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外科护理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被引量:9
1
作者 邓柳芬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17期247-248,共2页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以及可行的防范措施,以期提高医护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减少神经外科的护理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神经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存在的护理风险以及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 132例神经外科...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以及可行的防范措施,以期提高医护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减少神经外科的护理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神经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存在的护理风险以及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 132例神经外科患者中,发生风险15例,占11.36%;其中医院造成的风险2例,护理过程中的风险13例,占发生风险病例的86.67%,占总病例的9.85%;其中医患沟通障碍占发生风险病例的比例最高,有4例,占风险病例的26.67%,占总病例比例的3.03%;表明神经外科护理风险较大。结论只有不断加强医护人员对风险的识别和防范意识,采取合适的防范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风险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护理风险 防范
下载PDF
香芹酚改善大鼠急性脑梗死神经运动功能 被引量:4
2
作者 范宇葱 郭志敏 +4 位作者 何永恒 吴志峰 欧阳林 刘志广 曹培卫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23期2293-2296,共4页
目的探索香芹酚(CAR)对大鼠急性脑梗死(ACI)后神经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急性脑梗死模型,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香芹酚10 mg/kg组、香芹酚20 mg/kg组和香芹酚40 mg/kg组,每组12只。分别于造模后第1、7、14天利... 目的探索香芹酚(CAR)对大鼠急性脑梗死(ACI)后神经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急性脑梗死模型,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香芹酚10 mg/kg组、香芹酚20 mg/kg组和香芹酚40 mg/kg组,每组12只。分别于造模后第1、7、14天利用网屏试验评价神经运动功能,在14 d取出各组大鼠脑组织,进行脑组织水含量测定及HE染色测定脑梗死面积,利用Western blot检测梗死侧大脑皮层中核因子κB(NF-κB)p65及IκB激酶β(IKKβ)。结果造模后第1天各组大鼠神经运动功能无显著差异,第7、14天,评分显示,香芹酚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大鼠神经运动功能,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呈剂量依赖趋势(F=11.26,F=13.88,P<0.05)。脑水肿指数显示,香芹酚能明显降低急性脑梗大鼠脑组织水含量,HE染色显示,香芹酚明显改善大鼠急性脑梗死面积,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呈剂量依赖趋势(F=10.09,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香芹酚能显著抑制梗死侧大脑皮层中NF-κB p65及IKKβ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呈剂量依赖趋势(F=12.75,F=16.39,P<0.05)。结论香芹酚能明显改善大鼠急性脑梗死后神经运动功能可能与NF-κB炎性信号通路相关,且其作用呈剂量依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急性脑梗死 香芹酚 神经运动功能
下载PDF
PDCA循环联合精细化管理在脑出血患者防误吸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11
3
作者 吴翠诗 李露 黄丽芳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9期186-189,共4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联合精细化管理在脑出血患者防误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接收的401例脑出血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2016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199例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按照临床防误吸... 目的探讨PDCA循环联合精细化管理在脑出血患者防误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接收的401例脑出血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2016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199例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按照临床防误吸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将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202例脑出血患者作为实验组,实施PDCA循环联合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进食体位符合率、患者误吸认知行为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误吸及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对此次护理措施的满意度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DCA循环联合精细化管理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效防止误吸发生,减少肺部感染发生率,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精细化管理 脑出血 误吸
下载PDF
计划性拔除气管套管的护理管理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月婵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5期238-239,共2页
目的探讨提高计划性拔除气管套管患者安全性的有效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制定科室的核心制度,并落实执行。对我科计划性拔除气管套管的97例气管切开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拔管后患者的反应及效果。结果一次顺利拔管95例,拔管后1h... 目的探讨提高计划性拔除气管套管患者安全性的有效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制定科室的核心制度,并落实执行。对我科计划性拔除气管套管的97例气管切开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拔管后患者的反应及效果。结果一次顺利拔管95例,拔管后1h内出现窒息2例,需进行气管插管。结论制定并落实科室的核心制度,规范管理流程,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与前瞻性判断能力;落实健康宣教,为患者在最佳的拔管时机顺利拔除气管套管和拔除气管套管出现并发症时能紧急应对,确保患者的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性 气管套管 护理管理
