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羟氯喹联合半量激素与足量激素治疗IgA肾病的比较
1
作者 谭嘉臻 廖纯兴 +1 位作者 向冬梅 薛志强 《广州医药》 2023年第10期39-45,共7页
目的对比羟氯喹联合半量激素与足量糖皮质激素(激素)治疗IgA肾病在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方面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筛选2020年6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基线尿蛋白排泄量>1 g/d、基线估算肾小球滤过率>15 mL/min的IgA... 目的对比羟氯喹联合半量激素与足量糖皮质激素(激素)治疗IgA肾病在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方面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筛选2020年6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基线尿蛋白排泄量>1 g/d、基线估算肾小球滤过率>15 mL/min的IgA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羟氯喹+半量激素(Q+G)组及足量激素(G)组。Q+G组予羟氯喹及泼尼松0.5 mg/(kg·d),G组予泼尼松1 mg/(kg·d),比较2组在治疗2、4、6个月后24 h尿蛋白定量的改变值;比较2组6个月内24 h尿蛋白较基线下降>30%的比例、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至1 g以下的比例、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下降>30%的比例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纳入Q+G组49例,G组46例。2组在治疗2、4、6个月后的24 h尿蛋白定量改变值、6个月内24 h尿蛋白较基线下降>30%的比例、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至1 g以下的比例、6个月内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下降>30%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Q+G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G组(P<0.05)。结论与足量激素治疗相比,羟氯喹联合半量激素治疗尿蛋白持续>1 g/d的IgA肾病患者在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中的效果相近,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氯喹 糖皮质激素 IGA肾病 24 h尿蛋白定量 肾功能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应用环磷酰胺冲击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8
2
作者 罗成建 冯玉婵 《黑龙江医药》 CAS 2017年第1期83-85,共3页
目的:分析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应用环磷酰胺冲击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4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将患者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醋酸泼尼松进行治... 目的:分析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应用环磷酰胺冲击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4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将患者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醋酸泼尼松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环磷酰胺冲击联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8.09%)明显高于对照组(64.29%);观察组的尿蛋白定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但血浆清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出现的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14%)、复发率(4.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3.81%)、复发率(26.19%),统计学上具有意义<0.05)。结论: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应用环磷酰胺冲击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尿蛋白、血浆清蛋白明显改善,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酰胺 糖皮质激素 特发性 膜性肾病
下载PDF
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肾组织M型磷脂酶A2受体1抗原与临床的相关性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友河 薛志强 +3 位作者 彭翔 艾华 何清桃 李小芽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7年第4期34-36,共3页
目的检测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肾组织M型磷脂酶A2受体1(PLA2R1)抗原,并判断该抗原与膜性肾病的临床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5月我院经肾活检证实的IMN 63例,排除继发性膜性肾病。使用新鲜冰冻组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 目的检测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肾组织M型磷脂酶A2受体1(PLA2R1)抗原,并判断该抗原与膜性肾病的临床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5月我院经肾活检证实的IMN 63例,排除继发性膜性肾病。使用新鲜冰冻组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IMN肾组织PLA2R1抗原。结果在63例IMN中,48例肾组织发现PLA2R1抗原沉积,阳性率为76.19%。PLA2R1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呈细颗粒状沉积。肾组织PLA2R1抗原阳性者与阴性者对比有较高的血肌酐、较高的24h尿蛋白,较低的血清白蛋白(P<0.05)。结论特发性膜性肾病肾组织PLA2R1抗原阳性率较高。对于该抗原阴性患者应积极寻找是否存在继发因素,以排除继发性膜性肾病。该抗原与临床严重性有关,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及加强对该抗原阳性病例的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M型磷脂酶A2受体1 间接免疫荧光法
下载PDF
上肢移植物动静脉内瘘术后初级通畅时间及短期通畅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薛志强 谭嘉臻 +1 位作者 孔媛媛 向冬梅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3年第8期621-627,共7页
