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域尺度视角下的城市空间治理新范式--广州市碧道规划建设实践 被引量:13
1
作者 范京 禤倩红 +2 位作者 谢湃然 资惠宇 胡峰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8-35,共8页
随着生态文明实践的不断深入和空间治理策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流域尺度下的城市空间治理已成为区域国土空间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文章通过分析城市空间治理的困境,结合广州市碧道规划建设实践,提出依托天然河涌水系推动城市空间治理,通... 随着生态文明实践的不断深入和空间治理策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流域尺度下的城市空间治理已成为区域国土空间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文章通过分析城市空间治理的困境,结合广州市碧道规划建设实践,提出依托天然河涌水系推动城市空间治理,通过水陆联动、部门协同,全面统筹流域国土空间自然资源,构建多层次的流域空间网络,拓展流域空间市场化治理模式,实现流域尺度的城市空间综合治理,以期为城市治理和国土空间规划等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尺度 空间治理 碧道规划 全面统筹 国土空间规划 广州市
下载PDF
“绿量”到“绿质”:广州市空港经济区绿化景观规划探索 被引量:3
2
作者 范京 胡峰 +1 位作者 姚睿 林晨薇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7-63,共7页
文章通过对当前基于"绿量"管控的绿化景观规划进行总结与反思,指出城市重点片区的绿化景观规划应改变"绿量"导向的编制思路,转向以塑造高品"绿质"为目标,以绿化功能和属性管控为重点。同时,结合广州市空... 文章通过对当前基于"绿量"管控的绿化景观规划进行总结与反思,指出城市重点片区的绿化景观规划应改变"绿量"导向的编制思路,转向以塑造高品"绿质"为目标,以绿化功能和属性管控为重点。同时,结合广州市空港经济区绿化景观规划实践,从理念、技术和成果三方面切入,探索更多元的绿化景观体系,构建"功能化-品质化-特色化"三化标准指标体系,以"图则+清单+手册"的形式实现对绿化的分级分类管控和全覆盖指引,力求实现从"绿量"到"绿质"的精细化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化景观 “绿量” “绿质” 城市重点片区
下载PDF
佛山市禅城区河宕贝丘遗址规划研究——兼议规划研究中城市空间再生理念 被引量:1
3
作者 唐思风 刘管平 +1 位作者 高彬 邹楠 《规划师》 2007年第11期54-56,共3页
城市要发展就必然有"再生"的问题,城市空间再生是在承接原有城市肌理、城市文脉的基础之上加以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理念。佛山市禅城区河宕贝丘遗址规划从文化保护、旅游开发、城市空间形体设计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寻... 城市要发展就必然有"再生"的问题,城市空间再生是在承接原有城市肌理、城市文脉的基础之上加以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理念。佛山市禅城区河宕贝丘遗址规划从文化保护、旅游开发、城市空间形体设计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寻求城市空间发展与保护相结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宕贝丘遗址 城市空间 再生理念 规划研究
下载PDF
百年街道的复兴——广州西堤街道规划设计实践与思考
4
作者 邓兴栋 胡峰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59-67,共9页
城市街道是城市中重要的公共空间,以往设计常常重“道”轻“街”,重车轻人。广州西堤街道规划设计实践中,从人的体验与需求出发,梳理街道规划设计需要处理的六大关系,遵循“公平路权、人本精神、场所精神、工匠精神”,提出“明确... 城市街道是城市中重要的公共空间,以往设计常常重“道”轻“街”,重车轻人。广州西堤街道规划设计实践中,从人的体验与需求出发,梳理街道规划设计需要处理的六大关系,遵循“公平路权、人本精神、场所精神、工匠精神”,提出“明确路权、以人为本;活化空间、意象重塑;品质设施、精细施工”的设计策略,采用功能分区、道路变截面、小转弯半径、多杆合一等技术手段,复兴百年街道。设计实践提升了城市品质,为广州城市空间品质的升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空间 品质街道 街道活力
下载PDF
眺望系统在城市景观风貌规划中的应用初探——以南海金融区景观风貌规划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林本岳 《广东园林》 2014年第6期27-32,共6页
文章讨论如何在快速大规模的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对城市景观进行有效的控制。人对景观最直观的感受是视觉感知,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应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进行控制;同时,从城市规划的管理和实施的角度来看,必须尽可能将城市景观的视觉感知转... 文章讨论如何在快速大规模的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对城市景观进行有效的控制。人对景观最直观的感受是视觉感知,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应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进行控制;同时,从城市规划的管理和实施的角度来看,必须尽可能将城市景观的视觉感知转化为可量化的参数指标,实现眺望视线的可控性。通过探讨创建基于人眼视觉原理的视域计算模型和景观视域计算方法,结合城市空间的功能属性,找出城市景观的最佳眺望点。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眺望对象-眺望点"的对应性的眺望系统模型,对系统模型的各个要素进行控制,形成城市景观眺望的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视域 眺望系统 视域计算模型 眺望点 眺望控制
下载PDF
水生植物对广州湿地水体污泥的净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姚睿 曾小平 +1 位作者 张潇潇 蔡锡安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2-85,共4页
