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市番禺区2009-2011年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及改善策略 被引量:2
1
作者 袁锦燕 陈垸莹 +1 位作者 黄换南 萧绮梅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2年第11期143-145,共3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为制定相应的卫生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番禺区城镇和农村中小学生进行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其健康体检资料的营养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体营养不良率6.8%,营养过剩率9.3%,且每... 目的了解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为制定相应的卫生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番禺区城镇和农村中小学生进行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其健康体检资料的营养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体营养不良率6.8%,营养过剩率9.3%,且每年的营养状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学与中学,男生与女生比较,其营养状况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番禺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总体为营养不良和肥胖并重,营养不良率呈现小幅度下降趋势,而肥胖率却逐年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营养状况 改善策略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营养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换南 袁锦燕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3年第3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营养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0月—2022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均分为常规营养治疗组(对照组...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营养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0月—2022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均分为常规营养治疗组(对照组)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组(观察组)。比较住院当天和营养治疗14 d后血清总蛋白(TP)、血清前白蛋白(PA)、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GB)水平变化,以及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结果: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患者血清TP、PA、HGB、ALB下降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营养治疗组患者,且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组患者躯体状态、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功能评分比对照组患者更高,而腹胀腹泻、二重感染和血糖异常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均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营养指标的下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可纳入临床治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营养指标 生活质量 并发症
下载PDF
肠内营养支持对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疗效 被引量:4
3
作者 冯柏潮 黄换南 麦彩甜 《广州医药》 2011年第3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治疗效果,以及妊娠期长时间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孕妇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相应胎龄所需热量的饮食,观察组除给予对照组...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治疗效果,以及妊娠期长时间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孕妇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相应胎龄所需热量的饮食,观察组除给予对照组的饮食外再加适量的肠内营养制剂,应用30天。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宫高和双顶径的增加显着大于对照组孕者;观察组胎儿无应激试验(NST)阳性的比率显着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低体重出生儿(小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g)及和Apgar小于7分的患儿比率显着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在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治疗中不仅有效,而且对孕妇和胎儿也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生长迟缓 肠内营养 支持
下载PDF
肠外营养支持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发育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冯柏潮 陈垸莹 《广州医药》 2011年第2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肠外营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体重增长的疗效。方法将初生体重<1500g的极低体重儿按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普通能量合剂,治疗组患儿出生24小时即应用"全合一"营养液,并辅以少量... 目的探讨早期肠外营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体重增长的疗效。方法将初生体重<1500g的极低体重儿按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普通能量合剂,治疗组患儿出生24小时即应用"全合一"营养液,并辅以少量的胃肠喂养和非营养性吸允,营养液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滴注时间维持在20h/d,应用30天,结果治疗组患儿的身高和体重增加显著大于对照组患儿,治疗组未增加患儿患氮质血症、必需脂肪酸缺乏、糖代谢紊乱和高胆红素等危险性。两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TPN液能缩短患儿平均住院时间,有效地促进身高和体重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儿 肠外营养支持 身高体重增长 “全合一”营养液
下载PDF
Co,T_3,IL-1β,IGF-Ⅱ水平的变化在肺炎患儿营养状况评价中的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冯柏潮 梁少媛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年第4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皮质醇(Co)、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白细胞介素-1β(IL-1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水平的变化在肺炎患儿营养状况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广州市某医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45例肺炎患儿作为肺炎组,另选取45例同期于医院... 目的探讨皮质醇(Co)、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白细胞介素-1β(IL-1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水平的变化在肺炎患儿营养状况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广州市某医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45例肺炎患儿作为肺炎组,另选取45例同期于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采集2组儿童的静脉血,对Co,T3,IL-1β,IGF-Ⅱ水平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肺炎组患儿治疗前Co为(343.85±80.98)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的(266.07±102.49)ng/mL;T3为(3.21±1.70)n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的(7.43±1.29)n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组患儿治疗后T3为(5.77±0.74)nmol/L,明显高于治疗前的(3.21±1.70)nmol/L;Co水平为(189.43±109.01)ng/m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343.85±80.98)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组患儿治疗前IL-1β为(0.34±0.13)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的(0.20±0.04)ng/mL;而IGF-Ⅱ为(0.34±0.07)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的(0.62±0.17)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组患儿治疗后IL-1β为(0.22±0.03)ng/m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0.34±0.13)ng/mL;IGF-Ⅱ为(0.56±0.16)ng/mL,明显高于治疗前的(0.34±0.07)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可能与机体内激素合成以及细胞因子分泌紊乱有关。经过临床治疗,患儿体内激素以及细胞因子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表明其营养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醇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白细胞介素-1Β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肺炎患儿 营养状况
