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地区2011—2013年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谢嘉慧 华亮 +6 位作者 钟家禹 张莹莹 陈翊 刘晓敏 连广琬 周珍文 朱冰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70-275,共6页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2011—2013年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流行情况。方法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本院收治的27116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咽拭子标本进行RSV检测。随机取30例RSV阳性标本,扩增其G基因并测序。从30例阳性标本...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2011—2013年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流行情况。方法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本院收治的27116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咽拭子标本进行RSV检测。随机取30例RSV阳性标本,扩增其G基因并测序。从30例阳性标本中随机取3例,扩增RSV全基因组并测序。结果27116例标本中共检出RSV阳性4421例,阳性率为16.30%(4421127116)。30株测序标本中,21株属于NA1型,2株属于ON1型,7株属于BA9型。27株G基因的GenBank登陆号是KM586819~KM586845。3株全基因组的GenBank登陆号是KM517572、KM578843、KM517573。结论RSV是引起2011—2013年广州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NA1型和BA9型分别是RSVA、B亚型的优势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G蛋白 基因组 序列分析 儿童
原文传递
人腺病毒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郑锐林 吴乾龙 +6 位作者 陈丹阳 苏静瑶 宁志辉 刘霞 赵明奇 李英华 朱冰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12-620,共9页
腺病毒(AdV)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全球各国家或地区均有AdV感染出现。科学家于1953年初分离出AdV至今,已发现100多种血清型,可分成哺乳动物AdV和禽类AdV两属。依据AdV抗血清中和的能力,可将人腺病毒(HAdV)分成71种不同的血清型;结合生物学... 腺病毒(AdV)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全球各国家或地区均有AdV感染出现。科学家于1953年初分离出AdV至今,已发现100多种血清型,可分成哺乳动物AdV和禽类AdV两属。依据AdV抗血清中和的能力,可将人腺病毒(HAdV)分成71种不同的血清型;结合生物学和免疫学特性又将其划分为A~G 7个亚群。AdV可感染上呼吸道、肺、结膜、泌尿道和胃肠道,引起相应部位的炎症,少数则表现为肝炎、胰腺炎、肾炎、出血性结肠炎、出血性膀胱炎、脑膜脑炎,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常可引起严重甚至致死性感染,因此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本文以HAdV对机体的致病展开综述,讨论了AdV对人体致病的多种作用机制,并提出对HAdV未来致病机制与免疫逃逸研究的展望,并根据其新兴研究提出对新型抗HAdV药物开发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腺病毒 腺病毒 致病机制 综述
下载PDF
流感病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陈丹阳 郑思钰 +3 位作者 郑锐林 苏静瑶 朱冰 李英华 《检验医学》 CAS 2023年第7期696-703,共8页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所致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具有强致病性和高病死率。近年来,针对流感病毒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流感病毒的药物和疫苗研发仍存在不足。目前,对于流感病毒的发展趋势和病毒变异...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所致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具有强致病性和高病死率。近年来,针对流感病毒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流感病毒的药物和疫苗研发仍存在不足。目前,对于流感病毒的发展趋势和病毒变异情况尚无法预测,仍需广大科研工作者对流感病毒的病原学和致病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文章就流感病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致病机制、流感相关性肺炎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药物研发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流行病学 宿主免疫反应 细胞凋亡 流感相关性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清道夫受体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初步鉴定
4
作者 许甜甜 朱冰 +2 位作者 王长兵 钟家禹 林正方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1523-1525,共3页
目的表达清道夫受体B2蛋白(SCARB2),初步鉴定表达产物。方法培养RD细胞,提取其mRNA经逆转录PCR(RT-PCR)方法扩增出scarb2基因片段,构建表达载体pET28a(+)/SCARB2,在原核表达系统(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SCARB2蛋白,并用His单抗对表达蛋白... 目的表达清道夫受体B2蛋白(SCARB2),初步鉴定表达产物。方法培养RD细胞,提取其mRNA经逆转录PCR(RT-PCR)方法扩增出scarb2基因片段,构建表达载体pET28a(+)/SCARB2,在原核表达系统(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SCARB2蛋白,并用His单抗对表达蛋白进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构建的重组质粒pET28a(+)/SCARB2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重组蛋白SCARB2高效表达并纯化成功,经His单抗初步验证有目的蛋白表达。结论表达并初步鉴定了SCARB2蛋白,为肠道病毒71型(EV71)与清道夫受体蛋白的作用机制及清道夫受体的单克隆制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 清道夫受体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下载PDF
