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SGRQ-C问卷评价广州2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门诊患者生活质量 被引量:14
1
作者 江梅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08-811,814,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SGRQ问卷COPD专用改良版(SGRQ-C)来评价广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价值,为COPD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全球倡议(GOLD)的诊断标准的COPD患者,进行肺功能测定,同时采用SGRQ-C自... 目的探讨应用SGRQ问卷COPD专用改良版(SGRQ-C)来评价广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价值,为COPD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全球倡议(GOLD)的诊断标准的COPD患者,进行肺功能测定,同时采用SGRQ-C自我评定。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到278例门诊COPD患者,男245例,女33例,年龄(x珋±s)67.6±8.0岁。COPD患者生存质量普遍较低(SGRQ-C总分(x珋±s)为62.92±16.9分)。不同BMI、不同状态(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以及不同GOLD分级SGRQ-C三个部分评分和总分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SGRQ-C各部分评分和总分与FEV1占预测值%均呈负相关(-0.705≤r≤-0.543,P<0.01),且明显好过与FEV1/FVC的相关性。SGRQ-C各部分评分和总分均与呼吸困难评分(MMRC)均呈正相关(0.505≤r s≤0.835,P<0.01)。多因素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SGRQ-C评分因素主要有FEV1占预测值百分比、呼吸困难评分(MMRC)和目前是否处于急性加重期。结论 SGRQ-C可以准确地、灵敏地评价COPD患者病情变化,这为临床医师及时准确判断COPD的病情及发展变化提供了一个便捷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SGRQ—C问卷 生活质量
下载PDF
BiPAP无创呼吸机联合尼可刹米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重度高碳酸血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0
2
作者 苏宏 梁晓海 +2 位作者 刘慧 陈俊榕 李时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3期121-124,共4页
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无创呼吸机联合尼可刹米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重度高碳酸血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以2010年1月-2013年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芳村分院呼吸内科... 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无创呼吸机联合尼可刹米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重度高碳酸血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以2010年1月-2013年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芳村分院呼吸内科收治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重度高碳酸血症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每组23例,其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BiPAP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呼吸兴奋剂尼可刹米注射液治疗,分别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24、48 h动脉血气分析参数[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酸碱度(pH值)]的变化情况,以及临床治疗结果 (包括住院天数、气管插管率、病死率和呼吸频率),计算其总有效率。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处理分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时间点PaCO2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率及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日亦显著少于对照组,呼吸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BiPAP无创呼吸机联合尼可刹米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重度高碳酸症患者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能明显减少有创机械通气的机会,降低气管插管率,不失为一种好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重度高碳酸血症 尼可刹米 双水平气道正压
下载PDF
噻托溴铵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性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发挥抗炎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徐慧 曹伟涛 +5 位作者 白鸽 罗承娜 刘俊 赵子文 刘朝晖 赵祝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38-845,共8页
