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地区呼吸专科门诊咳嗽症状分布调查 被引量:21
1
作者 徐荣 詹晨 +4 位作者 刘家兴 罗炜 陈桥丽 赖克方 陈如冲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95-499,共5页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呼吸专科门诊中咳嗽症状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量表,2013年7月至8月对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门诊患者进行面访式问卷调查,记录呼吸系统症状表现,有咳嗽患者记录咳嗽临床特征。结果共收集问卷939份,其中900份有效...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呼吸专科门诊中咳嗽症状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量表,2013年7月至8月对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门诊患者进行面访式问卷调查,记录呼吸系统症状表现,有咳嗽患者记录咳嗽临床特征。结果共收集问卷939份,其中900份有效。患者平均年龄为(48.9±18.3)岁,男453例(50.3%),女447例(49.7%)。具有咳嗽、喘息、气促、胸闷、咽痛、卡他、胸痛、咽痒、发热、咯血和其他症状者分别占总就诊人数76.3%、34.49%、34.1%、19.2%、11.99%、11.2%、9.1%、6.6%、4.0%、1.1%和14.3%。存在咳嗽症状的患者中,69.5%以咳嗽为主诊原因,22.1%以咳嗽为唯一症状。咳嗽中位病程为3个月,其中29.7%的患者为急性咳嗽(<3周),亚急性咳嗽(3~8周)为14.0%,慢性咳嗽(>8周)占56.3%。女性咳嗽患者多于男性(51.7%比48.3%,P<0.05),尤以急性咳嗽明显(60.3%比39.7%,P<0.01),但亚急性和慢性咳嗽性别分布未见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咳嗽是呼吸专科门诊中最常见的就诊原因,尤以慢性咳嗽为著。急性咳嗽患者女性较男性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症状分布 门诊 性别差异
原文传递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事件的疗效 被引量:3
2
作者 伍颖欣 贺白婷 +3 位作者 严惠婵 洪佳旭 罗嘉莹 罗远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8期2973-2976,共4页
目的 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MSA)事件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7月至2013年5月间于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睡眠中心经全夜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发现MSA事件>10次/h的睡眠呼吸暂停患者21例.其中10例单纯依靠常... 目的 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MSA)事件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7月至2013年5月间于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睡眠中心经全夜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发现MSA事件>10次/h的睡眠呼吸暂停患者21例.其中10例单纯依靠常规PSG诊断(常规PSG组),另11例在常规PSG监测后加用食道电极记录膈肌肌电对MSA事件进一步确诊(膈肌肌电组).所有患者均在PSG监测下进行人工压力滴定并用所滴定的压力治疗,观察CPAP对MSA事件的疗效.结果 常规PSG组平均CPAP治疗压力与膈肌肌电组相似[(8.1±2.2)比(8.9±1.5)cmH2O,1 cmH2O =0.098 kPa].两组患者经CPAP治疗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均有显著下降,常规PSG组从治疗前的62.2(54.7,71.4)次/h降至治疗后的6.9(3.5,10.2)次/h;膈肌肌电组从治疗前的71.3(59.5,79.5)次/h降至治疗后的1.5(0.5,5.5)次/h(均P<0.01).CPAP能有效消除MSA事件.常规PSG组和膈肌肌电组治疗后的MSA均显著低于治疗前[0.1(0.0,0.4)比29.6(19.6,32.4)次/h和0.0(0.0,0.2)比18.1(9.1,19.3)次/h](均P<0.01).结论 CPAP治疗能够有效消除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MSA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睡眠呼吸暂停 中枢性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肺应变对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模型肺水肿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奇 郑惠 +3 位作者 李雯 曾庆思 程哲 陈荣昌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6期2947-2951,共5页
目的 初步探讨肺应变大小对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模型肺水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只健康比格犬,利用静脉注射油酸制作ARDS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4组,肺应变分别为1.0、1.5、2.0及2.5并分别命名为S1.0、S1.5、S2.0、S2.5组,根... 目的 初步探讨肺应变大小对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模型肺水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只健康比格犬,利用静脉注射油酸制作ARDS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4组,肺应变分别为1.0、1.5、2.0及2.5并分别命名为S1.0、S1.5、S2.0、S2.5组,根据肺应变、功能残气量及呼气末正压引起的肺复张容积计算潮气量,以此潮气量进行机械通气24 h,采用热稀释法测量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等肺水肿指标,称重法测量肺组织湿干比.