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酸镁对子痫前期产妇硬膜外分娩镇痛产时发热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陈伟业 李宗存 +1 位作者 席四平 张立贤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硫酸镁对子痫前期产妇硬膜外分娩镇痛产时发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单胎、头位、子痫前期初产妇125例,年龄23~33岁,BMI 23~29 kg/m^2,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两组,硫酸镁组(M组,n=66)和对照组(C组,n=59)。M组分娩镇痛前经静... 目的探讨硫酸镁对子痫前期产妇硬膜外分娩镇痛产时发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单胎、头位、子痫前期初产妇125例,年龄23~33岁,BMI 23~29 kg/m^2,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两组,硫酸镁组(M组,n=66)和对照组(C组,n=59)。M组分娩镇痛前经静脉输注硫酸镁50 mg/kg,持续20 min;C组同样方法静脉输注等容量5%葡萄糖。输注完毕后两组行硬膜外分娩镇痛。分别记录产妇镇痛前、镇痛后1、2、3、4、5 h和分娩时的鼓膜温度、产时发热率和VAS疼痛评分。测定两组镇痛前、镇痛后2 h、分娩时血清IL-6浓度。记录两组产程、分娩方式、催产素用量、产后出血量、分娩镇痛药量、分娩镇痛时间及不良反应、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等。结果与镇痛前比较,镇痛后4、5 h、分娩时M组鼓膜温度明显升高,镇痛后3、4、5 h、分娩时C组鼓膜温度明显升高(P<0.05);镇痛后1、2、3、4、5 h和分娩时两组VAS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镇痛后2 h、分娩时两组血清IL-6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M组镇痛后5 h、分娩时鼓膜温度明显降低(P<0.05),镇痛后2 h血清IL-6浓度明显降低(P<0.05),分娩镇痛药量明显减少(P<0.05)。两组产时发热率、VAS疼痛评分、产程、分娩方式、催产素用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分娩镇痛时间及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预先静脉输注50 mg/kg硫酸镁有助于缓解子痫前期产妇硬膜外分娩镇痛产时发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镁 子痫前期 硬膜外分娩镇痛 产时发热
下载PDF
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对硬膜外分娩镇痛相关产时发热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陈伟业 李宗存 +1 位作者 席四平 张立贤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2期1444-1449,共6页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预防硬膜外分娩镇痛相关产时发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单胎、足月、头位妊娠初产妇192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97例和对照组(C组)95例。D组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后,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预防硬膜外分娩镇痛相关产时发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单胎、足月、头位妊娠初产妇192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97例和对照组(C组)95例。D组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后,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1·h^-1直至宫口开全;C组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后,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脉输注直至宫口开全。测量两组产妇镇痛前、镇痛后1,2,3,4 h、分娩时的鼓膜温度、产时发热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Ramsay镇静评分。分别测定两组产妇镇痛前、分娩时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IL-1β水平。记录两组产妇分娩镇痛药量、分娩镇痛时间、产程、分娩方式、催产素用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脐动脉血乳酸值、不良反应等。结果镇痛后两组产妇鼓膜温度较镇痛前升高,D组产妇镇痛后4 h、分娩时鼓膜温度较C组低(P<0.05)。D组产妇分娩时产时发热率较C组低(P<0.05)。两组产妇镇痛后Ramsay镇静评分较镇痛前升高,D组产妇镇痛后4 h、分娩时Ramsay镇静评分较C组高(P<0.05)。两组产妇镇痛后VAS评分显著低于镇痛前(P<0.05)。两组产妇分娩时血清IL-1β、IL-6水平均较镇痛前升高,D组产妇分娩时血清IL-6水平较C组低(P<0.05)。D组产妇分娩镇痛药量和尿潴留发生率较C组少(P<0.05)。两组产妇同一时点VAS评分、分娩镇痛时间、产程、分娩方式、催产素用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脐动脉血乳酸值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下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安全性良好。右美托咪定可降低产妇血清IL-6水平,减少分娩镇痛药量,缓解硬膜外分娩镇痛相关产时发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分娩镇痛 发热