目的:建立小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探讨噻托溴铵(TIO)是否能够通过调控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活性发挥肺保护作用。方法:全身暴露香烟烟雾法构建COPD小鼠模型,部分采用TIO进行干预,分析小鼠的一般... 目的:建立小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探讨噻托溴铵(TIO)是否能够通过调控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活性发挥肺保护作用。方法:全身暴露香烟烟雾法构建COPD小鼠模型,部分采用TIO进行干预,分析小鼠的一般情况、肺功能指标、病理改变和肺部炎症细胞数量的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上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18的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肺组织NLRP3及caspase-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OPD组小鼠体重、第100毫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00)、FEV100/用力肺活量(FVC)和动态肺顺应性(Cdyn)均明显下降(P<0.05),气道阻力(RI)明显升高(P<0.05),FVC水平无显著差异,肺组织平均肺泡间隔、BALF中炎症细胞、IL-1β和IL-18水平和肺组织中NLRP3及caspase-1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与COPD组比较,COPD+TIO组小鼠体重、FVC和Cdyn水平无显著差异,FEV100和FEV100/FVC明显升高(P<0.05),RI明显下降(P<0.05),肺组织平均肺泡间隔,BALF中炎症细胞、IL-1β和IL-18水平,以及肺组织中NLRP3和caspase-1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TIO可以减轻COPD模型小鼠肺部炎症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噻托溴铵 NLRP3炎症小体
下载PDF
变应性疾病患儿食物过敏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黄惠敏 潘敏欢 +3 位作者 霍毅婷 石斐 梁楚琴 孙宝清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686-691,共6页
目的:了解变应性疾病患儿食物过敏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怀疑食物过敏的变应性疾病患儿401例,通过问卷调查,结合食物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检测结果,分析常见食物中蛋清、牛奶、虾、蟹、大豆和花生sIgE的阳性率,患儿食物... 目的:了解变应性疾病患儿食物过敏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怀疑食物过敏的变应性疾病患儿401例,通过问卷调查,结合食物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检测结果,分析常见食物中蛋清、牛奶、虾、蟹、大豆和花生sIgE的阳性率,患儿食物过敏特征和报告率,食物sIgE阳性率与自述食物过敏报告率及家族过敏史的关系。结果:患儿自述食物过敏报告率为34.4%,诱发过敏反应的食物主要为牛奶(14.7%)、鸡蛋(12.5%)和虾(7.0%);进食过敏食物后的症状以皮肤症状为主(41.3%);食物sIgE阳性率与自述食物过敏报告率相比,牛奶、蛋清和花生sIgE阳性率高于自述食物过敏的报告率(P〈0.01),而虾、蟹和大豆sIgE阳性率与自述食物过敏的报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sIgE级别组中,虾和蟹sIgE低级别组和高级别组自述食物过敏报告率高于阴性组(P〈0.05),但蛋清、牛奶、花生和大豆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0.6%食物过敏患儿有家族过敏史,有家族过敏史患儿中以男孩患过敏性疾病几率较女孩高(P〈0.01);父母双方过敏家庭的患儿蛋清sIgE阳性率、仅父亲过敏家庭的患儿牛奶sIgE阳性率均高于无家族过敏史患儿(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均过敏的患儿自述食物过敏发生率高于非父母均过敏患儿(OR=1.91,95%CI:1.07~3.42);春夏出生患儿自述食物过敏报告率低于秋冬出生患儿(OR=0.644,95%CI:0.42~0.99)。结论:有家族过敏史的婴幼儿是食物过敏高风险人群,这些家长应加强食物过敏的防范意识,尽早发现和干预,阻断或减缓变应性疾病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过敏 变性反应性疾病 免疫球蛋白E 问卷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不同方法检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咽拭子与鼻拭子标本诊断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评价 被引量:6
5
