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帐篷技术在牙槽骨垂直骨增量中的应用
1
作者 张嘉义(综述) 史剑杰(审校)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194-198,共5页
在牙槽骨骨增量手术中,垂直骨增量往往具有挑战性。其难点在于受植区的周围缺少骨壁支撑,难以保持血凝块和骨替代物的稳定性,从而影响了垂直骨增量效果。近年来,帐篷技术的提出及在实践中的不断完善,逐渐发展出三类理念相同却各有特点... 在牙槽骨骨增量手术中,垂直骨增量往往具有挑战性。其难点在于受植区的周围缺少骨壁支撑,难以保持血凝块和骨替代物的稳定性,从而影响了垂直骨增量效果。近年来,帐篷技术的提出及在实践中的不断完善,逐渐发展出三类理念相同却各有特点的具体术式,以应对大部分需要垂直骨增量的情况。本文将对帐篷技术的具体内容和该技术在垂直骨增量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种植 垂直骨增量 牙槽骨 牙列缺损 帐篷技术
下载PDF
不同强度冲击波对牙槽骨细胞成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郭元 张弛 +3 位作者 刘松 王钊 潘兴飞 王簕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2509-2514,共6页
背景:许多口腔炎性疾病可引起牙槽骨丢失,牙齿松动,影响咬合关系。体外冲击波技术有望改善牙槽骨修复,提高牙槽骨细胞成骨活性,但是目前体外冲击波技术对牙槽骨细胞的作用效果及机制仍不明确,有必要进一步阐明。目的:比较不同强度冲击... 背景:许多口腔炎性疾病可引起牙槽骨丢失,牙齿松动,影响咬合关系。体外冲击波技术有望改善牙槽骨修复,提高牙槽骨细胞成骨活性,但是目前体外冲击波技术对牙槽骨细胞的作用效果及机制仍不明确,有必要进一步阐明。目的:比较不同强度冲击波对大鼠牙槽骨细胞增殖能力和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原代培养获取大鼠牙槽骨细胞,进行体外分离培养,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进行鉴定。分别用强度为0.18、0.36、0.50 mJ/mm^2的冲击波作用于大鼠牙槽骨细胞,作用频次均为100次。结果与结论:当选用强度为0.18和0.36 mJ/mm^2冲击波作用后,牙槽骨细胞碱性磷酸酶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分泌量明显增加,并且冲击波强度越高,分泌量越大(P<0.05)。当冲击波作用强度为0.50 mJ/mm^2时,大鼠牙槽骨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减退,碱性磷酸酶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分泌量显著下降(P<0.05)。提示当冲击波作用强度低于0.36 mJ/mm^2时,随着作用强度的增加,可提高牙槽骨细胞的成骨能力,这为临床应用冲击波促进牙槽骨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量冲击波 细胞分化 组织工程 组织构建 骨细胞 冲击波 牙槽骨细胞 成骨 碱性磷酸酶 骨形态发生蛋白2 骨修复 细胞增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外周血中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郭元 黄小萍 +2 位作者 蔡兴东 潘兴飞 魏立平 《中国医药》 2015年第11期1586-1588,共3页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外周血中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IP-10)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2012年7月至2013年10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治疗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58例作为观察组,另纳入同期28名健康体检者作为...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外周血中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IP-10)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2012年7月至2013年10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治疗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58例作为观察组,另纳入同期28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用TRIzol试剂提取细胞总mRNA,用反转录试剂盒将RNA反转录为cDNA.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IP-10 mRN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P-10蛋白质表达水平.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IP-10表达水平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外周血中IP-10 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2.3±4.3)比(3.8 ±1.9),(177±35) ng/L比(87±31)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10表达水平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呈负相关(r=-0.543、-0.486、-0.471,均P<0.05).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外周血中IP-10表达水平增高,且IP-10表达水平与肺功能呈负相关,可能参与COPD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 肺功能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协同骨形态发生蛋白4促进骨愈合的效应
4
作者 史剑杰 罗志宾 陈文雄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38期6099-6104,共6页