下载PDF
氯己定含漱液刷牙法减少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肺感染
5
作者 张润弟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5期92-93,共2页
目的观察予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使用氯己定含漱液刷牙对减少肺部感染的作用。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手术治疗的脑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人,实验组患者围术期给予儿童软毛牙刷刷牙后再用氯己定含漱液棉签擦洗口腔,记录... 目的观察予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使用氯己定含漱液刷牙对减少肺部感染的作用。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手术治疗的脑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人,实验组患者围术期给予儿童软毛牙刷刷牙后再用氯己定含漱液棉签擦洗口腔,记录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人数。结果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人数对照组明显多于实验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脑肿瘤患者围术期使用氯己定含漱液刷牙进行口腔护理能减少肺部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氯己定含漱液 护理 口腔
下载PDF
经股动脉入路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的护理
6
作者 冼凤明 黎丽欢 陈翠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17期202-204,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的术后护理。方法 65例动脉瘤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给予严密病情观察及用药、心理等全方位的护理。观察临床效果。结果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与严密观察,65例介入栓塞手术的患者均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患者...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的术后护理。方法 65例动脉瘤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给予严密病情观察及用药、心理等全方位的护理。观察临床效果。结果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与严密观察,65例介入栓塞手术的患者均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患者均恢复良好,治愈出院。结论颅内动脉瘤血管栓塞介入手术治疗护理配合十分重要,认真、细致的观察和护理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栓塞术 护理
下载PDF
局部密网血流转向支架治疗兔侧壁型囊状动脉瘤 被引量:1
7
作者 贺道华 杨铭 +3 位作者 潘力 刘鹏 刁波 马廉亭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895-1896,共2页
目的 探讨局部密网血流转向支架治疗兔侧壁型囊状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 10只家兔成功建立侧壁型动脉瘤9个,其中6个作为实验组置入局部密网血流转向支架,支架置入术后立即及术后28 d分别进行造影随访,并行病理学检查;另外3个动脉瘤作为对... 目的 探讨局部密网血流转向支架治疗兔侧壁型囊状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 10只家兔成功建立侧壁型动脉瘤9个,其中6个作为实验组置入局部密网血流转向支架,支架置入术后立即及术后28 d分别进行造影随访,并行病理学检查;另外3个动脉瘤作为对照组不置入支架,于建模成功后立即及术后28 d分别进行造影随访,并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实验组6个动脉瘤支架置入术后均即刻动脉瘤腔显影,造影剂在腔内滞留时间延长,流速变慢,未见涡流,载瘤动脉通畅无狭窄,支架位置准确;支架置入术后28 d动脉瘤腔闭塞,支架无移位,载瘤动脉通畅无狭窄;病理检查示支架置入术后28 d支架的内皮化基本完成,动脉瘤腔内均有血栓及纤维组织充填,支架嵌于载瘤动脉血管壁内,表面被新生内膜覆盖.而对照组兔3个动脉瘤无变化.结论 局部密网血流转向支架治疗动脉瘤简单、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总动脉 侧壁动脉瘤 血流转向支架
原文传递
血管内止血带研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贺道华 张新元 +3 位作者 杨铭 潘力 刁波 马廉亭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456-2458,共3页
目的 研制一种自制的血管内止血带,并进行动物实验,探讨血管内止血带止血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40只大白兔分为4组:A组16只,持续阻断右侧颈总动脉1h;再分为A1、A2、A3、A4亚组,每组4只,分别于血管内止血带置入后1h、5、14、21 ... 目的 研制一种自制的血管内止血带,并进行动物实验,探讨血管内止血带止血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40只大白兔分为4组:A组16只,持续阻断右侧颈总动脉1h;再分为A1、A2、A3、A4亚组,每组4只,分别于血管内止血带置入后1h、5、14、21 d取右颈总动脉与球囊接触动脉标本,分别送作血管组织匀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查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浓度、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数.B组16只,持续阻断右侧颈总动脉2h,检查项目同A组.C组,空白对照组4只,不插入血管内止血带,检查项目同A组.D组,假手术组4只,切开皮下各层暴露右颈总动脉后1h,检查项目同A组.结果 C、D、A1、A2、A3、A4、B1、B2、B3、B4组Caspase-3浓度(μmoL/L)分别为:10.35±0.82、12.22±2.41、11.35±1.63、18.93±1.01、24.30±1.64、15.63±2.43、12.09±0.83、19.36±2.45、26.29±3.30、14.35±3.28;C、D、A1、A2、A3、A4、B1、B2、B3、B4组TUNEL染色阳性数分别为:0.26±0.20、0.29±0.02、0.38±0.03、0.44±0.06、0.59±0.05、0.42±0.07、0.40±0.04、0.54±0.05、0.63±0.08、0.48±0.05.血管内止血带置入术后Caspase-3浓度、凋亡阳性细胞数于术后5d增加,术后14 d达高峰,术后21 d仍处于较高水平;血管内止血带置入术后B组分别与同时段A组比较,B组Caspase-3浓度和凋亡阳性细胞数高于A组(P<0.05).结论 血管内止血带持续阻断血流不超过2h时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止血带 动脉损伤 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