作者 秦笙 刘文宽 +3 位作者 原铁 李际强 陈茶 陈德晖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21期118-120,133,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检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咽拭子与鼻拭子标本的检测结果。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2年2月本院临床诊断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315名患儿的咽拭子和鼻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qPCR法和传统病毒培养鉴定两种方法同时检测病毒...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检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咽拭子与鼻拭子标本的检测结果。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2年2月本院临床诊断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315名患儿的咽拭子和鼻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qPCR法和传统病毒培养鉴定两种方法同时检测病毒核酸或抗原,比较其结果。结果病毒培养鉴定方法中的鼻拭子和咽拭子阳性率分别为12.1%、6.7%,鼻拭子阳性率高于咽拭子(P〈0.01)。qPCR检测中的鼻拭子阳性率分别为17.1%和6.9%,鼻拭子阳性率高于咽拭子(P〈0.01)。鼻拭子和咽拭子标本分别用两种检测方法进行比较,qPCR的阳性率均高于病毒培养鉴定方法(P〈0.01)。以咽拭子培养与鉴定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结果为标准,鼻拭子培养与鉴定、鼻拭子qPCR检测、咽拭子qPCR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57%、91%、24%;特异性分别为91%、88%、94%。结论鼻拭子标本检测RSV的敏感度高于相应的口咽拭子,且qPCR方法检测RSV的敏感度高于传统病毒培养鉴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病毒培养与鉴定 鼻咽拭子
下载PDF
PBL教学法在呼吸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及体会 被引量:16
6
作者 彭公永 周玉民 《吉林医学》 CAS 2015年第1期200-200,F0003,共2页
PBL教学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式,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方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科常见病、多发病。本文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例论述了PBL教学法运用于呼吸科临床见习的实施方案及效果反馈,分析了PBL教学运用于... PBL教学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式,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方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科常见病、多发病。本文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例论述了PBL教学法运用于呼吸科临床见习的实施方案及效果反馈,分析了PBL教学运用于呼吸科临床见习的优越性及局限性,以期为在呼吸科临床见习中全面推行PBL教学和提高临床教学效果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教学法 呼吸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教学
下载PDF
HEp-2-NS1改良细胞分离6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敏感性分析
7
作者 秦笙 王玉涛 +5 位作者 孟少伟 许振杰 关文达 陈茶 杨子峰 江海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1期29-32,49,共5页
目的评价HEp-2-NS1改良细胞分离培养6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效果。方法以HEp-2细胞为对照,HEp-2-NS1改良细胞分别接种6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包括甲型流感病毒(IFA),乙型流感病毒(IFB),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副流感病毒1、3型(PIV1/... 目的评价HEp-2-NS1改良细胞分离培养6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效果。方法以HEp-2细胞为对照,HEp-2-NS1改良细胞分别接种6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包括甲型流感病毒(IFA),乙型流感病毒(IFB),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副流感病毒1、3型(PIV1/3),通过血凝试验、细胞病变法分别进行病毒滴度检测和观察细胞病变(CPE);使用533份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的患儿咽拭子,对HEp-2-NS1细胞分离RSV的阳性率和出现CPE时间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1病毒滴度:血凝试验结果显示HEp-2和HEp-2-NS1两种细胞中IFA、IFB滴度均为1∶8,PIV1、PIV3滴度均为1∶4;CPE结果显示,RSV在HEp-2和HEp-2-NS1培养2 d后病毒滴度分别为(2.67±0.16)和(3.67±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V在两种细胞中培养3 d后病毒滴度分别为(2.67±0.18)和(3.33±0.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CPE检测:相比HEp-2细胞,感染RSV的HEp-2-NS1细胞培养2 d后即可出现局部范围的细胞融合病变,病变范围占全视野的30%;4 d后可在镜下清楚观察到大范围的细胞融合病变,病变范围占全视野的95%。3临床标本评价:HEp-2-NS1和HEp-2两种细胞对临床患儿咽拭子RSV的初筛分离率分别为7.50%和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E出现时间HEp-2-NS1为(3.77±0.90)d,而HEp-2为(4.66±0.8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p-2-NS1细胞是一种新型的RSV鉴定细胞,为临床实验室快速分离培养RSV提供了合适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培养 HEp-2-NS1细胞:呼吸道合胞病毒
