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构建成才模式 立足人人成才——广州市第65中学“成才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
1
作者
梁桂容
《教育导刊(上半月)》
2001年第1期22-25,共4页
关键词
广州市第65中学
教育改革
“成才教育”模式
教学质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州市初中学生文化探讨
2
作者
李国霖
李子彪
《教育导刊(上半月)》
1990年第Z1期13-27,共15页
学生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一定与校园文化的其它因素发生交互影响。学校的管理文化(或称制度文化)、教师文化、课程文化、社区文化(或称环境文化)、设施文化(或称物质文化)都会对学生文化的导向发生影响。
关键词
文化知识
校园文化
教师文化
课程文化
学校教育
环境文化
物质文化
道德观念
教育学者
政治多元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林砺儒论人格教育
3
作者
李明汉
《教育论丛》
1988年第4期60-62,38,共4页
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中,人们对单纯的知识技能的教学到发展学生智能的重视,逐渐成为趋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如何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使其趋于暗合,也是人们潜心研究的课题。同时,各级各类学校都普遍地提出了教书育人、发展个性、培养...
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中,人们对单纯的知识技能的教学到发展学生智能的重视,逐渐成为趋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如何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使其趋于暗合,也是人们潜心研究的课题。同时,各级各类学校都普遍地提出了教书育人、发展个性、培养人格等问题,并就如何有效地改进这些问题,开展了广泛的争论。笔者带着教书育人、发展学生人格的问题,重温了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林砺儒教授有关的教育论著,并就此问题作简要介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教育
林砺
学生人格
教育对象
教学改革
人格独立
人格形成
人格发展
学生智能
思想道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香港弱智教育评介
4
作者
庄佳骝
《教育导刊(上半月)》
1996年第Z2期48-50,共3页
简介香港的弱智教育,对照、比较广州市,从中可以得到某些启迪,学习香港的做法,旨在加速广州市特殊教育发展的步伐。 一、弱智教育的历史发展 本世纪初,西方国家弱智人士接受教育的权利日益受到重视.社会对弱智人士的态度从“隔离”逐渐...
简介香港的弱智教育,对照、比较广州市,从中可以得到某些启迪,学习香港的做法,旨在加速广州市特殊教育发展的步伐。 一、弱智教育的历史发展 本世纪初,西方国家弱智人士接受教育的权利日益受到重视.社会对弱智人士的态度从“隔离”逐渐转变为教育与训练。香港的弱智教育起步远落后于西方国家。直到1936年,精神科医院条例(第三节)才指出弱智人士是“精神不健全者”。 1955年,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照顾心智缺陷小组委员会”编制了一份有关香港心智缺陷的报告书,其中建议成立一所中心以收容200名弱智人士。同年,社会福利办事处成立“北角救济营”的试验性计划,收容43名弱智儿童,与此同时,共有19间志愿机构鉴定出182名弱智人士并为他们提供一些服务。 1957年,香港成立“弱能及弱智联委会”并于后来成为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的康复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智儿童
康复服务
弱智学校
志愿机构
香港社会
社会福利署
教育的历史
普通学校
辅导教学
启导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黄懿荘
江耀强
戴育红
《教育导刊(上半月)》
1995年第11期13-15,共3页
一、目的和方法(一)目的英语课程是广州市人民中路小学的特色课程,我们率先从英语课程入手,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为突破口,探索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心理素质有效途径,寻找英语教学与素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以期达到在提高心理素质的同时,...
一、目的和方法(一)目的英语课程是广州市人民中路小学的特色课程,我们率先从英语课程入手,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为突破口,探索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心理素质有效途径,寻找英语教学与素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以期达到在提高心理素质的同时,真正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益这一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心理素质教育
表现欲
对照班
英语口语表达
实验研
教育与辅导
口语表达能力
心理辅导
英语课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学校学生素质培养目标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
2
6
作者
林再峰
《教育导刊(上半月)》
1994年第5期14-16,共3页
向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是广州市小学整体改革现阶段的方向和任务.广州市第一阶段的整体改革,以“减轻负担、生动活泼、全面发展”为总目标展开,并强调以教学为中心工作的出发点优化学校教育系统诸要素的组合,以此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现阶...
