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乙型流感病毒流行株中筛选获得鼠肺适应株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子峰 杨春光 +4 位作者 王玉涛 潘思华 江海明 李润峰 关文达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46-449,共4页
目的从乙型流感流行株中筛选获得可在鼠肺中稳定复制的毒株。方法利用免疫抑制剂甘露聚糖分别联合5株乙型流感临床分离株和1株标准株感染BALB/c小鼠,筛选出可稳定在鼠肺中连续感染传代的毒株,并纯化后感染小鼠,检测其致病力与致死率,最... 目的从乙型流感流行株中筛选获得可在鼠肺中稳定复制的毒株。方法利用免疫抑制剂甘露聚糖分别联合5株乙型流感临床分离株和1株标准株感染BALB/c小鼠,筛选出可稳定在鼠肺中连续感染传代的毒株,并纯化后感染小鼠,检测其致病力与致死率,最后对病毒核酸进行测序,分析分子特征。结果从5株临床分离株中筛选到1株乙型流感病毒,可在小鼠中稳定感染并致死,经测序比对发现适应过程中该株病毒血凝素(HA)发生2个突变:N212Y和E361K,神经氨酸酶(NA)发生1个位点突变S339F,其中HA E361K是裂解位点。结论成功从临床乙型流感分离株筛选适应获得一株鼠肺适应株,为进一步开展药物和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流感病毒 小鼠模型 鼠肺适应
下载PDF
头罩无创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奇 单梦田 +6 位作者 兰超 陈荣昌 孟醒 贾新雅 庞晓倩 李中士 谢佳丰 《中国实用医刊》 2019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头罩无创通气(NIV)在急性呼吸衰竭(ARF)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和耐受性情况。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2017年12月至2018年4月收住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5例ARF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头罩无创压力支持模... 目的初步探讨头罩无创通气(NIV)在急性呼吸衰竭(ARF)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和耐受性情况。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2017年12月至2018年4月收住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5例ARF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头罩无创压力支持模式正压通气,通过常规呼吸回路连接头罩与呼吸机。采用自身配对,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交换、氧合指数、呼吸频率及心率等指标,并记录不同观察时点的耐受性评分。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14例ARF患者完整参与研究。与治疗前比较,NIV后4 h和NIV结束时患者氧合指数由(190.8±76.7)mmHg(1 mmHg=0.133 kPa)上升至(227.8±75.2)、(247.4±47.2)mmHg,呼吸频率由(28.7±9.1)次/min下降至(18.7±5.9)、(17.7±5.2)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罩NIV治疗后1 h患者心率由(103.7±23.0)次/min降至(96.0±23.0)次/min(P<0.05)。14例患者中头罩NIV耐受比为13/14,其中完全耐受比为10/14。12例患者NIV后成功脱机改为鼻导管吸氧。结论应用头罩NIV治疗ARF患者可显著改善血气交换,缓解呼吸困难并降低心率,具有良好耐受性及较少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罩 无创通气 急性呼吸衰竭
原文传递
头罩与面罩无创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中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单梦田 兰超 +6 位作者 陈荣昌 孟醒 贾新雅 庞晓倩 李中士 谢佳丰 刘奇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10-1016,共7页
目的探讨头罩无创通气(noninvasive ventilation, NIV)与面罩NIV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耐受性和预后情况。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收住的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 目的探讨头罩无创通气(noninvasive ventilation, NIV)与面罩NIV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耐受性和预后情况。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收住的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随机数字法)对照方法分为头罩NIV组和面罩NIV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均采用无创压力支持模式,通过呼吸回路使头罩或面罩与呼吸机紧密连接。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氧合指数、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等指标并应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法对比分析,记录两组患者各观察点的耐受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气管插管率及病死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头罩组和面罩组NIV 4 h、结束时氧合指数分别从(160.29±50.32)mmHg和(168.63±38.63)mmHg显著升高至(249.29±83.47)mmHg和(225.00±74.96)mmHg、(259.24±87.09)mmHg和(217.69±77.80)mmHg,呼吸频率分别从(27.60±7.64)次/min和(24.68±6.14)次/min明显降低至(17.92±4.55)次/min和(20.36±4.25)次/min、(16.88±3.90)次/min和(19.68±3.34)次/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面罩NIV组相比,头罩NIV组具有较好的耐受性[良好耐受率96%(24/25)比56%(14/25)(P=0.001),完全耐受率80%(20/25)比36%(9/25)(P=0.002)],较少的并发症1/25比10/25(P=0.002)。