马尾藻岩藻聚糖硫酸酯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研究
5
作者 刘诗颖 何坤燕 +6 位作者 李英华 朱冰 谌素华 秦小明 钟赛意 高加龙 陈建平 《农产品加工》 2021年第5期22-25,共4页
采用MTT方法考查不同浓度的马尾藻岩藻聚糖硫酸脂对HepG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进一步运用流式细胞仪和检测ROS含量探讨马尾藻岩藻聚糖硫酸酯抑制HepG2细胞增殖的机理。结果表明,在0.5~8.0 mg/mL内,HepG2细胞的存活率随着马尾藻岩藻聚糖硫... 采用MTT方法考查不同浓度的马尾藻岩藻聚糖硫酸脂对HepG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进一步运用流式细胞仪和检测ROS含量探讨马尾藻岩藻聚糖硫酸酯抑制HepG2细胞增殖的机理。结果表明,在0.5~8.0 mg/mL内,HepG2细胞的存活率随着马尾藻岩藻聚糖硫酸脂浓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研究发现,随着马尾藻岩藻聚糖硫酸脂浓度的增加,细胞内SubG1和G0/G1的细胞数量升高。而且,通过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发现随着马尾藻岩藻聚糖硫酸脂浓度的增加,细胞内ROS含量显著升高。马尾藻岩藻聚糖硫酸脂抑制HepG2细胞增殖是通过诱导细胞内ROS的过量产生导致细胞发生凋亡和G0/G1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藻岩藻聚糖硫酸脂 HEPG2细胞 抑制细胞增殖
下载PDF
胆道闭锁婴儿嗜肝病毒和非嗜肝病毒感染情况 被引量:3
6
作者 黄莲芬 刘海英 +3 位作者 陈翊 黄钰君 庞舒尹 林涛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24-527,共4页
目的探讨胆道闭锁(BA)婴儿嗜肝病毒和非嗜肝病毒感染情况,分析各种病毒感染与BA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184例BA婴儿的病历资料和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3类嗜肝病毒即甲肝... 目的探讨胆道闭锁(BA)婴儿嗜肝病毒和非嗜肝病毒感染情况,分析各种病毒感染与BA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184例BA婴儿的病历资料和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3类嗜肝病毒即甲肝病毒(HAV)、乙肝病毒(HBV)、戊肝病毒(HEV)和5类非嗜肝病毒即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EBV)、单纯疱疹病毒(HSV)、肠道病毒(EV)、柯萨奇病毒(Cox)感染情况;选用同期门诊和住院非BA的无免疫缺陷患儿结果作对照。结果BA患儿3种嗜肝病毒(HAV、HBV、HEV)和5种非嗜肝病毒(CMV、EBV、HSV、EV、Cox)中,以CMV检出率最高(40.21%,39/97例),HBV、HEV、EBV、HSV、EV、Cox检出率均较低,9例存在病毒混合感染;BA患儿检出的主要感染病原体CMV IgM阳性率[34.94%(29/83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15.69%(8/5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6,P〈0.05);CMV DNA定量检出率[28.57%(20/70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3.70%(1/2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0,P〈0.05);≤60 d组与〉60 d组BA患儿CMV DNA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45%(15/33例)比25.48%(5/37例),χ2=8.72,P〈0.01],但CMV IgM阳性率在≤60 d组、60~90 d组及≥90 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7.22%(17/36例)比20.00%(6/30例)比35.29%(6/17例),χ2=5.62,P〉0.05];CMV DNA检出组与未检出组BA患儿检测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MV DNA和CMV IgM 2种方法检测一致性较差(Kappa值〈0.4)。结论BA患儿CMV感染率高,≤60 d的小婴儿CMV DNA检出率最高,各年龄段患儿CMV IgM阳性率无明显差异,不支持CMV是BA的继发感染,CMV可能参与BA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闭锁 嗜肝病毒 非嗜肝病毒 巨细胞病毒
原文传递
海蒿子多糖抗宫颈癌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肖玉梅 陈丹阳 +4 位作者 郑锐林 苏静瑶 朱冰 李英华 龚桂芳 《药物生物技术》 CAS 2022年第5期542-546,共5页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其主要的致病因素。来源于海洋生物的多糖,具有结构新颖、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等优点,且显示出较好的增强免疫、细胞诱导分化、抗病毒、抗肿瘤生物活性,是潜在的抗HPV和抗...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其主要的致病因素。来源于海洋生物的多糖,具有结构新颖、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等优点,且显示出较好的增强免疫、细胞诱导分化、抗病毒、抗肿瘤生物活性,是潜在的抗HPV和抗宫颈癌药物,近年来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其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机理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同时产生对肿瘤细胞直接细胞毒作用、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周期有关。文章以海藻中的海藻子为例,详细讨论海蒿子多糖抗宫颈癌的分子机制,并提出海蒿子多糖在治疗宫颈癌未来研究开发和临床应用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蒿子 多糖 宫颈癌 天然产物 分子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