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创机械通气在食管癌切除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何为群 刘晓青 +2 位作者 农凌波 黎毅敏 桑岭 《国际呼吸杂志》 2016年第4期273-276,共4页
目的 探讨无创机械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pressureventilation,NPPV)在食管癌切除术后急性呼吸衰竭(acuterespiratoryfailure,ARF)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食管癌切除术后发... 目的 探讨无创机械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pressureventilation,NPPV)在食管癌切除术后急性呼吸衰竭(acuterespiratoryfailure,ARF)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食管癌切除术后发生ARF的患者,所有患者均首先行NPPV治疗,根据患者是否最终需要气管插管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将患者分为NPPV成功组(A组)和NPPV失败组(B组)。并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入ICU时APACHEⅡ评分、基础肺功能、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无创前和无创2h后的血气分析结果、使用NPPV的模式和压力支持水平、ICU停留时间和28d死亡率。结果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共有912例患者行食管癌切除术,其中76例(8.3%)发生ARF纳入本研究。A组66例(86.8%),B组10例(13.2%)。2组性别分布、年龄、APACHEU评分、FEV1%pred和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组行NPPV前氧合指数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2±35.7)mmHgVS(1694±40.2)mmHg,t=1.760,P〉0.051;但行NPPV2h后A组氧合指数显著高于B组[(246±25.4)mmHgVS(188±32.6)mmHg,t=3.210,P〈0.051。无创通气模式在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51,P〉0.05),但A组选择较高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8cmH2O)的比例显著高于B组(X2=-16.348,P〈0.05)。A组患者平均ICu停留时间为(4.1±2.28)d,显著少于B组[(11.35=4.32)d,t=3.210,P=0.002]。无患者死亡。结论食管癌切除术后发生ARF的患者应该首选NPPV治疗,在治疗中需要选择较高水平的呼气末正压通气,可以改善患者的氧合水平,降低患者的插管率,缩短患者的ICU停留时间。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应该密切观察患者氧合指数的变化,避免插管时机的延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机械通气 食管癌切除术后 急性呼吸衰竭 呼气末正压
原文传递
俯卧位呼吸时悬空腹部对呼吸动力学的影响
2
作者 郭卫东 李晓聪 +4 位作者 孙庆文 贺白婷 卿琪 何为群 徐远达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6期407-412,共6页
目的 :探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在俯卧位状态下是否悬空腹部对呼吸和循环动力学的影响。方法:12例稳定期COPD患者和9名健康志愿者采取仰卧位、俯卧位悬空腹部、俯卧位3种不同体位,通过NICO和BioZ无创心肺功能... 目的 :探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在俯卧位状态下是否悬空腹部对呼吸和循环动力学的影响。方法:12例稳定期COPD患者和9名健康志愿者采取仰卧位、俯卧位悬空腹部、俯卧位3种不同体位,通过NICO和BioZ无创心肺功能监测仪连续测定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动力学指标,通过呼吸功能检测电极测定膈肌肌电、跨膈压(Pdi)等指标,每个体位均观察10 min。结果:1呼吸动力学:健康志愿者俯卧位的Pdi与俯卧位悬空腹部和仰卧位比较显著升高[(13.5±1.6)比(11.5±2.2)、(10.1±1.7)cmH_2O(1 cmH_2O=0.098 kPa),P<0.05],稳定期COPD患者俯卧位的Pdi与俯卧位悬空腹部和仰卧位比较明显升高[(22.6±2.5)比(15.6±2.6)、(18.2±3.2)cmH_2O,均P<0.05];2循环动力学:健康志愿者俯卧位的心指数(CI)显著高于俯卧位悬空腹部和仰卧位[(5.01±0.73)比(4.26±0.47)、(4.39±0.39)L/(min·m^2),均P<0.01],稳定期COPD患者仰卧位的CI显著高于俯卧位悬空腹部和俯卧位[(4.31±0.45)比(3.85±0.61)、(3.42±0.59)L/(min·m^2),均P<0.01],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在俯卧位时显著高于俯卧位悬空腹部[(1 960.9±307.9)比(1 701.9±422.5)dyn·s·cm^(-5)·m^2,P<0.05)]。结论:健康志愿者或稳定期COPD患者在俯卧位悬空腹部,均能降低Pdi改善膈肌的运动能力,对稳定期COPD俯卧位时悬空腹部能减轻心脏的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卧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跨膈压 膈肌肌电
原文传递
定标间隔时间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脉搏轮廓分析法持续心排血量监测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徐永昊 刘晓青 +5 位作者 何为群 徐远达 陈思蓓 桑岭 肖焕舜 麦岚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15-619,共5页
目的 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采用不同定标间隔时间对脉搏轮廓分析法持续心排血量(PCCO)监测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的25例感染性休... 目的 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采用不同定标间隔时间对脉搏轮廓分析法持续心排血量(PCCO)监测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的25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每次经肺热稀释测量定标前1 min的PCCO值和该次经肺热稀释测量的心排血量(COTPTD),并除以理想体表面积,计算心排血量指数(CI),组成配对数据PCCI和CITPTD.按照定标间隔时间分为0~1h(含1h)、1~8h(含8h)、8~ 16h(含16h)、>16h组.使用线性同归、相关一致性的界限值(以bias±2SD表示)及百分误差值(2SD/CITPTD均值)对PCCI和CITPTD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 25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共采集162组配对数据.相关分析显示,PCCI与CITPTD显著相关(r2=0.494,P<0.001),bias±2SD为-(0.06±1.41) L·min-1·m-2,百分误差值为37%;除1~8h组的百分误差值小于30%外,其余各组的百分误差值均大于30%.对162组配对数据PCCI和CITPTD的变化量(ΔPCCI和ΔCITTPTD)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两者显著相关(r2=0.217,P<0.001);定标间隔时间1~8h组和8~16h组ΔPCCI与ACITPTD均显著相关(r2=0.327、P< 0.001,r2=0.303、P<0.001).结论 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随着定标间隔时间的延长,PCCO的可信度会下降,应在循环有变化或与临床表现不符时重新定标;建议经肺热稀释法的定标间隔时间不要超过8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肺热稀释法 脉搏轮廓分析法 心排血量 感染性休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