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远程康复在脑性瘫痪康复中的应用及发展现状
1
作者 杜燕宣 李金波 《中国康复》 2024年第9期562-566,共5页
脑性瘫痪简称为脑瘫(cerebral palsy,CP)[1],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导致个体出现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癫痫及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 脑性瘫痪简称为脑瘫(cerebral palsy,CP)[1],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导致个体出现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癫痫及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随着围生期医学和新生儿抢救技术的发展,早产儿、低体重儿、缺氧窒息儿童的存活率提升[2],我国现有CP患者约500万,且以每年4~5万的速度新增[3-4],其中0~6岁CP患病率为0.23%,男女性别比约为1.8:1[5],国外2~17岁CP患病率为0.2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康复 脑性瘫痪 康复 应用 发展现状
下载PDF
音乐疗法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对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改善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石中嫣 熊文君 +2 位作者 施嘉英 刘群英 谭福前 《新医学》 CAS 2022年第11期848-851,共4页
目的探究音乐疗法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对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改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脑性瘫痪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行音乐疗法联合感觉统合训练,2... 目的探究音乐疗法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对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改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脑性瘫痪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行音乐疗法联合感觉统合训练,2组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表88项(GMFM-88)及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WeeFIM)评价2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独立能力,比较组间差异。结果治疗12周后,2组患儿GMFM-88的D、E区评分及WeeFIM评分均比治疗前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相比于常规的康复训练,音乐疗法联合感觉统合训练能够提高脑性瘫痪患儿的主动性,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独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音乐疗法 感觉统合训练 运动功能
下载PDF
肌内效贴联合躯干核心肌群训练对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石中嫣 谭权汉 朱旭英 《新医学》 CAS 2021年第7期545-548,共4页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联合躯干核心肌群训练对小儿脑性瘫痪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脑性瘫痪患儿共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2组患儿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及躯干核心肌群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肌内效贴贴扎治疗。记录2组患儿...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联合躯干核心肌群训练对小儿脑性瘫痪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脑性瘫痪患儿共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2组患儿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及躯干核心肌群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肌内效贴贴扎治疗。记录2组患儿在治疗前后的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C区、D区和E区得分、10 s内从坐位到站立的转移次数和步行10 m时间,并在治疗后以问卷调查患儿家长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比较组间差异。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的GMFM评分(C区、D区和E区)、10 s内从坐位到站立的转移次数和步行10 m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12周后,2组上述指标均比治疗前有改善,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均<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治疗效果的总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内效贴联合躯干核心肌群训练的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脑性瘫痪患儿的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内效贴 核心肌群训练 脑性瘫痪 运动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