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炎清通过抑制NF-κB活性对大鼠肠黏膜起抗炎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宋卫兵 吕永慧 +6 位作者 李亚南 肖丽萍 余新沛 刘岗 王媛媛 张小兰 李鹰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31-1434,共4页
目的检测大鼠小肠炎模型肠黏膜通透性的改变,探讨肠炎清对大鼠小肠炎模型肠黏膜通透性的作用的机制。方法应用氨甲碟呤制备大鼠小肠炎模型,实验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N-乙酰半胱氨酸(NAC,100mg/kg)组及肠炎清组(CYQ,100mg/kg),每... 目的检测大鼠小肠炎模型肠黏膜通透性的改变,探讨肠炎清对大鼠小肠炎模型肠黏膜通透性的作用的机制。方法应用氨甲碟呤制备大鼠小肠炎模型,实验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N-乙酰半胱氨酸(NAC,100mg/kg)组及肠炎清组(CYQ,100mg/kg),每天灌胃给药1次,共6d。每天观察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和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光镜下观察组织学改变并评分(HS)。ELISA测定大鼠IL-10,RT-PCR方法检测大鼠肠黏膜内TNF-α、IL-1β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ting测定各处理组细胞内磷酸化胞质I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小肠炎模型组DAI、CMDI、HS评分明显升高(P<0.01)。肠炎清组DAI,CMDI,HS评分较模型组有明显下降(P<0.01)。MTX组TNF-α、IL-1βmRNA达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肠炎清组与NAC治疗组TNF-α、IL-1β表达水平低于MTX组,但IL-10的表达高于MTX组。肠炎清能抑制IκB的降解。结论姜黄素对肠黏膜起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是抑制NF-κB活性,进而减少致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mRNA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清 小肠炎 NF-ΚB
下载PDF
婴幼儿运动发育迟缓的头颅MRI表现及病因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刘毅生 沈家亮 +2 位作者 杨思达 刘国标 黄慈花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0年第5期273-276,共4页
目的分析婴幼儿运动发育迟缓的发病原因与头颅MRI表现。方法从344例临床确诊为运动发育迟缓的婴幼儿中随机抽取172例和作为对照的正常婴幼儿20例,均经SE序列MRI检查,包括横断面T1WI、T2WI、T2FLAIR,冠状面T2WI及矢状面T1WI平扫。统计分... 目的分析婴幼儿运动发育迟缓的发病原因与头颅MRI表现。方法从344例临床确诊为运动发育迟缓的婴幼儿中随机抽取172例和作为对照的正常婴幼儿20例,均经SE序列MRI检查,包括横断面T1WI、T2WI、T2FLAIR,冠状面T2WI及矢状面T1WI平扫。统计分析是以χ2检验并利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的。P值小于0.05为显著性差异。结果致病原因中的脑白质髓鞘化异常、脑外间隙增宽和脑室增大、缺氧缺血性脑病后遗改变的χ2值均大于等于χ20.01、P值均小于等于0.01,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发病危险因素排序依次为脑白质髓鞘化异常、脑外间隙增宽和脑室增大、缺氧缺血性脑病后遗改变。皮层发育异常、胼胝体发育不良、脑畸形的χ2值均大于等于χ20.05、P值均小于等于0.05,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脑损伤所致的脑白质髓鞘化异常、脑外间隙增宽和脑室增大、缺氧缺血性脑病后遗改变、皮层发育异常、胼胝体发育不良、脑畸形是婴幼儿运动发育迟缓的主要颅内原因,尤其是前四项。头颅普通MRI检查能清晰地显示本病的颅内异常征象,为早期诊断和评估以及疗效随访提供重要信息。对于平扫未见明确异常者,需要深入地查找其他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运动发育迟缓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自拟方随症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60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顾颖敏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2003年第1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自拟方 肝阳上亢型高血压 中医药疗法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