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丙型肝炎中程序性死亡分子-1及其配体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新华 张春兰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3824-3827,共4页
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 1,PD-1)及其配体PD-L1、PD-L2属于B7/CD28家族分子,在调节T细胞活化及耐受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近些年,许多学者认为丙型肝炎病毒(HCV)慢性感染可能与抗病毒的CD8^+T细胞耗竭有关,其机制通过上调P... 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 1,PD-1)及其配体PD-L1、PD-L2属于B7/CD28家族分子,在调节T细胞活化及耐受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近些年,许多学者认为丙型肝炎病毒(HCV)慢性感染可能与抗病毒的CD8^+T细胞耗竭有关,其机制通过上调PD-1负性调节通路,在体外阻断PD-1可恢复CD8^+T细胞的免疫效应功能.本文就慢性丙型肝炎中PD-1及其配体信号通路的研究近况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程序性死亡 信号通路 配体 分子 CD8^+T细胞 B7 CD28 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抗结核药致肝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建 张春兰 +4 位作者 刘新华 雷燕 朱莹 张健珍 肖光明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496-501,共6页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致肝衰竭发生及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服用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损伤的3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潜伏期、抗结核方案、慢性HBV携带、HBV DNA、丙型肝...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致肝衰竭发生及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服用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损伤的3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潜伏期、抗结核方案、慢性HBV携带、HBV DNA、丙型肝炎、戊型肝炎、肝硬化、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饮酒史、人工肝治疗、药物性肝损伤分型等因素对抗结核药致肝衰竭的发生及预后的影响.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964,95%CI:1.112-3.468)、慢性HBV携带(OR=1.922,95%CI:1.068-3.457)、戊型肝炎(OR=2.481,95%CI:1.198-5.139)、肝硬化(OR=9.327,95%CI:4.248-20.481)是服用抗结核药物导致肝衰竭发生的危险因素(均P〈0.05);年龄(OR=4.329,95%CI:1.636-11.456)、慢性HBV携带(OR=4.329,95%CI:1.636-11.456)是药物性肝衰竭预后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年龄≥45岁、有慢性HBV携带、有戊型肝炎及存在肝硬化的患者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生药物性肝损伤后更容易进展为肝衰竭,且年龄≥45岁及慢性HBV携带者肝衰竭的预后可能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 药物性肝损伤 肝功能衰竭 危险因素 预后 LOGISTIC回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