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氧微环境增强MACC1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结直肠癌肿瘤干细胞样特性
1
作者 吴共发 曾宇婷 +2 位作者 刘钰君 姚雨江 邱丽浈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低氧微环境和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对结直肠癌(CRC)肿瘤干细胞(CSC)样特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空载体(LV-ctrl组)、MACC1过表达载体(LV-MACC1)转染结肠癌细胞HCT116,同时在低氧微环境条件下培养LV-MACC1细胞(L... 目的探讨低氧微环境和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对结直肠癌(CRC)肿瘤干细胞(CSC)样特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空载体(LV-ctrl组)、MACC1过表达载体(LV-MACC1)转染结肠癌细胞HCT116,同时在低氧微环境条件下培养LV-MACC1细胞(LV-MACC1+hypoxia组)。分别应用CCK-8法及免疫细胞化学法、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肿瘤球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迁移能力、侵袭能力及体外肿瘤形成能力。免疫印迹法检测MACC1、CD133、CD44、AKT和p-AKT蛋白的表达,740 Y-P验证PI3K/AKT在MACC1诱导的肿瘤干细胞样特性中的作用。结果与LV-ctrl组比较,LV-MACC1组的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增强,肿瘤球形成增多,CD44、CD133和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增高(P<0.05)。与LV-MACC1组比较,LV-MACC1+hypoxia组的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肿瘤球形成增多(P<0.05);CD44、CD133和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增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740 Y-P增加了细胞CD133和CD44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低氧微环境增强MACC1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出现肿瘤干细胞样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肿瘤干细胞 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 低氧微环境
下载PDF
MACC1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肿瘤干细胞样特性
2
作者 吴共发 曾宇婷 +2 位作者 刘钰君 姚雨江 邱丽浈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5期76-79,共4页
目的探究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对结直肠癌(CRC)肿瘤干细胞(CSCs)样特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择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将MACC1基因过表达克隆慢病毒颗粒(LV-MACC1)和空载体对照慢病毒颗粒(LV-Ctrl)转染HCT116,荧光显微镜... 目的探究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对结直肠癌(CRC)肿瘤干细胞(CSCs)样特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择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将MACC1基因过表达克隆慢病毒颗粒(LV-MACC1)和空载体对照慢病毒颗粒(LV-Ctrl)转染HCT116,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果;分别应用平板克隆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肿瘤球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单克隆能力、侵袭能力及体外肿瘤形成能力;采用蛋白质印迹实验检测MACC1、CD133、蛋白激酶B(AKT)和磷酸化AKT(p-AKT)蛋白水平的表变化,使用740 Y-P验证PI3K/AKT在MACC1诱导的干细胞样特性中的作用。结果感染48 h,90%以上的细胞均有绿色荧光。LV-MACC1的MACC1蛋白相对表达量为(1.03±0.04),高于LV-Ctrl的(0.14±0.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中,LV-MACC1的菌落数为(118.70±6.12)个,多于LV-Ctrl的(27.00±4.16)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V-MACC1细胞侵袭穿孔数为(66.80±3.85)个,多于LV-Ctrl的(27.80±1.99)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V-Ctrl和LV-MACC1的肿瘤球数量分别是(43.8±2.1)个和(63.8±2.5)个,统计显示LV-MACC1的肿瘤球数显著高于LV-Ctrl(P<0.05)。LV-MACC1的CD44、CD133和p-AKT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LV-Ctrl(P<0.05),LV-Ctrl和LV-MACC1的总AKT蛋白表达没有差异(P>0.05)。使用740 Y-P激活PI3K/AKT通路活性后,CD44和CD133相对表达量比未使用740 Y-P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CC1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CRC细胞出现肿瘤干细胞样特性和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肿瘤干细胞 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
下载PDF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和上皮-间质转化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病理意义
3
作者 吴共发 邱丽浈 +3 位作者 曾宇婷 刘钰君 赖剑龙 姚金科 《内科》 2023年第6期521-525,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AN)和上皮-间质转化(EMT)在结直肠癌(CRC)中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随访5年以上的100例CRC患者的病历资料。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检测TAN浸润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MT标志物上皮钙黏素(E-cadhe...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AN)和上皮-间质转化(EMT)在结直肠癌(CRC)中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随访5年以上的100例CRC患者的病历资料。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检测TAN浸润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MT标志物上皮钙黏素(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情况,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不同TAN浸润情况的CRC患者进行生存情况比较,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究TAN浸润和EMT标志物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100例CRC患者中,29例CRC组织中有TAN浸润。