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5-2006年广州地区儿童甲型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情况 被引量:13
1
作者 毛晓健 钱新华 +2 位作者 曾其毅 杨镒宇 陈焕辉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33-735,共3页
目的了解2005-2006年广州地区儿童甲型流行性感冒(流感)发病情况。方法取2005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广州地区临床疑诊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咽分泌物,接种到狗肾细胞(MDCK),33℃温箱培养后取上清液进行血凝试验及流感病毒分型鉴定... 目的了解2005-2006年广州地区儿童甲型流行性感冒(流感)发病情况。方法取2005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广州地区临床疑诊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咽分泌物,接种到狗肾细胞(MDCK),33℃温箱培养后取上清液进行血凝试验及流感病毒分型鉴定,检测到流感病毒A型抗原阳性572例,应用SPSS14.0软件,采用χ2检验对572例抗原阳性患儿不同年龄、性别及季节发病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检测到甲型流感患儿572例中,1d^7岁占总病例数的87.59%,且并发症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男68.88%,女31.12%,男女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0.25%和51.12%,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7P=0.847)。3-8月份病例占79.72%,11-12月份占11.19%,10月份有13例。春(3-5月份)、夏(6-8月份)、秋(9-11月份)、冬(12-2月份)四季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3.60%、54.85%、33.90%、37.29%。春季和夏季(χ2=0.072P=0.789)、秋季和冬季(χ2=0.277P=0.59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春季和秋季(χ2=7.411P=0.006)、春季和冬季(χ2=4.181P=0.041)、夏季和秋季(χ2=8.057P=0.005)、夏季和冬季(χ2=4.724P=0.03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005-2006年广州地区儿童甲型流感发病1d^7岁是高峰年龄段,且随年龄增长并发症发生率下降。男性患儿病例数多于女性,但并发症发病率无性别差异。3-8月份是发病高峰季节,其次是11-12月份,10月份也有散发病例,春夏季节流感并发症发生率较秋冬季节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甲型流感 病毒 广州
下载PDF
2005~2007年广州地区住院肺炎患儿腺病毒感染分析 被引量:24
2
作者 毛晓健 钱新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4-277,共4页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住院肺炎患儿腺病毒感染情况。方法对2005~2007年广州地区腺病毒感染住院肺炎患儿的感染率、住院时间与费用等进行分析。结果腺病毒感染率6.04%,男女感染比1.47∶1,男女感染率(分别为5.21%和7.92%)有统计学差异(P<0...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住院肺炎患儿腺病毒感染情况。方法对2005~2007年广州地区腺病毒感染住院肺炎患儿的感染率、住院时间与费用等进行分析。结果腺病毒感染率6.04%,男女感染比1.47∶1,男女感染率(分别为5.21%和7.92%)有统计学差异(P<0.05),男女住院时间及费用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0~6岁患儿占总感染患儿数的90.50%,0~1岁感染率(3.71%)显著低于其他各年龄段感染率(P<0.05)。虽然冬季感染率(8.44%)显著高于春、夏、秋各季感染率(均P<0.05),但春夏季(3~8月)感染患儿数占总感染患儿数的60.11%。2007年感染率(4.31%)显著低于2005年(7.11%)、2006年(6.71%)感染率(均P<0.05)。结论腺病毒是广州地区住院肺炎患儿的重要病原,且在不同性别、年龄、季节和年度间感染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感染 广州 肺炎 儿童 住院
下载PDF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流行分布和常见菌种特征及变迁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蔺增榕 李勰嶙 +5 位作者 郭伟中 李仕杰 杨华彬 蔡於才 黄友旗 林世江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8期1146-1149,共4页
目的掌握广州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的流行特点和病原微生物的分布及变迁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2月在广州地区7所医院就诊的4 856例2 d^14岁患儿分别进行多病原联合检测,采集呼吸道分泌... 目的掌握广州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的流行特点和病原微生物的分布及变迁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2月在广州地区7所医院就诊的4 856例2 d^14岁患儿分别进行多病原联合检测,采集呼吸道分泌物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鼻咽拭子检测呼吸道病毒抗原;静脉血液检查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结果 CAP患儿主要以1岁以下的居多,且发病季节亦主要以秋冬为主;共培养分离1 131株病原菌(23.29%),其中,革兰氏阴性菌631株(55.79%),阳性菌500株(44.21%);检出前5位的细菌分别是肺炎克雷伯氏菌(28.65%)、肺炎链球菌(25.29%)、大肠埃希氏菌(23.08%)、金黄色葡萄球菌(12.2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51%);革兰氏阴性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最高,达92.55%,而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最高,耐药率高达98.40%;1岁以上患儿除肺炎支原体的感染率均高于1岁以下,其余均显著低于1岁以下(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肺炎链球菌感染逐年下降,肺炎克雷伯菌发生率比较稳定,大肠埃希菌感染逐年增长。结论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氏菌等为广州地区儿童CAP的主要病原体,多数病原微生物在1岁以下患儿中感染率高于1岁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社区获得性肺炎 流行特点 菌种 耐药