结果 S1.0、S1.5、S2.0、S2.5组潮气量分别为(7.5±1.7)、(13.9±5.8)、(17.9±4.7)、(20.3±7.9) ml/kg,机械通气治疗4h后,S2.0、S2.5组的EVLWI均显著高于S1.0、S1.5组[(38.9±6.5)、(40.1±7.7)比(26.6±5.2)、(28.8±5.4) ml/kg;F=5.627,P=0.009].实验结束时S2.5组的PVPI均显著高于S1.0、S1.5、S2.0组(16.7±5.4比7.0±2.3、9.2±2.2、11.5±6.0;F=4.329,P=0.022);S2.0、S2.5组肺组织湿干比均显著高于S1.0、S1.5组(10.4土1.2、10.8±1.5比8.3±1.2、8.0±2.2;F=5.627,P =0.009).结论 肺应变>2.0时明显加重ARDS模型肺水肿,肺应变<1.5时对于肺水肿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水肿 肺应变
原文传递
不同程度非变应性鼻炎对下气道炎症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季俊峰 王秋萍 +8 位作者 张勇 王志颐 吴昆旻 许莉 陈伟 薛飞 江满杰 王天友 钟南山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程度非变应性鼻炎(non-allergic rhinitis,NAR)患者全身及下气道各项测量指标的差异,探索他们系统性炎症、下气道炎症及下气道高反应性的特征和差异。方法募集门诊NAR患者262例,参照ARIA指南根据鼻炎症状对患者生活质...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程度非变应性鼻炎(non-allergic rhinitis,NAR)患者全身及下气道各项测量指标的差异,探索他们系统性炎症、下气道炎症及下气道高反应性的特征和差异。方法募集门诊NAR患者262例,参照ARIA指南根据鼻炎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将受试者分为两组,轻度组145例、中-重度组117例,均行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inophil,EOS)比率、诱导痰EOS比例、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 NO)检测及乙酰甲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比较两组患者全身及下气道炎症、下气道高反应性的特征和差异。结果 1中-重度组患者外周血EOS比率、支气管激发试验、Fe NO阳性率与轻度组患者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6.2%vs2.1%;10.3%vs 2.8%;72.6%vs 29.0%;P<0.01),两组间诱导痰EOS比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5%vs17.9%,P>0.05);2中-重度组患者外周血EOS比率、Fe NO与轻度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4.0)%vs 1.5(2.1)%;35.8(25.9)ppb vs 16.3(17.0)ppb,P<0.01],两组间诱导痰EOS比例无统计学差异[1.0(1.8)%vs 0.5(1.3)%,P>0.05]。结论 1不同程度NAR患者全身及下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存在差异,中-重度NAR患者呈现出更高水平的全身及下气道异常;2中-重度NAR患者更易出现下气道异常,临床医师应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变应性鼻炎 气道炎症 气道高反应性 诱导痰 呼出气一氧化氮
下载PDF
不同裂解方式对诱导痰细胞学及上清炎症介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如冲 詹晨 +3 位作者 莫尚龙 刘春丽 陈桥丽 罗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3410-3413,共4页
目的探讨常规水浴与低温水浴两种不同温度方式对诱导痰细胞分类计数以及对部分痰上清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收集呼吸专科门诊患者并进行诱导痰检测,将每例痰标本均分至DDT常温水浴(37℃,15 min)处理组及DTT低温水浴(0℃,60 min)处理组,... 目的探讨常规水浴与低温水浴两种不同温度方式对诱导痰细胞分类计数以及对部分痰上清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收集呼吸专科门诊患者并进行诱导痰检测,将每例痰标本均分至DDT常温水浴(37℃,15 min)处理组及DTT低温水浴(0℃,60 min)处理组,统一进行细胞分类计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白细胞介素IL-4、IL-5、IL-8的浓度。结果共收集20例成功诱导痰标本,其中男7例,女13例。低温水浴处理组痰细胞总数低于常温水浴处理组(P<0.05),但两组间痰细胞分类计数未见明显差异(P>0.05),两组痰上清液IL-4、IL-5及IL-8的浓度亦未见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除了低温水浴处理组获取的细胞总数相对较少以外,两种处理方法在细胞分类计数以及部分炎症介质检测上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痰 炎症介质 细胞分类 裂解方式
下载PDF
慢性肺泡低通气及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无创正压通气的压力调定 被引量:5
6
作者 贺白婷 罗远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8期3033-3035,共3页