下载PDF
新西兰白兔股静脉局部单纯注射脂多糖构建股静脉血栓形成模型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邓方阁 王静 +5 位作者 周大治 江梅 郑侠 吴贤生 黄威 周志彪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通过兔股静脉局部单纯注射脂多糖构建股静脉血栓造模探讨炎症在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新西兰大白兔9只,于其股三角区局部分离股静脉,均以左侧为实验侧,右侧为假手术侧。无齿血管夹暂时阻断血流、股静脉局部注入脂多糖、30 ... 目的:通过兔股静脉局部单纯注射脂多糖构建股静脉血栓造模探讨炎症在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新西兰大白兔9只,于其股三角区局部分离股静脉,均以左侧为实验侧,右侧为假手术侧。无齿血管夹暂时阻断血流、股静脉局部注入脂多糖、30 min后去血管夹、逐层缝合皮肤,并将实验兔分为外科小夹板固定组(n=5)和非固定组(n=4)两组。造模72 h后进行血管加压超声检测确定栓塞的情况,检测结束后处死兔,迅速取实验段的股静脉进行病理学检测。结果:除固定组1只兔于60 h后死于肺栓塞外,其余8只兔存活;血管超声检测8只兔实验侧可见明确的血栓形成,而对照侧血流通畅,未见血栓形成;病理学HE检测显示所有兔的实验侧股静脉管壁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厚和炎细胞浸润,除固定组1只兔未形成血栓形成外,8只兔实验侧均可见明显的血栓形成,而对照侧均未见血栓形成及炎细胞浸润。固定组与非固定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炎症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具有重要意义,是血栓形成的最直接原因,股静脉单纯注射脂多糖可以导致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静脉血栓形成 脂多糖 炎症 栓塞
下载PDF
小剂量贝伐珠单抗联合培美曲赛治疗Ⅳ期EGFR突变阴性肺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唐纯丽 陈小波 +2 位作者 谢佳星 罗为展 周承志 《新医学》 2016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对比小剂量与常规剂量贝伐珠单抗联合培美曲赛治疗Ⅳ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阴性肺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经一线化学治疗无效、接受贝伐珠单抗联合培美曲赛治疗的90例Ⅳ期EGFR突变阴性肺腺癌患者,其中观察组60例患... 目的对比小剂量与常规剂量贝伐珠单抗联合培美曲赛治疗Ⅳ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阴性肺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经一线化学治疗无效、接受贝伐珠单抗联合培美曲赛治疗的90例Ⅳ期EGFR突变阴性肺腺癌患者,其中观察组60例患者应用小剂量(5 mg/kg)贝伐珠单抗与培美曲赛联合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应用常规剂量(7.5 mg/kg)贝伐珠单抗与培美曲赛联合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中位无进展时间、总生存时间、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28%、2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时间、总生存时间、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新增呼吸困难、疲乏、血红蛋白下降、出血及动脉栓塞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小剂量贝伐珠单抗联合培美曲赛的化学治疗方案,可达到常规剂量相同疗效,且能够减轻患者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 常规剂量 贝伐珠单抗 培美曲赛 肺腺癌
下载PDF
智能呼吸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晓聪 赵东琼 +5 位作者 何梦璋 王欣妮 程璘令 刘晓青 黎毅敏 徐远达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47-449,共3页
智能呼吸床是一种运用俯卧位通气原理改善肺通气及呼吸肌功能的新的治疗手段,使患者在休息状态下能得到呼吸肌的锻炼。本研究通过患者在普通病床仰卧位呼吸与智能呼吸床上同步悬空俯卧位呼吸进行观察比较,探寻治疗呼吸肌疲劳的新方法。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Ⅱ型呼吸衰竭 俯卧位通气
原文传递
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90项食物sIgG检测及与常见食物sIgE相关性探讨
11
作者 黄惠敏 孙宝清 +4 位作者 白铭瑜 霍毅婷 郑佩燕 韦妮莉 罗文婷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6年第2期166-171,共6页
目的探讨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90项食物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sIgG)抗体浓度水平及患者与常见食物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 Ig E)抗体浓度的相关性。方法 2011年6月—2014年10月调查就诊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呼吸道变态反应性... 目的探讨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90项食物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sIgG)抗体浓度水平及患者与常见食物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 Ig E)抗体浓度的相关性。