背景:研究表明骨形态发生蛋白在骨骼发育中的起到关键性作用;文献报道单独的富血小板血浆在动物或者临床试验中并不具备明显促进移植骨组织愈合的作用。目的:验证富血小板血浆协同骨形态发生蛋白4促骨缺损区的成骨作用。方法:24只新西... 背景:研究表明骨形态发生蛋白在骨骼发育中的起到关键性作用;文献报道单独的富血小板血浆在动物或者临床试验中并不具备明显促进移植骨组织愈合的作用。目的:验证富血小板血浆协同骨形态发生蛋白4促骨缺损区的成骨作用。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构建上颌骨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1空白对照组建模后不做特殊处理。2β-磷酸三钙+Bio-gide生物膜组为β-磷酸三钙0.1 g+Bio-gide生物膜1张。3富血小板血浆组为β-磷酸三钙0.1 g+Bio-gide生物膜1张+富血小板血浆1 mL。4富血小板血浆+骨形态发生蛋白4组为β-磷酸三钙0.1 g+Bio-gide生物膜1张+富血小板血浆1 mL+5μg骨形态发生蛋白4。于造模后4,8,12周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及图像分析各组骨缺损区新生骨生成情况。结果与结论:术后4周,富血小板血浆组、富血小板血浆+骨形态发生蛋白4组骨缺损区新生骨以及新生血管均多于β-磷酸三钙+Bio-gide组(P<0.01);β-磷酸三钙+Bio-gide组新成骨多于空白对照组(P<0.01)。术后4,8,12周,富血小板血浆+骨形态发生蛋白4组骨缺损区新生骨均多于β-磷酸三钙+Bio-gide组、富血小板血浆组两组骨缺损区(P<0.01),β-磷酸三钙+Bio-gide组和富血小板血浆组均多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以β-磷酸三钙为支架,富血小板血浆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可明显促进骨缺损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富血小板血浆 磷酸钙类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骨形态发生蛋白 颌骨 Β-磷酸三钙
下载PDF
晚期氧化蛋白产物对大鼠牙槽骨细胞凋亡的影响
5
作者 郭元 张弛 +3 位作者 刘松 王钊 潘兴飞 王簕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261-2264,共4页
目的探讨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对大鼠牙槽骨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选取大鼠牙槽骨细胞作为靶细胞,用不同浓度(0、100、200μg/mL)的AOPP作用不同时间(12、24 h)刺激牙槽骨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情况,酶标仪测定刺激下牙... 目的探讨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对大鼠牙槽骨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选取大鼠牙槽骨细胞作为靶细胞,用不同浓度(0、100、200μg/mL)的AOPP作用不同时间(12、24 h)刺激牙槽骨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情况,酶标仪测定刺激下牙槽骨细胞活性氧(ROS)的生成量,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影响细胞凋亡的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变化。结果原代培养获得的牙槽骨细胞呈贴壁生长,能合成碱性磷酸酶,具有成骨样细胞表现。AOPP可以引起牙槽骨细胞产生大量ROS,引起细胞凋亡,随着作用剂量的增大和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其中当AOPP作用浓度为200μg/mL、作用时间为24 h时,凋亡率最高。牙槽骨细胞可表现为Bcl-2合成减少,Bax合成增加,而且相关凋亡因子表达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和作用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结论氧化应激可引起牙槽骨细胞凋亡,这可能是导致部分口腔慢性炎症性疾病后期出现牙槽骨吸收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 晚期氧化蛋白产物 牙槽骨细胞 凋亡
下载PDF
Tweed-Merrifield技术矫治成人严重双颌前突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黄俊强 刘施瑶 江久汇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55-561,共7页
目的:利用Johnston分析法评价Tweed-Merrifield技术矫治双颌严重前突成人患者牙性及骨性变化对治疗结果的影响。方法:应用回顾性自身对照方法,对12例采用Tweed-Merrifield拔牙技术矫治的双颌前突成人患者采用Johnston分析法和华正测量... 目的:利用Johnston分析法评价Tweed-Merrifield技术矫治双颌严重前突成人患者牙性及骨性变化对治疗结果的影响。方法:应用回顾性自身对照方法,对12例采用Tweed-Merrifield拔牙技术矫治的双颌前突成人患者采用Johnston分析法和华正测量软件对常规测量项目进行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对比分析。结果:矢状方向上,上颌骨相对颅底后移1.30 mm,下颌骨相对颅底前移2.12 mm,上下颌骨相对位置变化了3.42 mm;上下切牙均明显后移并直立,上下磨牙略前移,矫治后磨牙关系及前牙覆盖分别改变了3.44 mm和4.23 mm。ANB、U1-NA、U1/NA、U1/SN、L1-NB、L1/NB、L1/MP值治疗后分别改变-(1.98±1.55)°(P=0.012)、-(5.08±4.6)mm(P=0.002)、-(11.79±1.21)°(P=0.004)、-(13.55±6.32)°(P=0.047)、-(3.17±3.07)mm(P=0.010)、-(6.84±2.55)°(P=0.038)、-(4.13±2.24)°(P=0.0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weed-Merrifield技术通过定向力系统的施行,可以稳定支抗磨牙,内收前牙,显著改善双颌前突患者的软硬组织侧貌,且实现了较好的垂直向控制,适用于需要强支抗的双颌前突患者的拔牙矫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颌前突 拔牙 测颅法 正畸学 矫正 治疗结果
下载PDF
