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胎儿唇腭裂磁共振成像与超声成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彭旭红 雷苑麟 +4 位作者 赖碧玉 邝怡南 彭明明 邓志贤 谢国喜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8年第5期349-353,共5页
目的探讨MRI对胎儿唇腭裂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经腹部超声成像诊断的10例胎儿在1~3 d内接受磁共振成像检查,孕周21~26周。MRI检查序列包括二维、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2D,3D FIESTA)序列,在矢状面、冠状面和轴向层面上对胎儿的图像进... 目的探讨MRI对胎儿唇腭裂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经腹部超声成像诊断的10例胎儿在1~3 d内接受磁共振成像检查,孕周21~26周。MRI检查序列包括二维、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2D,3D FIESTA)序列,在矢状面、冠状面和轴向层面上对胎儿的图像进行分析,重点观察轴位片,并将产前超声、MRI诊断和尸检或随访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最终确认单纯唇裂1例,左侧唇腭裂3例,右侧唇腭裂3例,双侧唇腭裂1例,中央唇腭裂2例。唇腭裂畸形于MRI FIESTA均表现为高信号裂隙:单纯唇裂为上唇软组织裂隙,而牙槽骨正常;单侧唇腭裂为单侧上唇及上颚裂隙;双侧唇腭裂为双侧上唇及上颚裂隙,并在上唇中央区形成游离的"息肉样"前凸。产前超声、MRI影像诊断符合率均达100%。未发现单纯腭裂的胎儿。无假阳性病例。结论磁共振成像对诊断胎儿唇腭裂的效能与产前超声相当,MRI可作为胎儿唇腭裂检查的备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诊断 胎儿超声 胎儿磁共振成像 唇裂 腭裂
下载PDF
探讨MSCT对成人肠套叠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周会 王钟灵 +1 位作者 蒋方旭 李光明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0年第3期398-401,共4页
目的:探讨MSCT对成人肠套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证实的成人肠套叠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SCT影像资料;其中13例行CT平扫,另15例行CT平扫并增强检查,所有患者均采用薄层多平面重组(MPR)等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28例中... 目的:探讨MSCT对成人肠套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证实的成人肠套叠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SCT影像资料;其中13例行CT平扫,另15例行CT平扫并增强检查,所有患者均采用薄层多平面重组(MPR)等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28例中继发肠套叠26例,原发肠套叠2例;病因分别为:结肠癌10例,淋巴瘤5例,脂肪瘤4例,小肠息肉3例,小肠错构瘤伴中度不典型增生1例,小肠血管肉瘤1例,胃术后粘连1例,大肠溃疡性病变1例;原发病术前CT检出率为96%(25/26),其中行增强检查患者的原发病灶检出率为100%。按套入部类型分:小肠-小肠型、回-结肠型、结-结肠型,分别为9例、8例、11例。28例病人的MSCT征象表现为:靶环征、彗星尾征、杯口征、双管征及肾形肿块等征象。结论:MSCT能清楚显示肠套叠征象,增强扫描有助于其病因的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肠套叠 MSCT
下载PDF
MR ESWAN序列对高血压患者脑微出血的定量诊断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彭旭红 雷苑麟 +4 位作者 赖碧玉 杨素平 黄奕妆 蒋方旭 陈建初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43-1146,共4页
目的探讨MR ESWAN序列对高血压患者脑微出血(CMBs)的定量诊断价值。方法搜集122例有CMBs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组;纳入年龄、性别与研究组患者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50名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皮质、白质、内囊/外囊、基底节、丘脑、脑干、... 目的探讨MR ESWAN序列对高血压患者脑微出血(CMBs)的定量诊断价值。方法搜集122例有CMBs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组;纳入年龄、性别与研究组患者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50名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皮质、白质、内囊/外囊、基底节、丘脑、脑干、小脑七个脑区的相位(PV)值。对比分析CMBs PV值与其多个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并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检验。结果 122例共发现385个CMBs病灶,其平均PV值为-1.39±0.38。CMBs组的七个脑区的平均PV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红核与黑质)(PV=-1.39±0.38^-0.31±0.14,P<0.05);基底节CMBs的平均PV值显著低于内/外囊区CMBs的平均PV值(P=0.02);皮层下白质CMBs的平均PV值显著低于脑干、内/外囊等区域CMBs的平均PV值(PV=-1.48±0.44^-1.24±0.31);小脑CMBs的平均PV值显著高于除了脑干之外的其他五个区CMBs的平均PV值(PV=-1.02±0.27^-1.48±0.44)。服用阿司匹林、伴发腔隙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增加、年龄增长、脑白质变性程度加重均可导致CMBs的平均PV值趋于降低。结论基于磁共振ESWAN序列相位图的PV值测量可为CMBs提供定量诊断信息;CMBs的影像学定量测值可成为高血压患者伴发出血和梗死的一个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微出血 高血压 相位值 T2*加权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3T MR囊内“血管征”对血管周围间隙的定性诊断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彭旭红 杨栋梁 +4 位作者 卢俊英 曾庆千 黄奕妆 李思欣 关秀红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62-1366,共5页
目的采用3 T MR T2WI、TOF MRA研究在≥5 mm扩张的血管周围间隙(EPVS)及慢性腔隙性梗死(CLI)中'血管征'的出现率,并探讨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搜集110例脑内有≥5 mm的囊性病灶患者,均行T2WI、TOF MRA检查,其中92例分别纳入EPVS... 目的采用3 T MR T2WI、TOF MRA研究在≥5 mm扩张的血管周围间隙(EPVS)及慢性腔隙性梗死(CLI)中'血管征'的出现率,并探讨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搜集110例脑内有≥5 mm的囊性病灶患者,均行T2WI、TOF MRA检查,其中92例分别纳入EPVS组和CLI组,由2名影像医师分别行盲法评估其T2'血管征'、TOF'血管征',并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检验。结果 48例51个病灶纳入EPVS组,49例50个病灶纳入CLI组(其中5例同时合并EPVS和CLI),101个病灶中有79个位于基底节区(78.2%)。EPVS中的T2'血管征'和TOF'血管征'的出现率均明显高于CLI(P<0.001)。与T2'血管征'相比,TOF'血管征'对于诊断EPVS具有更高的特异度(100%)和准确率(84.2%、83.2%)(P<0.001)。结论在EPVS和CLI病灶内,T2'血管征'、TOF'血管征'均为常见征象。该征象对于基底节区EPVS和CLI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TOF'血管征'可作为EPVS诊断的特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周围间隙 脑梗死 T2加权成像 时间飞逝法 磁共振血管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