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体化术前模拟截骨在全膝关节置换胫骨平台假体选择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廖红兴 邹学农 +1 位作者 黄健 刘展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0-475,共6页
背景:胫骨平台假体过大或者过小均会影响膝关节稳定性及置换后长期疗效,只有通过置换前分析提高胫骨平台假体骨质覆盖率才能进一步降低胫骨假体松动、下沉的发生率。目的:通过对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患者行CT三维重建及模拟截骨,从而选择相... 背景:胫骨平台假体过大或者过小均会影响膝关节稳定性及置换后长期疗效,只有通过置换前分析提高胫骨平台假体骨质覆盖率才能进一步降低胫骨假体松动、下沉的发生率。目的:通过对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患者行CT三维重建及模拟截骨,从而选择相应的假体,最大化胫骨平台假体骨质覆盖率。方法:纳入76例(84膝)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8例41膝和对照组38例43膝。试验组所有患者置换前行CT平扫及三维重建,模拟胫骨平台截骨,通过对胫骨平台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选择相应的合适的假体,最大化胫骨平台假体骨质覆盖率;对照组患者未行CT三维重建。置换后对两组患者胫骨平台的骨质覆盖进行评估,并随访评价修复效果。结果与结论:75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3-56个月,试验组1例患者因假体周围骨折退出研究。通过置换后随访分析,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平台假体覆盖率分别为(89.87±4.14)%,(83.15±5.21)%;置换后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分别为(87.48±8.69)分和(82.37±10.14)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在关节活动度和置换后并发症方面,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通过对行全膝关节置换患者行CT三维重建及模拟截骨,从而选择合适的假体类型,可以提高胫骨平台假体骨质覆盖率,有助于取得满意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胫骨 假体植入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人工假体 模拟截骨 全膝关节置换 个体化 三维重建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rowe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廖红兴 刘展亮 +2 位作者 李晓彬 黄凯 邹学农 《实用骨科杂志》 2014年第3期217-219,223,共4页
目的 观察成人Crowe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 例24髋成人Crowe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5 例,女14 例,年龄39~72 岁,平均48.2 岁.术前进行详细影像学分析,患肢短... 目的 观察成人Crowe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 例24髋成人Crowe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5 例,女14 例,年龄39~72 岁,平均48.2 岁.术前进行详细影像学分析,患肢短缩平均(4.68±0.95) cm,术中通过结构性植骨重建髋臼,均采用生物型假体,以术前、术后Harris评分和放射学检查评价疗效.结果 19 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1个月(11个月~6年).术前Harris评分平均(44.20±19.51)分,术后(88.70±9.34)分(P<0.05),下肢延长平均(4.46±0.94) cm.1 例患者术后出现坐骨神经损伤,对症治疗6个月后完全恢复,另有一例患者术后6个月出现后脱位,予以牵引固定3周后功能恢复.结论通过对成人Crowe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中期随访结果的分析,证实该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发育不良 CROWE Ⅳ型 全髋关节置换术 非骨水泥假体
下载PDF
股骨髁上骨折两种内固定方式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潘晓华 肖德明 +1 位作者 林博文 黄纲 《河北医药》 CAS 2004年第4期306-308,共3页
目的 探讨股骨髁上骨折两种内固定的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式选择。方法 随机选取 40例患者 ,给予股骨髁滑动加压钉 板内固定术 (DCS) 2 0例和股骨远端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 (DFN) 2 0例 ,记录两组术前、术中、术后的多项相关指标并... 目的 探讨股骨髁上骨折两种内固定的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式选择。方法 随机选取 40例患者 ,给予股骨髁滑动加压钉 板内固定术 (DCS) 2 0例和股骨远端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 (DFN) 2 0例 ,记录两组术前、术中、术后的多项相关指标并予以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随访 12~ 2 8个月至骨折愈合后 ,平均 16个月 ;DFN组与DCS组相比 ,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总输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膝内翻均表现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 DFN较适合于股骨髁的解剖和生物力学特点 ,固定牢靠、手术损伤较小 ,手术时间短 ,骨折并发症少 ,较有利同期处理多发伤 ,尤其适用于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髁上骨折 内固定 手术适应证 手术方式 生物力学 DCS DFN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型术治疗脊柱转移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4
