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村级工业园改造协调机制研究——以广东省鹤山市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金利霞 肖张荣 +3 位作者 谢宇铭 张俊杰 郭杰 文志敏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3-225,共13页
利益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在城市更新领域中多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过程、冲突机理与协调机制也是城市提升可持续能力的重要议题。而村级工业园改造中涉及的利益相关者类型更多样、利益分化更频繁及利益冲突更激烈。因此... 利益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在城市更新领域中多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过程、冲突机理与协调机制也是城市提升可持续能力的重要议题。而村级工业园改造中涉及的利益相关者类型更多样、利益分化更频繁及利益冲突更激烈。因此,文章以城市政体理论的利益相关者视角作为研究切入点,在构建多尺度多主体的“利益相关者识别-利益冲突分析-利益机制协调”的分析框架基础上,通过对广东省鹤山市村级工业园现实问题的考察,识别鹤山市村级工业园改造过程中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和利益冲突;然后结合典型园区改造案例探讨政府部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金融机构、村集体和村民等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博弈过程,进而揭示该过程中多元利益联盟形成、多样化目标达成、多主体利益协调的演化路径及其微观机制。研究发现各方利益相关者话语权不对等、权力不正义参与、利益分配和补偿机制不合理是村级工业园改造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珠三角经济欠发达地区通常采取“政府主导+多元参与”模式,发挥财政局、国资委等政府金融组织的力量,联合村集体和村民与开发商、运营商、金融机构形成政村联盟、政企联盟正式与非正式合作关系及利益分配与激励机制,共同推动实现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多样化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级工业园 升级改造 利益相关者 鹤山市 广东省
下载PDF
广州及附近地区地表水中稀土元素空间分异的景观效应探析
2
作者 黄爱琳 尹小玲 +3 位作者 王园园 朱建喜 邓丽明 林田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63,共11页
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关系一直都是地球科学研究中关注的重点,地表水中稀土元素的迁移是一种连贯的地球化学行为,也可能受到景观格局的影响。本研究基于景观视角,对广州及周边5个区域的地表水进行采样,结合土地利用数据与数字高程数据,... 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关系一直都是地球科学研究中关注的重点,地表水中稀土元素的迁移是一种连贯的地球化学行为,也可能受到景观格局的影响。本研究基于景观视角,对广州及周边5个区域的地表水进行采样,结合土地利用数据与数字高程数据,分析各采样区地表水中稀土元素浓度分布特征,并以各采样点为中心进行不同空间尺度的缓冲区分析,计算各缓冲区内的景观格局指数,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与冗余分析(RDA)定量研究地表水中稀土元素浓度与地形因子以及景观格局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地表水中稀土元素的空间分异程度与高程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海拔越高,地表水中稀土元素浓度越高,而与坡度、坡向无明显相关关系。②地表水中稀土元素浓度与景观格局指数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景观异质性程度越高,地表水中稀土元素浓度越低,反之景观连接度越好,地表水中稀土元素浓度越高。③不同空间尺度下景观格局对地表水中稀土元素浓度的影响具有明显差异,多数景观格局指数与地表水中稀土元素浓度的相关性在缓冲区空间尺度达到4000 m以上时才最显著,且在4000 m缓冲区中景观格局指数对地表水中稀土元素浓度的解释度最高。若通过景观规划对区域地表水中稀土元素浓度进行有效管控,景观格局调控的空间尺度应该在4000 m以上才会取得显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稀土元素 地形 景观格局 空间异质性
下载PDF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特征与若干经济地理研究议题——基于中国对全球与东盟的投资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张虹鸥 黄耿志 +2 位作者 吴康敏 叶玉瑶 王洋 《热带地理》 2017年第4期443-451,共9页