两组成功脱机后好转转出率达84%和76%(P=0.480)。结论头罩NIV与面罩NIV相比,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改善血气交换、缓解呼吸困难的临床疗效相似,但前者具有更高的耐受率、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对于胸部创伤合并颌面部损伤患者尤为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罩 面罩 无创通气 急性呼吸衰竭 胸部创伤 随机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2008~2014年中国8省市流行的人呼吸道合胞病毒A亚型G蛋白编码基因全长序列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宋金华 王慧玲 +8 位作者 石晶 崔爱利 杨子峰 孙利伟 于德山 张蕾 张红 张燕 许文波 《病毒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21-828,共8页
对2008~2014年收集的中国8省市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HRSV)A亚型87株代表株进行G蛋白编码基因全长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阐明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动态变异特征。根据G蛋白第二高变区的靶基因特征,从2008~201... 对2008~2014年收集的中国8省市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HRSV)A亚型87株代表株进行G蛋白编码基因全长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阐明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动态变异特征。根据G蛋白第二高变区的靶基因特征,从2008~2014年中国8省市流行的A亚型人呼吸道合胞病毒中挑选代表株,并采用RT-PCR方法对G蛋白编码基因进行扩增和序列测定,通过Sequencher 5.0、MEGA5.05等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拼接、比对,分析基因亲缘性和氨基酸变异特点。2008~2014年中国8个代表省市收集的296份HRSVA阳性标本,依据靶基因变异程度及特征共挑选出代表株87株,覆盖2008~2014年流行的各基因型,包括GA5,NA4,NA1,NA3,ON1;对87株代表株进行G蛋白编码基因全长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核苷酸同源性为88.21%~100%,氨基酸同源性为82.09%~100%,与原型株long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9.22%~91.07%和82.77%~86.82%;变异主要集中在第二高变区,其次在胞浆区和第一高变区。根据G蛋白全长核苷酸序列构建亲缘关系进化树,87株代表株可以分为5个分支,与国际上通用的依据G蛋白第二高变区为靶基因进行的基因分型及进化树分支结果一致。本研究系统分析了2008~2014年中国8省市人呼吸道合胞病毒A亚型G蛋白编码基因的基因特征及氨基酸变异情况,为中国人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病原学研究,预防和控制提供了重要的病毒学基础研究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 G蛋白 基因特征 氨基酸 变异
原文传递
2008~2014年中国6省市流行的人呼吸道合胞病毒B亚型G蛋白编码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宋金华 王慧玲 +8 位作者 石晶 崔爱利 杜佳 杨子峰 孙利伟 张蕾 张红 张燕 许文波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1-219,共9页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HRSV)是引起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HRSV粘附蛋白(Attachment glycoprotein,G)是病毒膜表面糖蛋白,介导保护性免疫,是抗HRSV抗体和疫苗等的研究热点之一。为研究2008...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HRSV)是引起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HRSV粘附蛋白(Attachment glycoprotein,G)是病毒膜表面糖蛋白,介导保护性免疫,是抗HRSV抗体和疫苗等的研究热点之一。为研究2008~2014年中国HRSV B亚型G蛋白编码基因的基因特征,于2008~2014年收集的363份HRSV阳性临床标本或病毒株中挑选89份代表株进行G蛋白编码基因全长核苷酸序列的扩增和测序,使用Sequencher 5.0进行序列的编辑,使用MEGA 5.0进行序列比对和亲缘关系进化树构建以及氨基酸变异分析。89份代表株分别挑选自中国北京、吉林、广东、河北、湖南、陕西6省市发热呼吸道感染患者鼻咽拭子或病毒分离株,基因型包括BA9、BA10、BAc、BA、CB1及SAB4,覆盖我国近年流行的优势基因型。亲缘关系分析显示,89株代表株可以分为6个分支,同一基因型G蛋白编码基因核苷酸序列荟聚为一个分支;89份代表株之间的核苷酸(氨基酸)遗传距离为0.03(0.04),与原型株CH-18537株的核苷酸(氨基酸)遗传距离为0.08~0.10(0.14~0.18),其中B5分支与原型株的核苷酸(氨基酸)遗传距离最远为0.10(0.18);氨基酸变异主要在第二高变区,其次为第一高变区。在中心保守区(aa164~176)以及CX3C模序区,89条HRSV B亚型G蛋白编码基因氨基酸序列与原型株CH-18537株一致。本研究表明2008~2014年中国HRSV B亚型G蛋白编码基因变异较多,但在中心保守区和CX3C模序区保守,本研究为我国HRSV的病毒学研究提供了基础科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B亚型(HRSV B) G蛋白 氨基酸 变异
原文传递
犬功能残气量与理想体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奇 陈荣昌 +5 位作者 李雯 曾庆思 王欢 贾留群 郑惠 程哲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87-993,共7页