下载PDF
探讨肠内营养液对日常生活能力受限的老年营养不良患者的疗效
6
作者 陈垸莹 袁锦燕 《大医生》 2017年第4期104-105,共2页
目的分析肠内营养液对日常生活能力受限的老年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诊治的日常生活能力受限的老年营养不良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抛硬币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 目的分析肠内营养液对日常生活能力受限的老年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诊治的日常生活能力受限的老年营养不良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抛硬币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流质饮食模式,试验组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液,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指数、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含量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者应用肠内营养液,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液对日常生活能力受限的老年营养不良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促进患者营养状况改善,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液 日常生活能力 老年营养不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83
7
作者 陈广道 梁少媛 冯柏潮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9-64,共6页
目的了解儿童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6—12月入住本院的0~14岁肺炎儿童,按照肺炎支原体(MP)病原学检测结果分为MPP和非MPP组,进行回顾性分析。且分年龄段〔≤3岁(婴幼儿)和〉3岁两个... 目的了解儿童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6—12月入住本院的0~14岁肺炎儿童,按照肺炎支原体(MP)病原学检测结果分为MPP和非MPP组,进行回顾性分析。且分年龄段〔≤3岁(婴幼儿)和〉3岁两个年龄段〕比较MPP和非MPP组肺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和影像学改变。结果 (1)婴幼儿肺炎患儿MPP组院前病程及发热时间长于非M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岁肺炎患儿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所有病例均有咳嗽,MPP组夜间咳嗽症状评分高于非MPP组,肺部湿啰音发生率低于非MP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岁肺炎患儿MPP组急性期喘息发生率高于非M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婴幼儿肺炎患儿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所有病例均有肺部异常X线征,婴幼儿MPP均表现为小叶性肺炎,但〉3岁肺炎患儿MPP组较非MPP组更多表现为大叶性肺炎,更多病例出现肺外表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个年龄段MPP病例比较,婴幼儿组更多伴有肺部湿啰音;〉3岁组胸部正位片更多表现为大叶性肺炎、胸腔积液,C反应蛋白(CRP)水平也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MPP组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长于非MPP组,出院后6个月再发喘息或慢性咳嗽的发生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非MPP儿童比较,MPP病例咳嗽更严重,肺部体征更轻微,胸部X线表现更多样化,症状恢复时间更长,恢复期更多病例出现慢性咳嗽或反复喘息。婴幼儿肺炎患儿的两组比较,MPP组院前病程及发热时间更长;〉3岁肺炎患儿中MPP组较非MPP组更多存在喘息、大叶性肺炎X线征及肺外表现。儿童肺炎病例应及早进行MP病原体检测及胸部X线摄片,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MPP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支原体 儿童 疾病特征
下载PDF
儿童支原体肺炎肺功能和血嗜酸性粒细胞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广道 梁少媛 冯柏潮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34期160-160,共1页
目的:观察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常规肺功能和血嗜酸性粒细胞(EOS)比例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JEAGER公司生产的MasterScreen IOS肺功能仪检测22例MPP急性期、恢复期患儿和50例门诊健康体检儿童的常规肺功能,以及检... 目的:观察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常规肺功能和血嗜酸性粒细胞(EOS)比例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JEAGER公司生产的MasterScreen IOS肺功能仪检测22例MPP急性期、恢复期患儿和50例门诊健康体检儿童的常规肺功能,以及检测血EOS%,并加以比较。结果22例MPP患儿急性期肺功能检查中有3例(13.64%)肺通气功能大致正常,其余19例(86.36%)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损害,表现为小气道病变有10例(45.45%),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有2例(9.09%),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6例(27.27%),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1例(4.55%)。恢复期仍有4例(18.18%)表现为轻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10例(45.45%)表现为小气道病变,其余肺功能恢复正常(36.36%)。健康对照组无1例肺通气功能检查异常。 MPP恢复期儿童血EOS%显著高于急性期及健康儿童(P<0.05)。结论 MPP患儿存在EOS血症,急性期大小气道通气功能均有损害,恢复期除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恢复正常外,其他指标仍显著低于正常组。我们认为动态观察MPP患儿肺功能和血EOS变化,对判断儿童MPP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 儿童 肺功能 嗜酸性粒细胞 变化
下载PDF
生活方式干预逆转超重及肥胖症患者脂肪肝的效果研究
9
作者 黄换南 冯柏潮 +2 位作者 赖绮云 陈垸莹 袁锦燕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30期145-147,共3页
目的:分析生活方式干预逆转超重及肥胖症患者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2019年4月-2021年12月收治的合并超重及肥胖的200例脂肪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干... 目的:分析生活方式干预逆转超重及肥胖症患者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2019年4月-2021年12月收治的合并超重及肥胖的200例脂肪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生活方式干预。对两组患者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生化指标及脂肪肝逆转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体重、腰围及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体重、腰围及BM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TG、TC、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脂肪肝逆转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脂肪肝患者开展生活方式干预,可有效逆转患者超重及肥胖症状,改善血脂水平,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超重 肥胖 生活方式干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