中国已经步入以"走出去"为鲜明特征的经济全球化新阶段。针对国内经济地理学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尚较少或刚起步的现状,从全球和东盟区域尺度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类型、区位分布、行业领域和投资来源地等特征。... 中国已经步入以"走出去"为鲜明特征的经济全球化新阶段。针对国内经济地理学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尚较少或刚起步的现状,从全球和东盟区域尺度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类型、区位分布、行业领域和投资来源地等特征。据此围绕目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研究的一个争论,结合地理学关注空间差异、地方、嵌入等因素的视角,探讨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若干研究议题,包括:1)东道国和母国之间的制度距离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机制;2)中国境外企业在东道国的地方嵌入机制——或者说企业克服母国和东道国制度差距的模式;3)不同类型(国有/非国有)、不同投资动机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决策的差异;4)中国各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的差异及其形成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简言之,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地理研究需要同时关注投资"流入地"和"流出地"的地理分异现象及其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区位选择 经济地理 制度距离 地方嵌入 中国 东盟
下载PDF
广东省能源消费的动态演变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长建 汪菲 +5 位作者 张虹鸥 张新林 叶玉瑶 吴旗韬 金利霞 李增 《资源与产业》 2019年第5期9-19,共11页
借助投入产出理论和结构分解分析技术,本文重点分析金融危机前后广东省能源消费的动态演变过程及其影响机理。结果显示:1)广东省能源消费增长的最主要驱动因子是经济增长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2)金融危机之后广东省能源消费增速放缓的主... 借助投入产出理论和结构分解分析技术,本文重点分析金融危机前后广东省能源消费的动态演变过程及其影响机理。结果显示:1)广东省能源消费增长的最主要驱动因子是经济增长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2)金融危机之后广东省能源消费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在于能源消费强度的持续降低、最终需求结构的不断调整和生产结构的不断优化。3)不同最终需求中的国际出口是广东省能源消费增长的最主要驱动因素,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城镇居民消费对广东省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的贡献率在金融危机之后显著提升。4)在竞争型投入产出分析框架下,国内调进对于广东省能源消费总量减少的贡献明显高于国际进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分解分析 能源消费 广东省 金融危机
下载PDF
台风干扰海岸林受损及灾后恢复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5
作者 杜建会 陈嘉健 李升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共17页
随着气候变暖,台风登陆的强度及频率均呈增加趋势,其对海岸森林的影响也日益严重,从而危及沿海生态安全。但因台风登陆的不确定性、海岸森林恢复的滞后性和数据源受限等影响,当前对台风后海岸森林受损及灾后恢复的影响因素研究仍存在很... 随着气候变暖,台风登陆的强度及频率均呈增加趋势,其对海岸森林的影响也日益严重,从而危及沿海生态安全。但因台风登陆的不确定性、海岸森林恢复的滞后性和数据源受限等影响,当前对台风后海岸森林受损及灾后恢复的影响因素研究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台风登陆导致海岸森林枝叶脱落、树干折断和根系裸露等,受树种特征(冠层、树干和根系),林分结构(密度、组成),立地条件(地形、土壤)和台风特征(强度、频率)等影响,海岸森林在不同研究尺度的受损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单一因素难以完全解释台风后海岸森林的受损格局。台风后部分海岸森林因受损严重而死亡,其余仍以种子萌发、幼苗/幼树生长或萌生更新的方式持续恢复。海岸森林在灾后的恢复周期从几个月到几十年不等,其具体时长与树种更新策略(实生、萌生),森林类型(人工林、天然林),树木受损程度(轻度、重度)及区域水热条件(水分、热量)等有关。未来仍需借助多源遥感数据,并结合台风后的固定样方调查、野外采样和室内样品分析,对海岸森林的受损和恢复格局开展多时空尺度研究,阐明不同受损程度下树木的水分传输和光合产物分配过程及其差异,全面揭示台风干扰对海岸森林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森林 台风 受损程度 恢复周期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及空间特征研究——以潮州市潮安区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赖勇 林少涛 +2 位作者 黄光庆 陈升忠 陈彩霞 《生态科学》 CSCD 2023年第4期18-28,共11页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动态评估可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法、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分析了潮安区2008—2018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特征,及与主要经济指标的空间分析。结果表明:(1)2008—2018年期间,潮...