目的 探讨健康犬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犬模型功能残气量(FRC)与理想体质量的关系,为研究个体化的肺保护性通气方案奠定基础.方法 选取24只比格犬为研究对象,静脉注射0.18 mL/kg体质量的油酸,以动脉血气中氧分压与吸氧体积分... 目的 探讨健康犬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犬模型功能残气量(FRC)与理想体质量的关系,为研究个体化的肺保护性通气方案奠定基础.方法 选取24只比格犬为研究对象,静脉注射0.18 mL/kg体质量的油酸,以动脉血气中氧分压与吸氧体积分数的比值(PaO2/FiO2)在100~200 mmHg之间作为中度ARDS模型的标准.造模前后行胸部CT测FRC,并检测动脉血气、血管外肺水指数、呼吸力学等相关参数,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造模前后肺功能残气量与理想体质量(以身长为指标)、月龄及实际体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造模后PaO2/FiO2从(472.4±58.9) mmHg降至(166.2±19.1) mmHg (P<0.01),血管外肺水指数由(11.0±1.9) mL/kg升至(25.7±7.9) mL/kg (P<0.01),静态呼吸系统顺应性由(30.5±4.1)L/cmH2O降至(21.2±4.9) L/cmH2O (P<0.01),静态肺顺应性由(48.7±9.3)L/cmH2O降至(29.7±7.2)L/cmH2O (P <0.01),犬FRC自(414±84) mL下降至(214±70) mL (P<0.01).对于健康犬,FRC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FRC (mL) =21.86×月龄+20.55×身长(cm)-1337.98(P<0.05),而ARDS肺FRC与理想体质量、月龄及实际体质量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无效(P =0.305).结论 在健康犬,FRC与理想体质量之间成比例关系,但对于犬ARDS模型,FRC与理想体质量、年龄及实际体质量之间均不存在比例关系.在肺保护性通气选择潮气量时,应更多地关注ARDS患者实际的FRC而不仅仅是患者理想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残气量 理想体质量 肺应力 肺应变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潮气量
原文传递
无创正压通气回路中测压管内冷凝液对志愿者人机同步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胡杰英 郑则广 +6 位作者 陆浩南 刘妮 伍伟良 李有霞 熊鹰 王欣妮 陈荣昌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04-708,共5页
目的 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回路测压管内冷凝液对人机同步的影响.方法 在11名健康人无创正压通气期间,向通气回路测压管中段内逐渐注入不同容量的生理盐水直至实验者不能触发呼吸机送气或注水总量达到1.5 ml,观察面罩内压力(Pmask)、测压管... 目的 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回路测压管内冷凝液对人机同步的影响.方法 在11名健康人无创正压通气期间,向通气回路测压管中段内逐渐注入不同容量的生理盐水直至实验者不能触发呼吸机送气或注水总量达到1.5 ml,观察面罩内压力(Pmask)、测压管近面罩端压力(Ppro)、测压管近呼吸机端压力(Pdis)和呼吸流量(Flow)的动态变化.结果 (1)经Pmask测得的触发时间、触发压力和触发做功分别从注水前0.09(0.07~0.11)s、0.26(0.15 ~0.33) cmH2O和0.02(0.01~0.03)cmH2O·s增加到最大时的0.31 (0.22 ~0.39)s、2.29(1.76 ~ 3.09) cmH2O和0.55(0.41~0.68)cmH2O·s;无效触发从0次/min最多增多到9次/min;误触发从0次/min最多增多到33次/min.(2)注水后经Pmask和Ppro测得的平台压高于预设值,分别从注水前(9.74 ±0.34)和(9.80±0.31)cmH2O增高到最大时(15.79±3.10)和(15.44±3.47) cmH2O,经Pdis测得的平台压注水前为(9.85±0.29)cmH2O,注水后最高为(12.58-±2.64) cmH2O.(3)注水后经Pmask和Ppro测得的基线压分别从(3.67±0.36)和(3.71 ±0.32) cmH2O增高到最大时(8.40±3.22)和(8.13±3.55)cmH2O,经Pdis测得的基线压从(3.77 ±0.32) cmH2O增高至(5.36±1.25)cmH2O.(4)注水后送气压力波动明显,经Pmask测得的平台压波动幅度从注水前0.60(0.48~0.71)cmH2O增大到最大时7.94(7.11~ 8.63)cmH2O,单个呼吸周期平台压波动频率从0次增加到最多时7次.(5)注水后,吸气触发呼吸机送气后,Pdis到达平台压的时间较Pmask、Ppro延迟,延迟最长为0.11(0.08~0.12)s.结论 无创通气期间,测压管内冷凝水会影响人机同步,应避免测压管内出现冷凝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 人工 通气机 机械 人机同步
原文传递
雾化吸入干扰素治疗肺腺癌致机化性肺炎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8
作者 段林立 周滢 +1 位作者 张挪富 刘春丽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83-587,共5页
目的分析雾化吸入重组高效复合干扰素(rSIFN-co)所致机化性肺炎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及治疗。方法介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例雾化吸入rSIFN-co治疗肺腺癌所致的机化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检查结果,并进... 目的分析雾化吸入重组高效复合干扰素(rSIFN-co)所致机化性肺炎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及治疗。方法介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例雾化吸入rSIFN-co治疗肺腺癌所致的机化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检查结果,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男性,48岁。因肺腺癌使用rSIFN-co治疗2周后出现咳嗽、发热、气促、体重减轻;胸部高分辨率CT提示两肺多发感染性病变;抗感染治疗无效。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显示机化性肺炎。停用rSIFN-co,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后续以甲基泼尼松龙口服维持治疗后,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明显改善。随访8个月,患者病情相对稳定。检索国内外文献,尚未见雾化吸入rSIFN-co治疗肺腺癌引起机化性肺炎的相关报道。结论雾化吸入rSIFN-co治疗肺腺癌可能会诱发急性机化性肺炎,临床医师应提高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吸入干扰素 药源性肺损伤 肺腺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