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从骨髓血凝块中分离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
1
作者 李志勇 王恒湘 +3 位作者 毕晓云 黄舒 郭子宽 郭志坤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3年第3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讨一种从骨髓血凝块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的简易方法。方法采集肝素化骨髓标本7份,部分加入凝血酶以模拟血液凝固过程,并于0、8和16 h分别使用尿激酶或机械处理,分为尿激酶处理组、机械处理组、凝固未处理组及未凝固对照组。各... 目的探讨一种从骨髓血凝块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的简易方法。方法采集肝素化骨髓标本7份,部分加入凝血酶以模拟血液凝固过程,并于0、8和16 h分别使用尿激酶或机械处理,分为尿激酶处理组、机械处理组、凝固未处理组及未凝固对照组。各组标本经氯化铵溶解红细胞后,分别进行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F)和MSC传代培养。计每组CFU-F及第0、1和2代MSC数量。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表型,组织化学法检测细胞体外成骨和成脂肪能力。结果尿激酶处理组样本CFU-F数平均为(33.71±23.54),接近于未凝固对照组样本(40.43±21.29)(n=7,P>0.05),显著高于机械法处理组(13±11.91)(n=7,P<0.01)和凝固未处理组(3.71±3.89)(n=7,P<0.01)。储存8或16 h后的标本,各组CFU-F形成能力下降,而未凝固对照组和尿激酶处理组数量仍显著高于另外两组(P<0.05)。标本储存不同时间进行MSC传代培养,未凝固对照组及尿激酶处理组细胞数量无明显差别,但均显著高于凝固未处理组及机械处理组。各组MSC均表达CD73和CD90,不表达CD31和CD45。经特异诱导后,各组MSC均呈现碱性磷酸酶活性,细胞内出现亲油红O染料的脂肪滴。结论对于已经凝固的骨髓标本而言,尿激酶预处理是分离培养MSC的良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骨髓 凝固 尿激酶 分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