病例讨论结合MDT在住培医师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赵新 吴玉婷 史剑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16期162-166,共5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为了培养合格的住院医师而采取的一项重大的医疗改革举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口腔科是口腔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之一,教师团队在数年的带教过程中,建立了病例讨论与多学科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为了培养合格的住院医师而采取的一项重大的医疗改革举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口腔科是口腔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之一,教师团队在数年的带教过程中,建立了病例讨论与多学科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获得了校方和院方的一致好评,并得到了住培学员的肯定,逐渐发展成为住培基地中的一大亮点。这种授课模式是以临床实际病例为载体,主讲教师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路,充分调动住培医师作为课堂参与者的积极性,并邀请与病案相关的多个口腔专科医师参与,从更为专业的角度,提出诊疗措施和建议。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帮助住培医师建立系统的临床思维体系,充分培养住培医师的全科医疗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口腔全科 教学模式 临床思维训练 临床教学 多学科诊疗
下载PDF
骨膜减张技术在引导骨再生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程璐 史剑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14-816,共3页
引导骨再生技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是临床上常用于增加种植区骨高度和宽度的骨增量术式。获得成功的GBR的关键因素之一为获得创口一期愈合。为了获得无张力的创口一期愈合,骨膜减张技术因此而生。随着科技的发展,不同的骨... 引导骨再生技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是临床上常用于增加种植区骨高度和宽度的骨增量术式。获得成功的GBR的关键因素之一为获得创口一期愈合。为了获得无张力的创口一期愈合,骨膜减张技术因此而生。随着科技的发展,不同的骨膜减张器械以及不同的骨膜减张技术相继出现。本文就当前几种常见的骨膜减张器械及技术的临床操作程序及各自优缺点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骨再生技术 骨膜减张 一期愈合
下载PDF
母亲牙周炎与早产低体质量发生关系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黄俊强 《当代医学》 2015年第30期28-29,共2页
目的调查妊娠期妇女牙周的健康状况,探讨妇女妊娠期牙周状况和早产低体质量的新生儿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定期检查的有牙周炎的妊娠期妇女80例(观察组)和没有牙周炎的妊娠期妇女80例(对照组)进行临床研究。2组均进行牙周健康检查并... 目的调查妊娠期妇女牙周的健康状况,探讨妇女妊娠期牙周状况和早产低体质量的新生儿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定期检查的有牙周炎的妊娠期妇女80例(观察组)和没有牙周炎的妊娠期妇女80例(对照组)进行临床研究。2组均进行牙周健康检查并收集其临床资料。并且要记录新生儿的出生状况进行调查研究,记录新生儿的体质量和出生日期。结果观察组早产低体质量儿的发生率(86.25%)明显高于对照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31,P<0.05)。结论妊娠期妇女的牙周健康影响新生儿早产低体质量的诱导因素之一。重视妊娠期妇女的牙周健康对新生儿的正常发育减少不正常妊娠现象的发生有很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母亲 早产低体质量
下载PDF
西瓜霜喷剂联合康复新液治疗中重度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魏宁 张强 +2 位作者 刘曼 吴敏 张纬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35期6923-6925,6905,共4页
目的:探讨西瓜霜喷剂联合康复新液治疗中重度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我院口腔科收治的中重度口腔溃疡患者94例,根据随机数字对照表分为对照组(47例)与试验组(47例)。两组均给予口腔卫生指导和物理治疗,对照组患... 目的:探讨西瓜霜喷剂联合康复新液治疗中重度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我院口腔科收治的中重度口腔溃疡患者94例,根据随机数字对照表分为对照组(47例)与试验组(47例)。两组均给予口腔卫生指导和物理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康复新液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给予西瓜霜喷剂。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龈沟液中PGE-2及白介素-8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龈沟液中前列腺素E2(PGE-2)及白介素-8(IL-8)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龈沟液中PGE-2及白介素-8含量较低(P<0.05)。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西瓜霜喷剂联合康复新液对中重度口腔溃疡患者疗效明显,推断其与降低龈沟液中PGE-2及白介素-8的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霜喷剂 康复新液 中重度口腔溃疡 前列腺素E2 白介素-8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口腔健康教育治疗慢性牙周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瑾 冯崇廉 +5 位作者 陈文雄 蔡名金 简晓岚 耿丽 曾海燕 曾剑荣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70-72,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口腔健康教育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方法 180例成人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药对照组给予西医加中药治疗;西医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中药制剂+口腔健康教育。观察3组疗效...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口腔健康教育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方法 180例成人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药对照组给予西医加中药治疗;西医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中药制剂+口腔健康教育。观察3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牙菌斑指数和牙龈指数均低于西医对照组和中药对照组(均P<0.05)。结论中西医治疗及健康教育在治疗慢性牙周炎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中西医治疗 健康教育 口腔护理
