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样淋巴瘤7例并临床诊断与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彭思达 谭获 +3 位作者 黄振倩 郑润辉 覃鹏飞 姜桔红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922-924,共3页
目的:探讨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样淋巴瘤(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7例肺MALT患者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对其临床及病理特点、免疫组织化学(CD20,CD79a,CD5,CD10,CD23,CyclinD1,Ki-67等)... 目的:探讨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样淋巴瘤(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7例肺MALT患者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对其临床及病理特点、免疫组织化学(CD20,CD79a,CD5,CD10,CD23,CyclinD1,Ki-67等)、诊断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7例患者男3例、女4例,男女比例:1:1.3。平均年龄58岁。4例患者存在吸烟、肺部反复感染等慢性免疫系统刺激因素。无症状体检发现者2例,余患者主要表现为:咳嗽、气促及不规则发热。胸部影像学表现为多发性浸润病变,双肺多发者4例,右肺者3例,胸腔积液5例。所有患者均呈CD19(+),CD20(+)。Ki-67阳性率较低。CD5、CD10、CyclinD1阴性。结论:肺MALT大多数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确诊依赖于组织病理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 诊断
下载PDF
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ERCC1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刘芯 李莹 +1 位作者 邓秋华 杨海虹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10-1712,共3页
目的探讨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肿瘤组织中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RCC1)的基因表达水平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357例可切除的NSCLC肿瘤组织中ERCC1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 目的探讨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肿瘤组织中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RCC1)的基因表达水平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357例可切除的NSCLC肿瘤组织中ERCC1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ERCC1低表达者中位无疾病生存时间(DFS)明显长于高表达者(29.1个月vs 21.0个月,P<0.000 1)。其中单纯手术患者中ERCC1低表达者中位DFS明显长于高表达者(30.2个月vs 25.1个月,P<0.000 1);术后含铂类辅助化疗患者ERCC1低表达者中位DFS明显长于高表达者(27.0个月vs 19.4个月,P<0.000 1)。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只有临床分期(P=0.012,HR=0.298)和铂类化疗(P=0.035,HR=0.623)是影响患者D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可手术的NSCLC患者中,ERCC1 mRNA低表达者比高表达者的DFS延长,且可以从铂类化疗中获益,ERCC1 mRNA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预测以铂类为基础化疗NSCLC患者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
下载PDF
首发为贫血的前列腺癌骨髓转移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芯 谭丽 张还珠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413-2414,共2页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骨髓转移对造血功能的影响及诊治方法。方法 对6例以贫血为首发症状的患者,行骨髓穿刺和(或)骨髓活检术,确诊为前列腺骨髓转移,其中3例予化疗4程后行内分泌治疗,2例仅予内分泌治疗及输血治疗,1例仅予输血治疗。结果 ...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骨髓转移对造血功能的影响及诊治方法。方法 对6例以贫血为首发症状的患者,行骨髓穿刺和(或)骨髓活检术,确诊为前列腺骨髓转移,其中3例予化疗4程后行内分泌治疗,2例仅予内分泌治疗及输血治疗,1例仅予输血治疗。结果 6例患者骨髓涂片和或活检可见肿瘤细胞团,予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的3例患者生存时间10-24个月,另3例患者予内分泌治疗及输血治疗的生存时间6-12个月。结论 前列腺癌患者血象异常提示可能存在骨髓转移,骨髓涂片加骨髓活检可提高检出率,化疗可能改善患者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贫血 骨髓转移 骨髓活检
下载PDF
白血病细胞抗原负载脐血DCs体外诱导抗白血病特异性CTLs应答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芯 谭丽 谭获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脐血产生特异性细胞毒淋巴细胞的可行性。方法:通过体外联合细胞因子体外诱导10份脐血单个核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同时让DCs细胞负载U937冻融抗原;使成熟DCs刺激同源的脐血T淋巴细胞生成细胞毒...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脐血产生特异性细胞毒淋巴细胞的可行性。方法:通过体外联合细胞因子体外诱导10份脐血单个核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同时让DCs细胞负载U937冻融抗原;使成熟DCs刺激同源的脐血T淋巴细胞生成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CTLs)从而进行杀伤效应实验。MTT法测定杀伤活性。结果:10份脐血标本均可培养出形态典型、功能成熟的DCs。经DCs诱导效应细胞DC-CTLs,在不同效靶比对U937细胞系、K562细胞株和对照组中,杀伤率以U937组最高(P<0.05)。结论:特定抗原负载的脐血DCs细胞有特异性的杀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脐血 树突状细胞 免疫治疗