下载PDF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变迁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严清华 黄友旗 +6 位作者 李勰辚 蔺增榕 郭伟中 李仕杰 林世江 杨华彬 蔡於才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年第19期2804-2807,共4页
目的了解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菌分布并分析其耐药变迁情况,以指导儿科临床更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将7所医院儿科4806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痰标本进行培养,采用API及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分离菌株,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国家标准化... 目的了解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菌分布并分析其耐药变迁情况,以指导儿科临床更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将7所医院儿科4806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痰标本进行培养,采用API及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分离菌株,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国家标准化委员会(NCCLS)制定的标准进行药敏试验,并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AmpC酶及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将试验阳性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1127株病原菌,革兰阴性(G^-)菌628株(55.7%),其中肺炎克雷伯氏菌多见,大肠埃希氏菌次之;革兰阳性(G^+)菌466株(41.4%),以肺炎链球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次之;念珠菌33株(2.9%)。G^-菌对氨苄西林、第1代头孢类药物耐药率最高(91.4%。94-3%),对亚胺培南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与头孢菌素酶(AmpC酶)分别为58.8%、55.0%与19.8%、12.3%;G^+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耐药率最高(9313%-100.0%),对万古霉素敏感。结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为主。因儿科多选用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两大类抗生素,致使病原菌产生ESBLs较高,产AmpC酶菌也占一定比例。细菌耐药情况严重,重视痰培养及药敏检测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社区获得性肺炎 病原菌 细菌耐药性 痰培养
下载PDF
小儿产气荚膜梭菌感染临床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梁文青 区文玑 +4 位作者 龚四堂 潘瑞芳 何婉儿 黄海 陈宝心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842-843,共2页
目的了解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3~2005年7月在我院消化专科住院,且大便培养产气荚膜梭菌阳性的11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临床症状主要有腹泻(有黏液便、黏液血丝便、糊状便、水样便)、腹胀... 目的了解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3~2005年7月在我院消化专科住院,且大便培养产气荚膜梭菌阳性的11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临床症状主要有腹泻(有黏液便、黏液血丝便、糊状便、水样便)、腹胀,偶有腹痛。在较小婴儿多表现为腹泻,在较大儿童则表现为腹泻、腹胀、腹痛。给予肠道微生态制剂治疗,症状改善率为87.1%,复查产气荚膜梭菌阳性率为52.0%;肠道微生态制剂联合灭滴灵治疗,症状改善率为88.9%,复查产气荚膜梭菌阳性率为35.0%。结论应重视小儿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其临床症状主要有腹泻和腹胀(腹痛),采用肠道微生态制剂治疗疗效确切,必要时可加用灭滴灵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梭茵 产气荚膜 感染
下载PDF
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白细胞5-脂氧酶及其激活蛋白mRNA水平检测 被引量:3
6
作者 黄柳一 岳智慧 +1 位作者 孙良忠 王青梅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0-373,共4页
【目的】观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白细胞5脂氧酶(5-LO)mRNA及5脂氧酶激活蛋白(FLAP)mRNA水平及其与临床严重程度关系。【方法】17例鼻咽分泌物RSV检测阳性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病例组;同期入院的非感染性外科疾... 【目的】观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白细胞5脂氧酶(5-LO)mRNA及5脂氧酶激活蛋白(FLAP)mRNA水平及其与临床严重程度关系。【方法】17例鼻咽分泌物RSV检测阳性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病例组;同期入院的非感染性外科疾病术前患儿10例为对照组,两组年龄分布及性别构成均无显著性差异。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组患儿外周血白细胞5-LO及FLAPmRNA水平,比较两组患儿血白细胞5-LO及FLAPmRNA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其与临床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病例组患儿外周血白细胞5-LO(0.2364±0.0332)和FLAP(0.4106±0.0575)mRNA水平均较对照组(分别为0.0018±0.0013和0.0044±0.0030)明显升高,P值均<0.01。病例组患儿外周血白细胞5-LO和FLAPmRNA水平与临床严重程度评分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745,0.594,P值均<0.05)。【结论】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白细胞5-LOmRNA及FLAPmRNA水平升高并与临床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毛细支气管炎 5脂氧酶 5脂氧酶激活蛋白