原文传递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WWP2、PTEN和p70S6K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曾素云 廖伟 +3 位作者 乐志亮 张翠翠 赵新 王建广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5期17-22,共6页
目的探讨WWP2、第十号染色体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酶基因(PTEN)和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6K)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及相关性,以期为其早期防治及生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12例正常口腔黏膜、2... 目的探讨WWP2、第十号染色体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酶基因(PTEN)和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6K)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及相关性,以期为其早期防治及生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12例正常口腔黏膜、20例白斑及54例OSCC组织中WWP2、PTEN和p70S6K蛋白的表达和相关性,并分析其与OSCC组中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实验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Kruskal Wallis test、χ2检验和Fisher′s精确检验,WWP2、PTEN和p70S6K的表达两两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WWP2、PTEN和p70S6K在正常对照组、口腔白斑组及OSCC组中的强表达率分别为33.33%、40%和68.52%;91.67%、85%和48.15%以及25%、45%和75.93%,与其他组相比,以上三种蛋白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WWP2与PTEN之间呈负相关(r=-0.236,P=0.028)。PTEN与p70S6K之间呈负相关(r=-0.301,P=0.005)。WWP2与p70S6K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315,P=0.003)。OSCC组织中WWP2与OSCC的临床分期有相关性,p70S6K与OSCC的分化程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结论 WWP2、PTEN和p70S6K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的各阶段的组织中差异表达,提示可能在OS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鳞状细胞 口腔白斑 WWP2 第十号染色体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酶基因 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
原文传递
乳牙龋病的过渡性治疗研究进展
13
作者 叶长缨 谢静 丁桂聪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23年第5期365-370,共6页
牙科恐惧症儿童在门诊中较为常见,对于这类患儿通常无法通过常规手段完成口腔治疗。过渡性治疗通过促进牙齿再矿化、隔绝致龋菌的营养供给,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龋病进展,为乳牙的进一步治疗及恒牙的正常替换争取时间,是较为安全、简易... 牙科恐惧症儿童在门诊中较为常见,对于这类患儿通常无法通过常规手段完成口腔治疗。过渡性治疗通过促进牙齿再矿化、隔绝致龋菌的营养供给,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龋病进展,为乳牙的进一步治疗及恒牙的正常替换争取时间,是较为安全、简易和经济的治疗方式,更易成为被患儿和家长接受的替代治疗手段。本文就乳牙龋病的几种过渡性治疗方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齿 药物疗法 过渡性充填修复 霍尔技术
原文传递
正畸种植联合治疗长期牙齿缺失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陈文雄 吴斯媛 +1 位作者 史剑杰 罗志宾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正畸种植联合治疗长期牙齿缺失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5例长期牙齿缺失病例(21颗种植体),利用正畸方法获得足够的种植修复空间后行缺牙区种植修复。结果15例患者均获得足够的种植修复空间,牙种植骨整合成功,获得良好的临床... 目的探讨正畸种植联合治疗长期牙齿缺失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5例长期牙齿缺失病例(21颗种植体),利用正畸方法获得足够的种植修复空间后行缺牙区种植修复。结果15例患者均获得足够的种植修复空间,牙种植骨整合成功,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结论正畸联合种植修复是一种治疗患者长期牙齿缺失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种植 正畸 种植支抗钉 联合治疗
原文传递
西帕依固龈含漱液治疗慢性牙龈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7
15
作者 简晓岚 史剑杰 王瑾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4年第2期91-92,共2页
目的:观察西帕依固龈含漱液治疗慢性牙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牙龈炎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使用西帕依固龈含漱液,对照组使用朵贝氏液含漱。对比两组病例牙龈充血水肿改善情况,龈沟出血指数以及菌... 目的:观察西帕依固龈含漱液治疗慢性牙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牙龈炎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使用西帕依固龈含漱液,对照组使用朵贝氏液含漱。对比两组病例牙龈充血水肿改善情况,龈沟出血指数以及菌斑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牙龈指数临床总有效率92%,龈沟出血有效率88%,菌斑指数有效率80%,均优于对照组的80%、72%和6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帕依固龈含漱液治疗牙龈炎疗效较好、较安全,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帕依固龈含漱液 朵贝氏液 慢性牙龈炎