下载PDF
术后快速康复策略对择期剖宫产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
3
作者 陈伟业 林映雪 +3 位作者 唐卓远 彭明玲 田晓艳 席四平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4年第19期3688-3692,共5页
目的 探讨术后快速康复(ERAC)策略对择期剖宫产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12月行择期剖宫产的单胎、足月初产妇,采用密封信封抽签法将产妇分为ERAC组(E组,125例)和对照组(C组,127例),E组产妇实施ERAC策略,C组产妇实施传统... 目的 探讨术后快速康复(ERAC)策略对择期剖宫产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12月行择期剖宫产的单胎、足月初产妇,采用密封信封抽签法将产妇分为ERAC组(E组,125例)和对照组(C组,127例),E组产妇实施ERAC策略,C组产妇实施传统围术期管理方案。所有产妇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评估剖宫产术后24、48、72 h产妇的静息痛和运动痛情况。记录剖宫产术后24、96 h产科康复质量评分(ObsQoR-11)。追踪术后3、6个月产妇慢性疼痛情况,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估产妇术前和术后3、6个月的心理状况。结果 E组术后72 h运动VAS评分低于C组(t=2.940,P<0.05),C组术后72 h运动VAS评分高于术后24 h运动VAS评分(t=2.430,P<0.05)。E组术后24、96 h的ObsQoR-11评分分别为(84.8±17.2)分、(98.3±9.2)分;C组术后24、96 h的ObsQoR-11评分分别为(76.9±13.0)分、(95.9±10.4)分。E组术后24 h的ObsQoR-11评分高于C组(t=4.117,P<0.05),两组术后96 h的ObsQoR-11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39,P>0.05)。E组术后3、6个月慢性疼痛发生率分别为9.6%、7.2%,C组术后3、6个月慢性疼痛发生率分别为18.9%、11.0%。E组术后3个月慢性疼痛发生率及程度均低于C组(均P<0.05)。结论 与传统围术期管理方案相比,ERAC策略可获得择期剖宫产术后早期更好的康复质量,并缓解剖宫产术后3个月的慢性疼痛,但对剖宫产术后6个月的慢性疼痛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慢性疼痛 术后快速康复策略 择期剖宫产
原文传递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硬膜外分娩镇痛相关产时发热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陈伟业 李宗存 +1 位作者 席四平 张立贤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86-591,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硬膜外分娩镇痛相关产时发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单胎、足月、头位妊娠初产妇198例,随机分为电刺激组98例和对照组100例。电刺激组产妇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后,经皮穴位电刺激曲池和合谷,每小时刺激1次,每...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硬膜外分娩镇痛相关产时发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单胎、足月、头位妊娠初产妇198例,随机分为电刺激组98例和对照组100例。电刺激组产妇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后,经皮穴位电刺激曲池和合谷,每小时刺激1次,每次30 min,直至分娩结束。对照组产妇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后,相同穴位处连接电极但不予电刺激。测量两组产妇镇痛前,镇痛后1、2、3、4、5 h及分娩时的鼓膜温度、疼痛视觉模拟量尺(VAS)评分并评估产时发热率。测定两组产妇镇痛前、镇痛后2 h及分娩时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记录两组产妇产程、分娩方式、催产素用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分娩镇痛时间、分娩镇痛药量、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产妇鼓膜温度随着分娩镇痛时间的延长均较镇痛前有所升高,电刺激组产妇镇痛后3、4、5 h及分娩时的鼓膜温度及产时发热率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两组产妇镇痛后的血清IL-6、IL-1β水平较镇痛前升高;电刺激组产妇分娩时血清IL-6水平、镇痛后2 h及分娩时血清IL-1β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电刺激组分娩镇痛药量、寒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VAS评分、分娩方式、分娩镇痛时间、催产素用量、产后出血量、产程、新生儿Apgar评分等指标及尿潴留、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曲池和合谷有助于缓解硬膜外分娩镇痛相关产时发热,降低产妇血清IL-6、IL-1β水平,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分娩镇痛 硬膜外分娩镇痛相关产时发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