下载PDF
持续胰岛素输注对脓毒症早期大鼠肝脏线粒体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曾其毅 张春敏 钱新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25-528,共4页
目的:探讨持续胰岛素输注对脓毒症早期大鼠肝脏线粒体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LPS组(n=8)和胰岛素干预组(n=8)。监测各组大鼠的血糖水平及腹腔注射后2h和6h的血清TNF-α和IL-6水平;运... 目的:探讨持续胰岛素输注对脓毒症早期大鼠肝脏线粒体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LPS组(n=8)和胰岛素干预组(n=8)。监测各组大鼠的血糖水平及腹腔注射后2h和6h的血清TNF-α和IL-6水平;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4h时点分离肝脏线粒体的膜电位;检测测分离肝脏线粒体SOD和MDA水平;电镜观察24h肝脏线粒体形态学变化。结果:LPS组在腹腔注射LPS后各监测时点,血糖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升高,并且注射后2h和6h的血清TNF-α和IL-6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组24h肝脏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线粒体SOD水平显著升高,而MDA水平则变化不显著。胰岛素干预组与LPS组比较,血糖水平、TNF-α及IL-6和肝脏线粒体SOD水平均显著降低,而肝脏线粒体膜电位则显著升高,线粒体MDA水平则改变不显著。肝脏线粒体超微结构改变尚不明显,LPS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仅个别线粒体出现空泡样改变,部分基质凝固;而胰岛素干预组则未见空泡样改变。结论:脓毒症早期大鼠肝脏线粒体存在可逆性损伤;持续胰岛素输注对脓毒症早期大鼠肝脏线粒体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此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减轻过度的炎症反应和降低过高的血糖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内毒素 线粒体 大鼠
下载PDF
免疫球蛋白预防给药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黄群 李颖 +1 位作者 吴虹 罗向阳 《中南药学》 CAS 2008年第6期656-659,共4页
目的研究免疫球蛋白预防给药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保护EAE的机制,为临床治疗多发性硬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Lewis大鼠主动免疫EAE实验动物模型,分别于致敏当日给予免疫球蛋白(1 g.kg-1.d-1... 目的研究免疫球蛋白预防给药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保护EAE的机制,为临床治疗多发性硬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Lewis大鼠主动免疫EAE实验动物模型,分别于致敏当日给予免疫球蛋白(1 g.kg-1.d-1×2 d)尾静脉静注(预防给药组),并设立相应对照组。动态观察各组大鼠的临床评分,在发病高峰期取大鼠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检测T细胞亚群(CD4+T细胞和CD8+T细胞)数量。结果预防给予免疫球蛋白显著改善EAE临床症状,神经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发病时间及发病高峰延迟,病程缩短。预防组CD4+T细胞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CD8+T细胞及CD4+/CD8+比值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预防给予免疫球蛋白可以明显改善EAE大鼠神经缺损症状并缩短病程。免疫球蛋白对EAE的保护作用可能与下调CD4+T细胞数量、抑制CD4+T细胞增殖、调节其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免疫球蛋白 T细胞亚群
下载PDF
广义规则归纳算法在肺炎患儿病原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毛晓健 王和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97-1000,共4页
目的探讨广义规则归纳(GRI)算法在肺炎患儿临床特征与病原关联研究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05—2009年广州市儿童医院住院的6 290例肺炎患儿临床资料作为基础,运用GRI算法分析肺炎患儿临床特征与不同病原的关联。结果住院肺炎患儿中喘息性... 目的探讨广义规则归纳(GRI)算法在肺炎患儿临床特征与病原关联研究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05—2009年广州市儿童医院住院的6 290例肺炎患儿临床资料作为基础,运用GRI算法分析肺炎患儿临床特征与不同病原的关联。结果住院肺炎患儿中喘息性支气管肺炎2 095例,占33.31%;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1 377例,占21.89%;支原体肺炎1 221例,占19.41%。男性和女性患儿关联度最高的均是喘息性支气管肺炎和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婴儿期(0岁<年龄≤1岁)和幼儿期(1岁<年龄≤3岁)患儿关联度最高的是喘息性支气管肺炎和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学龄前期(3岁<年龄≤6岁)和学龄期(6岁<年龄≤14岁)患儿关联度最高的均是支原体肺炎。2005年关联度最高的是喘息性支气管肺炎和支原体肺炎;2006年关联度最高的是喘息性支气管肺炎和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2007年和2008年关联度最高的均是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2009年关联度最高的是流行性感冒病毒肺炎。结论GRI算法可以探索肺炎患儿临床特征与不同病原之间的多重相关性,为肺炎患儿临床防治工作提供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病原 儿童 广义规则归纳 关联规则