原文传递
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32表达水平及其意义 被引量:6
16
作者 郭元 王文文 +3 位作者 郑常龙 蔡兴东 潘兴飞 魏立平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313-314,317,共3页
目的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32(Interleukin-32,IL-32)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意义。方法收集3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外周血,收集25例健康人外周血作为对照组,用Trizol试剂盒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糖核酸(R... 目的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32(Interleukin-32,IL-32)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意义。方法收集3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外周血,收集25例健康人外周血作为对照组,用Trizol试剂盒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糖核酸(RNA),用反转录试剂盒将RNA反转录为c DNA,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IL-32 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IL-32蛋白质表达;统计学方法分析IL-32表达水平与免疫球蛋白E(Ig E)、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 granulocyte,EOS)的相关性。结果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中IL-32 mRNA及蛋白质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哮喘患者外周血中IL-32表达水平与EOS、Ig E呈正相关(P<0.05),与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无相关性(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中IL-32表达增高,IL-32可能参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外周血 白细胞介素32 表达 发病
原文传递
老年人牙病
17
作者 史剑杰 《健康必读(健康新语)》 2016年第10期9-9,共1页
老年人牙病发病率已高达90%,主要表现为牙周疾病、龋病、牙本质过敏、牙齿缺失等。史剑杰说,在该院门诊中,老年人牙病门诊量占口腔疾病的70%,给老年人生活带来痛苦与不便。
关键词 老年人生活 牙病 牙本质过敏 牙周疾病 主要表现 牙齿缺失 口腔疾病 门诊量
原文传递
关于三维共培养体系中血管化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逸禧 杨波 +9 位作者 娄爱菊 张铮 林启旺 何可人 蔡梓红 尹飚 黎双庆 杨富国 郭元 王簕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80-1884,共5页
目的探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三维共培养体系中成类血管网状结构的可行性。方法分别用绿色荧光蛋白和红色荧光蛋白转染第4代hUVECs和第4代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标记后的细胞植入Ⅰ型鼠尾胶原... 目的探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三维共培养体系中成类血管网状结构的可行性。方法分别用绿色荧光蛋白和红色荧光蛋白转染第4代hUVECs和第4代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标记后的细胞植入Ⅰ型鼠尾胶原于培养皿内共培养。添加含有体积分数为5%胎牛血清的内皮细胞培养基(ECM)1 ml。共培养2、4、7 d及单纯细胞培养7 d后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两种细胞相互成网的状态及其两者生长情况。通过MetaXpress软件系统中血管生成分析模块(Angiogenesis)计算出生成的类血管网状结构的长度值,并利用DNA萃取法分析细胞的活力与增殖水平,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与Western blot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mRNA水平及VEGF蛋白水平。结果共培养2 d后BMSCs明显开始拉伸,呈长梭状,细胞之间无聚集趋势;hUVECs拉伸情况不明显,仅有少数细胞有轻微拉伸。4 d后BMSCs持续拉伸状态并有明显聚集趋势,hUVECs拉伸情况明显并有开始有聚集趋势,但两种细胞之间联系不明显,可见类血管状结构形成。7 d后两种细胞均拉伸、聚集,两者相互交错并有管状结构形成。DNA含量测定显示细胞数量在7 d内有明显增殖,增殖幅度与单纯培养的凝胶支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共培养后2、4、7 d对共培养的材料支架进行RT-PCR检测与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2 d,4 d与7 d VEGF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增长(2.1±0.1)倍及(5.2±0.2)倍;7 d后单纯hUVECs及共培养的VEGF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单纯BMSCs培养的(2.4±0.1)倍及(8.8±0.2)倍。结论被荧光蛋白标记后的hUVECs和BMSCs在Ⅰ型鼠尾胶原内可保持其荧光并存活,两者在此共培养体系中可进行三维生长与自由拉伸。7 d后可见其明显的相互作用并形成类血管网状结构。可见使用此共培养体系是有效可行的,并且肯定了hUVECs与BMSCs在形成类血管网状结构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Ⅰ型鼠尾胶原 类血管网状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