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经济与就业同步增长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朱殊洋 《岭南学刊》 2011年第2期102-106,共5页
目前广东虽然保持高速经济增长,但是就业增长率却逐年萎缩,这已经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过程中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通过对影响此问题的因素做了较为细致的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目前第一部类就业增长率的变化率小于零、第二部类就业增... 目前广东虽然保持高速经济增长,但是就业增长率却逐年萎缩,这已经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过程中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通过对影响此问题的因素做了较为细致的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目前第一部类就业增长率的变化率小于零、第二部类就业增长率变化率大于零。在这种情况下提高第二部类技术进步、加速第二部类专业和分工、提高劳动密集度和劳动收入份额,会在保持高经济增长的前提下提高就业增长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增长率 经济增长 劳动密度 马克思再生产
下载PDF
粤港经济合作模式的战略性调整 被引量:2
2
作者 赵超 田秋生 《珠江经济》 2007年第10期60-65,共6页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以"前店后厂"、"产业转移"和"企业主导"为特征的粤港经济合作模式曾大大促进了粤港两地的经济发展。然而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粤港经济合作环境的变化,合作开始遇到新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以"前店后厂"、"产业转移"和"企业主导"为特征的粤港经济合作模式曾大大促进了粤港两地的经济发展。然而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粤港经济合作环境的变化,合作开始遇到新的问题。面对新环境和新问题,粤港经济合作的模式需要从完善合作机制、创新合作方式、拓展合作领域等方面做出战略性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经济合作 环境变化 模式转换
下载PDF
马克思均衡下的分布参数就业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徐跃华 朱殊洋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9-24,共6页
资本存量的规模和结构是影响就业量的两个基本因素,从对就业的影响角度看,资本存量结构表现为劳动密度,资本存量规模是时间的函数,因此,就业量就是时间和劳动密度的函数。运用偏微分方程建模法,不仅可以得到解析解,而且可以得出解析解... 资本存量的规模和结构是影响就业量的两个基本因素,从对就业的影响角度看,资本存量结构表现为劳动密度,资本存量规模是时间的函数,因此,就业量就是时间和劳动密度的函数。运用偏微分方程建模法,不仅可以得到解析解,而且可以得出解析解恰恰就是一个解耦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就业 均衡
下载PDF
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模型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朱殊洋 《岭南学刊》 2003年第6期69-72,共4页
本文把马克思扩大再生产静态第一前提条件转化为动态条件,从而表明:只有第一部类的资本收益率大于两大部类不变资本的追加比率,再生产才能动态扩张。以此为基础,定义了再生产强度指数。通过分析该指数,得到如下结果: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 本文把马克思扩大再生产静态第一前提条件转化为动态条件,从而表明:只有第一部类的资本收益率大于两大部类不变资本的追加比率,再生产才能动态扩张。以此为基础,定义了再生产强度指数。通过分析该指数,得到如下结果: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是存在的,但它只存在于经济起飞阶段;在生产规模较小时,纯投资扩张是扩大再生产的关键,但达到一定规模后,其主导作用的是内生的技术创新;内涵扩大再生产与外延扩大再生产相互作用,在生产初期,外延扩大再生产对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影响相对较大,在生产成熟期,内涵扩大再生产对外延扩大再生产的影响相对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再生产模型 社会主义 资本收益率 生产规模 技术
下载PDF
论超额剩余价值的产生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殊洋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0-93,共4页
超额剩余价值的产生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中的重大论题。认为先进企业的超额剩余价值只能来自于落后的企业,或者认为是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等观点都不恰当,没有厘清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超额剩余价值不仅来自于个别企... 超额剩余价值的产生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中的重大论题。认为先进企业的超额剩余价值只能来自于落后的企业,或者认为是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等观点都不恰当,没有厘清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超额剩余价值不仅来自于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所产生的非均衡状态,还来自于一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产生的非均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额剩余价值 非均衡 劳动生产率
下载PDF
广东民生性公共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探
6
作者 康达华 《岭南学刊》 2018年第1期92-96,共5页
补齐民生性公共品短板是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重要任务,是广东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内在要求。广东民生性公共品领域的矛盾主要在供给侧,表现出供给不平衡、农民工需求缺口大、供... 补齐民生性公共品短板是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重要任务,是广东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内在要求。广东民生性公共品领域的矛盾主要在供给侧,表现出供给不平衡、农民工需求缺口大、供给主体和供给方式单一等地方特征。通过分析广东民生性公共品供给短缺的原因,并结合广东实际情况,认为: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需要进一步完善民生性公共品供给保障制度、实现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建设健康广东和调整府际间环境治理事权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性公共品 广东 供给 短板