下载PDF
小儿幽门狭窄2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梁文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1971-1973,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胃窦或幽门口(幽门管)溃疡形成]幽门狭窄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胃窦或幽门口(幽门管)溃疡形成幽门狭窄患儿的临床表现、钡餐检查、内镜检查、病理检查的特点及其治疗和预后。结果:以反复呕... 目的:探讨小儿[胃窦或幽门口(幽门管)溃疡形成]幽门狭窄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胃窦或幽门口(幽门管)溃疡形成幽门狭窄患儿的临床表现、钡餐检查、内镜检查、病理检查的特点及其治疗和预后。结果:以反复呕吐为首发表现的患儿有20例,占91%,可伴食欲减退、腹痛、腹胀、排黑便、面色苍黄、消瘦、腹部包块等,合并不同程度的贫血、体内代谢性紊乱(代谢性碱中毒、低钠、低氯、低钾),钡餐和胃镜检查可见幽门前区溃疡伴不完全性梗阻。结论:小儿胃窦或幽门口(幽门管)溃疡形成幽门狭窄的首发表现为呕吐,钡餐和胃镜检查是确诊幽门前区溃疡伴不完全性梗阻(形成幽门狭窄)的主要手段。治疗方面以制酸(洛赛克)、麦滋林保护黏膜及对症处理(止血、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纠正贫血、静脉加强营养支持治疗)为主,对于狭窄较严重者可予三级球囊幽门扩张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狭窄 胃溃疡 儿童
下载PDF
1例完全性大血管错位根治术新生儿的护理 被引量:2
11
作者 殷彩欣 《南方护理学报》 2003年第6期78-79,共2页
关键词 完全性大血管错位根治术 新生儿 护理 手术 治疗
下载PDF
2005-2007年广州地区住院肺炎患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毛晓健 曾其毅 +1 位作者 陈焕辉 钱新华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45-747,762,共4页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住院肺炎患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感染特点,以指导临床RSV的防治。方法取2005-2007年广州地区0~14岁12195例住院肺炎患儿外周血血清进行RSV-IgM检测,应用SPSS14.0软件对RSV感染率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RSV感...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住院肺炎患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感染特点,以指导临床RSV的防治。方法取2005-2007年广州地区0~14岁12195例住院肺炎患儿外周血血清进行RSV-IgM检测,应用SPSS14.0软件对RSV感染率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RSV感染903例,感染率为7.40%。男女比例为2.37:1,男女感染率分别为7.53%和7.12%,无显著性差异(χ2=0.634P=0.426)。2.患儿年龄分布于0~11岁,其中0~1岁、>1~3岁、>3~6岁、>6~11岁感染率分别为9.67%、6.81%、3.49%和0.80%,各年龄段感染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a<0.05)。3.感染分布于春季(3-5月,496例)和夏季(6-8月,219例)占79.18%。春、夏、秋、冬季感染率分别为11.17%、6.32%、3.54%和5.57%。春夏、春秋、春冬、夏秋、秋冬感染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a<0.05),夏冬感染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2005、2006和2007年感染率分别为4.0%、8.92%和8.85%,2005年感染率与2006、2007年感染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a<0.05)。5.重症肺炎占RVS感染患儿的7.64%,且住院天数与普通肺炎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RSV是2005-2007年广州地区住院肺炎患儿的重要病源;广州地区儿童RSV感染的临床防治中,要加强对0~3岁儿童的防护;预防工作要全年进行,重点在3-8月;防治工作要注意年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感染 广州 儿童
原文传递
基于关联规则的肺炎患儿病原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毛晓健 王和勇 安东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73-1077,共5页
本文以广州地区的2005年-2009年6 300例肺炎患儿临床数据作为基础,运用关联规则的方法分析肺炎患儿临床特征和不同种类病原之间的关联关系。通过软件分析可以发现,相对于不同的肺炎患儿临床特征如性别、年龄和区域等,它们和不同种类的... 本文以广州地区的2005年-2009年6 300例肺炎患儿临床数据作为基础,运用关联规则的方法分析肺炎患儿临床特征和不同种类病原之间的关联关系。通过软件分析可以发现,相对于不同的肺炎患儿临床特征如性别、年龄和区域等,它们和不同种类的病原因素之间表现出不同的关联性,同一种病原对于不同性别的患儿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由于不同种类的肺炎病原在患儿临床特征上所表现出的差异性,因此在预防和治疗广州地区的儿童肺炎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对于不同临床特征的患儿采取不同的手段,以便于达到最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 肺炎 儿童 关联规则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血清PCT、IL-6和hs-CRP早期诊断新生儿肺炎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37
14
