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变化
1
作者 张魏巍 李志樑 +3 位作者 靳文 傅强 付晓华 刘映峰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1年第6期654-658,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数量及比例变化情况。方法:入选病例为我院从2006年1月~2006年12月共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留取入院即刻及治疗1周后上述患者外周血标本。借助四色荧光标记技术对外周血髓...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数量及比例变化情况。方法:入选病例为我院从2006年1月~2006年12月共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留取入院即刻及治疗1周后上述患者外周血标本。借助四色荧光标记技术对外周血髓源性树突状细胞(myeloid DCs,mDCs)和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pDC)占DCs细胞比例进行流式细胞术测定。结果:治疗1周后,患者外周血mDCs和pDC占PBMC比例分别为(15.02±7.3)‰、(0.82±0.65)‰,mDC比例较治疗前((4.97±2.7)‰)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治疗1周后,外周血mDC亚群比例和数量明显升高,提示mDC亚群比例和数量的变化与冠心病病情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髓源性树突状细胞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 治疗
下载PDF
高龄患者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抗凝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吴金家 陈爱华 +2 位作者 李志梁 刘映峰 肖华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5年第4期268-269,共2页
目的评价以口服肠溶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用肝素静脉滴注的抗凝方案,在高龄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应用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超过或等于70岁的高龄组患者63例,均在冠状动脉支架术后使用上述的抗凝方案。观察出血并发症及冠状动脉内血栓... 目的评价以口服肠溶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用肝素静脉滴注的抗凝方案,在高龄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应用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超过或等于70岁的高龄组患者63例,均在冠状动脉支架术后使用上述的抗凝方案。观察出血并发症及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出现皮下出血2例,尿路出血2例,发生出血并发症的比例为6.2%。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的1例(1.6%)。结论高龄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可以采用口服肠溶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伍用肝素静脉滴注的抗凝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治疗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肝素 冠状动脉支架术
下载PDF
高龄与非高龄患者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抗血栓方案的比较
3
作者 吴金家 陈爱华 +2 位作者 李志梁 刘映峰 肖华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57-558,共2页
目的:评价以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氯吡格雷片及静脉滴注肝素的抗血栓方案,对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45例患者,其中≥70岁的高龄组患者63例,<70岁的非高龄组患者82例,均在冠状动脉支架术后使用上述的... 目的:评价以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氯吡格雷片及静脉滴注肝素的抗血栓方案,对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45例患者,其中≥70岁的高龄组患者63例,<70岁的非高龄组患者82例,均在冠状动脉支架术后使用上述的抗血栓方案。观察出血的并发症及冠状动脉内急性或亚急性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高龄组中发生皮下及尿路出血各2例(3.2%),非高龄组各3例(3.7%),2组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与非高龄组中均有1例(1.7%,1.2%)发生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只要严密观察及控制抗血栓指标,对高龄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氯吡格雷片及静脉滴注肝素的抗血栓方案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支架 老年人 抗血栓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