采用4种不同的临时冠粘结剂进行粘结。采用MTS力学测试机对每一副模型以1mm/min的速度进行粘结强度测试,测出并记录每组每一副模型的粘结强度。【结果】4组的粘结强度分别为氧化锌组(37.48±4.92)N、玻璃离子体水门汀组(52.13±9.28)N、磷酸锌水门汀组(36.16±6.13)N、Tempo Cem NE组(46.21±6.70)N;玻璃离子体水门汀组和Tempo Cem NE组的粘结强度大于氧化锌组和磷酸锌水门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AD/CAM上颌中切牙的标准测试模型进行4种临时冠粘结剂粘结强度的测试,实验结果认为玻璃离子体水门汀和Tempo Cem NE的粘结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CAM 测试模型 临时冠粘结剂 粘结强度
下载PDF
激光酸蚀联合纳米管的种植体表面粗化及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敬旭 丁祥龙 +1 位作者 容明灯 周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895-1898,共4页
目的探讨激光酸蚀联合纳米管的钛表面粗化处理方法,分析其理化性能。方法依次采用LT-G20W光纤激光打标机轰击、18%盐酸和49%硫酸的混合物酸蚀、阳极氧化法制纳米管3个工序联合粗化光滑面的纯钛种植体表面。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加工完... 目的探讨激光酸蚀联合纳米管的钛表面粗化处理方法,分析其理化性能。方法依次采用LT-G20W光纤激光打标机轰击、18%盐酸和49%硫酸的混合物酸蚀、阳极氧化法制纳米管3个工序联合粗化光滑面的纯钛种植体表面。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加工完成的种植体表面形貌;应用表面电子探针(EPMA)对种植体表面的元素组成和元素化合状态进行分析;应用3D表面形貌仪在白光共聚焦扫描模式下对种植体表面粗糙度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成功制备复合微米、纳米结构的钛种植体表面,表面结构的元素组成为Ti、O,晶体为锐钛矿晶相,激光酸蚀联合纳米管的钛种植体表面粗糙度分别为Ra(8.38±0.91)μm、Rq(10.64±2.10)μm、Rt(43.42±6.18)μm。结论采用LT-G20W光纤激光打标机轰击、18%盐酸和49%硫酸的混合物酸蚀、阳极氧化法制纳米管3个工序联合粗化光滑面的纯钛种植体表面是可行的,制备的纯钛种植体表面具备优良的物理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体 激光 酸蚀 纳米管
下载PDF
两种不同种植方式种植体骨界面BMP-2表达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林 郝璐 +4 位作者 曾玉 潘广嗣 杨征毅 王涵 孙晋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09-712,共4页
目的:比较非埋植型和埋植型不同种植方式种植体义齿修复受载后其骨界面中骨形成蛋白2(BMP-2)表达变化的异同。方法:取纯系Beagle犬8只,于每只犬的两侧下颌分别植入非埋植型和埋植型种植体各3枚,每侧第1枚不作义齿修复用于对照,其余各枚... 目的:比较非埋植型和埋植型不同种植方式种植体义齿修复受载后其骨界面中骨形成蛋白2(BMP-2)表达变化的异同。方法:取纯系Beagle犬8只,于每只犬的两侧下颌分别植入非埋植型和埋植型种植体各3枚,每侧第1枚不作义齿修复用于对照,其余各枚均采用钴-铬合金铸造金属全冠修复。分别于修复后2、4、8、12周各随机处死2只实验犬,取下颌相应骨段,在每个种植体周围10mm处制作颊舌向纵行石蜡切片(片厚4μm),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时期种植体周围骨界面组织中BMP-2的表达水平。结果:两种类型种植体未进行冠修复时,其骨界面组织中BMP-2的表达均呈弱阳性,且不随观察时间延长而变化(P>0.05);而冠修复受载后,两种种植体骨界面组织中BMP-2表达的阳性强度均随观察时间的延长而增加,8周时达到高峰,12周时下降至接近对照组水平,各时间点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埋植型与埋植型种植体之间相比,无论是对照组还是实验组,各时间点内两者的BMP-2表达强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非埋植型和埋植型种植体在义齿修复受载后,所承受的机械载荷均能刺激种植体—骨界面组织中BMP-2表达的规律性变化,两种种植体相比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骨界面 非埋植型 埋植型 受载 改建 骨形成蛋白2
下载PDF
乙酰基转移酶KAT2A调控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袁林 孙晋 +5 位作者 杨征毅 曹依娜 潘广嗣 钱钧 何恩亮 王涵 《口腔生物医学》 2015年第3期155-159,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正常与炎症来源牙周膜干细胞(PDLSCs)中乙酰基转移酶KAT2A表达水平的差异,研究乙酰基转移酶KAT2A在PDLSCs中对成骨分化的调控。方法:有限稀释法克隆化培养出正常与炎症来源的PDLSCs;基因与蛋白检测方法对比两种来源PDLSCs... 目的:通过比较正常与炎症来源牙周膜干细胞(PDLSCs)中乙酰基转移酶KAT2A表达水平的差异,研究乙酰基转移酶KAT2A在PDLSCs中对成骨分化的调控。方法:有限稀释法克隆化培养出正常与炎症来源的PDLSCs;基因与蛋白检测方法对比两种来源PDLSCs中KAT2A的表达水平;基因、蛋白检测与茜素红染色方法对比正常PDLSCs及干扰KAT2A基因后的PDLSCs成骨表达的差异。结果:与健康来源PDLSCs相比,炎症来源PDLSCs中KAT2A的表达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T2A基因被干扰后,PDLSCs成骨能力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炎会导致PDLSCs中KAT2A表达的下降,导致细胞成骨分化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干细胞 牙周炎 乙酰基转移酶 成骨分化