下载PDF
套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和免疫表型特点分析
5
作者 于宝丹 谭获 徐军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4年第6期1216-1217,共2页
目的探讨套细胞淋巴瘤(MCL)的临床特征和免疫表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及邻近医院113例套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例资料,采用EnVision方法检测抗原标记物,分析其临床特征和免疫表型特点。结果在113例MCL患者中,男86例(76.11%),女27... 目的探讨套细胞淋巴瘤(MCL)的临床特征和免疫表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及邻近医院113例套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例资料,采用EnVision方法检测抗原标记物,分析其临床特征和免疫表型特点。结果在113例MCL患者中,男86例(76.11%),女27例(23.89%),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中位年龄54岁,病程(8.21±3.01)个月,淋巴结MCL72例(63.72%)、胃肠道MCL18例(15.93%),扁桃体MCL11例(0.10%)、骨、脊髓MCL2例(1.77%)、其他部位MCL10例(8.85%),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Ⅱ期MCL1例(0.88%),Ⅲ期MCL52例(46.02%),Ⅳ期MCL60例(53.10%),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分布特点表现为2例MCL套区分布生长,4例MCL结节性生长,107例弥漫性生长;细胞形态特点表现为107例呈典型状,2例为小细胞状,1例为多形状,1例为单核样B细胞状,1例为母细胞变异状,1例为浆细胞分化样。免疫表型CD20、CD5、CD79a、bcl-2、SOX11的阳性表达率为100%,CyclinD1阳性表达率为97.35%,CD45RO、CD3、CD10、CD23的阳性表达率为0%,与上述9种抗原标记物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生发指数为20%-50%。结论 MCL以男性、累及淋巴结发病、临床分期Ⅲ-Ⅳ期为主,预后较差,细胞分布形态和免疫表型特点对MCL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细胞淋巴瘤 临床特征 免疫表型
下载PDF
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两例并文献复习
6
作者 汪涯雅 谭获 +2 位作者 黄振倩 王春燕 彭玉娜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5期616-617,共2页
目的提高对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aggressive natural kil er-leukemia, ANKL)的认识。方法报道两例近期我院诊断的ANKL,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2例患者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免疫分型为NK细胞,符合ANKL的诊断标准。对化疗反应差... 目的提高对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aggressive natural kil er-leukemia, ANKL)的认识。方法报道两例近期我院诊断的ANKL,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2例患者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免疫分型为NK细胞,符合ANKL的诊断标准。对化疗反应差,均在初次诱导缓解治疗阶段死亡。结论ANKL是一种罕见的致命性恶性肿瘤,目前对其病因、发病机制及细胞遗传学特点及理想治疗方案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 诊断 免疫分型
下载PDF
金花茶叶子提取物对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U937细胞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何甘霖 王春燕 +3 位作者 谭获 郑丽霞 于宝丹 李宏伟 《光明中医》 2014年第7期1382-1384,共3页
目的观察金花茶叶提取物对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U937细胞抑制的作用。方法采用CCK-8(Cell Counting Kit)试剂盒测量不同浓度的金花茶叶提取物刺激白血病细胞U937细胞24~72h,分5个时段,观察各浓度吸光度值(optical density,OD值)、对... 目的观察金花茶叶提取物对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U937细胞抑制的作用。方法采用CCK-8(Cell Counting Kit)试剂盒测量不同浓度的金花茶叶提取物刺激白血病细胞U937细胞24~72h,分5个时段,观察各浓度吸光度值(optical density,OD值)、对应增殖抑制率、最佳药效时间。结果 CCK-8测试显示,800ug/ml浓度金花茶叶提取物刺激白血病细胞株U937细胞36h、48h、60h、72h,与正常组细胞数比较,OD值和增殖抑制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浓度为400ug/ml时,在48h、60h,OD值和增殖抑制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最佳药效时间在48h^60h之间。结论高浓度的金花茶叶提取物对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U937细胞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叶子 提取物 白血病 U937细胞
下载PDF
不一致性淋巴瘤二例临床观察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8
作者 汪涯雅 谭获 +4 位作者 黄振倩 彭玉娜 刘丹 要国华 覃鹏飞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203-1207,共5页
