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市校场北路西汉墓出土青铜器制作工艺分析
1
作者 吕良波 《铸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91-997,共7页
通过对广州市校场北路省物资局西汉墓出土鼎、壶、温酒樽、盒、釜、杵臼、盆、灯等典型器类青铜器铸造痕迹进行观察,对其制作工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批青铜器广泛采用二分范和分铸的方法进行铸造,二分范铸造的方法在汉代各地是比较... 通过对广州市校场北路省物资局西汉墓出土鼎、壶、温酒樽、盒、釜、杵臼、盆、灯等典型器类青铜器铸造痕迹进行观察,对其制作工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批青铜器广泛采用二分范和分铸的方法进行铸造,二分范铸造的方法在汉代各地是比较普遍的。而附件的分铸既可以保证二分范脱模的成功率,同时也让青铜铸造过程分工更加精细,极大提高青铜器铸造的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墓 青铜器 二分范 分铸
下载PDF
地区性考古发现临时展览的新尝试 以“寻迹羊城——广州年度考古新发现”系列展览为例
2
作者 程浩(文/图) 《大众考古》 2023年第11期84-90,共7页
在当前全社会对考古工作的关注和热情日益高涨的背景下,考古发现临时展览已经成为各地推介考古发现、共享考古成果的主要阵地。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利用自身的博物馆平台,2021年开始,每年春节前后举办上一年度考古新发现临时展览,并着... 在当前全社会对考古工作的关注和热情日益高涨的背景下,考古发现临时展览已经成为各地推介考古发现、共享考古成果的主要阵地。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利用自身的博物馆平台,2021年开始,每年春节前后举办上一年度考古新发现临时展览,并着力打造“寻迹羊城”系列展览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新发现 考古成果 考古发现 临时展览 文物考古 寻迹 博物馆 地区性
下载PDF
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木构文物保存现状研究
3
作者 韩炜师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8-127,共10页
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及其附属东汉建筑基址中的木构文物出现了多种病害。为探讨病害成因,采用偏光显微观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离子色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技术方法对木构文物、积水和盐结晶等样品等进行检测,勘察文物病害种... 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及其附属东汉建筑基址中的木构文物出现了多种病害。为探讨病害成因,采用偏光显微观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离子色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技术方法对木构文物、积水和盐结晶等样品等进行检测,勘察文物病害种类与分布范围,并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偏光显微镜观察到木构文物具有水松的显微特征,细胞壁多有细菌腐蚀;红外光谱分析发现半纤维素的特征峰消失,纤维素、木质素的特征峰锐减或改变;盐结晶的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图谱均呈现二水合硫酸钙的特征峰,而离子色谱检测证实Ca^(2+)和SO_(4)^(2-)是积水的主要离子,表明两种离子随地下渗水迁移至文物表面并形成盐结晶;西部木材含水率(上)、西部木材含水率(下)和南部木材含水率(上)与地下水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木材含水率大多低于30%并不断变化。以上结果表明,地下水不但渗入文物造成饱水病害,同时也影响木材含水率的变化。当木材含水率低于30%时,文物纤维出现湿涨干缩并导致裂隙病害,过高时又促使细菌滋生而形成微生物损害。此外地下水带来的盐结晶也进一步加剧裂隙病害的发育。在多种病害的共同破坏下,木构文物最终形成残缺。该结果为文物后续的保护研究及保护工程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闸 木构文物 保存状况 病害 环境监测
下载PDF
两种预测模型在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木构文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韩炜师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7期59-62,共4页
为了解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木构文物裂隙的发展变化规律,判断文物的稳定性,进而为遗址的保护修复提供必要的依据。使用三次指数平滑模型、灰色Verhulst模型两种常用预测模型对遗址木构文物裂隙发展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将预测值与实际观测... 为了解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木构文物裂隙的发展变化规律,判断文物的稳定性,进而为遗址的保护修复提供必要的依据。使用三次指数平滑模型、灰色Verhulst模型两种常用预测模型对遗址木构文物裂隙发展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将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进行对比,判定预测的准确性。经对比,不同模型下的裂隙模拟变化趋势都在逐渐增大,与实际观测值基本相符。其中,三次指数平滑法预测值与实际最为相符。证明利用相关预测模型对遗址木构文物裂隙发展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模型 木构文物 裂隙
下载PDF