目的探讨影响上肢移植物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AVG)术后初级通畅时间及短期通畅率的可能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在广州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肾内科建立上肢AVG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影响上肢移植物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AVG)术后初级通畅时间及短期通畅率的可能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在广州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肾内科建立上肢AVG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数据,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Cox风险回归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探寻影响AVG术后初期通畅时间及术后1年初级通畅率的可能因素。结果共纳入163例符合筛选要求的患者,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AVG术后3、6、12个月的初级通畅率分别为93.9%、90.2%、81.6%。以肱动脉及贵要静脉为吻合血管建立AVG与以肱动脉及肘正中静脉为吻合血管建立AVG相比,其发生功能障碍的风险更高(Log-rank检验χ^(2)=8.302,P=0.004);有同侧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闭塞史的患者发生AVG功能障碍的风险高于无AVF闭塞史的患者(Log-rank检验χ^(2)=6.387,P=0.011);维持性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发生AVG功能障碍的风险低于未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Log-rank检验χ^(2)=4.952,P=0.026)。单因素Cox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小板比积(HR=0.022,95%CI 0.000~1.298,P=0.066)、C反应蛋白(HR=1.010,95%CI 1.003~1.017,P=0.004)是影响AVG初级通畅时间的可能因素。多因素Cox风险回归模型显示同侧AVF闭塞史(HR=1.913,95%CI 1.071~3.419,P=0.028)、C反应蛋白(HR=1.008,95%CI 1.002~1.015,P=0.012)是影响AVG初级通畅时间的独立风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肱动脉内径(OR=3.721,95%CI 1.552~8.922,P=0.003)、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OR=7.438,95%CI 1.367~40.470,P<0.020)、有同侧AVF闭塞史(OR=0.061,95%CI 0.015~0.246,P<0.001)、以肱动脉-贵要静脉为吻合血管(OR=0.205,95%CI 0.060~0.696,P=0.011)、C反应蛋白水平(OR=0.970,95%CI 0.949~0.990,P=0.004)是影响AVG术后1年初级通畅率的独立因素。结论同侧AVF闭塞史是AVG术后初级通畅时间及短期通畅率的独立风险因素,较高的C反应蛋白水平是AVG术后短期内通畅的不利因素,AVG术后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短期内可能有利于AVG保持通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物 动静脉内瘘 通畅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9
5
作者 罗成建 冯玉婵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25期72-74,99,共4页
目的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7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伴钙磷代谢紊乱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39例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试... 目的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7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伴钙磷代谢紊乱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39例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试验组39例进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磷、血钙、钙磷乘积、血肌酐(SCr)、尿素氮、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骨钙素(BGP)含量。结果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血磷离子浓度为(1.97±0.35)mmol/L、钙磷乘积为(54.51±10.01)mmol2/L2、SCr为(719.27±15.21)μmol/L、尿素氮为(17.28±2.17)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1±1.34)mmol/L、(62.21±10.46)mmol2/L2、(826.28±80.64)μmol/L、(18.39±1.17)g/L,而钙离子含量为(2.58±1.00)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1±0.19)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患者BGP含量为(251.67±35.14)μg/L、i PTH为(978.73±200.33)m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9.57±25.46)μg/L、(1100.01±190.17)m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伴钙磷代谢紊乱,患者体内钙离子、磷离子、钙磷乘积、SCr、尿素氮、BGP、i PTH等实验室指标含量均有明显改善,短期临床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维持性血液透析 钙磷代谢紊乱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友河 彭翔 +1 位作者 薛志强 曾石养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7期905-907,共3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与心脏结构、功能及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8月期间佛冈县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治疗的70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QTd将患者分为QTd<63 ms组(n=35)和QTd≥63 ms组(n=35...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与心脏结构、功能及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8月期间佛冈县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治疗的70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QTd将患者分为QTd<63 ms组(n=35)和QTd≥63 ms组(n=35)。比较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舒张早期及晚期最大血流速度的比值(E/A)。对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QTd≥63 ms组患者的LVMI、LVEDD分别为(155.2±27.4)g/m^2、(53.3±5.5)mm,明显高于QTd<63 ms组的(132.6±25.2)g/m^2、(47.9±6.1)mm,LVEF、E/A分别为(51.3±6.2)%、(1.08±0.21),明显低于QTd<63 ms组的(56.8±5.7)%、(1.24±0.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的12个月内,QTd≥63 ms组患者的住院率为37.14%,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8.57%,明显高于QTd<63 ms组的14.29%和8.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Td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MHD患者心脏结构、功能的变化,对左心室肥厚和功能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其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QT间期离散度 心血管事件 心脏超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