1病例报告 病例1,患者男,73岁。因“发现右颌下肿物1年余,进行性增大3个月”于2012-04-27入我院。患者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自行触及右侧颌下肿物,直径约0.5cm,质软,无压痛,未予治疗。3个月前肿物较前明显增大,约2cm×1cm,质韧,压痛,... 1病例报告 病例1,患者男,73岁。因“发现右颌下肿物1年余,进行性增大3个月”于2012-04-27入我院。患者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自行触及右侧颌下肿物,直径约0.5cm,质软,无压痛,未予治疗。3个月前肿物较前明显增大,约2cm×1cm,质韧,压痛,左侧腹股沟区也出现一类似肿物,未予治疗。后右颌下及左腹股沟肿物逐渐增大至4cm×1cm大小,左右锁骨上可触及若干直径约0.5cm肿物,伴夜间盗汗,遂来我院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血管免疫母T细胞淋巴瘤 霍奇金淋巴瘤
原文传递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受体Vα与T细胞受体Vβ亚家族T淋巴细胞的分布与克隆性增殖特点 被引量:1
9
作者 叶静梅 谭获 李扬秋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 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达的T细胞受体(TCR)Vα与TCR Vβ亚家族基因谱系及克隆性增殖情况.方法 选取2006年4~5月及7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血液科收治的3例DLBC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 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达的T细胞受体(TCR)Vα与TCR Vβ亚家族基因谱系及克隆性增殖情况.方法 选取2006年4~5月及7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血液科收治的3例DLBC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纳入研究组;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3例健康个体纳入对照组.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受试对象性别与年龄等一般临床病历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本院检验科采集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液10 mL,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扩增两组受试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29个TCRVα与24个TCR Vβ亚家族基因的互补决定区(CDR)3,采用基因扫描分析两组RT-PCR产物的CDR3序列及其长度.回顾性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数据:对比分析TCR Vα与TCR Vβ亚家族基因在两组受试者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分析研究组T淋巴细胞克隆性增殖的特点.结果 ①与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达全部的29个TCR Vα与24个TCR Vβ亚家族基因不同,研究组3例DLBCL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达TCR Vα亚家族基因成员的数量为20~22个,表达TCR Vβ亚家族基因成员的数量为9~17个.②3例DLBCL患者均存在寡克隆、双克隆或克隆性增殖趋势的T淋巴细胞,其中克隆性增殖T淋巴细胞表达TCR Vα亚家族基因成员主要为TCR Vα6、Vα8、Vα14、Vα15、Vα21、Vα22、Vα23及Vα25.克隆性T淋巴细胞表达TCR Vβ亚家族基因成员主要为TCR Vβ1、Vβ3、Vβ13、Vβ15及Vβ16.表达TCR Vα6、Vα8、Vα14、Vα15、Vα23及TCR Vβ13、Vβ15亚家族基因的T淋巴细胞均全部为克隆性增殖T淋巴细胞.TCR Vα6、Vα23亚家族T淋巴细胞与TCR Vβ3、Vβ13亚家族T淋巴细胞呈明显克隆性增殖,基因扫描分析所得图形接近单克隆图形.结论 DLBCL患者外周血TCR Vα与TCR Vβ亚家族T淋巴细胞均呈优势利用及克隆性增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大B-细胞 弥漫性 基因 T细胞受体α 基因 T细胞受体β T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叉头状转录因子与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
10
作者 杨琪玫 罗晓丹 +4 位作者 洪少杰 黎永谦 陈曼娜 叶俊彬 谭获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16-321,共6页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中叉头状转录因子(Foxp3)与白细胞介素(IL)-6的表达水平、二者的相关性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2月,于汕头市中心医院血液科就诊的初发MM患者34例及进展MM患者7例为研究对...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中叉头状转录因子(Foxp3)与白细胞介素(IL)-6的表达水平、二者的相关性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2月,于汕头市中心医院血液科就诊的初发MM患者34例及进展MM患者7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别纳入初发组(n=34)与进展组(n=7).其中,对初发MM患者进一步按照国际分期系统(ISS)分期标准将其分为:Ⅰ期组(n=3),Ⅱ期组(n=14),Ⅲ期组(n=17).MM患者经4个疗程化疗后,将可进行药效学评价的患者38例,纳入化疗后组(n=38),按照疗效进一步将其分为完全缓解(CR)组(n=7),部分缓解(PR)与微小缓解(MR)组(n=16)及无变化(NC)与进展(PD)组(n=15).随机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健康个体16例纳入对照组(n=16).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汕头市中心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通过汕头市中心医院检验科采集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受试对象血清Foxp3与IL-6表达水平.