作者 杨青原 符珍珠 陈连凤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9年第2期140-145,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早期诊断新生儿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观察组)和同期于我院正常分娩的60例足月健康新生儿(对照组)作为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早期诊断新生儿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观察组)和同期于我院正常分娩的60例足月健康新生儿(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二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新生儿均行血清PCT、IL-6和hs-CRP等相关临床指标的检测与检查,记录所有新生儿性别、出生日龄等一般临床资料并比较不同新生儿上述临床资料及指标水平的差异,分析不同临床指标对新生儿肺炎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 (1)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可知,11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中有62例为细菌性感染,占56.36%;(2)新生儿肺炎两组患儿血清PCT、IL-6和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新生儿,而细菌性感染新生儿肺炎患儿其血清PCT、IL-6和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非细菌性感染新生儿肺炎患儿(P<0.05);(3)细菌性感染新生儿肺炎患儿治疗后血清PCT、IL-6和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但治疗后的血清PCT、IL-6和hs-CRP水平与对照组新生儿比较均无差异(P>0.05);(4)细菌性感染新生儿肺炎患儿其血清PCT、IL-6和hs-CRP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非细菌性感染新生儿肺炎患儿(P<0.05);(5)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得,血清PCT、IL-6与hs-CRP以及IL-6与hs-CRP均呈正相关(P<0.05);(6)血清PCT早期诊断新生儿肺炎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IL-6和hs-CRP诊断高,且当血清PCT>1.0μg/L时较高,但血清PCT、IL-6和hs-CRP联合检测早期诊断新生儿肺炎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更佳,分别为93.8%和9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IL-6和hs-CRP在新生儿肺炎患儿中均以较高水平表达,其中PCT早期诊断新生儿肺炎较IL-6和hs-CRP好,但PCT、IL-6和hs-CRP联合检测早期诊断新生儿肺炎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值得作为临床上早期诊断新生儿肺炎的首选检查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降钙素原 白介素-6 超敏C-反应蛋白 新生儿肺炎
原文传递
氨茶碱对早产儿脑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粱燕 周伟 +1 位作者 苏浩彬 蔡泳仪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07-111,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胎龄早产儿脑血流(cerebral blood flow,CBF)特点及氨茶碱对早产儿CBF的影响。方法46例早产儿分为早产Ⅰ组和早产Ⅱ组。早产Ⅰ组胎龄≤32周,24例;早产Ⅱ组32周〈胎龄〈36周,22例。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动态监测... 目的研究不同胎龄早产儿脑血流(cerebral blood flow,CBF)特点及氨茶碱对早产儿CBF的影响。方法46例早产儿分为早产Ⅰ组和早产Ⅱ组。早产Ⅰ组胎龄≤32周,24例;早产Ⅱ组32周〈胎龄〈36周,22例。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动态监测早产儿(出生3d内)在输注氨茶碱前0.5h,输注完后1、2和6h双侧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al artery,ACA)及大脑中动脉(media cerebal artery,MCA)的三项脑血流速度(cerebral blood flow velocity,CBFV)参数即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期末峰值流速(end—diastolic velocity,EDV)和时间平均血流速度(time-mean flow velocity,TMFV)及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同时测量肱动脉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MABP)变化。并与20例正常足月儿(对照组)的脑血流参数进行比较。结果左侧ACA(L—ACA)、MCA(L—MAC)和右侧ACA(R—ACA)、MCA(R-MAC)的PSV、EDV、TMFV在早产Ⅰ组低于早产Ⅱ组,这两组又分别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I和RI在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中同侧MCA的CBFV高于AC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左右两侧MCA和AC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输注完氨茶碱后1和2h,早产儿ACA和MCA的CBFV均显著下降,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注完后6h CBFV回升至用药前水平,用药前后ACA和MCA的PI或RI无明显改变(P〉0.05)。输注完后1、2或6h两组早产儿左侧ACA或MCA的CBFV分别与右侧ACA或MCA的CBFV比较,组内及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用药前后各时间点肱动脉MA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不同时间点的MABP与双侧ACA、MCA—TMFV之间均不存在直线相关关系(P〉0.05)。结论早产儿CBFV明显低于正常足月儿,CBFV随胎龄增长而增加;早产儿双侧MCA的CBFV显著高于ACA;使用氨茶碱早期可能引起早产儿脑血流波动,临床上应合理用药,加强监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婴儿 早产 超声检查 脑血流 氨茶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