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产生越来越多的河涌污泥,利用水生植物对污泥进行修复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基于湿地污泥植物净化技术课题的试验研究,以广州海珠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一年4个季度的观察、数据采集,以及总氮(TN)、总磷(TP)和植物生理... 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产生越来越多的河涌污泥,利用水生植物对污泥进行修复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基于湿地污泥植物净化技术课题的试验研究,以广州海珠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一年4个季度的观察、数据采集,以及总氮(TN)、总磷(TP)和植物生理生态等关键指标测定,比较分析13种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污泥TN、TP的去除效能,为课题下一阶段筛选适应性强、去氮和去磷效果好、景观价值高的水生植物种类和梳理水生植物配置模式提供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人工湿地 水生植物 氮和磷 污泥净化
下载PDF
从模式化到定制化的街道语言设计——以佛山南海西部片区街道家具专项规划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胡峰 范京 姚睿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9-84,共6页
针对当前街道家具规划要素单一化、规划控制一刀切及设计属性简单化的模式化特征,文章尝试从理念、技术和成果三方面切入,提出具有街道属性的街道家具分类分级方法,制定"容量—布局—属性"三级弹性控制体系,针对一般街道采用... 针对当前街道家具规划要素单一化、规划控制一刀切及设计属性简单化的模式化特征,文章尝试从理念、技术和成果三方面切入,提出具有街道属性的街道家具分类分级方法,制定"容量—布局—属性"三级弹性控制体系,针对一般街道采用正、负面清单指引,重点街道则根据街道属性形成控制图则,提供可查、可询、可控的导则指引,力求实现精细化街道语言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道家具 规划 模式化 定制化
下载PDF
面向实施与管理的景观风貌规划编制方法——以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胡峰 范京 姚睿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2-66,共5页
文章立足于可实施和管理的景观风貌规划,尝试建立"风貌分区—风貌单元"的规划控制体系,以"整体风貌形态控制+环境设施控制"两大类、十小类景观要素补充和优化管理图则内容,对接控规管理图则,最终形成"风貌单... 文章立足于可实施和管理的景观风貌规划,尝试建立"风貌分区—风貌单元"的规划控制体系,以"整体风貌形态控制+环境设施控制"两大类、十小类景观要素补充和优化管理图则内容,对接控规管理图则,最终形成"风貌单元控制图则+建设计划指引"的1+1成果形式,力求规划成果更贴近规划管理与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貌单元 风貌价值 风貌单元控制图则 实施 管理
下载PDF
古村活化概念模型及其规划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胡峰 吴荣华 +1 位作者 王建军 范京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z2期-,共6页
文章通过对当前古村发展存在问题、古村价值与活化认知的解析,提出古村活化概念模型须包含风貌活力、人居活力和文化活力三大维度,以及物质遗存、自然环境、整体形态与格局、生产生活方式、公共空间功能、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非物... 文章通过对当前古村发展存在问题、古村价值与活化认知的解析,提出古村活化概念模型须包含风貌活力、人居活力和文化活力三大维度,以及物质遗存、自然环境、整体形态与格局、生产生活方式、公共空间功能、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非物质文化和治理秩序八大指标,并将非物质文化、公众治理、村民生产生活的保留与改善置于与物质整治提升同样重要的位置。同时,通过佛山市30个古村活化实践表明,引入古村活化概念模型和市域活化发展策划,可以避免就村论村、就空间论空间的弊端,而通过市域统筹定位、村域实施活化将概念模型始终贯穿规划始末,可更好地促进古村全面提升与保护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村价值 古村活化概念模型 三大维度 八大指标 佛山市
下载PDF
生态园林中的植物配置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谢绮云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年第24期301-302,共2页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园林工程设计实践,分析了生态园林中植物配置的作用,并对生态型园林中植物种类的选择所产生效益及应注意的问题从专业角度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生态园林 园林设计 植物配置 效益分析
下载PDF
广东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11
作者 焦耀明 邹楠 《建筑与环境》 2009年第4期8-14,共7页
工业遗产是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工业遗产作为城市工业化探索历程的记忆载体,代表着各个历史阶段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不同时期城市的发展特征,因此对于工业遗产的保护以及再利用改造... 工业遗产是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工业遗产作为城市工业化探索历程的记忆载体,代表着各个历史阶段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不同时期城市的发展特征,因此对于工业遗产的保护以及再利用改造长期以来都是国内外建筑与规划学界乃至社会各阶层广泛关注的话题。对比国内国外的工业遗址改造与利用情况,尽管我国这一领域的研究步伐落后国外同行接近40年,但近几年来发展极其迅速,在全国各大城市旋起一股工业遗产改造热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遗产 保护 技术发展水平 广东 历史价值 社会意义 城市工业 文化遗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