广州老城区历史文物资源调查及开发策略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郭立新 朱明敏 +2 位作者 闫晓青 李珩 程小锋 《文化遗产》 CSSCI 2011年第4期143-151,159-161,共9页
通过调查和分析,本文认为广州老城区历史文物资源具有量多、体小、分散、难寻的特点,大多是二级或三级旅游吸引物。相应地,在广州老城区历史文物资源开发过程中,应坚持以内向型为主、外向型为辅,以公益性开发为主,以商业开发为辅的模式... 通过调查和分析,本文认为广州老城区历史文物资源具有量多、体小、分散、难寻的特点,大多是二级或三级旅游吸引物。相应地,在广州老城区历史文物资源开发过程中,应坚持以内向型为主、外向型为辅,以公益性开发为主,以商业开发为辅的模式;在加强公益宣传的同时,建议采取组团模式和文化步道模式,以增强文物景点的可达性与吸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老城区 历史文物资源 开发
下载PDF
城市核心区的考古遗产——广州南越国遗迹的保护与展示实践 被引量:6
6
作者 易西兵 《城市观察》 2014年第4期184-192,共9页
考古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座城市来说,考古遗产是城市发展的记忆,是其历史文化内涵的重要体现。南越国宫署遗址、南越王墓和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是考古发现最重要的南越国遗迹,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精华,也是广州... 考古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座城市来说,考古遗产是城市发展的记忆,是其历史文化内涵的重要体现。南越国宫署遗址、南越王墓和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是考古发现最重要的南越国遗迹,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精华,也是广州最重要的考古遗产。南越国遗迹发现于城市建设过程中,发掘后在原址保护并展示,既展现了广州的深厚历史文化内涵,也成为现代化广州重要的历史文化座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遗产 广州 南越国遗迹 保护 展示
下载PDF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损坏的原因及保护措施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关舜甫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第3期162-163,共2页
文章结合我国考古发掘现场的工作实际,分析了造成考古发掘现场文物损害的材料特性因素、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并对不同因素下产生的危害肌理进行阐述,着重探讨了应对光损害、温湿度、有机体、空气氧化和杂质侵蚀等损害因素的应对措施和... 文章结合我国考古发掘现场的工作实际,分析了造成考古发掘现场文物损害的材料特性因素、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并对不同因素下产生的危害肌理进行阐述,着重探讨了应对光损害、温湿度、有机体、空气氧化和杂质侵蚀等损害因素的应对措施和管控策略,旨在为降低文物发掘过程中的损坏程度、全面而有效地保护出土文物及其文化信息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发掘 文物损坏 原因 保护措施
下载PDF
浅谈基建考古“广州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程浩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第16期168-171,共4页
基建考古是我国考古工作的主要内容,如何实现城市建设和文物保护的双赢一直是广州考古人必须面对且必须解答的难题。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考古工作者在考古前置、地下文物埋藏区、区域评估、分级确定考古面积、免于收费、建立协作机制... 基建考古是我国考古工作的主要内容,如何实现城市建设和文物保护的双赢一直是广州考古人必须面对且必须解答的难题。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考古工作者在考古前置、地下文物埋藏区、区域评估、分级确定考古面积、免于收费、建立协作机制等方面不断探索与创新,形成了基建考古工作中的"广州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建考古 广州模式 考古前置 考古经费
下载PDF
广州地区出土西汉青铜器矿料来源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吕良波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7-34,共8页
广州地区出土汉代青铜器数量众多,在考古学方面研究成果不少,但通过科技考古研究其产地的却不多。为研究广州地区出土西汉青铜器矿料来源,通过对广州出土西汉青铜器进行成分分析和铅同位素比值测试,与广西、江西、云南、贵州、安徽、湖... 广州地区出土汉代青铜器数量众多,在考古学方面研究成果不少,但通过科技考古研究其产地的却不多。为研究广州地区出土西汉青铜器矿料来源,通过对广州出土西汉青铜器进行成分分析和铅同位素比值测试,与广西、江西、云南、贵州、安徽、湖北、河南、河北、北京等地出土同时期青铜器成分进行比较,发现西汉中晚期各地青铜器合金配比情况基本趋同。且根据含砷等微量元素这一显著特征,认为与广西合浦出土同时期青铜器矿料可能来自同一个地方。测试的铅同位素比值高度集中,其矿料应该来自同一个地方。分别与广东、贵州、云南、陕西、河南等地战国至西汉青铜器铅同位素比值进行比对,发现与广东、贵州、云南出土青铜器矿料来源同属一个大的成矿区,与河南、陕西等地明显区别。验证了学者们在考古学研究认为岭南地区出土西汉青铜器产自本地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西汉中晚期 成分分析 铅同位素 矿料来源
下载PDF