下载PDF
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牙向分化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余永春 刘小峰 +3 位作者 高平 袁林 杨征毅 孙洁 《口腔医学》 CAS 2016年第5期394-398,共5页
目的探讨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牙向分化的可能性。方法双酶(胶原酶和胰蛋白酶)消化法获得SD大鼠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其表型、成脂成骨诱导鉴定其多向分化能力。SD大鼠胎鼠牙胚细胞条件培养基诱导胎盘间充质干细胞14 d,免疫细... 目的探讨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牙向分化的可能性。方法双酶(胶原酶和胰蛋白酶)消化法获得SD大鼠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其表型、成脂成骨诱导鉴定其多向分化能力。SD大鼠胎鼠牙胚细胞条件培养基诱导胎盘间充质干细胞14 d,免疫细胞化学检测DSP和DMP-1,RT-PCR及凝胶电泳检测DSPP和DMP-1基因。结果胎盘间充质干细胞表达CD29、CD44和CD105,而不表达CD31、C34和CD45。成骨和成脂诱导后形成钙结节以及脂滴。牙向诱导后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形态无明显改变,表达成牙本质细胞特异性相关蛋白-DMP-1、DSP和特异性基因-DMP-1和DSPP。结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具有牙向分化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间充质干细胞 成牙本质细胞 牙胚细胞条件培养基 分化
下载PDF
不同酸蚀方法对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接托槽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邹华 黄梓濡 +4 位作者 陈艺 候沐明 吉建新 王成勇 成晓玲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第6期51-55,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酸蚀方法处理牙面后对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resin-modified glass ionomercement,RMGIC)托槽粘接的影响。方法:将110颗人下颌前磨牙完全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A组)、35%磷酸酸蚀组(B组)、10%聚丙烯酸酸蚀组(C组)、自酸蚀... 目的:观察不同酸蚀方法处理牙面后对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resin-modified glass ionomercement,RMGIC)托槽粘接的影响。方法:将110颗人下颌前磨牙完全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A组)、35%磷酸酸蚀组(B组)、10%聚丙烯酸酸蚀组(C组)、自酸蚀光固化组(D组)和自酸蚀后冲洗组(E组),每组22颗牙。各组牙齿在经过不同处理后立即用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接方丝弓托槽,经冷热循环试验后各组20颗进行抗剪切强度(SBS)测试并记录粘接残留指数(ARI),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另2颗牙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观察纵剖面。结果:各组SBS和ARI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其中B组[(9.429 5±2.176 4)MPa]和C组[(7.613 0±2.520 2)MPa]的SBS明显高于其他组,但粘接剂残留量也高于其他组;A组[(3.786 5±1.711 2)MPa]和D组[(4.1265±1.9664)MPa)]的SBS差别不大(P>0.05),E组[(5.7095±1.7787)MPa]略高于D组(P<0.05)。LSCM观察到C组的粘接界面形成细小的突触而D组的粘接界面存在薄膜。结论:用10%聚丙烯酸预处理牙面能提供适宜临床需求的正畸粘接强度,使用光固化自酸蚀处理剂(Adper TM Easyone,3M ESPE)并不能明显提高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的粘接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 酸蚀 抗剪切强度 粘接残留指数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下载PDF
埋植型和非埋植型种植义齿受载过程中种植体骨界面白细胞介素-1β的表达 被引量:1
16