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动态评估可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法、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分析了潮安区2008—2018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特征,及与主要经济指标的空间分析。结果表明:(1)2008—2018年期间,潮安区的主要的生态用地阔叶林、水田和水域大面积减少;(2)南部平原区ESV相对变化率较大,相反北部山地丘陵区各镇ESV相对变化率较小;(3)人均GDP、工业生产总值比例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其中工业总产值比例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负相关性最强;其双变量LISA图也具有相似的空间分异特征,高—低聚集区总体分布于潮安区南部平原区,低—高聚集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地丘陵地区。建议应注重产业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与平衡,以提高生态用地服务功能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ANN-CA模型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 城镇化 潮安区
下载PDF
广州周边地区地表水稀土元素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7
作者 邓丽明 王园园 +3 位作者 尹小玲 朱建喜 林卓玲 黄爱琳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76,共13页
以广州市周边地区地表水为研究对象,测定地表水中溶解态稀土元素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和Lu的浓度,采用单因子评价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以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对地表水中溶解态稀土元素进行污染和风险... 以广州市周边地区地表水为研究对象,测定地表水中溶解态稀土元素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和Lu的浓度,采用单因子评价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以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对地表水中溶解态稀土元素进行污染和风险评价,通过APCS-MLR受体模型对广州市周边城区地表水中溶解态稀土元素的来源进行定量化解析,探究高度城市化的非矿区地表水中稀土元素的浓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水溶解态稀土元素La、Ce、Nd、Pr、Gd、Dy、Sm、Er、Yb、Ho、Tb、Eu、Tm和Lu的平均浓度分别是背景值的6.97、5.15、4.06、4.58、1.58、1.71、1.14、1.26、1.22、1.67、1.33、0.47、0.83和0.80倍,表明广州市周边地区地表水中稀土元素可能存在富集现象,尤其是La、Ce、Nd和Pr等轻稀土元素。空间分布特征表明,稀土元素浓度较高的区域集中在位于广州市市内的石门山、黄山鲁和白云山,推断轻稀土元素浓度可能会受到城市中剧烈的人为活动影响。单因子污染指数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水主要受轻稀土元素(La、Ce、Pr和Nd)污染;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分析表明,石门山、罗浮山、白云山和黄山鲁采样区地表水中稀土元素属于重度污染水平。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轻稀土元素La、Ce、Pr和Nd为主要污染因子,石门山、白云山和黄山鲁采样区地表水中稀土元素污染属于中度风险水平;罗浮山和帽峰山属于低风险水平。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显示研究区地表水中稀土元素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由APCS-MLR受体模型分析得出2个主要污染源(源1和源2)和未解析源(源3),源1为自然源,贡献率为80.96%~99.12%,为研究区地表水稀土元素的主要来源;源2为人为源,主要由交通运输、工业活动等引起,其贡献率为0.32%~8.67%,是研究区地表水稀土元素的第二大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城市化地区 溶解态稀土元素 污染特征 潜在生态风险 APCS-MLR受体模型
下载PDF
基于场空间与流空间关系的手机制造业空间组织研究——以华为P系列手机为例
8
作者 陈静 卢敏仪 +2 位作者 罗皓 汪菲 王长建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1-468,共8页
以华为P系列手机全球供应商为实证,按零部件的不同功能价值将供应商划分研发型与生产代工型,首先从“场空间”和“流空间”的视角揭示两种类型供应商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网络结构特征,进而探讨不同类型供应商“场空间”和“流空间”的作用... 以华为P系列手机全球供应商为实证,按零部件的不同功能价值将供应商划分研发型与生产代工型,首先从“场空间”和“流空间”的视角揭示两种类型供应商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网络结构特征,进而探讨不同类型供应商“场空间”和“流空间”的作用关系,揭示华为手机的空间组织特征。结果表明:(1)以华为P系列为代表的手机制造业兼具地理集聚性和全球化城市网络特性,“场空间”和“流空间”在其资源配置和生产组织的过程中不断建构并强化。(2)研发型供应商主要在国内外科技创新中心集聚,生产代工型供应商主要在国内集聚。(3)供应商集聚的城市通常也是供应商城市网络中的重要节点,但位于不同价值环节的供应商在空间组织上具有明显的特征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空间 流空间 供应商 城市网络 华为P系列手机