方法 2011年6月—2014年10月调查就诊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178例,检测90项食物sIgG及常见食物s Ig E抗体,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sIgG阳性率较高的3类食物种类是乳类及其制品42.63%,607/1 424)、甲壳类(24.72%,264/1 068)、肉蛋类(22.58%,201/890),较低的是谷类植物(5.93%,95/1 602)和水果类(5.70%,132/2 314);阳性率较高的食物是鸡蛋(70.79%,126/178),其次是白软干酪(69.10%,123/178),牛奶(66.85%,119/178)。不同类别食物及同种类别不同食物sIgG抗体在不同年龄组的阳性率分布各异。0~3岁婴幼儿组,乳类及乳制品的阳性率最高,但随着年龄组的增长,阳性率逐渐降低;甲壳类的阳性率在4岁后呈上升趋势。0~3岁婴幼儿组水果类和乳类及其制品,4~6岁学龄前组谷类植物、水果类、肉蛋类,7~16岁学龄组甲壳类,≥17岁成人组,豆荚科植物类、蔬菜类、乳类及其制品、鱼类、甲壳类sIgG抗体阳性率均是男性高于女性,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6岁组其他类,7~16岁组乳类及其制品是女性高于男性,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项食物sIgG抗体水平高度相关,以乳类及其制品和蔬菜水果类食物为主。鸡蛋sIgG和蛋清s Ig E,牛奶和鸡蛋sIgG和s Ig E抗体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rs=0.518、0.438、0.3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90项食物sIgG抗体在不同年龄及性别间具有一定的阳性分布特征,可以作为食物s Ig E检测的一个补充,临床诊断应结合年龄、性别及膳食习惯等因素,为患者的饮食调整作出更合理的指导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态反应性疾病 食物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 食物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 阳性分布特征 食源性疾病 食物过敏
原文传递
广东省48家医院气管导管的气囊压力监测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少强 苏柱泉 +2 位作者 罗为展 郭文亮 李时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33期162-165,共4页
目的 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广东省内各级医院气管导管的气囊压力监测情况,旨在提高气管导管的气囊压力管理水平。方法 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2013年1月~2015年3月在广东省11个城市的48家各级综合医院的重症监护室接受人工气道... 目的 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广东省内各级医院气管导管的气囊压力监测情况,旨在提高气管导管的气囊压力管理水平。方法 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2013年1月~2015年3月在广东省11个城市的48家各级综合医院的重症监护室接受人工气道插管治疗的52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实际情况,将上述患者分为估算组和测压组,其中估算组患者的气囊压力监测方法为估算法,包括手指捏感法、固定注气法、最小漏气体积/最小封闭压技术(MOV/MOP);测压组患者的气囊压力监测方法为直接测定法,即使用气囊压力检测器直接进行气管导管气囊压力的检测。整个调查过程为18个月,期间建立调查表,现场调查并记录两组患者所处各地各级重症监护室人工气道压力管理的现状和气囊压力监测数据。以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的推荐压力25~30 cm H2O(1 cm H2O=0.098 k Pa)作为参考标准,评价两组患者的气囊压力监测方法的优劣。结果 估算组患者测得气囊压力60(45,76)cm H2O,测压组测得气囊压力为27(26,28)cm H2O,估算组的气囊压力明显高于测压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测压组的气囊压力更为贴近推荐压力25~30 cm H2O;气囊压力分布情况方面,测压组和估算组气囊压力落在推荐压力25~30 cm H2O内的患者比例分别为85.32%和13.00%,测压组明显优于估算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估算组中不同估算方法对气囊压力的影响无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接测定法准确、可靠、简便,可有效地指导气囊压力的调整,在气管导管气囊管理中应作为基本的监测手段,临床上可以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气囊压力 压力监测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使用干粉吸入器吸气能力研究
13
作者 黄思琪 周伟良 +6 位作者 车志 佃林萍 罗嘉伟 潘筱媛 冼转花 高怡 郑劲平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55-55,共1页