随着经验积累及研究的深入,无创正压通气(NPPV)的用途越来越广。一些既往需要用有创治疗的患者,现可成功地用NPPV治疗。与此相伴随,危重病房患者NPPV治疗的比率在增高,而气管切开及气管插管的比率在下降。通过及早使用NPPV,危重... 随着经验积累及研究的深入,无创正压通气(NPPV)的用途越来越广。一些既往需要用有创治疗的患者,现可成功地用NPPV治疗。与此相伴随,危重病房患者NPPV治疗的比率在增高,而气管切开及气管插管的比率在下降。通过及早使用NPPV,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得到进一步提高。目前NPPV的治疗范畴在不断扩大,既可用于家庭又可用于危重病房,并已成为治疗急慢性呼吸衰竭的重要工具。可用NPPV治疗的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慢性肺泡低通气、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心功能不全相关的肺水肿等。另外,NPPV也常作为停用有创通气时的辅助治疗。虽然NPPV模式有多种,但主要模式仍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以及主要用于OSA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急慢性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通气 肺泡低通气 危重患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原文传递
床旁实时浓度监测氦气稀释法检测功能残气量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奇 陈荣昌 +4 位作者 贾留群 王欢 李雯 曾庆思 程哲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7期2208-2213,共6页
目的探讨床旁实时浓度监测氦气稀释法(RHe法)检测功能残气量的准确性、精度及重复性。方法选择18例健康比格犬,利用静脉注射油酸制作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动物模型,在制作动物模型前后采用床旁RHe法及胸部CT扫描法检测功能残... 目的探讨床旁实时浓度监测氦气稀释法(RHe法)检测功能残气量的准确性、精度及重复性。方法选择18例健康比格犬,利用静脉注射油酸制作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动物模型,在制作动物模型前后采用床旁RHe法及胸部CT扫描法检测功能残气量,实验过程中,实时监测实验动物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选用Bland-Altman分析法及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于造模前健康肺,CT扫描法检测功能残气量(FRCCT)与床旁RHe法检测功能残气量(FRCRHe)呈线性相关,回归方程为FRCRHe=0.959×FRCCT+23.3(R^2=0.89,P〈0.0001)。RHe法与CT法的偏倚为(6.3±27.6)ml(1.5%±7.1%),95%可信区间为-47.7-60.3ml;对于造模后ARDS肺,直线回归方程为FRCRHe=0.693×FRCCT+66.4(R^2=0.507,P〈0.001)。RHe法与CT法的偏倚为(7.9±27.1)ml(4.5%±13.6%),95%可信区间为-45.3~61.1ml。两次FRCRHe之间的差别在健康肺和ARDS肺分别为(-0.1%±5.8%)和(0.2%±9%)。结论床旁RHe法用于检测健康及ARDS模型肺功能残气量均具有良好的准确性、精度及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残气量 指示剂稀释技术 呼吸窘迫综合征
原文传递
变应原分子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罗文婷 孙宝清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51-454,共4页
变应原分子(molecular-based allergy,MA)诊断是利用提取天然变应原组分和重组技术在分子层次上来辨别致敏的MA诊断,也称组分解决诊断(component resolved diagnostics,CRD)[1-2]。随着19世纪80年代DNA技术的发展和应用,MA不断被识... 变应原分子(molecular-based allergy,MA)诊断是利用提取天然变应原组分和重组技术在分子层次上来辨别致敏的MA诊断,也称组分解决诊断(component resolved diagnostics,CRD)[1-2]。随着19世纪80年代DNA技术的发展和应用,MA不断被识别克隆,很多过敏性疾病的致病因素也被识别[3],促进了人类对变应原特征的了解和疫苗的发展[4],还给变态反应免疫机制的研究带来极大的进步[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变应原诊断 重组变应原 交叉反应
原文传递
不伴哮喘的鼻炎患者肺小气道功能的改变 被引量:6
9
作者 季俊峰 王秋萍 +11 位作者 张勇 王志颐 时旭 关伟杰 吴昆旻 许莉 陈伟 薛飞 江满杰 程友 王天友 钟南山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864-1867,共4页
目的:观察不伴哮喘的鼻炎患者的肺小气道功能改变情况。方法:2008-06-2012-12期间共纳入研究对象903例,分为3组,其中变应性鼻炎(AR)组377例,非变应性鼻炎(NAR)组262例,健康对照组264例。全部研究对象均行病史采集、鼻部专科检查、变应... 目的:观察不伴哮喘的鼻炎患者的肺小气道功能改变情况。方法:2008-06-2012-12期间共纳入研究对象903例,分为3组,其中变应性鼻炎(AR)组377例,非变应性鼻炎(NAR)组262例,健康对照组264例。全部研究对象均行病史采集、鼻部专科检查、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肺通气功能检查、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AR组FEV1/FVC%、MMEF pred%以及MEF 25pred%指标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NAR组FEV1/FVC、MMEF pred%、MEF 25pred%以及MEF 50pred%指标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FVC pred%、FEV 1pred%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组与NAR组之间各肺功能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组出现气道高反应性的比例为12.2%,NAR组为6.1%,其中气道高反应性组的小气道功能指标均显著低于无气道高反应性组(P<0.05)。结论: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鼻炎患者出现明显小气道功能的改变,部分鼻炎患者有气道高反应性,且与小气道功能改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哮喘 小气道功能 气道高反应性
原文传递
单纯加大气管插管导管套囊压力能导致兔气管狭窄吗?