CRC组织中E-cadherin的免疫组化染色评分低于癌旁正常组织,vimentin的免疫组化染色评分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均P<0.05)。有TAN浸润的CRC患者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较无TAN浸润者差(均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表示,有TAN浸润的CRC患者的累积生存率低于无TAN浸润的CRC患者(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AN浸润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rs=-0.498,P<0.05),与vimentin表达呈正相关(rs=0.611,P<0.05)。结论TAN浸润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与vimentin表达呈正相关;TAN可能通过参与EMT过程,促进CRC的生长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结直肠癌 上皮钙黏素 波形蛋白
下载PDF
基于免疫组织化学、组织芯片和RNA测序数据分析MACC1在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吴共发 邱丽浈 +5 位作者 刘海盛 曾宇婷 黄绮亭 曾炼坤 徐润强 李海刚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2期166-173,共8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1,MACC1)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MACC1在77例CRC及其正常黏膜组织的表达及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HPA和G... 目的探讨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1,MACC1)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MACC1在77例CRC及其正常黏膜组织的表达及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HPA和GEPIA数据库分析MACC1在CRC的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与预后的关系,GEPIA数据库分析MACC1表达与错配修复基因的相关性及与CRC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MACC1在CRC的阳性表达率为75.32%,显著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的11.69%。MACC1的表达与CRC的淋巴结转移、神经侵犯和临床分期有关,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侵犯深度和部位无关。公共数据库分析证实MACC1在CRC表达增加。GEPIA数据库分析显示在不同的临床分期各组间MACC1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ACC1基因的表达与错配修复基因MSH2、MSH6、MLH1和PMS2的表达均呈显著相关性。两个数据库分析均显示高表达MACC1的CRC患者生存预后差。结论MACC1 mRNA和蛋白在结直肠癌均高表达,并与结直肠癌侵袭、转移、预后和错配修复基因密切相关,MACC1在结直肠癌恶性进展中起到致瘤作用,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 公共数据库 临床病理特征 基因表达分析
下载PDF
免疫相关指标水平变化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邱丽浈 吴博 +2 位作者 曾宇婷 刘宇平 刘钰君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20期3543-3545,共3页
目的:探讨免疫相关指标水平变化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于2019年1月—2020年12月回顾性选取42例本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为肠癌组,40例慢性肠炎患者为良性组,同期35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收集分析其临床资料。检测各组外周血... 目的:探讨免疫相关指标水平变化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于2019年1月—2020年12月回顾性选取42例本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为肠癌组,40例慢性肠炎患者为良性组,同期35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收集分析其临床资料。检测各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含量以及血清免疫相关因子水平并对比分析。结果:与健康组比,良性组和肠癌组血清IL-22、TNF-α、IL-8水平和外周血CD8^(+)CD28^(-)、CD8^(+)含量均较高,且肠癌组均高于良性组;血清IFN-γ、IL-2水平以及CD3^(+)、NK细胞、CD4^(+)含量均较低,且肠癌组均低于良性组;较临床Ⅰ期比,Ⅱ~Ⅳ期患者血清IL-22、TNF-α、IL-8水平以及外周血CD8^(+)CD28^(-)、CD8^(+)含量均逐渐升高,Ⅳ期高于Ⅲ期,Ⅲ期高于Ⅱ期;NK细胞、CD3^(+)、CD4^(+)含量、血清IL-2、IFN-γ水平均逐渐下降,Ⅳ期低于Ⅲ期,Ⅲ期低于Ⅱ期(均P<0.05)。结论:NK细胞、CD3^(+)、CD4^(+)含量和血清IL-2、IFN-γ水平越低,外周血CD8^(+)、CD8^(+)CD28^(-)含量和血清TNF-α、IL-22、IL-8水平越高,均提示患者发生结直肠癌的可能性越大,检测机体T淋巴细胞及免疫相关因子可有效预测并诊断结直肠癌患者的病情,有利于在该病初期即进行相应的有效干预,对提高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作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外周血 自然杀伤细胞 免疫功能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甲状腺炎临床病理特征及颈部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邱丽浈 邱友燕 +2 位作者 陈晓珠 刘钰君 吴共发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70-75,共6页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合并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颈部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2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院诊治疑似PTC合并HT患者119例为研究对象,术后经病理确诊PTC合并HT患者47...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合并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颈部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2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院诊治疑似PTC合并HT患者119例为研究对象,术后经病理确诊PTC合并HT患者47例为研究组,PTC未合并HT患者72例为对照组,同期纳入50例单纯HT患者作为HT组。