向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是广州市小学整体改革现阶段的方向和任务.广州市第一阶段的整体改革,以“减轻负担、生动活泼、全面发展”为总目标展开,并强调以教学为中心工作的出发点优化学校教育系统诸要素的组合,以此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现阶段的整体改革,则以全面培养学生素质为核心,工作的出发点主要是围绕学生素质的培养目标,在第一阶段改革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对教育的各项工作进行调整和强化,探索有效地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途径.广州市小学生整体改革现阶段任务的完成,有赖于各小学素质教育的实践.为此,各小学首要任务是做好本校学生素质培养目标体系的建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素质培养
小学素质教育
学校教育系统
教育质量
教学组织形式
学生素质发展
中心工作
身心发展规律
小学教育
身心发展特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私立学校重新崛起的文化探讨
7
作者
李国霖
林静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0-34,共5页
笔者试图从文化的视角,对90年代以来我国私立学校重新崛起的种种现象作一探讨。为此,笔者了大量有关资料,访问和实地调查了广东、广西、浙江、江苏、黑龙江等数十所私立学校,并与有关专家学者、校长。
关键词
私立学校
重新崛起
学校文化建设
公立学校
价值观念
文化景观
行为习惯
自身价值
文化现象
价值取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学生非正式小群体的特征及成因
8
作者
江耀强
《青年探索》
1987年第4期19-25,共7页
我们知道,中学也是一个社会群体。在其内部既存在着被规定了、制度化了的关系,又存在着学生间的自发性非制度化的关系,这些关系便构成了不同类型的小群体。非正式群体的结合是没有明确规定的目的的,各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带有明显的情绪...
我们知道,中学也是一个社会群体。在其内部既存在着被规定了、制度化了的关系,又存在着学生间的自发性非制度化的关系,这些关系便构成了不同类型的小群体。非正式群体的结合是没有明确规定的目的的,各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并以个人的喜好为基础结合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式群体
情绪色彩
心理气氛
反社会
孟二
相似性吸引
教育工作者
学校班级
学习成绩
心理因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学校德育与社会信息
9
作者
李子彪
木之青
《教育研究》
1985年第4期71-72,共2页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以及信息传输技术的不断提高,公共传播媒体(主要指电视、广播、报刊、杂志)不断发展,社会信息量也正在急剧增长。在新形势下,如何认识和处理学校德育与社会信息的关系,这是关系到能否培养又红又专...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以及信息传输技术的不断提高,公共传播媒体(主要指电视、广播、报刊、杂志)不断发展,社会信息量也正在急剧增长。在新形势下,如何认识和处理学校德育与社会信息的关系,这是关系到能否培养又红又专的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息
学校德育
现代化建设人才
八十年代
传输技术
对外开放
传播媒体
信息量
原文传递
题名
构建成才模式 立足人人成才——广州市第65中学“成才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
1
作者
梁桂容
机构
广州市教育科研所
出处
《教育导刊(上半月)》
2001年第1期22-25,共4页
关键词
广州市第65中学
教育改革
“成才教育”模式
教学质量
分类号
G639.21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州市初中学生文化探讨
2
作者
李国霖
李子彪
机构
广州市教育科研所
出处
《教育导刊(上半月)》
1990年第Z1期13-27,共15页
文摘
学生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一定与校园文化的其它因素发生交互影响。学校的管理文化(或称制度文化)、教师文化、课程文化、社区文化(或称环境文化)、设施文化(或称物质文化)都会对学生文化的导向发生影响。
关键词
文化知识
校园文化
教师文化
课程文化
学校教育
环境文化
物质文化
道德观念
教育学者
政治多元化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林砺儒论人格教育
3
作者
李明汉
机构
广州市教育科研所
出处
《教育论丛》
1988年第4期60-62,38,共4页
文摘
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中,人们对单纯的知识技能的教学到发展学生智能的重视,逐渐成为趋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如何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使其趋于暗合,也是人们潜心研究的课题。同时,各级各类学校都普遍地提出了教书育人、发展个性、培养人格等问题,并就如何有效地改进这些问题,开展了广泛的争论。笔者带着教书育人、发展学生人格的问题,重温了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林砺儒教授有关的教育论著,并就此问题作简要介述。
关键词
人格教育
林砺
学生人格
教育对象
教学改革
人格独立
人格形成
人格发展
学生智能
思想道德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香港弱智教育评介
4
作者
庄佳骝
机构
广州市教育科研所
出处
《教育导刊(上半月)》
1996年第Z2期48-50,共3页
文摘
简介香港的弱智教育,对照、比较广州市,从中可以得到某些启迪,学习香港的做法,旨在加速广州市特殊教育发展的步伐。 一、弱智教育的历史发展 本世纪初,西方国家弱智人士接受教育的权利日益受到重视.社会对弱智人士的态度从“隔离”逐渐转变为教育与训练。香港的弱智教育起步远落后于西方国家。直到1936年,精神科医院条例(第三节)才指出弱智人士是“精神不健全者”。 1955年,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照顾心智缺陷小组委员会”编制了一份有关香港心智缺陷的报告书,其中建议成立一所中心以收容200名弱智人士。同年,社会福利办事处成立“北角救济营”的试验性计划,收容43名弱智儿童,与此同时,共有19间志愿机构鉴定出182名弱智人士并为他们提供一些服务。 1957年,香港成立“弱能及弱智联委会”并于后来成为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的康复部。