10
作者 苏柱泉 李时悦 +2 位作者 钟长镐 何玮华 汤庆 《国际呼吸杂志》 2014年第23期1778-1782,共5页
【摘要】目的探讨单纯加大气管插管导管套囊压力能否导致兔气管狭窄。方法对10只新西兰兔行气管插管并持续6h,通过体外颈部超声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不同的套囊充气压力(25mmHg,50mmHg,100mmHg,150mmHg,200mmHg)于气管插管后1... 【摘要】目的探讨单纯加大气管插管导管套囊压力能否导致兔气管狭窄。方法对10只新西兰兔行气管插管并持续6h,通过体外颈部超声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不同的套囊充气压力(25mmHg,50mmHg,100mmHg,150mmHg,200mmHg)于气管插管后12周气管腔的形态、内径及组织学变化。结果所有实验兔在插管期间无出现气管破裂或窒息等并发症,拔管后均无出现喘息、呼吸困难或意外死亡等情况。体外高频超声和游标卡尺测量气管左右径、气管前壁厚度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分别r=0.884,P〈0.01和r=0.923,P〈0.01);体外颈部超声测量实验兔插管前和拔管后12周气管左右径分别为(5.18±0.29)mm和(4.93±0.47)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41,P〉0.05);气管前壁厚度分别为(0.69±0.11)mm和(0.75±0.12)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49,P〉0.05)。12周后压迫段气管壁炎症反应与套囊压力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0.978,P〈0.01)。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明增大套囊压力气管插管,拔管12周后气管腔无塌陷,软骨膜完整、软骨无破坏,未见瘢痕(肉芽)组织增生。结论在-定的导管型号和留置插管时间条件下,单纯加大气管插管导管套囊压力并不能导致兔气管狭窄,套囊内充气压力并非为插管后并发气管狭窄的唯-危险因素,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综合研究其他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气管狭窄 套囊压力 超声检查
原文传递
多功能呼气阀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22
11
作者 王园 刘妮 +3 位作者 杨峰 何薇 宫玉翠 郑则广 《国际呼吸杂志》 2018年第19期1491-1494,共4页
目的加速患者肺康复进程,减少急性发作期住院天数。方法阐述多功能呼气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讲解其应用于雾化吸入、震荡排痰、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气管切开患者发音训练的方法学。结果该装置适用于呼吸功能受损或气道分泌物多的患者... 目的加速患者肺康复进程,减少急性发作期住院天数。方法阐述多功能呼气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讲解其应用于雾化吸入、震荡排痰、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气管切开患者发音训练的方法学。结果该装置适用于呼吸功能受损或气道分泌物多的患者,有利于肺康复和清除气道分泌物。结论多功能呼气阀适合于临床大量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呼气阀 雾化吸入 震荡排痰 无创通气 发音训练
原文传递
2016年美国感染病学会HAP/VAP指南:新在何处?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勇波 黎毅敏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16年第4期-,共5页
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重症患者最常见的院内感染性疾病,可导致患者医疗费用增加,住院时间延长和死亡率增加。2016年美国感染病学会和美国胸科协... 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重症患者最常见的院内感染性疾病,可导致患者医疗费用增加,住院时间延长和死亡率增加。2016年美国感染病学会和美国胸科协会在2005年发表的HAP/VAP指南基础上,总结和分析新出现的临床研究结果,利用新近发展的循证指南方法学,对HAP/VAP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进行了更新。本文将对新版指南的重要更新进行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获得性肺炎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指南
原文传递
稳定表达乙型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细胞的构建
13
作者 黄文波 刘振卫 +4 位作者 周荣 李潇 曾军 李小锋 苏晓波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94-500,共7页
获得稳定表达乙型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的HEK-293-HA细胞株。采用RT-PCR方法扩增乙型流感病毒的HA基因,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上,构建pcDNA3.1(+)-HA重组质粒。将已鉴定正确的pcDNA3.1(+)-HA质粒与辅助质粒PLV-EF1a-EGFP(2A)P... 获得稳定表达乙型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的HEK-293-HA细胞株。采用RT-PCR方法扩增乙型流感病毒的HA基因,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上,构建pcDNA3.1(+)-HA重组质粒。将已鉴定正确的pcDNA3.1(+)-HA质粒与辅助质粒PLV-EF1a-EGFP(2A)Puro通过脂质体介导法共转染HEK293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后得到重组细胞株HEK293-HA,通过流式细胞术法(FCM)来检测细胞中HA的表达情况。所得到的重组细胞经扩大培养后再连续培养15代,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B)来检测HA蛋白表达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cDNA3.1(+)-HA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共获得3株高表达阳性细胞株。细胞扩大培养后连续传代培养15代后进行Western blot和IFA检测结果表明,重组细胞的HA蛋白得到稳定的表达。已成功获得了能稳定表达乙型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的HEK-293-HA细胞,可为乙型流感病毒HA蛋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流感病毒 血凝素(HA)蛋白 细胞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