目的探讨不同严重程度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在不同干粉吸入器阻力状态下的吸气能力。方法 54例中老年COPD患者纳入研究,年龄(67.7±8.4)岁,采用In-Check DIAL吸气峰流量仪,测定模拟准纳器阻力状态下的吸气峰流量(PIF-Diskus... 目的探讨不同严重程度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在不同干粉吸入器阻力状态下的吸气能力。方法 54例中老年COPD患者纳入研究,年龄(67.7±8.4)岁,采用In-Check DIAL吸气峰流量仪,测定模拟准纳器阻力状态下的吸气峰流量(PIF-Diskus,PIF-D)以及模拟都保阻力状态下的吸气峰流量(PIF-Turbuhaler,PIF-T),同时测定呼气峰流量(PEF)以及舒张后肺功能。结果 1例(1.9%)COPD患者未能达到Diskus的最低吸气流量(30L/min)要求,12例(22.2%)未能达到Turbuhaler的最低吸气流量(60L/min)要求,两组间有统计差异(χ2=10.581,P=0.001)。对于PIF-D,7.1%的Ⅳ级COPD患者低于理想吸气流量,Ⅱ级和Ⅲ级的PIF-D均达到理想吸气流量或以上,不同级别COPD患者的PIF-D分级分布情况无统计学差异(χ2=5.665,P=0.226)。对于PIF-T,Ⅱ级、Ⅲ级、Ⅳ级的COPD患者的比例为11.8%、26.1%、28.6%,不同级别COPD患者的PIF-T分级分布情况无统计学差异(χ2=3.222,P=0.521)。经直线回归分析表明,COPD患者PEF测定值与PIF-D和PIF-T测定值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84和0.478,P均=0.01)。结论通过COPD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无法判断患者是否真正有效地吸入药物。In-Check DIAL吸气峰流量仪可测定COPD患者在不同吸入器阻力状态下吸气流量,临床医生可根据患者的测定结果来为患者选用不同的吸入器,并开具合理的药物处方,适于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气峰流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干粉吸入器 吸入疗法 呼气峰流量
原文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社区综合防治管理平台的建立及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45
14
作者 赵东兴 陈淑云 +4 位作者 周玉民 李晓尘 邹威凤 陈戏墨 冉丕鑫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2-107,共6页
目的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慢阻肺社区综合防治管理平台,并评估其在慢阻肺综合防治中的效果。 方法基于电子管理系统建立慢阻肺社区综合防治管理平台,包括慢阻肺的初筛、电子健康档案、慢阻肺分级管理与双向转诊等功能模块。在粤北农村... 目的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慢阻肺社区综合防治管理平台,并评估其在慢阻肺综合防治中的效果。 方法基于电子管理系统建立慢阻肺社区综合防治管理平台,包括慢阻肺的初筛、电子健康档案、慢阻肺分级管理与双向转诊等功能模块。在粤北农村以抽签法随机选取2个乡镇作为实验和对照社区,两社区均选择常驻家庭,每户随机选取1位≥40岁居民纳入试验,随访观察2年。实验社区入选人数460例,实际完成2年管理和随访340例,其中慢阻肺患者45例、高危人群117例和一般人群178例;对照社区入选380例,实际回访212例,其中慢阻肺患者39例、高危人群68例和一般人群105例。在实验社区基于慢阻肺社区综合防治管理平台开展慢阻肺初筛、分级管理和双向转诊等卫生服务。对照社区仅提供基本诊断与治疗服务。通过比较两个社区中人群的肺功能变化、急性加重情况、生活质量和危险因素改变情况等,以评价该管理平台的效果。 结果实验社区的随访率、戒烟率、现吸烟中吸烟量减少者、被动吸烟减少者和改用清洁能源烹饪者占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社区(分别为73.9%和55.8%,70.8%和9.1%,24.2%和7.1%,32.6%和3.5%,67.8%和3.2%,P〈0.05)。实验后实验社区的人群在"了解慢阻肺"、"慢阻肺常见症状"、"慢阻肺是否可以防治"和"肺功能检查"等知晓率均较实验前升高(分别为84.7%和30.0%,76.4%和7.6%,71.5%和6.8%,72.1%和27.4%,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社区(分别为84.7%和73.6%,76.4%和9.4%,71.5%和7.1%,72.1%和32.5%,P〈0.05)。实验社区慢阻肺患者的FEV1、FEV1占预计值%较实验前显著增加(分别为1.88±0.71和1.74±0.64, 75.6±25.0和69.4±20.5,P〈0.05);实验社区GOLD 1级慢阻肺患者实验前后FEV1和FEV1占预计值%的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社区(分别为0.17±0.24和-0.09±0.33, 10.7±15.3和-1.0±16.4,P〈0.05)。对照社区慢阻肺患者的FEV1、FEV1占预计值%在实验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社区慢阻肺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规范治疗率和运动锻炼〉3 d/周较实验前显著增加(分别为550.5±76.0和474.7±75.9, 64.4%和8.9%, 100%和22.2%,P〈0.05),且大于对照社区(分别为550.5±76.0和404.5±56.7, 64.4%和10.3%, 100%和30.8%,P〈0.05),每年急性加重人数较前显著减少(4.4%和17.8%,P〈0.05);对照社区的6 min步行距离较实验前显著减少(404.5±56.7和469.8±58.5,P〈0.05)。 结论该慢阻肺社区综合防治管理平台在社区居民慢阻肺综合防治中能够发挥较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防治 社区 管理平台
原文传递
公交司机打鼾嗜睡与发生交通事故的关系 被引量:10
15
作者 苏小芬 邢秋云 +4 位作者 任莹莹 孙江洁 吴康 李清秀 张挪富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846-2848,共3页
目的通过对职业司机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睡眠打鼾及日间嗜睡与发生交通事故的关系,进一步阐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职业司机驾驶能力的影响。方法对广州公交二汽公司及公交二巴公司的1 000名职业司机集中填写调查问卷,收集司... 目的通过对职业司机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睡眠打鼾及日间嗜睡与发生交通事故的关系,进一步阐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职业司机驾驶能力的影响。方法对广州公交二汽公司及公交二巴公司的1 000名职业司机集中填写调查问卷,收集司机基本情况、睡眠打鼾及日间嗜睡、Epworth评分、发生交通事故情况等资料。结果打鼾者占54.3%;ESS评分≥9分者占2.40%;打鼾且ESS评分≥9分者占2.09%;共有336名(35.1%)司机曾发生过交通事故,其中重度打鼾组38名(52.8%)较不打鼾组145名(33.2%)交通事故发生率明显增高,嗜睡组17名(73.9%)较不嗜睡组319名(34.2%)交通事故发生率明显增高,OSAHS组交通事故发生率是非OSAHS组的2.04倍。结论公共交通职业司机睡眠打鼾、日间嗜睡是发生交通事故的危险因素。加强健康教育,做到早期诊治,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鼾 日间嗜睡 公交司机 交通事故
