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卵巢卵黄囊瘤10例超声诊断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刘焕玲
梁莹莹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3年第11期1106-1107,共2页
目的总结卵巢卵黄囊瘤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的卵巢卵黄囊瘤患者超声声像资料。结果超声表现为不均匀实质性回声包块7例,内部伴有中、少量不规则液性暗区;多房性囊性为主囊实性肿块2例,内有多少不等的...
目的总结卵巢卵黄囊瘤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的卵巢卵黄囊瘤患者超声声像资料。结果超声表现为不均匀实质性回声包块7例,内部伴有中、少量不规则液性暗区;多房性囊性为主囊实性肿块2例,内有多少不等的强回声分隔,呈"蜂窝"样或"破絮"样,囊壁厚薄不均,囊壁上有乳头样突起;以单房囊性为主的囊实性肿块1例,囊壁厚薄不均,囊壁有实性结节突入囊腔;3例患者仅行二维超声检查,7例观察血流情况,其中2例血流中等,5例血流丰富,阻力指数为0.28~0.47。结论 卵巢卵黄囊瘤超声表现缺乏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卵黄囊瘤
超声检查
原文传递
超声测量左房后空间距离诊断胎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
3
2
作者
何艺施
杨鑫
李偲琦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1539-154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左房后空间距离诊断胎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来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超声科行中孕期胎儿结构筛查的孕妇,采用美国GE Voluson E8型...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左房后空间距离诊断胎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来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超声科行中孕期胎儿结构筛查的孕妇,采用美国GE Voluson E8型和Philips EPIQ 7C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在标准四腔心切面测量左房后空间距离,并仔细检查肺静脉,孤立性TAPVC胎儿为阳性组。后期对所有对象的妊娠结局进行随访。正常胎儿中随机选取200例为对照组。应用相关性分析研究正常胎儿中左房后空间距离和孕周之间的相关性,比较阳性组和对照组胎儿左房后空间距离平均值。结果共有2156例孕妇接受检查并完成测量,完成率为100%。其中1786例随访成功,370例失访。1786例病例中,4例胎儿产前超声诊断为孤立性TAPVC,其中3例为心内型,1例为心上型,新生儿心脏超声或尸检证实。200例正常胎儿中,左房后空间距离与孕龄呈弱相关(r^(2)=0.35,P<0.0001)。阳性组胎儿的左房后空间距离平均值(5.4 mm)明显大于对照组胎儿(2.1 mm)。结论左房后空间距离超声测量简单,且受孕周影响小,通过量化分析诊断TAPVC,具有一定创新性,左房后空间距离增宽对提示胎儿TAPVC有一定价值。由于本研究阳性样本量较小,左房后空间距离增宽对诊断TAPVC的临床意义,尚需大样本、多中心研究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测量
左房后空间距离
左心房
降主动脉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胎儿
超声诊断
先天性心脏病
原文传递
孕16~18周超声检查在核型正常但颈项透明层增厚胎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
37
3
作者
杨鑫
刘焕玲
+2 位作者
李偲琦
苏小薇
梁莹莹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孕16~18周胎儿超声结构筛查在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增厚但核型正常胎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行早孕期超声检查提示胎儿NT增厚(≥3.0 mm)的214例孕妇,随后行介入性...
目的探讨孕16~18周胎儿超声结构筛查在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增厚但核型正常胎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行早孕期超声检查提示胎儿NT增厚(≥3.0 mm)的214例孕妇,随后行介入性产前诊断染色体核型分析,对核型结果正常的病例,分别于孕16~18周和孕20~24周时行超声结构筛查,并电话随访妊娠结局。描述性统计分析检出畸形情况。结果214例NT增厚病例中,198例完成了核型分析,39%(78/198)检出染色体异常而终止妊娠。在核型正常并成功随访的107例孕妇中共检出37例(35%)结构畸形。在孕11~13周+6、孕16~18周和孕20~24周分别检出19、11和6例结构畸形,另外1例在孕28周时检出结构畸形。孕16~18周检出的结构畸形分别为唇腭裂、心脏畸形、脊柱畸形、肢体畸形各2例,膈疝、脑膨出、左肾多囊性发育不良各1例。当核型正常且孕16~18周胎儿超声结构筛查未见异常时,91%(70/77)的NT增厚胎儿未发现结构畸形,活产分娩。结论NT增厚胎儿染色体核型正常时,孕16~18周超声结构筛查能检出大部分结构畸形,将胎儿结构畸形的检出时间提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产前
颈部透明带检查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早孕期肠系膜上动脉走行异常预测先天性膈疝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
4
4
作者
杨鑫
李偲琦
+5 位作者
苏小微
梁莹莹
蔡莹翔
陈若敏
梁嘉恩
刘焕玲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87-590,共4页
目的探讨早孕期(孕11~13周+6)超声检查胎儿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MA)走行异常预测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 CDH)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12月在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行早孕期颈项透...