下载PDF
德国科技创新经验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启示 被引量:12
7
作者 林柳琳 吴兆春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8-16,共9页
全球经济受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中国恢复经济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对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际科创中心")的内涵和政府功能的梳理,从科技发展战略、支持尖端技术研究... 全球经济受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中国恢复经济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对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际科创中心")的内涵和政府功能的梳理,从科技发展战略、支持尖端技术研究、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系统、直接推动企业实施创新创造和帮助高科技企业提升国际化管理等5个方面总结德国建设欧洲乃至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一系列政策经验,并阐释其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创中心的启示,即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规划,避免各自为政;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为科技创新中心提供长久动力;以建设国际科技创新大平台为抓手,提升协同创新效率;加大政府对科技金融的扶持,避免过度市场化;以提升实体经济质量为着力点,建设国际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以期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创中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粤港澳大湾区 创新驱动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电商发展困境及对策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杨 《决策咨询》 2021年第4期63-66,共4页
近年来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迅速,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然而,在经历简单的形式复制与大规模扩张后,农村电商已经站在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面临高质量发展瓶颈和转型升级挑战。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对广州市典型电商村的政府部门、行业协... 近年来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迅速,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然而,在经历简单的形式复制与大规模扩张后,农村电商已经站在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面临高质量发展瓶颈和转型升级挑战。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对广州市典型电商村的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电商产业园和电商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和走访交流,深入剖析当前农村电商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政府有为、市场有效、企业有利和多元治理等方面对推进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提出对策建议,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电商 同质化竞争 淘宝村 乡村振兴 转型
下载PDF
就业变动下马克思宏观经济系统的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朱殊洋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9-87,共9页
以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宏观经济模型。该模型的特征是:在马克思再生产模型中引入就业规律模型,同时在劳动就业增长率方程中引入劳动密度、劳动资本弹性等概念,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些参数与就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在... 以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宏观经济模型。该模型的特征是:在马克思再生产模型中引入就业规律模型,同时在劳动就业增长率方程中引入劳动密度、劳动资本弹性等概念,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些参数与就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在资源和需求双重硬约束下,均衡资本增长率和均衡劳动增长率均为零,但是收入增长率不一定为零,这取决于技术进步状态;第一部类技术进步会带来就业密度乘数效应,因而从长期看,它的提高会引起单位资本就业水平的提高;第一部类就业增长率随着第二部类收入资本弹性的提高而提高,但是随着本部类收入资本弹性的提高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资本弹性 劳动密度 两大部类交换条件 稳定均衡
原文传递
对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的探讨 被引量:7
10
作者 朱殊洋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8-79,共12页