下载PDF
我国七省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家族聚集性的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18
16
作者 周玉民 王辰 +13 位作者 姚婉贞 陈萍 康健 黄绍光 陈宝元 王长征 倪殿涛 王小平 王大礼 刘升明 吕嘉春 郑劲平 钟南山 冉丕鑫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54-358,共5页
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否具有家族聚集性.方法 2002-2004年我国7省市(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辽宁省、天津市、重庆市和陕西省)的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40岁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包括COPD... 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否具有家族聚集性.方法 2002-2004年我国7省市(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辽宁省、天津市、重庆市和陕西省)的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40岁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包括COPD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等)和肺功能检测[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父母或兄弟姐妹之一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或COPD之一者被认为有COPD相关疾病家族史.结果 有COPD相关疾病家族史者FEV1为(2.24 ±0.70)L,无COPD相关疾病家族史者FEV1为(2.28 ±0.72)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997,P=0.001).有COPD相关疾病家族史者COPD患病率为12.1% (540/4 481),无COPD相关疾病家族史者为7.2%(1 128/15 76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110.599,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COPD相关疾病家族史者COPD患病相对危险度(OR)为2.18(95% CI 1.94 ~2.46),且家族中有2人或2人以上患COPD相关疾病者,其患COPD的OR为2.48(95% CI2.00~3.08),大于家族中只有1人患COPD相关疾病者(OR =2.10,95% CI1.84 ~2.40).父亲、母亲和兄弟姐妹患COPD相关疾病者患COPD的风险接近(OR=1.54,95% CI1.32~1.80;OR=1.83,95%CI 1.56 ~2.15;OR=1.81,95% CI 1.48~2.23).结论 COPD患病具有家族聚集性,且家族中患COPD相关疾病者越多,患COPD的风险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家族聚集性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咳嗽高敏感综合征: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的新概念 被引量:38
17
作者 赖克方 方章福 姚红梅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43-349,共7页
慢性咳嗽是患者就医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多数慢性咳嗽患者可以获得明确的病因诊断。然而,有一部分慢性咳嗽患者在进行了全面检查后,病因仍无法明确。这类慢性咳嗽患者主要表现为咳嗽敏感性的增高,既往称为慢性特发性咳嗽或者不明原因慢... 慢性咳嗽是患者就医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多数慢性咳嗽患者可以获得明确的病因诊断。然而,有一部分慢性咳嗽患者在进行了全面检查后,病因仍无法明确。这类慢性咳嗽患者主要表现为咳嗽敏感性的增高,既往称为慢性特发性咳嗽或者不明原因慢性咳嗽,是慢性咳嗽治疗的难点。最近,有学者提出咳嗽高敏感综合征的概念以定义这一类慢性咳嗽患者。本文主要综述咳嗽高敏感综合征的病理生理与神经生理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高敏感综合征 咳嗽敏感性 神经生理机制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原发性气管恶性肿瘤4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峰 罗为展 +3 位作者 李时悦 苏柱泉 陈露 童达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31期82-84,92,共4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气管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确诊为原发性气管恶性肿瘤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48例患者,占同期病理确诊的胸部恶性肿瘤的0.93%(48/5... 