馆校合作视域下的公众考古实践研究——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玉霞 《文物天地》 2023年第11期54-58,共5页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依托馆校合作平台跨学科、跨专业融合开展了一系列公众考古实践活动。广州部分考古工地现场、城市重要史迹点及南汉二陵博物馆逐渐打造成公众考古活动的重要公共文化空间,逐步探索出一个有广州特...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依托馆校合作平台跨学科、跨专业融合开展了一系列公众考古实践活动。广州部分考古工地现场、城市重要史迹点及南汉二陵博物馆逐渐打造成公众考古活动的重要公共文化空间,逐步探索出一个有广州特色的公众考古工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考古 馆校合作 文化遗产 考古课程
原文传递
出版如何创制革命文艺新经典——以根据地解放区《白毛女》为例
11
作者 吴永贵 王为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6-21,共6页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与解放区,革命文艺经典的建构普遍采用“创制新经典”的路径,《白毛女》便是典型代表之一。在众多参与建构的力量之中,图书出版是容易被人忽略却又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本文立足于文本生产、修订再版、改编演绎...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与解放区,革命文艺经典的建构普遍采用“创制新经典”的路径,《白毛女》便是典型代表之一。在众多参与建构的力量之中,图书出版是容易被人忽略却又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本文立足于文本生产、修订再版、改编演绎、丛书运作等4个出版运作维度,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歌剧《白毛女》如何在政治权力的直接作用下被“定制”为革命文艺经典的过程,剖析政治权力、出版运作与经典建构之间的内源连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经典 《白毛女》 出版史 根据地解放区 政治动员
下载PDF
服务学习视角下博物馆与高校的合作模式——南汉二陵博物馆案例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佳慧 孙玉霞 冯楠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24年第3期19-25,共7页
主要依托实践案例介绍了三种形式:“皓月”舞蹈创排属于高校专业课融入式服务学习;“倾听·康陵”沉浸式艺术剧场展演属于项目联创式服务学习;并通过“校-馆-校”合作项目讨论了跨校桥接式服务学习。结合实践经验与服务学习理论基础... 主要依托实践案例介绍了三种形式:“皓月”舞蹈创排属于高校专业课融入式服务学习;“倾听·康陵”沉浸式艺术剧场展演属于项目联创式服务学习;并通过“校-馆-校”合作项目讨论了跨校桥接式服务学习。结合实践经验与服务学习理论基础,总结出服务学习实施的三个有效原则:遵循学术考量、回应真实社会需求与反馈,并进行需求共通与动态调整。最后,从服务学习视角出发,提出博物馆与高校合作应朝学生学用互促、馆校互惠共生和平台网状进阶的方向努力,推动博物馆与高校建立互补互惠的合作模式,不仅增强合作的教育效果,也提升其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馆校合作 服务学习 南汉二陵博物馆 高等教育 博物馆教育
下载PDF
广州东山大墓出土饱水漆木器漆膜形貌及成分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澜 牛沛 李晓远 《中国生漆》 2017年第2期23-27,共5页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委托湖北省博物馆保护修复31件南越饱水漆木器,为了更好地了解这批饱水漆木器的制作工艺及材质,为其保护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选取其中10件具有代表性的耳杯、盘、盒、卮、勺漆膜残片,采用三维视频显微镜、扫描...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委托湖北省博物馆保护修复31件南越饱水漆木器,为了更好地了解这批饱水漆木器的制作工艺及材质,为其保护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选取其中10件具有代表性的耳杯、盘、盒、卮、勺漆膜残片,采用三维视频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等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对漆膜的形貌、结构以及成分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漆膜主要分为三层,即木胎层、底漆层和色漆层;红色和黑色为当时漆器制作时的主要流行色素,其颜料的主要成分分别为朱砂(硫化汞)和炭黑;部分漆木器在底漆层制作时可能加入了骨灰以增加漆液的黏稠性和器物成型后的坚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器 颜料 成分
下载PDF
广州榄园岭遗址先民祭祀遗迹的炭屑和植硅体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青丽 夏秀敏 +3 位作者 王慧 吕良波 吴妍 杨益民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3-61,共9页
祭祀是先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尽管贵族祭祀活动的研究较多,但平民祭祀遗迹却由于发现较少而难以深入分析。广州榄园岭遗址春秋时期墓葬群中发现了越文化中常见的碎物祭祀坑。本研究对若干墓葬和相关祭祀坑中的填土开展了炭屑和... 祭祀是先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尽管贵族祭祀活动的研究较多,但平民祭祀遗迹却由于发现较少而难以深入分析。广州榄园岭遗址春秋时期墓葬群中发现了越文化中常见的碎物祭祀坑。本研究对若干墓葬和相关祭祀坑中的填土开展了炭屑和植硅体分析。结果表明,先民在祭祀坑中有意燃烧过植物类祭品;用作祭品的植物种类较杂,包含扇型、棒型、方型或刺球型等植硅体。结合其他遗址中出现的类似现象,榄园岭先民的祭祀活动,应是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基础上,吸收了苗蛮文化的因素,同时影响了其他地区。这一发现为探索先秦古人的祭祀行为提供了丰富信息;此外,炭屑和植硅体分析为确定祭祀遗迹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祭品 榄园岭遗址 炭屑 植硅体 棕榈科植物