目前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认为,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V1+△V1+MX1=C2+△C2,这是不充分的。一方面该等式不包含前提条件,另一方面它也不能推导出引申实现条件。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前提条件,它保证了再生... 目前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认为,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V1+△V1+MX1=C2+△C2,这是不充分的。一方面该等式不包含前提条件,另一方面它也不能推导出引申实现条件。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前提条件,它保证了再生产在扩大中进行;均衡动态性,它保证了扩大再生产系统的动态稳定性;三大均衡条件,它不仅保证了部类之间的均衡,还保证了部类内部的均衡。这一实现条件具体写为:{C1s(t+1)+V1s(t+1)+M1s(t+1)-[Cd1(t+1)+C2d(t+1)]>0C2s(t+1)+V2s(t+1)+M2s(t+1)-[V1d(t+1)+MdX1(t+1)+V2d(t+1)+MXd2(t+1)]>0△C1s(t+1)=△C1d(t+1)△V2s(t+1)+MXs2(t+1)=△V2d(t+1)+MXd2(t+1)△C2s(t+1)=△V1d(t+1)+△MdX1(t+1)△C2d(t+1)=△V1s(t+1)+△MsX1(t+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再生产 实现条件 动态均衡条件 前提条件
原文传递
就业问题的动力学分析——基于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考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殊洋 《海派经济学》 2008年第4期38-56,共19页
本文以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马克思就业系统动力学模型,该模型的特征是在劳动就业增长率方程中引入就业资本弹性等指标参数,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些参数与就业的关系。本文指出,马克思就业系统存在多重均衡,在这些均衡中... 本文以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马克思就业系统动力学模型,该模型的特征是在劳动就业增长率方程中引入就业资本弹性等指标参数,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些参数与就业的关系。本文指出,马克思就业系统存在多重均衡,在这些均衡中,均衡资本增长率越高,均衡就业增长率越高,就业资本弹性越高,就业增长率越高;第二部类技术水平的提高会引起就业增长率的提高,而第一部类技术水平的提高会引起就业增长率的下降;从长期看,通过投资改变产业结构,使劳动密集度高的部门得以扩张是增加就业的主要手段;资本的分散化可能会引起经济结构转化的迟滞,但是资本过于集中会导致失业率提高,因此资本集中存在最优选择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资本弹性 劳动密度 资本增长率 就业增长率
原文传递
双约束假设下两大部类不变资本的运动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殊洋 《海派经济学》 2008年第2期108-120,共13页
本文是以程恩富双约束假设为前提,以马克思两大部类交换学说为基础,采用因果分析法建立了一个两大部类不变资本增长率的非均衡动力模型。本文分析了在自然资源和需求约束下两大部类不变资本的动态轨迹。结果显示,第一部类自然资源再生... 本文是以程恩富双约束假设为前提,以马克思两大部类交换学说为基础,采用因果分析法建立了一个两大部类不变资本增长率的非均衡动力模型。本文分析了在自然资源和需求约束下两大部类不变资本的动态轨迹。结果显示,第一部类自然资源再生能力低下将导致两大部类不变资本增长迟缓,甚至增长停滞。两大部类不变资本增长率对该系数十分敏感。第二部类资源再生能力的提供也会引起两大部类不变资本增长率的提高,但是提高的幅度不如第一部类再生系数。需求约束也会产生与资源再生能力相似的影响。如果双约束很紧,那么经济增长水平会停留在较低的状态;如果双约束时松时紧,则会出现经济的周期性运行,这一周期运行可能是稳定的,也可能不稳定的。如果是不稳定的,则经济系统可能会出现混沌现象。只有资源再生能力足够强、过剩供给足够小,两大部类不变资本才能够持续地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约束 需求约束 不变资本增长率 再生资源系数
原文传递
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系统的二重均衡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殊洋 《海派经济学》 2007年第3期116-127,共12页
本文运用博弈论和控制论的分析手法从动态的角度深入研究了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本文认为,两大部类具有各自不同的利益目标。从控制论的角度来看,扩大再生产过程包含自由运动和强迫运动两种运动形式。在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中,自由... 本文运用博弈论和控制论的分析手法从动态的角度深入研究了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本文认为,两大部类具有各自不同的利益目标。从控制论的角度来看,扩大再生产过程包含自由运动和强迫运动两种运动形式。在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中,自由运动过程和强迫运动过程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两大部类决策者的目标虽然是互相独立的,但是能够实现某种均衡,属于再生产系统中的非合作二重均衡问题。在一定假设下对这一均衡问题求解,可以得到其状态变量和控制变量的指数规律和双曲正弦规律等,即纳什均衡。这些结论不仅对理论研究有意义,而且对宏观经济的有效控制也具有重大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再生产 控制变量 非合作微分对策
原文传递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关系研究
14
作者 朱殊洋 《《资本论》研究》 2012年第1期188-197,共10页
就单位商品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而论,目前我国学术界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主流观点认为,两者成反比。这一观点是从马克思的定义出发的,即是从生产时间耗费角度考虑的,因而忽视了价值实现的问题。因此这种分析方法无法分析非均衡情况... 就单位商品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而论,目前我国学术界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主流观点认为,两者成反比。这一观点是从马克思的定义出发的,即是从生产时间耗费角度考虑的,因而忽视了价值实现的问题。因此这种分析方法无法分析非均衡情况下实现的单位价值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两者成正比。其实,短期非均衡情况下存在实现的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的情况,而长期看实现的单位价值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正比与反比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生产率 实现的单位商品价值量 个别单位价值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