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办高校图书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服务创新研究——以广州商学院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黄少如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8年第4期41-43,46,共4页
文章以民办高校广州商学院为例,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民办高校图书馆教学信息化服务现状进行调查,指出其问题所在,并提出在LC的基础上,创新LCT服务模式,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提供资源支持、技术实践、学习环境和团队指导,创新... 文章以民办高校广州商学院为例,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民办高校图书馆教学信息化服务现状进行调查,指出其问题所在,并提出在LC的基础上,创新LCT服务模式,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提供资源支持、技术实践、学习环境和团队指导,创新高校图书馆教育功能和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能力 高校图书馆 LCT LC
下载PDF
国外图书馆的动物辅助活动
2
作者 王少薇 高波 +1 位作者 宋瑞杰 戈维丽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0-150,共11页
国外图书馆开展的动物辅助活动在推动读者服务内容和形式创新上具有借鉴意义。文章梳理动物辅助活动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介绍国外图书馆动物辅助活动类型及其要点,分析动物辅助活动的成效;探讨我国图书馆开展动物辅助活动的路径。
关键词 动物辅助活动 图书馆
下载PDF
人工智能发展对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影响
3
作者 董三川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24年第21期179-181,184,共4页
文章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及其对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推动力,揭示了人工智能在知识管理、读者服务、资源发现等方面的关键作用,通过对具体应用案例进行分析,展现了其在提升图书馆服务效率和智能化水平上的显著成效。... 文章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及其对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推动力,揭示了人工智能在知识管理、读者服务、资源发现等方面的关键作用,通过对具体应用案例进行分析,展现了其在提升图书馆服务效率和智能化水平上的显著成效。人工智能的发展为智慧图书馆构建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个性化推荐服务及自动化运营流程提供了新的可能,同时在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和伦理问题上提出了新的挑战。未来,人工智能将与图书馆服务进行深度融合,助力智慧图书馆向更高层次的智能化和以人为本的服务模式转变。然而,面对技术进步带来的复杂性,图书馆需要在技术应用、政策制定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同步思考与规划,以实现人工智能与图书馆服务的和谐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智慧图书馆 发展影响 服务效率 技术挑战
下载PDF
高校图书馆专业阅读推广与评价模型探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黄少如 高彧军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8年第11期98-103,共6页
大数据的发展促使图书馆服务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图书馆的资源组织形式与服务模式也面临新的转型。图书馆阅读推广在向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发展的同时,其评价模式也是图书馆界重要的研究内容。文章列举了国内外专业阅读推广案例,结合广... 大数据的发展促使图书馆服务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图书馆的资源组织形式与服务模式也面临新的转型。图书馆阅读推广在向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发展的同时,其评价模式也是图书馆界重要的研究内容。文章列举了国内外专业阅读推广案例,结合广州商学院图书馆的专业阅读推广平台服务模式,提倡构建PRP评价模式,旨在进一步推动、深化高校图书馆的学科专业服务,构建大数据下新的知识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专业阅读推广 评估体系 指标
下载PDF
高校图书馆虚拟互动服务质量模型构建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少如 肖斌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4-27,共4页
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满意程度是评价图书馆服务质量优劣的重要参考标准。本文基于39所985高校的图书馆官网主页的互动服务栏目与内容的调查基础上,分析、比较SERVQUAL与Lib QUAL+评价模型用于虚拟互动服务质量评价的不足之处,从而提... 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满意程度是评价图书馆服务质量优劣的重要参考标准。本文基于39所985高校的图书馆官网主页的互动服务栏目与内容的调查基础上,分析、比较SERVQUAL与Lib QUAL+评价模型用于虚拟互动服务质量评价的不足之处,从而提出构建Inter QUAL互动服务质量评价模型,并对其构建原则、维度、指标、效用等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虚拟互动服务 SERVQUAL Lib QUAL+ INTER QUAL