回顾性观察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纵横比、survivin及Ki-67阳性表达率、血清TgAb及TPOAb水平等临床病理特征,并比较3组患者超声特征,同时分析PTC合并HT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的女性比例、肿瘤纵横比、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比例及肿瘤外侵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3组患者在超声检查的癌结节边界、形态、内部回声、钙化情况和血流信号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TgAb及TPOA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纵横比、性别、肿瘤外侵、TgAb和TPOAb是PTC合并HT患者患者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PTC合并HT患者有着较高的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外侵症状,同时发现较高的自身抗体水平及较大的肿瘤纵横比也是PTC合并HT患者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对此类患者治疗及预后评估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桥本甲状腺炎 临床病理特征 颈部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上调miR-200a通过抑制MACC1影响结直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邱丽浈 吴共发 +3 位作者 刘钰君 曾宇婷 赖剑龙 李海刚 《系统医学》 2021年第23期9-12,20,共5页
目的探讨上调miR-200a表达是否可以通过抑制MACC1影响结直肠癌LoVo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方法结直肠癌细胞LoVo分组处理为mimics组(转染miR-200a mimics)、blank组(转染空脂质体)和NC组(转染negative control)。转染成功后,CCK-8法、黏附... 目的探讨上调miR-200a表达是否可以通过抑制MACC1影响结直肠癌LoVo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方法结直肠癌细胞LoVo分组处理为mimics组(转染miR-200a mimics)、blank组(转染空脂质体)和NC组(转染negative control)。转染成功后,CCK-8法、黏附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癌细胞增殖、同质黏附能力和侵袭能力的变化情况;MACC1蛋白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生物信息学预测miR-200a与MACC1靶向情况。结果CCK-8法显示,mimics组细胞的OD值为(1.27±0.07),比blank组和NC组均显著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780,P<0.001);mimics组同质性肿瘤细胞黏附数量为(1241.33±76.42),细胞黏附能力比blank组和NC组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130,P=0.006);mimics组的侵袭穿膜细胞数为(54.20±6.83),比blank组和NC组均显著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130,P=0.006);Western Blot均显示mimics组的MACC1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084,P=0.001)。数据库显示MACCI是miR-200a的潜在靶基因。结论上调miR-200a表达可能通过靶向抑制MACC1表达阻遏人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增强细胞黏附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miR-200a MACC1
下载PDF
血清Cys-C联合RBP检测在临床诊断糖尿病肾病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邱丽浈 邱友燕 陈晓珠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第23期180-182,18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联合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RBP)检测在临床诊断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自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DN患者作...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联合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RBP)检测在临床诊断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自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DN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60名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空腹静脉血,测量血清中Cys-C和RBP含量,并计算Cys-C、RBP单一检测和联合检测诊断DN的阳性率。结果观察组Cys-C和RB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C+RBP联合检测阳性率(93.33%)显著高于Cys-C(53.30%)和RBP(70.00%)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ys-C+RBP联合检测阳性和DN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Cys-C和RBP可作为DN患者早期诊断指标,二者联合检测在临床诊断糖尿病肾病中阳性率高,有利于DN患者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清胱抑素C 视黄醇结合蛋白 价值分析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 被引量:1
9
作者 邱丽浈 邱友燕 陈晓珠 《慢性病学杂志》 2022年第8期1139-1141,共3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患者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iabetic cardiovascular autonomic neuropathy,DCAN)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诊治的67例T2DM患...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患者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iabetic cardiovascular autonomic neuropathy,DCAN)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诊治的67例T2DM患者进行为期1 d的全导动态心电图分析检测,根据全导动态心电图分析结果将患者分为DCAN组患者和非DCAN组(NDCAN组)患者,统计67例T2DM患者DCAN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67例T2DM患者中,发生DCAN组共28例,DCAN组发生率为41.7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长、血清尿酸、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升高、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tandard diviation of NN intervals,SDNN)降低是T2DM患者发生DCAN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DM患者发生DCAN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病程长、血清尿酸、TNF-α水平升高、SDNN降低,因此可对T2DM患者进行以上指标的严密监测,并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或治疗,以降低T2DM患者DCAN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危险因素 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