目的探讨早孕期(孕11~13周+6)超声检查胎儿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MA)走行异常预测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 CDH)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12月在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行早孕期颈项透明层筛查的胎儿,筛查时应用低速HD-Flow成像技术显示胎儿SMA,观察SMA走行,定义SMA与腹主动脉之间角度>90°为异常。当怀疑SMA走行异常时,仔细扫查胎儿胸腔及腹腔脏器位置有无异常,并分别在孕16~18周、孕20~24周、孕28~32周和孕37~40周复查超声。超声诊断CDH的胎儿行MRI检查,引产后尸体解剖确诊。电话随访所有病例的妊娠结局。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共6 899例孕妇(6 964例胎儿)行早孕期颈项透明层筛查,均成功显示SMA。3例胎儿发现SMA走行异常,其中2例分别在孕17周+和孕23周+超声复查时诊断为左侧CDH,均引产终止妊娠,引产后尸体解剖证实CHD;另1例在早孕期同时检出巨大脐膨出而引产。6 961例SMA走行未见异常胎儿中,6 120例成功随访到妊娠结局,其中1例在孕32周超声检查时发现左侧CDH,活产分娩,新生儿MRI检查确诊为左侧CDH;其余病例均未检出CDH。结论早孕期胎儿SMA走行异常可能是一种简单、可行的预测CDH的指标,有助于提前诊断时间,从而为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足够的准备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初期
肠系膜上动脉
先天畸形
疝
横膈
先天性
预测
原文传递
题名
卵巢卵黄囊瘤10例超声诊断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刘焕玲
梁莹莹
机构
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超声诊断科
出处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3年第11期1106-1107,共2页
文摘
目的总结卵巢卵黄囊瘤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的卵巢卵黄囊瘤患者超声声像资料。结果超声表现为不均匀实质性回声包块7例,内部伴有中、少量不规则液性暗区;多房性囊性为主囊实性肿块2例,内有多少不等的强回声分隔,呈"蜂窝"样或"破絮"样,囊壁厚薄不均,囊壁上有乳头样突起;以单房囊性为主的囊实性肿块1例,囊壁厚薄不均,囊壁有实性结节突入囊腔;3例患者仅行二维超声检查,7例观察血流情况,其中2例血流中等,5例血流丰富,阻力指数为0.28~0.47。结论 卵巢卵黄囊瘤超声表现缺乏特异性。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卵黄囊瘤
超声检查
分类号
R737.31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超声测量左房后空间距离诊断胎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
3
2
作者
何艺施
杨鑫
李偲琦
机构
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超声诊断科
出处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1539-1542,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左房后空间距离诊断胎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来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超声科行中孕期胎儿结构筛查的孕妇,采用美国GE Voluson E8型和Philips EPIQ 7C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在标准四腔心切面测量左房后空间距离,并仔细检查肺静脉,孤立性TAPVC胎儿为阳性组。后期对所有对象的妊娠结局进行随访。正常胎儿中随机选取200例为对照组。应用相关性分析研究正常胎儿中左房后空间距离和孕周之间的相关性,比较阳性组和对照组胎儿左房后空间距离平均值。结果共有2156例孕妇接受检查并完成测量,完成率为100%。其中1786例随访成功,370例失访。1786例病例中,4例胎儿产前超声诊断为孤立性TAPVC,其中3例为心内型,1例为心上型,新生儿心脏超声或尸检证实。200例正常胎儿中,左房后空间距离与孕龄呈弱相关(r^(2)=0.35,P<0.0001)。阳性组胎儿的左房后空间距离平均值(5.4 mm)明显大于对照组胎儿(2.1 mm)。结论左房后空间距离超声测量简单,且受孕周影响小,通过量化分析诊断TAPVC,具有一定创新性,左房后空间距离增宽对提示胎儿TAPVC有一定价值。由于本研究阳性样本量较小,左房后空间距离增宽对诊断TAPVC的临床意义,尚需大样本、多中心研究进一步证实。
关键词
超声测量
左房后空间距离
左心房
降主动脉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胎儿
超声诊断
先天性心脏病
Keywords
Ultrasonic measurement
Left atrium-descending aorta distance
Left atrium
Descending aorta
Tot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connection
Fetus
Ultrasonic diagnosis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分类号
R445.1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714.5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孕16~18周超声检查在核型正常但颈项透明层增厚胎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