回顾性分析受试对象的临床数据:对比初发组、化疗后组与对照组血清Foxp3与IL-6的表达水平;对比初发组不同ISS分期患者血清Foxp3与IL-6的表达水平;对比研究组MM患者经化疗后,获得不同疗效的患者血清Foxp3与IL-6的表达水平;并对比研究组接受治疗前患者血清Foxp3与IL-6的表达水平,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关系及其临床意义.结果 ①初发组、化疗后组MM患者血清Foxp3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初发组与化疗后组的Foxp3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组与化疗后组的IL-6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初发组与化疗后组的IL-6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于初发组MM患者,随ISS分期增高,患者血清Foxp3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期患者血清Foxp3表达水平两两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IL-6表达水平随ISS分期增高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组与Ⅲ期组MM患者血清IL-6表达水平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9).③研究组MM患者经化疗后,可评价疗效的患者中CR组,PR+ MR组及NC+PD组的Foxp3表达水平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CR组Foxp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PR+ MR组与NC+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01);PR+MR组与NC+ PD组Foxp3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组,PR+ MR组及NC+ PD组IL-6表达水平依次升高;NC+ PD组IL-6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R组与PR+ M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R组与PR+ MR组IL-6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④研究组MM患者化疗前血清Foxp3与IL-6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632,P<0.01).结论 MM患者血清Foxp3表达水平低于健康个体,Foxp3表达水平的变化可反映患者病情ISS分期层次,可作为重要的疗效预测指标.MM患者血清IL-6表达水平对MM的早期诊断、化疗疗效及病情进展监测可能具有一定的意义.MM患者血清Foxp3与IL-6表达水平的关系可能体现了MM发病机制中肿瘤与宿主免疫的动态平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叉头转录因子类 白细胞介素-6 预后 T淋巴细胞 调节
原文传递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嘉仪 王春燕 +7 位作者 郑润辉 彭思达 覃鹏飞 黄振倩 林竞韧 汪涯雅 刘丹 谭获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466-471,共6页
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TCL)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肿瘤科行HSCT的TCL患者17例为研究对象,纳入移植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历资料.其中,男性患者为13... 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TCL)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肿瘤科行HSCT的TCL患者17例为研究对象,纳入移植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历资料.其中,男性患者为13例,女性为4例;发病中位年龄为35.0岁(19~67岁);接受自体HSCT(auto-HSCT)治疗为14例,异基因HSCT(allo-HSCT)治疗为3例.选择同期于本院接受常规化疗而未行HSCT的18例TCL患者,纳入常规化疗组.分析移植组造血干细胞(HSC)采集、移植后造血功能重建、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等情况及移植相关不良反应.统计学比较两组患者的总生存(OS)率与无病生存(DFS)率.结果 ①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疾病类型、Ann Arbor分期、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及骨髓受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移植组患者造血功能重建均成功,恢复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的中位时间为11.0 d(8~15 d),恢复血小板计数>20×109/L的中位时间为13.0 d(8~18 d).移植组患者CD34+细胞数与血小板植活时间呈负相关关系(r=-0.557,P=0.020),单个核细胞(MNC)计数与粒细胞植入时间、CD34+细胞数与粒细胞植入时间、MNC计数与血小板植活时间差异无相关性(r=0.321,-0.312,0.256;P=0.210,0.224,0.321).③移植组3例接受allo-HSCT治疗的患者均发生Ⅰ度急性GVHD,经治疗后均好转.④移植组和常规化疗组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总有效率、OS率及DFS率分别为36个月(12~96个月)与17个月(2~61个月),70.6%(12/17)与38.9%(7/18),(69.4±9.9)%与(26.1±6.4)%,(61.9±9.1)%与(22.0±6.7)%.两组患者OS率、DFS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7.308,6.157;P=0.007,0.013).结论 对于TCL患者,HSCT作为强化巩固治疗方案,可明显提高患者OS率.但对于化疗耐药或复发性、难治性TCL患者,需综合评估HSCT治疗的利弊.由于本研究纳入样本量较小,HSCT治疗TCL的确切疗效,尚需大样本、多中心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无病生存 总生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