作者 林昆 易志新 +2 位作者 黄爱军 靳松 邹学农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8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型术(PKP)治疗脊柱转移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脊柱骨科采用PVP和PKP治疗的30例脊柱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4例,女16例;年龄48~81岁,平... 目的探讨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型术(PKP)治疗脊柱转移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脊柱骨科采用PVP和PKP治疗的30例脊柱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4例,女16例;年龄48~81岁,平均(64.10±1.83)岁。脊柱转移癌部位为颈椎(11个椎体)、胸椎(53个椎体)、腰椎(47个椎体)。原发肿瘤为乳腺癌9例,前列腺癌6例,结肠癌和肺癌各4例,肝癌和胃癌各2例,甲状腺癌、宫颈癌和食管癌各1例。行颈椎PVP和胸、腰椎PKP手术,术后3天、1个月、3个月、1年分别以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和活动功能,测量区域后凸角(LKA)、椎体高度压缩率评估患者的椎体重建情况,依据生存质量(QOL)量表了解患者预后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无肺栓塞、骨水泥过敏等并发症。26例患者获得12个月随访,4例患者因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原因于术后6~12个月死亡。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3d、1个月、3个月及1年时的VAS评分及ODI评分均降低(P<0.05),QOL评分升高(P<0.05),椎体高度压缩率和LKA均改善(P<0.05)。结论 PVP和PKP是治疗脊柱转移癌有效的微创方法,可迅速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功能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PKP在恢复椎体高度和LKA、骨折复位、降低骨水泥渗漏率方面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脊柱转移癌 骨水泥 生存质量 微创手术
下载PDF
个体化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外翻畸形术后随访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廖红兴 刘展亮 +1 位作者 李晓彬 邹学农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2期315-316,共2页
目的对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进行术前个体化分析以及术中个体化软组织平衡技术,观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疗效及术后随访结果分析。方法对14例(17膝)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其中男3例,女11例,年龄55~78岁,平均65.... 目的对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进行术前个体化分析以及术中个体化软组织平衡技术,观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疗效及术后随访结果分析。方法对14例(17膝)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其中男3例,女11例,年龄55~78岁,平均65.3岁。术前进行个体化影像学分析,以及术中个体化的软组织平衡技术,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检查膝关节活动度,X射线检测膝外翻角度及HSS评分评价手术效果。结果17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3个月(12个月~60个月)。术前测量膝外翻角度为(14.7依7.9)°,术后为(4.6依2.5)°;活动范围术前平均(71.5依16.7)°,术后为(113.6依17.8)°;术前HSS膝关节评分(38.20依12.32)分,置换后为(85.83依9.34)分。置换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其中1例患者术后出现膝关节外侧疼痛,予保守治疗后症状好转。结论通过膝外翻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中期随访结果进行分析,证实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前个体化分析、术中个体化的软组织平衡技术有助于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外翻 关节成形术 置换 个体化
下载PDF
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状骨折
6
作者 黄文宏 符气桢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4年第4期303-304,共2页
目的 总结 72例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状骨折的经验 ,为提高带锁髓内钉治疗骨折的效果提供临床资料。方法 对 1 997年 3月— 2 0 0 2年 1 0月使用带锁髓内钉治疗的 72例下肢长管状骨折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随访 63例 ,随访时... 目的 总结 72例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状骨折的经验 ,为提高带锁髓内钉治疗骨折的效果提供临床资料。方法 对 1 997年 3月— 2 0 0 2年 1 0月使用带锁髓内钉治疗的 72例下肢长管状骨折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随访 63例 ,随访时间 4~ 1 8个月 ,平均 1 0 .8个月。获骨性愈合 58例 ,延迟愈合 4例 ,未愈合 1例 ,平均愈合时间 6 .4个月 ,治疗总有效率 98.4%。结论 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状骨折具有创伤小、抗扭转能力强、无短缩、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锁髓内钉 治疗 下肢长管状骨折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雌激素不同给药方法对去卵巢大鼠子宫内膜安全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陶欣 王冬颍 +2 位作者 陈柏龄 李小毛 林国翘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53-355,共3页
目的 研究雌激素不同给药方法对去卵巢大鼠子宫内膜的安全性。 方法 选用雌性大鼠 5 0只 ,随机分为 5组 :对照组、去卵巢组、已烯雌酚每天服药组、每 3d服药组及加黄体酮组。第13周对各组大鼠子宫内膜进行组织学观察及形态计量测定... 目的 研究雌激素不同给药方法对去卵巢大鼠子宫内膜的安全性。 方法 选用雌性大鼠 5 0只 ,随机分为 5组 :对照组、去卵巢组、已烯雌酚每天服药组、每 3d服药组及加黄体酮组。第13周对各组大鼠子宫内膜进行组织学观察及形态计量测定。 结果 去卵巢组子宫内膜萎缩、变薄 ,腺体稀少而直 ;每天组宫腔扩大 ,腺上皮细胞明显增大水肿 ;每 3d组及加黄体酮组均呈早期增生期改变。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高度每天组 (16 2 3± 2 34) μm、每 3d组 (11 85± 0 78) μm、加黄体酮组 (12 4 0± 0 2 1) μm ,均高于去卵巢组 (7 74± 1 11) μm ,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去卵巢组大鼠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高度对雌激素较敏感 ,雌激素可改善子宫内膜萎缩状态 ,每 3d给药和加黄体酮联合给药对子宫内膜增生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 雌激素替代疗法 子宫内膜 黄体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