下载PDF
广东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多变量驱动因素--基于扩展的STIRPAT模型 被引量:24
9
作者 王长建 张虹鸥 +2 位作者 叶玉瑶 苏泳娴 陈伟莲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0-214,共5页
区域层面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解析是有效实现碳减排的重要研究议题。以经典的IPAT模型为基础,采用扩展的STIRPAT环境压力评价模型,对1990—2014年广东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并定量研究各个驱动因素对于... 区域层面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解析是有效实现碳减排的重要研究议题。以经典的IPAT模型为基础,采用扩展的STIRPAT环境压力评价模型,对1990—2014年广东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并定量研究各个驱动因素对于区域碳排放的作用机理与影响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各个影响因素对广东省碳排放增长的作用机理与影响机制各不相同,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发展是碳排放增长的最主要影响因素,人口规模和城镇化对碳排放增长作用显著,技术进步和能源结构是遏制碳排放增长的最主要贡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广东省 STIRPAT 驱动因素
下载PDF
广东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民系特征 被引量:25
10
作者 袁少雄 唐光良 +3 位作者 张虹鸥 宫清华 尹小玲 黄光庆 《热带地理》 2017年第3期318-327,共10页
为了解传统村落在广东的空间分布格局,其与国内其他省份空间分布情况差异以及其与民系特征的关系,以广东省126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利用GIS的空间分析法对其空间分布、空间自相关和民系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广东省传统村落的空... 为了解传统村落在广东的空间分布格局,其与国内其他省份空间分布情况差异以及其与民系特征的关系,以广东省126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利用GIS的空间分析法对其空间分布、空间自相关和民系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广东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与国内其他省份传统村落的分布类型相似;从地市尺度来看,广东省传统村落的分布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在梅州、清远、广州、湛江和肇庆等地市;总体上呈不均衡分布,区域尺度上主要分布于粤北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其空间分布密度差异显著,全省分布密度为0.59个/千km^2,梅州市最高,达到2.14个/千km^2;全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存在梅州―潮汕区、广佛―东莞区、湛江雷州区以及清远连州区等4个比较明显的集聚区;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表现出规模相似地区在空间上趋于集聚的特性,整体上呈现较为明显的热点―次热点―次冷点―冷点的分布格局;广东省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广府、客家民系中,分布密度最高的民系为少数民族区,达1.31个/千km^2,其次为韶州土话民系区,为1.00个/千km^2,尽管客家民系与广府民系区的传统村落数量最多,但由于这两大民系在广东省分布面较广,密度分别只有0.59和0.48个/千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空间分布 空间自相关 民系分布 广东省
下载PDF
基于RUSLE的广东南岭土壤侵蚀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钧 周平 +3 位作者 宫清华 杨龙 温美丽 付淑清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7-355,共9页