作者 袁林 王伟东 +5 位作者 杨征毅 郝璐 王涵 孙晋 曹依娜 洪乐鹏 《广东牙病防治》 2014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对比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在义齿修复受载后,种植体骨界面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表达的变化。方法选用健康成年Beagle犬8只,于每只实验犬下颌左侧植入埋植型种植体3枚,右侧植入非埋植型种植体3枚,共植入48枚种... 目的对比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在义齿修复受载后,种植体骨界面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表达的变化。方法选用健康成年Beagle犬8只,于每只实验犬下颌左侧植入埋植型种植体3枚,右侧植入非埋植型种植体3枚,共植入48枚种植体。双侧第1个种植体均不修复,作为对照组,其余种植体均行铸造全冠修复,作为受载组。实验犬分别在加载2、4、8、12周时各处死2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修复后不同时期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的种植体骨界面IL-1β的表达进行比较,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种植义齿修复受载2周时种植体骨界面IL-1β的表达较对照组增高;4周时达高峰,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周时表达开始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12周时恢复到接近对照组水平。埋植型和非埋植型种植体在修复后受载的4个检测时间点种植体骨界面IL-1β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埋植型和非埋植型种植体在义齿修复受载后,所承受的机械负荷均能经过种植体传递至周围骨组织,刺激种植体骨界面IL-1β表达的变化,但二者的表达变化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植型 非埋植型 白细胞介素-1Β 种植体骨界面
下载PDF
组织蛋白酶D在不同类型种植体骨界面改建中的变化及意义
17
作者 袁林 杨征毅 +3 位作者 宋晶晶 郝璐 王涵 孙晋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75-778,共4页
目的:比较非埋植型与埋植型种植体在完成义齿修复受载后种植体-骨界面中组织蛋白酶D(Cath-D)表达变化的异同。方法:Beagle犬8只,于下颌骨两侧分别植入非埋植型与埋植型种植体各3枚,第1枚种植体不做冠修复的种植体为对照,其余采用钴-铬... 目的:比较非埋植型与埋植型种植体在完成义齿修复受载后种植体-骨界面中组织蛋白酶D(Cath-D)表达变化的异同。方法:Beagle犬8只,于下颌骨两侧分别植入非埋植型与埋植型种植体各3枚,第1枚种植体不做冠修复的种植体为对照,其余采用钴-铬合金铸造金属全冠修复。加载后2、4、8周分别处死动物,取材,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种植义齿修复后不同时间点之间非埋植型与埋植型种植体骨界面Cath-D表达的灰度值动态变化。结果:2个对照组Cath-D表达不随时间变化(P>0.05),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种植义齿修复受载后,2周时,种植体-骨界面Cath-D灰度值开始升高,但与对照组无差异;4周时达高峰,8周时表达略有降低,但4周和8周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12周时恢复到接近对照组水平。所有非埋植型和埋植型种植体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非埋植型和埋植型种植体在种植义齿修复受载后,引起种植体-骨界面Cath-D表达的变化,促进其界面的改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埋植型 埋植型 种植体-骨界面 受载 改建 组织蛋白酶D
下载PDF
不同种植方式的种植体-骨界面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变化
18
作者 袁林 陈勰 +5 位作者 程峰 杨征毅 潘广嗣 王涵 孙晋 曹依娜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631-634,共4页
目的对比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在义齿修复受载后,种植体-骨界面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变化的异同。方法选用Beagle犬8只,在其下颌分别植入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采用固定金属全冠行种植义齿修复,分不同时期处死动物。采用免疫组织... 目的对比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在义齿修复受载后,种植体-骨界面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变化的异同。方法选用Beagle犬8只,在其下颌分别植入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采用固定金属全冠行种植义齿修复,分不同时期处死动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修复后不同时期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骨界面基质金属蛋白酶2进行动态观察,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结果种植义齿修复受载后,随着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发生改建,种植体-骨界面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2较未修复对照组明显增强。