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lncRNA分子预测模型构建
1
作者 蔡灿锋 李锦宏 +4 位作者 辛海洋 曾军 甘文昌 李英儒 曾兵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9期3170-3175,共6页
目的筛选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CRT)疗效预测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分子标志物,分析参与CRT疗效调控相关信号通路,建立CRT疗效预测模型。方法利用lncRNA芯片进行lncRNA差异表达检测,使用R软件Limma包在CRT反应组和CRT无反应组间对比筛选差... 目的筛选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CRT)疗效预测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分子标志物,分析参与CRT疗效调控相关信号通路,建立CRT疗效预测模型。方法利用lncRNA芯片进行lncRNA差异表达检测,使用R软件Limma包在CRT反应组和CRT无反应组间对比筛选差异lncRNA(P<0.05和|Log2FC|>1),进行分子标志物筛选。采用基因本体(GO)分析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分析,采用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对筛选的差异基因进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进一步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98例样本。采用logistic回归构建CRT治疗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以评价模型的判别区分能力。结果CRT反应组中,823个lncRNA表达上调,216个lncRNA表达下调,449个基因表达上调,81个基因表达下调。新辅助放化疗相关上调排名前10的差异表达lncRNA分别为LUCAT1、LINC02356、HIF1A-AS2、Lnc-ZNF644-1、Lnc-ADAMTS12-3、LINC02356、Lnc-CLIC4-1、Lnc-PTX3-4、DARS-AS1、MIR210HG。下调排名前10的分别为Lnc-COL6A3-2、Lnc-FBN1-2、Lnc-FOXA1-3、Lnc-KRTAP9-7-1、LINC00562、Lnc-NCS1-1、LINC00456、Lnc-FBLL1-2、USP2-AS1、Lnc-INPPL1-2。GO分析结果提示,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上皮细胞分化、中间丝、中间丝细胞骨架、突触后膜、颗粒分泌、细胞因子受体活性等分子生物学功能方面。KEGG富集分析提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HIF-1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戊糖磷酸途径、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果糖和甘露糖代谢、磷脂酶D信号通路、溶酶体等信号通路方面。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由LUCAT1、LINC02356、LINC00562三个lncRNA分子构成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AUC为0.887(95%CI 0.820~0.954)。模型回归方程logit(p)=1.582×LINC00562-1.969×LINC02356-0.798×LUCAT1+4.357。模型的灵敏度为81.3%,特异度为84.0%。结论直肠癌CRT反应良好和CRT无反应者间lncRNA分子存在明显的差异表达,由LUCAT1、LINC02356、LINC00562三个lncRNA分子构成的预测模型对CRT疗效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长链非编码RNA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腔内激光闭合术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对比研究
2
作者 倪亚安 刘岳 +1 位作者 陈文哲 张斌 《大医生》 2019年第3期21-22,共2页
目的 研究传统外科手术与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2014年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5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27例)和治疗组(28例)。常规组患者实施传统外科手术治疗,治疗组患... 目的 研究传统外科手术与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2014年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5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27例)和治疗组(28例)。常规组患者实施传统外科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实施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治疗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治疗后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常规组(P <0.05);治疗组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下肢功能康复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 <0.05);且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 <0.05)。结论 针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实施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的疗效优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激光治疗对患者术后影响小,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下肢功能,促进患者预后及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功能 外科手术治疗 腔内激光闭合术 传统外科手术 常规组 治疗组 术后住院时间
下载PDF
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非交通性鞘膜积液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肖强 陈文哲 谢景璟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22期81-83,共3页
目的研究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非交通性鞘膜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9月~2019年6月收治的86例非交通性鞘膜积液小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自愿原则,将其分为A组54例和B组32例,前者采用单孔腹腔镜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后者采用传统... 目的研究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非交通性鞘膜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9月~2019年6月收治的86例非交通性鞘膜积液小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自愿原则,将其分为A组54例和B组32例,前者采用单孔腹腔镜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后者采用传统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切口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A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P<0.05),住院费用高于B组(P<0.05);A组术后6、12和24h切口疼痛程度均轻于B组(P<0.05);A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非交通性鞘膜积液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减小创口,减轻患儿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腹腔镜 鞘状突高位结扎术 非交通性鞘膜积液 小儿
下载PDF
危重病科患者合并血流感染的影响因素及病原菌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凌娟 彭晓飞 +3 位作者 李玉珍 钟国权 张中文 徐令清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21期174-177,共4页
目的探讨危重病科患者合并血流感染的影响因素及病原菌。方法选择2020年1—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危重病科收治的162例合并血流感染患者为观察组,162例未合并血流感染患者为对照组。收集资料,分析危重病科患者合并血流感染的影响... 目的探讨危重病科患者合并血流感染的影响因素及病原菌。方法选择2020年1—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危重病科收治的162例合并血流感染患者为观察组,162例未合并血流感染患者为对照组。收集资料,分析危重病科患者合并血流感染的影响因素及病原菌。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观察组年龄、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中心静脉置管、机械通气时间>5 d、入院前30 d内使用抗菌药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年龄≥60岁(β=1.606,OR=4.982,95%CI=2.862~8.671)、脑血管疾病(β=1.203,OR=3.329,95%CI=1.969~5.628)、糖尿病(β=0.774,OR=2.168,95%CI=1.345~3.495)、机械通气时间>5 d(β=1.613,OR=5.017,95%CI=3.115~8.080)、入院前30 d内使用抗菌药物(β=0.900,OR=2.460,95%CI=1.461~4.143)是危重病科患者合并血流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观察组中162例患者的血培养样本中分离出病原菌25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55株(61.75%),革兰阳性菌86株(34.27%),真菌10株(3.98%)。结论危重病科患者合并血流感染与年龄、机械通气时间、使用抗菌药物和合并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有关,革兰阴性菌是其主要致病菌,临床需针对各危险因素加强护理干预,以减少血流感染发生。并根据病原菌实施药敏试验,按照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感染 危重病科 影响因素 病原菌分布
下载PDF
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分析与结肠癌预后相关的微小RNA 被引量:1
5
作者 孙明坤 莫文仲 +2 位作者 辛海洋 唐超明 牛晓华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44-744,共1页
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是一类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参与调控细胞增殖、分化与凋亡等过程[1],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常伴有特定miRNA的异常表达,miRNA表达谱可成为结肠癌预后评估的理想标志物[2]。因此,我们通过分析... 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是一类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参与调控细胞增殖、分化与凋亡等过程[1],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常伴有特定miRNA的异常表达,miRNA表达谱可成为结肠癌预后评估的理想标志物[2]。因此,我们通过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结肠癌miRNA数据,筛选出与结肠癌预后相关性较高的miR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核糖核酸 癌症基因组图谱 结肠癌 微小RNA 异常表达 数据分析 非编码RNA 细胞增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