基于修正的通用水土流失方程RUSLE和GIS技术,分析了影响土壤侵蚀敏感性的降雨侵蚀力因子、土壤可蚀性因子、坡度坡长因子以及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并生成单要素敏感性评价图,在此基础上,评价研究区土壤侵蚀敏感性,探讨不同土壤侵蚀敏感... 基于修正的通用水土流失方程RUSLE和GIS技术,分析了影响土壤侵蚀敏感性的降雨侵蚀力因子、土壤可蚀性因子、坡度坡长因子以及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并生成单要素敏感性评价图,在此基础上,评价研究区土壤侵蚀敏感性,探讨不同土壤侵蚀敏感性的分布规律及其主导因子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降雨侵蚀力因子的变化范围为8 181.52~14 621.56(MJ·mm)/(hm^2·h·a),土壤可蚀性因子为0.146~0.238(t·hm^2·h)/(hm^2·MJ·mm),坡度坡长因子为0~612.615,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为0.101~1.183,土壤侵蚀的最大值和平均值分别为7 016.44和137.69 t/(km^2·a),土壤侵蚀敏感性以低度敏感和较低敏感为主,不同影响因子在敏感性分区的变化范围不同,其中地形因子和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对土壤侵蚀最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SLF3模型 土壤侵蚀 敏感性分区 南岭
下载PDF
广东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机理分析——基于IO-SDA模型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长建 张虹鸥 +2 位作者 叶玉瑶 苏泳娴 陈伟莲 《热带地理》 2017年第1期10-18,共9页
通过构建"能源-经济-碳排放"混合型投入产出分析框架,利用扩展的结构分解模型,对广东省2002-2010年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结构分解分析。结果显示:1)广东省能源消费碳排放从2002年的5 820.55万t增长到2010年的12 097.9... 通过构建"能源-经济-碳排放"混合型投入产出分析框架,利用扩展的结构分解模型,对广东省2002-2010年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结构分解分析。结果显示:1)广东省能源消费碳排放从2002年的5 820.55万t增长到2010年的12 097.91万t。2)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直接效应分析,经济规模和人口增长是广东省碳排放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同时生产结构在当前仍然是碳排放增长的正向驱动因素,但是生产结构对于广东省碳排放增长的贡献率逐步降低。碳排放强度是遏制广东省碳排放增长的最主要贡献因子,最终需求结构对于广东省碳排放总量变化由正效应转变为负效应,逐渐成为遏制碳排放增长的主要贡献因子。3)碳排放影响因素的间接效应分析,国际出口、进口贸易和省域间调进、调出贸易对于广东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变化影响显著。同时,固定资本形成和城镇居民消费对于广东省碳排放的增长有较强影响。4)不同最终需求对产业部门碳排放增长的分析表明,出口贸易引起的碳排放增长主要集中在电子与机械类行业和纺织服装业;省域间调出引起的碳排放增长主要集中在典型的能源密集型行业;固定资本形成引起的碳排放增长主要集中在建筑业;城镇居民消费引起的碳排放增长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IO-SDA模型 能源消费 广东省
下载PDF
1990—2014年广东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因素解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长建 张虹鸥 +1 位作者 叶玉瑶 苏泳娴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41-245,共5页
区域视角的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机理分析是有效实现节能降耗减排的重要研究议题。以指数分解分析的研究框架为基础,采用LMDI完全分解模型,解析1990—2014年间5个不同发展时期广东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 区域视角的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机理分析是有效实现节能降耗减排的重要研究议题。以指数分解分析的研究框架为基础,采用LMDI完全分解模型,解析1990—2014年间5个不同发展时期广东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经济增长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是广东碳排放增长的最主要贡献因子。(2)能源强度效应是遏制广东碳排放增长的重要贡献因子。(3)能源结构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在不同发展阶段对广东省碳排放增长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未有充分发挥其遏制碳排放增长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碳排放 影响因素 广东省
下载PDF
广州市社会空间质量的综合评价与分布格局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洋 张虹鸥 +2 位作者 叶玉瑶 吴旗韬 金利霞 《热带地理》 2017年第1期25-32,共8页
