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15例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颉雅苹 邓力 《广州医药》 2011年第3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0年9月间本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用PCR检测病毒,细菌培养检测细菌,ELISA法检测血清支原体、衣原体抗体滴度。结果 1815例患儿中,阳性总检出率为40....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0年9月间本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用PCR检测病毒,细菌培养检测细菌,ELISA法检测血清支原体、衣原体抗体滴度。结果 1815例患儿中,阳性总检出率为40.8%,病毒感染347例(19.1%),支原体感染93例(5.1%);衣原体感染85例(4.6%);细菌感染72例(3.9%);混合感染176例(9.7%)。病毒以呼吸道合胞病毒为主(36.3%),细菌则以流感嗜血杆菌(26.4%)为主,其次为肺炎链球菌(18.1%)、白色念珠菌菌(13.9%)。结论病毒是广州地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见病原,其次是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细菌。支原体感染多见于1岁以上,尤其3岁以上儿童,肺炎衣原体感染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混合感染在3岁以下尤其1岁以下小儿明显,病原的诊断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学
下载PDF
1~2岁和~3岁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功能的前瞻性对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何春卉 邓力 +1 位作者 黄旭强 温惠虹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3期270-274,共5页
目的观察1~3岁肺炎支原体(MP)肺炎患儿的肺功能改变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选择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1~3岁MP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1~2岁和~3岁组。采用凝集法检测... 目的观察1~3岁肺炎支原体(MP)肺炎患儿的肺功能改变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选择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1~3岁MP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1~2岁和~3岁组。采用凝集法检测患儿血清特异性抗体MP-IgM的浓度,滴度≥1∶160为阳性,提示MP现症感染。采用美国森迪公司2600幼儿肺功能仪测定MP肺炎患儿急性期肺功能,并以120名1~3岁(1~2岁组62例,~3岁组58例)健康儿童的肺功能数据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研究期间77例MP肺炎患儿入组,1~2岁43例、~3岁34例。1~2岁和~3岁MP肺炎亚组急性期潮气呼吸流速-容量(TBFV)环形态特点均表现为TBFV环变窄,呼气曲线升支陡、高峰提前、峰值增高,降支凹陷;1~2岁MP肺炎亚组急性期呼吸频率(RR)、潮气呼气峰流速(PTEF)较同龄正常对照亚组增加(P<0.05);吸气时间/总呼吸时间(Ti/Tt)、到达PTEF时的呼出气量/潮气量(%V-PF)、呼出7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PTEF(25/PF)、潮气呼气中期流速/潮气吸气中期流速(ME/MI)、每千克体重功能残气量(FRC/kg)和每千克体重顺应性(Crs/kg)较同龄正常对照亚组减少(P<0.05)。~3岁MP肺炎亚组急性期PTEF较同龄正常对照亚组增加(P<0.05),Ti/Tt、%V-PF和25/PF较同龄正常对照亚组减少(P<0.05)。1~2岁和~3岁MP肺炎亚组的临床表现与其肺功能检测的结果较吻合。1~2岁和~3岁MP肺炎亚组咳痰分别为22例(51.2%)和9例(26.5%),肺部闻及湿啰音分别为19例(44.2%)和8例(23.5%),胸部X线检查见斑片状影分别为36例(83.7%)和14例(4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2岁和~3岁MP肺炎亚组发热、喘息或呼吸困难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肺功能检测是监测幼儿MP肺炎急性期肺功能改变的较理想方法。1~2岁MP肺炎患儿急性期肺功能改变较大,呈现大、小气道阻力增高,FRC/kg和Crs/kg下降,RR增加;而~3岁MP肺炎患儿急性期肺功能改变相对较小,仅呈现小气道阻力增高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 肺炎支原体 肺炎 肺功能
下载PDF
150例肺炎患儿应用思密达防治阿奇霉素胃肠道副反应疗效及护理 被引量:6
3
作者 周军 赵斯静 《广州医药》 2010年第1期75-76,共2页
目的观察150例支原体肺炎儿童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时出现的不同程度呕吐及腹痛胃肠道副反应,给予思密达口服的疗效及护理特点。方法分别于静脉滴注时及静脉滴注前30分钟给予口服思密达。结果按配对资料符号和检验:Z=-6.2340,-6.0927,P=0.0... 目的观察150例支原体肺炎儿童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时出现的不同程度呕吐及腹痛胃肠道副反应,给予思密达口服的疗效及护理特点。方法分别于静脉滴注时及静脉滴注前30分钟给予口服思密达。结果按配对资料符号和检验:Z=-6.2340,-6.0927,P=0.0000的统计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前后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临床静脉滴注阿奇霉素中和静脉滴注阿奇霉素30分钟前口服思密达,患儿的胃肠道反应症状明显减少,抑制作用明显。两种方法效果对比,后者优于前者。结论思密达有减轻阿奇霉素产生的胃肠道反应的治疗效果。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前半小时口服思密达效果较佳。注意加强与患儿及家长的沟通,正确指导患儿服药及家长喂药的时间是治疗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儿童 思密达 阿奇霉素 胃肠道副反应 护理
下载PDF
CT导向下经皮肺穿刺活检8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4
作者 周名秀 张靖 +2 位作者 陈峥嵘 肖伟强 邓力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4期375-379,共5页
目的探讨CT导向下经皮肺穿刺活检(TNB)对儿童肺周围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医院8例肺周围性病变患儿,其中呼吸内科住院患儿7例,胸外科住院患儿1例。所有病例均采用自制标记物行CT扫描标记。在穿... 目的探讨CT导向下经皮肺穿刺活检(TNB)对儿童肺周围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医院8例肺周围性病变患儿,其中呼吸内科住院患儿7例,胸外科住院患儿1例。所有病例均采用自制标记物行CT扫描标记。在穿刺前对病灶行局部CT扫描,在静脉复合麻醉下,根据病灶部位、大小、穿刺入路及体位等选择穿刺平面、进针点和进针角度并计算合适的进针深度。将CT激光灯按选定层面投照于体表(横断面定位),使用黑色记号笔描记,将自制标记物贴于描记线上再次行CT扫描,选择符合要求的标记点(纵断面定位)作为穿刺点,由介入科医生使用活检针进行穿刺获取病变组织2~3条。固定后送病理学检查。结果术后未见咯血、气胸及肺内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无一例因CT导向下TNB死亡。8例患儿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恶性肿瘤3例,良性肿瘤2例,肺结核2例,肺脓疡1例。结论CT导向下TNB对明确儿童肺周围性病变的性质有较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肺穿刺活检 肺周围性病变 儿童 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