2周时种植体-骨界面基质金属蛋白酶2有表达,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4周和8周时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于4周时达到高峰。12周时恢复到接近对照组水平。所有埋植型和非埋植型种植体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埋植型和非埋植型种植体在义齿修复受载后,所承受的机械负荷均能经过种植体传递至周围骨组织刺激种植体-骨界面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的变化,促进其界面的改建。埋植型和非埋植型种植义齿受载后其界面的改建之间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植型 非埋植型 种植体-骨界面 受载 改建 基质金属蛋白酶2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非载荷期非埋植型种植体周围骨界面改建中的表达变化
19
作者 袁林 宋晶晶 +3 位作者 杨征毅 王涵 孙晋 曹依娜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4年第2期58-61,65,共5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非载荷期非埋植型种植体周围骨界面改建中的作用。方法:选用健康雄性杂种犬8只,在其下颌植入非埋植型种植体,分不同程期处死动物。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不同时期非埋植型种植体-骨界面转化生长因子-...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非载荷期非埋植型种植体周围骨界面改建中的作用。方法:选用健康雄性杂种犬8只,在其下颌植入非埋植型种植体,分不同程期处死动物。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不同时期非埋植型种植体-骨界面转化生长因子-β1进行动态观察,研究种植体-骨界面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动态变化规律,初探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界面改建过程中的分子机理。结果:免疫组化观察发现,种植体植入后在非受载期,随着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发生改建,种植体-骨界面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1有明显的规律性,代表其染色强度的灰度值从84.87±1.69增加到109.01±3.97。1周时界面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明显增强,2周时达到高峰,1个月时表达逐渐下降,3个月时的表达趋于正常。结论:非埋植型种植体在非受载期,种植体-骨界面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变化有明显的规律性,且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其改建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埋植型 种植体-骨界面 非受载 改建 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
下载PDF
骨活素基因转染的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多孔丝素蛋白支架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
20
作者 王涵 杨征毅 +5 位作者 程峰 潘广嗣 易晓辉 孙晋 曹依娜 袁林 《临床医学进展》 2014年第2期27-33,共7页
目的:用腺病毒表达载体将骨活素基因转染到兔骨髓基质干细(BMSCs),复合多孔丝素蛋白支架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方法:用表达骨活素基因的腺病毒载体转染体外培养的兔BMSC,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染色和蛋白印迹方法检测细胞骨活素的表达,并通... 目的:用腺病毒表达载体将骨活素基因转染到兔骨髓基质干细(BMSCs),复合多孔丝素蛋白支架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方法:用表达骨活素基因的腺病毒载体转染体外培养的兔BMSC,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染色和蛋白印迹方法检测细胞骨活素的表达,并通过流式细胞仪和ALP活性检测分析其对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然后将转染后细胞接种到多孔丝素蛋白支架上,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贴附、生长状况。结果:转染后,骨活素基因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有表达;S期细胞比例和ALP活性明显增高。扫描电镜见转染细胞分布均匀,伸展良好。结论骨活素基因可高效转染兔BMSC,且促进细胞增殖及成骨转化。转染后细胞在多孔丝素蛋白支架上生长良好,骨活素基因治疗的组织工程骨构建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活素 骨髓基质干细胞 基因治疗 组织工程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