以广州都市区118个街道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从人口稳定性、教育水平、职业阶层、收入水平4个方面构建城市社会空间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系,基于"四边形"面积测度方法分析广州市社会空间质量的分异格局;对比4个社会空... 以广州都市区118个街道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从人口稳定性、教育水平、职业阶层、收入水平4个方面构建城市社会空间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系,基于"四边形"面积测度方法分析广州市社会空间质量的分异格局;对比4个社会空间质量评价子系统格局的差异特征,研究不同圈层社会空间质量的差异性规律,并总结空间结构与模式。结果表明:1)广州市社会空间质量差异显著,呈现出核心区→中心城区(或旧城)→近郊区递减的圈层式分异结构及其局部扇形扩展结构。2)核心区外不同方向的扇面扩展区在人口稳定性、教育水平、职业阶层、收入水平方面各具优势,形成了4个子系统不同的分异结构。其中,北部扇面扩展区具有较高的收入水平,东部扇面扩展区具有较高的职业阶层和教育水平,西部扇面扩展区具有较好的人口稳定性。3)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城市功能结构演变和住房价格分异是社会空间质量分异结构形成的核心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空间 社会空间质量 街道 广州市
下载PDF
广东省农业经营结构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伟莲 张虹鸥 陈凤桂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26-231,共6页
农业经营格局的时空分析有助于把握现代农业发展的空间差异机制。采用1990—2012年广东省农业产值及其经营结构数据,引入重心模型,对广东省农业经济重心在时空上的动态演变轨迹进行实证研究,并分析主要农产品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而反映农... 农业经营格局的时空分析有助于把握现代农业发展的空间差异机制。采用1990—2012年广东省农业产值及其经营结构数据,引入重心模型,对广东省农业经济重心在时空上的动态演变轨迹进行实证研究,并分析主要农产品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而反映农业经营格局与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广东省农业经济重心呈现向西南移动的趋势,形成"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主要农产品形成规模化的集聚生产格局,粤西地区成为区域农业专业化生产优势区。农业经营格局演变受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驱动。自然资源条件是农业经营格局形成的客观基础,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因素是农业经营格局改变的重要驱动力量,且其作用逐步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心模型 农业经营格局 时空演变 驱动机制
下载PDF
基于地理加权和最小二乘线性回归模型的气温与NDVI聚集密度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许剑辉 赵怡 +2 位作者 钟凯文 阮惠华 孙彩歌 《热带地理》 2017年第2期269-276,共8页
基于2015年广州地区1 km空间分辨率的MOD13A 3月合成NDVI数据以及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气象站点近地表气温,首先利用聚集密度计算方法计算NDVI的聚集密度,构建不同季节近地表气温与NDVI聚集密度的最小二乘线性回归模型(OLS)和地理加权回归... 基于2015年广州地区1 km空间分辨率的MOD13A 3月合成NDVI数据以及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气象站点近地表气温,首先利用聚集密度计算方法计算NDVI的聚集密度,构建不同季节近地表气温与NDVI聚集密度的最小二乘线性回归模型(OLS)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分析广州市近地表气温与NDVI聚集密度的相关关系,探讨不同季节NDVI聚集密度回归系数的空间分布,并利用AICc信息准则、拟合优度和Sigma指标对GWR与OLS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NDVI聚集密度较好地反映了研究区建设用地、植被和水体等下垫面的综合信息;与OLS模型相比,GWR模型的拟合效果更显著,最小的拟合度从0.02提高到0.464,GWR模型的拟合度最大值达到了0.724;GWR模型回归残差的Moran’s I显著减少,如1月份Moran’s I指数从0.383减少到0.022;NDVI聚集密度对气温的影响具有空间异质性,整体上,从广州北到南,GWR模型中NDVI聚集密度与气温的回归系数由负值逐渐增加到正值,表明NDVI聚集密度对气温有着从负到正的影响;下垫面以不透水面为主的区域,GWR模型拟合度较低,以植被为主要下垫面的区域,GWR模型拟合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气温 归一化植被指数 聚集密度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最小二乘线性回归模型
下载PDF
乡村空间重构的理论研究进展与理论框架构建 被引量:17
17
作者 金利霞 文志敏 +1 位作者 范建红 杜志威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65-774,共10页