关键词
弱智儿童
康复服务
弱智学校
志愿机构
香港社会
社会福利署
教育的历史
普通学校
辅导教学
启导班
分类号
G764 [文化科学—特殊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黄懿荘
江耀强
戴育红
机构
广州市
人民中路小学
广州市教育科研所
出处
《教育导刊(上半月)》
1995年第11期13-15,共3页
文摘
一、目的和方法(一)目的英语课程是广州市人民中路小学的特色课程,我们率先从英语课程入手,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为突破口,探索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心理素质有效途径,寻找英语教学与素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以期达到在提高心理素质的同时,真正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益这一双重目标.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心理素质教育
表现欲
对照班
英语口语表达
实验研
教育与辅导
口语表达能力
心理辅导
英语课程
分类号
G633.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学校学生素质培养目标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
2
6
作者
林再峰
机构
广州市教育科研所
出处
《教育导刊(上半月)》
1994年第5期14-16,共3页
文摘
向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是广州市小学整体改革现阶段的方向和任务.广州市第一阶段的整体改革,以“减轻负担、生动活泼、全面发展”为总目标展开,并强调以教学为中心工作的出发点优化学校教育系统诸要素的组合,以此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现阶段的整体改革,则以全面培养学生素质为核心,工作的出发点主要是围绕学生素质的培养目标,在第一阶段改革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对教育的各项工作进行调整和强化,探索有效地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途径.广州市小学生整体改革现阶段任务的完成,有赖于各小学素质教育的实践.为此,各小学首要任务是做好本校学生素质培养目标体系的建构工作.
关键词
学生素质培养
小学素质教育
学校教育系统
教育质量
教学组织形式
学生素质发展
中心工作
身心发展规律
小学教育
身心发展特点
分类号
G62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私立学校重新崛起的文化探讨
7
作者
李国霖
林静
机构
广州市教育科研所
出处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0-34,共5页
文摘
笔者试图从文化的视角,对90年代以来我国私立学校重新崛起的种种现象作一探讨。为此,笔者了大量有关资料,访问和实地调查了广东、广西、浙江、江苏、黑龙江等数十所私立学校,并与有关专家学者、校长。
关键词
私立学校
重新崛起
学校文化建设
公立学校
价值观念
文化景观
行为习惯
自身价值
文化现象
价值取向
分类号
G522.72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学生非正式小群体的特征及成因
8
作者
江耀强
机构
广州市教育科研所
出处
《青年探索》
1987年第4期19-25,共7页
文摘
我们知道,中学也是一个社会群体。在其内部既存在着被规定了、制度化了的关系,又存在着学生间的自发性非制度化的关系,这些关系便构成了不同类型的小群体。非正式群体的结合是没有明确规定的目的的,各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并以个人的喜好为基础结合在一起。
关键词
非正式群体
情绪色彩
心理气氛
反社会
孟二
相似性吸引
教育工作者
学校班级
学习成绩
心理因素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学校德育与社会信息
9
作者
李子彪
木之青
机构
广州市教育科研所
出处
《教育研究》
1985年第4期71-72,共2页
文摘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以及信息传输技术的不断提高,公共传播媒体(主要指电视、广播、报刊、杂志)不断发展,社会信息量也正在急剧增长。在新形势下,如何认识和处理学校德育与社会信息的关系,这是关系到能否培养又红又专的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
社会信息
学校德育
现代化建设人才
八十年代
传输技术
对外开放
传播媒体
信息量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构建成才模式 立足人人成才——广州市第65中学“成才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
梁桂容
《教育导刊(上半月)》
200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广州市初中学生文化探讨
李国霖
李子彪
《教育导刊(上半月)》
199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林砺儒论人格教育
李明汉
《教育论丛》
198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香港弱智教育评介
庄佳骝
《教育导刊(上半月)》
199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实验研究
黄懿荘
江耀强
戴育红
《教育导刊(上半月)》
199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学校学生素质培养目标体系的建立
林再峰
《教育导刊(上半月)》
199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中国私立学校重新崛起的文化探讨
李国霖
林静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中学生非正式小群体的特征及成因
江耀强
《青年探索》
198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学校德育与社会信息
李子彪
木之青
《教育研究》
1985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