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3地典型彩叶树种岭南槭所在天然群落特征比较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珂 廖绍波 +3 位作者 孙冰 陈勇 罗水兴 吴培培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19,共10页
岭南槭Acer tutcheri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典型的乡土彩叶树种。研究它所在天然群落特征,可为该地区科学合理营建岭南槭风景林提供理论依据。以广东省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石顶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七娘山的岭南槭... 岭南槭Acer tutcheri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典型的乡土彩叶树种。研究它所在天然群落特征,可为该地区科学合理营建岭南槭风景林提供理论依据。以广东省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石顶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七娘山的岭南槭所在天然群落为对象,对比分析其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和主要种间关联性。结果表明:3地岭南槭所在天然群落物种丰富度表现为南岭>黑石顶>七娘山;黑石顶乔木层的岭南槭平均树高为15.1 m,红叶景观效果最好,4 cm径级以下岭南槭比例为57.14%,说明其小径级个体数量相对较多;比较岭南槭所在天然群落径级结构,3地均表现为单峰倒"J"表型趋势;3地主要木本植物种对的总体关联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结果显示:岭南槭所在天然群落物种多样性以南岭相对较高,岭南槭对群落生境适应能力和景观效果以黑石顶相对较好,而七娘山岭南槭幼苗储备量不足。因此,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营建改造岭南槭风景林时应适量补植幼苗,并参考南岭和黑石顶岭南槭所在天然群落的植物搭配合理选择树种,提高岭南槭风景林的物种多样性和景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地理学 岭南槭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种间联结性
下载PDF
一个矮牵牛花器官发育突变体aps的表型鉴定及遗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周琴 鲁瑞 +2 位作者 张书婷 包满珠 刘国锋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7-329,共13页
在利用矮牵牛W138株系构建突变体库的过程中,获得了一种花器官发育突变体,该突变体主要表现为花萼和花瓣发育异常,命名为aps(abnormal petals and sepals)。与正常W138植株相比,aps突变体最明显的表型是花冠开裂,通常为3裂,同时5个花萼... 在利用矮牵牛W138株系构建突变体库的过程中,获得了一种花器官发育突变体,该突变体主要表现为花萼和花瓣发育异常,命名为aps(abnormal petals and sepals)。与正常W138植株相比,aps突变体最明显的表型是花冠开裂,通常为3裂,同时5个花萼中有2个出现部分瓣化。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突变体瓣化花萼的表皮细胞表现为正常花瓣的细胞形态。通过突变体自交、与正常姊妹株和矮牵牛W115株系杂交以及F1自交和回交等遗传分析发现,aps突变性状为单基因控制的隐性性状。q PCR分析结果表明,在突变体花萼中,3个B类基因(FBP1、PMADS1和PMADS2)和部分E类基因(FBP2、FBP4和FBP5)出现异位表达或表达量显著升高,而所有A类基因(FBP26、FBP29、PFG、AP2A、AP2B和AP2C)的表达量均明显下降,E类基因FBP9和FBP23的表达量也下调;突变体花瓣中,A类基因除FBP29不表达外,其他所有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增加,B类基因FBP1和PMADS2,E类基因FBP2、FBP5、FBP23和PMADS12的表达量上调;C类和D类基因的表达在突变体花萼和花瓣中没有明显变化,但在雄蕊和花柱中C类基因表达量明显下降,D类基因FBP7在子房中显著下调。aps突变体为研究矮牵牛花器官发育的调控机制及相关基因之间的调控关系提供了良好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牵牛 花器官 发育 突变体 花萼瓣化 花冠开裂 MADS-BOX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