在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乡村地域人地关系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乡村空间重构成为乡村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西方"后生产主义"语境下,乡村空间研究开始出现消费转向、社会-文化转向和后现代转向,多功能、全球化乡村转型与空间重... 在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乡村地域人地关系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乡村空间重构成为乡村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西方"后生产主义"语境下,乡村空间研究开始出现消费转向、社会-文化转向和后现代转向,多功能、全球化乡村转型与空间重构研究成为西方乡村空间研究的热点;国内研究主要基于乡村地理学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展开乡村空间重构过程—机理—调控研究以及微观视角下农户经济空间行为研究;当前,中国乡村空间重构呈现自上而下的政治经济学转型特征,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集体组织与政府、企业、个人等其他主体之间的空间-权力关系成为乡村空间重构的重要视角。政治经济地理学及"社会-空间"二元辩证法为乡村空间重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乡村空间重构研究应系统整合空间生产、主体能动性、土地资本化、社会关系网络、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和农户地理等政治经济学、地理学理论,强化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要素相互作用及其空间响应机制研究,重点开展多要素多维度的乡村空间格局形成及演变规律研究、乡村社会空间再生产研究、能动性视角下乡村劳动力空间生产研究、政府政策制度与城乡空间治理体系创新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空间重构 乡村地域系统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政治经济地理学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热带地理》创刊40年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凯 陆敏莹 李小玲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57-969,共13页
在《热带地理》创刊40年之际,基于CiteSpace软件对其1980—2019年的2938篇有效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以每10年为间隔,分时段对相应文献作关键词共现分析、关键词突现性检测、作者共现分析及机构共现分析,以探究《热带地理》的研究主题演变... 在《热带地理》创刊40年之际,基于CiteSpace软件对其1980—2019年的2938篇有效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以每10年为间隔,分时段对相应文献作关键词共现分析、关键词突现性检测、作者共现分析及机构共现分析,以探究《热带地理》的研究主题演变、历史热点、核心作者及核心机构的合作关系。结果表明,在前20年,《热带地理》研究主题及研究区较为集中,多聚焦于华南地区及其资源开发利用;核心作者间的合作较弱,整体分散,且期刊主要报道的是广州地理研究所等广州地区的研究成果,机构间合作较少。自2000年后研究主题明显增多,形成多元研究热点,研究区范围有所扩大,但仍集中于中国南部;核心作者间形成较多合作团队,团队间合作交流明显增强;高校与其他研究所的研究成果所占比重大幅增加,机构间合作大大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地理》 CITESPACE 文献计量分析
下载PDF
广东欠发达地区小城镇滨水空间“就地化”设计策略探索 被引量:2
19
作者 龚蔚霞 钟肖健 《小城镇建设》 2015年第9期36-40,共5页
长期以来,广东省内珠三角地区与粤东西北地区逐渐拉大的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等差距是影响其区域一体化进程和构建"强而均衡"格局的最大障碍。为响应国家新型城镇化有关提升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城市建设水平、推动新... 长期以来,广东省内珠三角地区与粤东西北地区逐渐拉大的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等差距是影响其区域一体化进程和构建"强而均衡"格局的最大障碍。为响应国家新型城镇化有关提升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城市建设水平、推动新型城市建设等的发展号召,以及切实实现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本文针对欠发达地区小城镇滨水空间的自然环境特色和经济社会基础,提出采用根植本土的"就地化"设计策略,即探索以小城镇气质为引领、以小为美并强调空间公共性与功能多元复合、突出生态要素、保持原有城镇肌理的欠发达地区小城镇滨水空间设计方法,提升空间建设品质,并探讨保障措施以期促进小城镇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欠发达地区 小城镇 滨水空间 就地化
下载PDF
城市外来人口租房区位选择研究的理论框架——社会空间视角下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洋 《中国房地产》 2019年第27期69-72,共4页
在传统理论框架基础上,针对外来人口这一特定群体和租房这一特定行为的区位选择特点,从社会空间视角出发,构建城市外来人口租房区位选择研究的理论框架,开展理论创新。以期为研究我国特大城市外来人口租房区位选择的影响特征与内在机制... 在传统理论框架基础上,针对外来人口这一特定群体和租房这一特定行为的区位选择特点,从社会空间视角出发,构建城市外来人口租房区位选择研究的理论框架,开展理论创新。以期为研究我国特大城市外来人口租房区位选择的影响特征与内在机制提供理论支撑和研究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租房区位选择 社会空间 外来人口 理论创新 理论框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