下载PDF
微信公众平台与高校图书馆管理改革 被引量:1
6
作者 荣江 《新西部(中旬·理论)》 2015年第3期88-88,80,共2页
本文主要阐述了微信公众平台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及对高校图书馆改革的要求。要整合优势资源,做好消息推送;开拓有效资源,做好互动交流。为此,必须做好微信公众平台推广工作;做好微信公众平台管理员的培训工作。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管理模式 微信公众平台 应用
下载PDF
学术评价指标选取质量诊断及其路径研究
7
作者 俞立平 杜维 王龙华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1-206,F0003,共7页
[研究目的]指标选取在学术评价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缺乏指标质量控制和质量诊断手段。研究学术评价指标选取质量控制与诊断,以期提升学术评价结果的科学性。[研究方法]将质量控制理论引入到学术评价指标选取中,提... [研究目的]指标选取在学术评价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缺乏指标质量控制和质量诊断手段。研究学术评价指标选取质量控制与诊断,以期提升学术评价结果的科学性。[研究方法]将质量控制理论引入到学术评价指标选取中,提出学术评价指标选取质量的概念,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学术评价指标选取质量对学术评价的影响机制,建立了学术评价指标选取质量分析框架与质量诊断工作路径。[研究结论]指标选取对学术评价质量的影响包括直接机制和间接机制。应建立指标内涵、指标检验与指标系统性相结合的指标选取质量评估体系,明确专家为主的学术评价指标选取质量诊断工作路径,加强评价指标选取方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评价 指标选取质量 质量诊断 指标体系 多属性评价 评价指标
下载PDF
一种基于惩罚函数的降低影响因子操纵方法:合理影响因子 被引量:5
8
作者 俞立平 王龙华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7-73,共7页
[目的/意义]部分学术期刊通过人为提高被引次数、降低载文量操纵影响因子的问题不容忽视。[方法/过程]文章提出合理影响因子(IFR)这一新的文献计量指标,借助惩罚函数从剔除过度自引、修正人为降低的载文量两方面对影响因子进行修正,降... [目的/意义]部分学术期刊通过人为提高被引次数、降低载文量操纵影响因子的问题不容忽视。[方法/过程]文章提出合理影响因子(IFR)这一新的文献计量指标,借助惩罚函数从剔除过度自引、修正人为降低的载文量两方面对影响因子进行修正,降低对影响因子的操纵。基于管理学CSSCI期刊2018—2020年的相关数据,对篇均自引率0.30以上的自引量、载文量与平均载文量之比低于0.50的期刊载文量进行修正后得到合理影响因子,并将其与影响因子进行统计比较。[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合理影响因子能够有效防止人为降低载文量,且对过度自引的防范效果好于影响因子。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学科、期刊特色等对修正模型的参数进行适当修改可以使合理影响因子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影响因子 惩罚函数 过度自引 载文量
下载PDF
论读者个人信息处理中“同意”的类型化适用 被引量:3
9
作者 郑晓圳 钟晓雯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3年第10期5-12,共8页
《民法典》第1035条第1款奠定了“同意”作为个人信息处理的合法性来源的基调,同时,《个人信息保护法》就同意规则作了更为全面的一般性规定,自此,关于同意规则的学理研究从立法论转向解释论,重点探讨具体场景化应用下“同意”的适用路... 《民法典》第1035条第1款奠定了“同意”作为个人信息处理的合法性来源的基调,同时,《个人信息保护法》就同意规则作了更为全面的一般性规定,自此,关于同意规则的学理研究从立法论转向解释论,重点探讨具体场景化应用下“同意”的适用路径。文章立足图书馆场域,在梳理既有法律秩序对读者个人信息分类的基础上,从法解释学和隐私场景理论的角度重新解读读者个人信息的合理分类,并以此作为读者个人信息处理中“同意”的类型化适用之基础,进而廓清读者个人信息处理中“同意”的适用范畴和有效模式,同时为后续研究读者个人信息处理中“同意”的体系性限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 读者同意 适用范畴 有效模式 体系性限制
下载PDF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略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龙华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1年第7期15-17,共3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意识形态建设上。在具体引领上,应以大学文化建设为切入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文化建设指引方向、注入灵魂、提供支撑和营造氛围,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精神文化、物质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意识形态建设上。在具体引领上,应以大学文化建设为切入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文化建设指引方向、注入灵魂、提供支撑和营造氛围,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突出大学文化建设主体,改进大学文化建设方式,淡化大学文化功利气息,弘扬大学文化主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领 大学文化建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