目的 探讨原发性气管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确诊为原发性气管恶性肿瘤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48例患者,占同期病理确诊的胸部恶性肿瘤的0.93%(48/5155);其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6-76岁,平均(50.06±18.34)岁,其中,40-50岁10例(20.8%)和60-70岁15例(31.3%),症状主要为咳嗽(72.9%)、气促(58.3%)、咯血痰(29.1%),所有患者颈部均可闻及干啰音;17例(35.4%)早期误诊;26例(54.2%)的胸部X线可发现病灶,胸部CT均能见病灶,病变位于气管上段15例(31.2%)、中段9例(18.7%)、下段24例(50.0%)。35例经支气管镜诊断,13例经外科手术诊断。18例(37.5%)为腺样囊性癌,17例(35.4%)为鳞状细胞癌。临床分期中Ⅰ期占20.8%,Ⅱ期占12.5%,Ⅲ期占25.0%,Ⅳ期占41.7%。经支气管镜治疗28例,其中放置支架13例,其他方法包括圈套器切割、APC、高频电刀、冷冻等,14例采用外科手术,11例采用化疗,9例采用放疗,8例放弃治疗。所有手术后患者全部随访,1例术后感染死亡,其余13例均存活。结论 原发性气管恶性肿瘤发病率较低,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征性,容易误诊,诊断主要根据CT和支气管镜,诊断时多数已属于晚期,病理类型主要为腺样囊性癌和鳞癌。支气管镜局部治疗和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手术治疗者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 原发性 恶性肿瘤 支气管镜 手术
下载PDF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糖尿病末端血管评价中的意义 被引量:6
19
作者 邓方阁 陆冬晓 +3 位作者 邓秀芳 曾广翘 江梅 郭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4099-4102,共4页
目的:探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糖尿病末端血管的评价意义。方法:利用红外热成像检测仪分别采集单纯糖尿病(A组)、合并高血压病的糖尿病(B组)以及正常对照者(C组)远端肢体,以红外表达与分布特性(PDC)及末端血供状态进行综合评价,... 目的:探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糖尿病末端血管的评价意义。方法:利用红外热成像检测仪分别采集单纯糖尿病(A组)、合并高血压病的糖尿病(B组)以及正常对照者(C组)远端肢体,以红外表达与分布特性(PDC)及末端血供状态进行综合评价,比较分析3个组的PDC表达差异性。并以病程5年为基线,比较单纯组和综合组中病程与末端动脉闭塞的相关性。结果:所有受检的远端肢体被分为“PDCⅠ-Ⅳ级、0-3分”4种,其中“PDCⅣ级3分”经血管超声检测均证实已为下肢动脉闭塞。3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468,P〈0.001)。病程〈5年的单纯组与病程≥5年的综合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25,P=0.013)。结论:病程≥5年以上且合并高血压病的糖尿病患者末端血供较差,更容易发生血管闭塞,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可灵敏地反映糖尿病患者下肢末端的供血状况,具有早期筛查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红外热成像 远端血 血供状态 评价
下载PDF
电针对2型糖尿病合并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的疗效 被引量:6
20
作者 万斌 孙丽薇 +2 位作者 刘蓉 李洪涛 顾为望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22-627,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2型糖尿病合并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的疗效,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进一步完善针灸在临床急、慢性疾病中的应用。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选择10只作为空白组,余下40只用于模型制作,并随机均分为单纯糖尿病组、单纯肾性... 目的观察电针对2型糖尿病合并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的疗效,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进一步完善针灸在临床急、慢性疾病中的应用。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选择10只作为空白组,余下40只用于模型制作,并随机均分为单纯糖尿病组、单纯肾性高血压组、复合模型电针组、复合模型未电针组。大鼠高脂高糖膳食4周后,予快速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作成单纯2型糖尿病模型,待模型血糖稳定,再用改良的"两肾一夹法"结扎大鼠单侧肾动脉,造成肾动脉狭窄,形成肾性高血压。最后获得稳定的2型糖尿病合并肾性高血压病的复合模型。其中除复合模型未电针组大鼠不予电针治疗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给予两个周期(2周)的电针治疗。最后,检测各组大鼠电针前后的血压(BP)、空腹血糖(FBG)、血肌酐(Cr)、尿素氮(BUN)、糖化血红蛋白(GHb A1c)、肾素(PRA)及血管紧张素II(Ang II)值的变化。结果电针2周后,复合模型电针组与复合模型未电针组相比,BP、FBG、GHb A1c、PRA、Ang II值均降低(P<0.01),但Cr和BUN值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电针刺激2型糖尿病合并肾性高血压模型大鼠的双侧足三里穴,能使复合模型大鼠的血糖和血压降低至正常水平,且经单次电针刺激后2-3天内,复合模型大鼠的血糖和血压均能稳定在治疗后水平。另外,针灸疗法较其他治疗方法还具有经济、安全、无副作用等优点,更适合应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肾性高血压病的早期临床治疗及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糖尿病 肾性高血压病 足三里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