下载PDF
广州增城墨依山玉器材质和受沁过程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希 江姝 王荣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8-76,共9页
为综合研究出土玉器的风化机理,正确评估玉器的保存状况,本研究采用物相、成分和电镜等方法对2016年广州重要考古发现——增城墨依山玉器进行了材质和结构分析,确认了墨依山玉器材质为透闪石。在此基础上,对玉器周边土壤进行了物相、成... 为综合研究出土玉器的风化机理,正确评估玉器的保存状况,本研究采用物相、成分和电镜等方法对2016年广州重要考古发现——增城墨依山玉器进行了材质和结构分析,确认了墨依山玉器材质为透闪石。在此基础上,对玉器周边土壤进行了物相、成分、结构和酸碱度等分析,并结合玉器本体和遗址气候条件,综合探讨了强酸性环境下墨依山玉器的受沁过程。本研究有助于丰富对玉器风化机理的认识,有利于科学制定玉器的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依山 玉器 透闪石 土壤 强酸性 受沁
下载PDF
浅谈信息技术在文物保护单位宣传中的应用——以广州市不可移动文物宣传导览展示系统为例
16
作者 易偲 《文物天地》 2023年第11期59-63,共5页
广州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有效的宣传推广有助于坚定文化自信。因此,正确认识广州文物保护单位的宣传现状十分重要。我们应调整宣传和展示的思路,采取创新的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和短视频平台来拓宽宣传渠道。同时,应运用数字多... 广州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有效的宣传推广有助于坚定文化自信。因此,正确认识广州文物保护单位的宣传现状十分重要。我们应调整宣传和展示的思路,采取创新的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和短视频平台来拓宽宣传渠道。同时,应运用数字多媒体技术丰富宣传手段,增加宣传内容创新,并推广文物导览系统,加强对公众的文化教育和文物保护意识的引导,更好地向公众传达广州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独特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文物保护单位 数字化宣传 导览系统 不可移动文物
原文传递
广州地区出土脆弱青铜器加固材料筛选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吕良波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EI CAS 2016年第1期458-462,473,共6页
广州地区出土青铜器十分脆弱,强度极低。为筛选最佳的加固材料,选取水性丙烯酸乳液、水性丙烯酸树脂、有机硅、丙烯酸清漆、水性聚氨酯分散液、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热塑性丙烯酸树脂共7类8种加固材料进行实验,通过对比粘结性、渗透性... 广州地区出土青铜器十分脆弱,强度极低。为筛选最佳的加固材料,选取水性丙烯酸乳液、水性丙烯酸树脂、有机硅、丙烯酸清漆、水性聚氨酯分散液、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热塑性丙烯酸树脂共7类8种加固材料进行实验,通过对比粘结性、渗透性、颜色变化、耐酸碱、成膜性、耐水性等7项性能,热塑性丙烯酸树脂B48N是目前最适合广州地区出土脆弱青铜器的加固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弱青铜器 加固 粘结性 渗透性 颜色变化 耐酸碱 成膜性 耐水性
下载PDF
广州出土南朝龚韬买地券考 被引量:4
18
作者 易西兵 《东南文化》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9-84,共6页
龚韬买地券为广州地区首次发现的南朝买地券材料。买地券内容包含强烈的冥府观念和道教信仰,并折射出南朝时期岭南地区土地私有化的发展。为研究南朝时期道教在岭南地区的传播和影响提供了重要考古材料。
关键词 广州 南朝时期 买地券 道教
下载PDF
广州旧铸管厂地块南越国至南朝墓葬出土带釉器的科技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牛沛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1-67,共7页
以广州旧铸管厂地块出土的19个南越及东汉带釉器物样品与三国东晋南朝的8个青釉瓷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化学成分、物相、烧成温度等方面的检测分析,获得以下认识:样品中带釉器物应为原始瓷;原始瓷与青釉瓷的胎化学组成差别不大,均在1100... 以广州旧铸管厂地块出土的19个南越及东汉带釉器物样品与三国东晋南朝的8个青釉瓷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化学成分、物相、烧成温度等方面的检测分析,获得以下认识:样品中带釉器物应为原始瓷;原始瓷与青釉瓷的胎化学组成差别不大,均在1100℃以上烧制且未烧结,但是原始瓷多施碱钙釉,青釉瓷为钙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釉器物 青釉瓷 瓷釉类型 方石英 原始瓷
下载PDF
广州出土脆弱青铜器腐蚀矿化表征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吕良波 《文物春秋》 2015年第6期53-58,共6页
广州出土的青铜器十分脆弱,强度极低。本次工作对脆弱青铜器典型样品进行显微观察和电导率、密度、吸水率等的测试,以及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测试其腐蚀后的主要成分,以此表征青铜器的脆弱程度,为后续的保护提供数据参考。
关键词 广州 脆弱青铜器 腐蚀 矿化 表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