37
3
作者
杨鑫
刘焕玲
李偲琦
苏小薇
梁莹莹
机构
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超声诊断科
出处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14,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孕16~18周胎儿超声结构筛查在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增厚但核型正常胎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行早孕期超声检查提示胎儿NT增厚(≥3.0 mm)的214例孕妇,随后行介入性产前诊断染色体核型分析,对核型结果正常的病例,分别于孕16~18周和孕20~24周时行超声结构筛查,并电话随访妊娠结局。描述性统计分析检出畸形情况。结果214例NT增厚病例中,198例完成了核型分析,39%(78/198)检出染色体异常而终止妊娠。在核型正常并成功随访的107例孕妇中共检出37例(35%)结构畸形。在孕11~13周+6、孕16~18周和孕20~24周分别检出19、11和6例结构畸形,另外1例在孕28周时检出结构畸形。孕16~18周检出的结构畸形分别为唇腭裂、心脏畸形、脊柱畸形、肢体畸形各2例,膈疝、脑膨出、左肾多囊性发育不良各1例。当核型正常且孕16~18周胎儿超声结构筛查未见异常时,91%(70/77)的NT增厚胎儿未发现结构畸形,活产分娩。结论NT增厚胎儿染色体核型正常时,孕16~18周超声结构筛查能检出大部分结构畸形,将胎儿结构畸形的检出时间提前。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产前
颈部透明带检查
妊娠结局
Keywords
Ultrasonography,prenatal
Nuchal translucency measurement
Pregnancy outcome
分类号
R714.5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R445.1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早孕期肠系膜上动脉走行异常预测先天性膈疝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
4
4
作者
杨鑫
李偲琦
苏小微
梁莹莹
蔡莹翔
陈若敏
梁嘉恩
刘焕玲
机构
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超声诊断科
出处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87-590,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早孕期(孕11~13周+6)超声检查胎儿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MA)走行异常预测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 CDH)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12月在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行早孕期颈项透明层筛查的胎儿,筛查时应用低速HD-Flow成像技术显示胎儿SMA,观察SMA走行,定义SMA与腹主动脉之间角度>90°为异常。当怀疑SMA走行异常时,仔细扫查胎儿胸腔及腹腔脏器位置有无异常,并分别在孕16~18周、孕20~24周、孕28~32周和孕37~40周复查超声。超声诊断CDH的胎儿行MRI检查,引产后尸体解剖确诊。电话随访所有病例的妊娠结局。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共6 899例孕妇(6 964例胎儿)行早孕期颈项透明层筛查,均成功显示SMA。3例胎儿发现SMA走行异常,其中2例分别在孕17周+和孕23周+超声复查时诊断为左侧CDH,均引产终止妊娠,引产后尸体解剖证实CHD;另1例在早孕期同时检出巨大脐膨出而引产。6 961例SMA走行未见异常胎儿中,6 120例成功随访到妊娠结局,其中1例在孕32周超声检查时发现左侧CDH,活产分娩,新生儿MRI检查确诊为左侧CDH;其余病例均未检出CDH。结论早孕期胎儿SMA走行异常可能是一种简单、可行的预测CDH的指标,有助于提前诊断时间,从而为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足够的准备时间。
关键词
妊娠初期
肠系膜上动脉
先天畸形
疝
横膈
先天性
预测
Keywords
Pregnancy trimester, first
Mesenteric artery, superior
Congenital abnormalities
Hernias, diaphragmatic, congenital
Forecasting
分类号
R714.53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卵巢卵黄囊瘤10例超声诊断分析
刘焕玲
梁莹莹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3
4
原文传递
2
超声测量左房后空间距离诊断胎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临床价值
何艺施
杨鑫
李偲琦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1
3
原文传递
3
孕16~18周超声检查在核型正常但颈项透明层增厚胎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杨鑫
刘焕玲
李偲琦
苏小薇
梁莹莹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37
原文传递
4
早孕期肠系膜上动脉走行异常预测先天性膈疝的临床价值
杨鑫
李偲琦
苏小微
梁莹莹
蔡莹翔
陈若敏
梁嘉恩
刘焕玲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